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流 >

第77章

二流-第77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青年脱口而出,说:“第一个,肯定是二流。前不久刚给大家兑现了红薯二次补帖,一户就是五百块。二流这人就是好,这个没得说,这次我也准备选他。”

刘越深点点头说:“这个一猜就准,第二个你就猜不出来了。”

那青年默了一下,说:“第二个,我猜是刘越能,挺能干的,又有冲劲,跟刘越清年青的时候有点像。如果没有二流,我会选他。”

“不对。”刘越深摇摇头。

那青年皱起眉头,看了一眼庆嫂子,试探着说:“你平时最怕庆嫂子,不会是她吧?”

“他会选我?”庆嫂子笑着说:“要我说,他宁可选他媳妇都不会选我。”

“错。”刘越深哈哈一笑,把口袋里的纸放到桌上,说:“你就乖乖付帐吧。”

那青年把纸打开,看了一眼两个名字,“扑”地一声就大笑了起来,说:“刘越深,你诈人啊。你这两个名字,一个是二流,一个居然是你自己。”

“难道我有什么不好?”刘越深眼睛一横,脸马了起来。

“好。”店子里一众青年都笑着说,充满了讥讽的味道:“刘越深就是好。”

庆嫂子商店里发生的一幕,同样发生在高原村的角角落落,大家都在猜测着谁会是新一任的村主任?但最后猜测的结果,人选都集中到了二流身上。

看来,二流是众望所归了。

元旦节前一周,选举正式开始。年满十八岁的村民们邀邀约约按时到村部报到,凡是签了字的就可以领到选票和20元的生活补助。

这次选举,不仅要选出新地村主任,还要选出村四职干部,即村委会成员。隔几年才会选一次,选出来的村干部必须要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村民们特别珍惜这次选举机会。年底了,在外地务工的一部分村民也被家人通知到了,他们听说要开选举会,放弃了最后两个月地打工时间,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选票一共分上下两栏,上面一栏是差额选举村主任的,有刘国庆和另一个村民地名字。下面一栏是除村主任以外,其他三个干部的选票,也是差额的,刘越能、刘越深的名字也在上面。

镇上来的驻村干部负责组织这一次选举。他让各个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把人数清点了,除了一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无法参加选举以外,到会的达到了80%,完全符合条件开会。到了事先通知的开会时间,他走进村部的办公室,打开村部地喇叭,开始宣读选举注意事项。一字一句地重复说了两遍,确定村民们都听明白了,才宣布选举开始。

村民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笔,在自己中意的候选人后面画上一个圆圈。选完了,挨着轮子把选票放入投票箱里。放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待选举结果。

二流也慎重地投了自己的一票。

投票结束,经村民们大家一致同意推举出来的记票人员,便开始了紧张的记票工作。

“刘国庆一票。”

“刘越能一票。”

“刘越深一票。”

……

一个个名字和“正”字在村部外面平时办板报用的黑板上记了下来。

在记录村主任选举结果的那个黑板上,从头到尾只出现了刘国庆一人的名字,票唱完了,刘国庆全票通过。而在记录村四职干部地黑板上,出现的名字就五花八门,最后票唱完了,一统计,刘越能、刘越深票数都过了半。

这四职干

下来了,刘国庆、刘越能、刘越深,还有一名妇女

刘越深看到自己地票数虽然很悬,但还是过半了,高兴地跳了起来,拉着吴齐的手,说:“媳妇,你看,我都过半了,我都当官了。钱也找了,官也当了,等你给我生了个大胖儿子,我这辈子就算圆满了。”

自己男人当了官,吴齐也高兴得不行,在刘越深背上一掐,说:“你看人家二流和刘越能,一点都看不出来有啥高兴地,你看你,什么都堆在脸上,哪像个当官的?”

刘越深闻言,马上摒住笑声,装起深沉来。

选举结果出来以后,接下来就是村主任就职演讲。

二流走上台,说:“非常感谢高原村地乡亲们,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大家选我,是我的荣耀,同时也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不会有负乡亲们的重托。在我的届内,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更富足,一定把高原村的路修起来。”

“啪,啪”,掌声一片。

二流看了看台下正微笑着鼓掌的刘越清,说:“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老主任刘越清,记得我还在穿开档裤的时候,就坐在越清哥的头上,没少往他背心里撒尿。”

“哈哈。”全场一片笑声,有乡亲夸奖道:“二流这孩子啊,就是记着恩情,实在。”

二流继续说道:“今天,越清哥把担子交给了我,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勇敢地把担子挑起来,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好务,请越清哥作证,请高原村的乡亲们作证。如果我有负我的承诺,请乡亲们吐把口水把我淹死。”

“好!”再次掌声一片。

吴齐指了指台上的二流,对刘越深说:“你看人家二流多有魄力,你再看你,你还得多向人家学习学习啊。”

“那是当然。”刘越深一脸坏笑,说:“媳妇的指示,我一定坚决贯彻到底。”

选举会后,二流就正式走马上任了。

元旦节一过,二流就接到了第一个工作任务,今年内高原村要修建五十口沼气池。这是上面一级一级安排下来了,还落实了项目资金,阿南镇在三年内,农村大部分家庭都要建上沼气池。

沼气池是什么东西?高原村的村民没见过。二流把村四职干部分成四个组,挨家挨户地去宣传,可是效果并不好,没人愿意打沼气池。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中,二流分析道,大家都不愿意打沼气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看见过沼气池的样子,不知道有什么用?二是价钱太贵,打一口沼气池需要3000多块钱,虽说有一部分项目资金,每户可以补助1块,但自己也得出2000多块,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损失,谁还愿意干?

