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979章

问镜-第979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子,连出手的人都愣住。

  “就这样?”

  一念未绝,紫发道人发出狂吼,那高温洞汁竟是被一层罡煞挡住,虽在体外流动,却根本沾不得身。且关节骨缝之间,分明兴起雷震之声。

  “不好!”

  诸修士本能觉得不妙,越是这样,他们越是谨慎。偏偏事态不如他们的意,雾气深处,突有人低喝一声:

  “上!”

  命令一出,无人敢违令不遵,但如何用法,则是另一回事。

  聚合而来的几位,精擅合击之术,瞬间交流了意见,刚刚发出铜珠的那人,口中念念有辞,拔剑前指,再度祭出一道乌光,初时看不清形状,可祭在半空,一声霹雳响,竟是急剧放大,如飞来山岳,直坠而下。

  这一件法器,名曰“万仞山”,随着祭炼层数的增加,可以容纳多类异种罡煞,再将其转化为纯粹的重量,容纳的量越多,其重越大。虽然没有别的变化,但也是极为出色的合击法器。

  几人修为都是可观,尤其还有两个步虚强者,合力一击,重逾万钧,真像是一座山峰压落。

  眼看要砸到紫衣道人头顶,忽有五光十色,排空扫过,数十里雾气一荡而空。

  却见紫发道人头顶,竟是平空竖起一道灵幡,生成霞光百丈,托住了坠落的“万仞山”,偌大的山峰只在霞光上打滚,半分都落不下去。

  合击的修士都是目瞪口呆。

  “什么法器?”

  有眼尖的就摇头:“不,不是法器……分明是罡煞转化过来!”

  “纯以修为抵挡?也对,先前追前之时,紫发身上的法器都是用尽了……”

  现在再考虑这个,未免太过无稽。现在的问题是,就算他们的罡煞在“万仞山”中转化,有一些损耗,但众人也不应该这么轻易给挡下来。

  这不只是修为精深,更要命的是其中运化之妙,起到了以一当十,以柔克刚的作用。

  庆幸的是,那边的紫发道人似乎神智有些问题,不管如何,就死站在原地,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第三十六章 虎啸灵昧 十绝盘空(下)

  几个人交换眼神:“下面怎么做?”

  他们犹疑不定,刚刚发号施令之人又冷哼一声,灰气恍若长龙,直透入万仞山上,山峰猛地阔大伸张,重量倾压,何止一倍!

  此人以一己之力,就抵得过七八位修士的合力,将五光十色的霞光硬是压得沉陷,光芒散乱,眼看就要崩溃。

  就是下方紫发道人,腰背也是一弯,似是难以承受。

  这还不算完,尖锐的破空声起,事实上早在音波扩散之前,数道阴毒煞气已凝如实质,如箭矢般贯空而至,眼看就要把紫发道人刺个对穿。

  紫发道人还是那么个木愣愣的模样,可也就是在这一刻,他弓起的腰背脊柱顶端,一块区域亮起。光芒之中,线条曲折勾勒,仿佛是无形之手书画符箓——或者是某种神明的文字。

  从这一处,大约是玉枕位置开始,夹脊、尾闾、心窝、重楼、明堂、泥丸,七门次第亮起,各自显化符箓,线条结构从中牵引出来,转瞬蔓延全身,紫发整个人都似燃烧了起来。

  下一个瞬间,煞气利矢切入霞光,迎面而来,连续七八记重击,紫发道人都是挨得结结实实,身形更往后挫,站立不稳。

  可不管如何踉跄,那煞气竟是半分都打不进去,且是接连崩散,随即在金光中催化成虚无。

  “这是龟壳吧……早先他是逗咱们玩的?”

  远方修士已经骂出了口,随即便吃顶头上司冷冷一瞥,后面的话全憋了回去。

  此时,紫发道人已经重新站稳身形,身上火光冲霄,头上灵幡更是招展霞光哪还是先前的狼狈模样?

  随他站定,头上灵幡呼地卷动,势头较之前猛烈何十倍,竟然硬将其上的“万仞山”反弹入空,霞光又反刷过去,虚空中轰声大震,山峰上本已转化的罡煞,竟然有散乱回溯之相。

  祭出“万仞山”的修士当场一口鲜血喷出来。

  身后,他的顶头上司搭眼扫过:“十绝灵幡?果然是上清法门!”

  紫发道人这一道十绝灵幡,内景外显,本就是从上清存神法门中敷衍出来的应用法术。和直指根本的道法神通没法比,但因为简单易学,使用者众多,使得这一系列法术,反而成为了上清宗的标志。

  也正因为其简单,反而更易见出修为的深浅。其凝形不虚,霞光如浪,刷动之时,几有湮灭祭炼的符法之能,显然是深有造诣。

  “藏得可真深啊!”

  发号施令的修士一时倒是又惊又喜。

  之前重创紫发道人,固然是行雷霆之事,一举将其重创,可那家伙奔行藏匿之时,都未显露出端倪,惹得他心头生疑,所谓上清遗法,虚空秘诀,是不是当真属实。

  如今自然再无疑虑,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再将人给弄丢。

  “叫戈执事来,布下擒龙网……”

  话音未落,紫发道人倒是先有了动作。

  其实,自他身上七门次第亮起,符纹穿行交错,就一直在变化。

  他身形依然不动,但周身罡煞穿流,密织于符纹之中,束结成网,网格中片片鼓涨,形如鱼鳞,构如甲胄,眨眼间已经是顶盔贯甲,全身上下都裹得风雨不透。火焰发到极处,金光闪耀,刺人眼球。

  灵幡之下,紫发道人的身形已经完全被“甲胄”覆盖,其上光波流转,不类凡间气象。

  从细微处讲,连本人气机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请神上身?”