二流算是明白了,政府虽然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利益,这从面上来说本没有错。但是,通常情况下是,政府做的是好事,但又可能损害到老百姓暂时的或某一小部分群众的利益,就会遭到老百姓的强烈抵制。有时候,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这村主任夹在两者之间,不得不两头受气。一头受老百姓的气,老百姓都比较实在,让他们出钱干什么事,看不到利益,他们是坚决不同意的。一头受政府的气,工作任务没完成,还得挨批评、扣奖金,虽然奖金那点钱并不算什么,但落了后进,别人说着面子上过不去。

二流虚心地向老支书刘堂河请救,刘堂河说:“老百姓没见过的东西,他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好。还是我带个头吧,沼气池我家先打。等沼气池打好了,老百姓看到这个东西是好东西,自然就愿意出钱打了。”

刘堂河家打沼气池了,二流带着打沼气的技术人员,在院坝边挖了一个好大的圆形的坑。二流和其他村干部一道挽起裤脚,弓在坑里不停地往外运着泥巴,充当免费的劳力。而刘堂河则接到了镇上的通知,接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去了。

打沼气池这件事迅速传遍了高原村,引来了好些村民的兴趣,他们纷纷跑来围观。

将近中午的时候,刘堂河带着一个娇小的大学生到了高原村,还是个女的,长得既漂亮又干练。刘堂河把女大学生带到正在打着的沼气池边,准备给她介绍村主任。

二流抬起头,看到眼前的大学生,心头一跳,说:“是你?你怎么来了?这里不是你该来的。”显得有点语无伦次。

 第122章 大学生村官(加更)

流问完三句话,便沉默地埋下了头,继续搬起泥巴

刘堂河向周围的村民介绍道:“她叫邓羽君(不记得了吧,去翻翻第一章,这个伏笔埋得够长),是今年新考上的大学生村官,分到咱们高原村,为我们增添新鲜血液和力量来了。”

刘堂河话刚说完,村民们就小声议论起来:“这是城里来的姑娘。”

“农村这么苦,她能吃得了苦?”

“你看,穿得这么花,哪像个农村人的样子?莫非到高原村来旅游?”

……

邓羽君一咬牙,脱掉自己的鞋子,一下便跳到沼气池坑里,开始与其他村干部一起搬起泥巴来。众乡亲一愣,没在继续说难听的话,而是默默看着这个城里来的姑娘搬泥土的优美动作。

沼气池虽然大,但却装了五个人在里面干活,显得有点拥挤。但几个村干部都很照顾这个刚来的小邓,把小块的泥巴和石头让给她。但即使如此,邓羽君都累得够呛,汗水出来了,双手沾满了污泥,手臂酸软得得了。但,她仍然顽强地坚持着。

二流还是老样子,埋着头拼命地干活,专挑最大的石块搬,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刘越深发现了二流异样,悄悄地问二流:“你没发烧吧,怎么憩都不憩一下?”

二流不答,搬泥石的频率更快了。

终于上午收活路了。刘堂河很佩服这个小姑娘,一看这小姑娘的样子,就知道从小就没干过农活,现在却在沼气池里愣是干了一上午,没叫一声苦。收活路以后,刘堂河推豆花招待这几个帮忙干活的村干部和技术人员。吃过饭,刘堂河又给邓羽君安排了住宿,交代了一些生活事宜,告诉她:“你刚到高原村,下午就在宿舍里休息一下,不必去修沼气池了。”

住进寝室,邓羽君掏出笔记本,认认真真的写起了日记,这是她多年来地习惯,有什么感触她都会记在笔记本下:“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终于到了高原村,终于见到了他,他还是那样令我心动。我记得,以前和他相处的日子,他总会有很多欢笑,可现在,他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沉默?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关上日记本,邓羽君决定,不管有多么的困难,一定要争取到自己的幸福。她错过了一次机会,既然老天再次给了她机会,她不想再错过第二次机会。

吃过饭的二流,端了根板凳,坐在沼气池边,默默地看着,好像在琢磨着要怎样才能把这口沼气池打好。

下午,又开工了。村民们又聚了过来。

有个眼尖的村民一看沼气池里干着活的四人,对刘堂河说:“老支书,我上午就说那个小姑娘吃不了苦,你看,下午就没来了吧?是不是离开高原村回去了?”

话音刚落,一个拖着疲惫身体地娇小身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只见她再次脱掉脚上的鞋,二话不说跳进沼气池坑里,又拼了命地干了起来。

刚才说话的村民一愣,随即脸一红,摇了摇头,转过身,消失在了人群里。

这令人震憾的一幕,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了。在场地高原村的人也不会忘记。

从这一刻起,大家才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大学生村官。

“要想干好农村工作,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农民。”邓羽君感受到了众村民地震惊,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经过一天的奋战,沼气池的坑已经打好了。

在吃饭的时候,邓羽君决定找二流谈谈,便当着刘堂河的面,说:“主任,我对村里的情况不熟,晚饭过后能带我四处转转吗?”

刘越深正在刨饭,突然一愣,眼珠儿一转,心里乐开了花,这下又好戏看了。突然,他想起吴齐让他把情绪藏在心里,赶紧又刨了口饭,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