  “是身中神明,外显化生。和十绝灵幡同出一源,当年上清宗一些外门弟子,倒是喜欢拿这些玩意儿来唬人!”

  发号施令之人呸了一声,心里却在想:

  情报上说,紫发道人本是寻常散修,因缘巧合,得到了上清存神之法,我还犹疑不信,如今看来,倒是处处皆真。其修为深湛,可应用法门都是粗浅的路数,若真的呼应身中百神,上应诸天星君,这一个包围圈根本就是笑话。

  至此心中更是急切:“戈执事何时能到?”

  “常兄何必发恼,我这不是来了吗。”

  声出人到,身形枯瘦的戈执事自空中飞落。

  两人都是任执事一职,地位本不分高下,但因常执事长年在附近区域修行,被任命为此次行动的首脑。至少在更上层的人物没来之前,是这样的,里面人际关系的微妙处,不用多说。

  正因为如此,一众人等心绪变动,较正常区间激烈许多,更多的稳秘也就透过心绪的变动,传递到余慈这边。

  “原来是穹庐社……”

  在余慈眼中,这些最高也不过步虚境界的修士,当真是半点儿隐秘也无。略花一些心力,连他们在这处沼泽地带所行之事,意图达成的目标,也都拼接出来。

  穹庐社里也有端木森丘那样的故人,可余慈很清楚,这个散修集社在北地三湖乃至于整个修行界的口碑,非常糟糕,就是良莠不齐如四海社,相比之下都要好一些。

  甚至有人提出,该社是元始魔宗分裂之前,在北地留下的后手,专门给洗玉盟添乱来着。

  这种说法真假如何,余慈不予置评,可从眼前的情形看,该社修士所做的,其实就是杀人夺宝、斩草除根的买卖。

  余慈稍微整理了一下事情的来由,大约是紫发道人早年得了一份机缘,发现了一处虚空世界的确切消息。

  可在真界天地法则体系极其稳定的情况下,虚空世界的“入口”根本无法在常态下打开。时间一久,紫发道人只以为是镜花水月,也就不再当回事儿了,不经意间将此消息泄露出去。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十多年前天地大劫兴起,真界天地法则体系动荡,别说一处虚空世界,就是来自于异域的强者,都时有误入的。这种形势下,有心人就发掘出了紫发道人这边的线索,三倒两倒,让穹庐社抓在了手里。

  此次是紫发道人一行人,准备由飞梭转乘移山云舟,往海外游历,被穹庐社抓住机会,行雷霆攻势,击落在这片沼泽区域,本来都要得竟全功,哪想到状况频出,弄成了一团乱麻。

  第三十七章 见面闻名 穹庐之秘(一)

  似乎紫发道人修炼的上清存神法门,也是同虚空世界的机缘一起到手,大概就是上清一脉。

  想来也是,这种与真界相接的虚空世界,十有八九都是开发过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好玩意儿撒出去?任是哪一个宗门,都会集全宗之力,将其控制在手中。

  也只有上清宗这等庞然大物,才会在崩溃之际,漏一些出来。

  余慈怀疑,紫发道人修炼的上清法门,很可能就是开启门户的钥匙,只是紫发道人修炼不得法,难以发挥玄妙,这才被挡在宝山之前,无法进入。

  具体如何,一会儿就有答案。

  余慈现在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紫发道人的变化上。

  当然,还有一些心思,牵系在穹庐社、还有这片沼泽区域内的“生态”上。

  他只要肯用心,神魂感应广及万里,不在苏双鹤这等大劫法宗师之下,沼泽区域虽然广大,也都在他感应覆盖范围中。太过细微的层面不说,修士往来交战,肯定瞒不过他。

  余慈也发现了,坐在辇车中,他的心境远比常态时要平静清醒很多,所谓定中生慧,特别深奥的道理暂时没有,却有一些感慨,从心湖中泛起。

  由于天地大劫的持续,导致了真界资源的短缺,也使得修士之间竞争愈发激烈,相应的,大伙儿的道德水准在滑坡,好像是当日在环带湖的山岛上,有修士就道:

  地上啃屎,天上撒尿,域外洗澡。

  说白了,这就是对恶劣生态的讽刺和不满。

  但这并非是绝对。

  就像穹庐社虽说是杀人夺宝,手段狠辣,可目前身处沼泽的另一方,在绝对的劣势面前,却又凝心聚力,共御外敌。

  两种生态就在这片区域内,形成微妙的交错态势,彼此影响,现实层面上,并没有即刻见出分晓,可在情绪层面,却迸发出亮眼的火花。

  对余慈来说,就是给了他发力的把手。

  他没有动弹,只是有些理解罗刹鬼王的爱好了。

  不过,和那个恶趣味的家伙不同,余慈把握到的,似乎是更形而上的玄理。

  余慈的手指无意识敲击车壁,这么一通古里古怪的感慨,并非多愁善感,扭捏作态,而是在辇车上某种信息的刺激下,发掘出的“收获”。

  余慈可以肯定,那至少部分超出了天地法则体系的范畴,是一切“有情众生”专有的“性灵”层面的道理。

  只可惜,这个“道理”太过模糊,就是在辇车中,经过某种“放大”处理,也难以见其端倪。

  相比之下,紫发道人那边,要更明晰一些。

  跟随了这一路,余慈已经看明白了。紫发道人本具备相应的资质、法门,但他得来上清心法的途径不明,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修行中没有行差踏错已是万幸,长年累月蓄积在体内的力量无法真正发挥出来,自成了一套体系,却是封闭的,才死得那般憋屈。

  虎辇玉舆隐轮之车所做的,是打入了一份“灵机”。

  更微妙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