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461章

问镜-第461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是有意故弄玄虚?影鬼看他这态度,倒是有些安定了,似乎是心有定计的样子。

  接下来余慈便道:“这几天我看天遁宗蜃影玉简,虽只是皮毛,但里面以弱杀强的心法,当真很合我的胃口。这一点,就是《上真九霄飞仙剑经》也有所不及。”

  影鬼虽是不赞同,但还是保持沉默,不想为此干扰余慈的自信。可另一方面,余慈对它的心思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可惜啊,像你说的那样,不管是教习玉简也好,息光遁法也罢,都是粗浅的法门,难以窥及天遁真意——这一点,入趋玄武的话,却能做到。”

  影鬼一怔,便见余慈大踏步上了法坛,披散头,燃香顶礼,周身气机已然盘结。

  不管影鬼认不认同,余慈的意志不会生变化。

  天垣本命金符四道关口,其中后三道是可以选择在何时进入还丹上阶的。这里有一个关键,即是否将盘结在下丹田的天垣本命金符升入脑宫紫府。升则升阶,不升则继续加固。

  早升有早升的好处,晚升也有晚升的益处,但既然余慈已经下定了决心,计较里面的差别就没什么意思了。

  随他心念启动,深藏在周身窍穴中的元辰六符,同时嗡然响应。无数气机崩紧,虚空神行符、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太乙烟都星火符、剪虹绝光法、玄藏飞星大炼度术,以及早早勾连生死玄机的延生度厄本星咒,都从窍穴中喷出来,汇集在下丹田。

  诸符箓之间似有着磁力,天然形成内聚之势,而已然初具雏形的本命金符,更是与之遥相呼应,上面早留下符箓镶嵌的纹路、气机空当,待诸符降下,一个个严丝合缝,每一个空当“填上”,本命金符核心处,都有奇妙的律动显化。

  这一变化,正是与他生死玄机相勾连,并依天人感应,和虚空中星辰之力相映。

  本命金符倏化金光,牵动全身气息,一跃而入紫府。

  在本命金符一线玄机触动之时,他心神沉入心内虚空。居于百尺之地,怀想无尽夜空,这一刻,余慈的心神驰骋域外,似在星海中遨游,西极夜空,卧伏的白虎倏然睁目。

  在过去的三个月中,余慈通过修炼百灵经芒纱的法门,间接控制煞气,以利于接下来的移宫归垣,可再怎么控制,白虎凶煞也不会成为平缓温和的东西,随着他情绪的变化,白虎凶煞亦与之呼应,进入到凶厉且又冷肃萧然的状态下。

  如果仅看表面,这种状态勉强也能尝试入趋玄武星域了,然而紫府中,本命金符祭起,明光大放,照彻九宫。而其无量光辉,亦直透神魂深处,阴神颤栗,在更深、更本质的层面,压抑已久的情绪就像是临将爆的火山,每一次闪念,都能带起烧灼心脏的火红岩浆。

  本命金符升入紫府,自具神通,光辉照下,翻出的都是修行时绝大的隐患,可在冲关的要命时候,化为心魔,令人万劫不复。而此时先一步明晰,并不能避免魔劫,却能正面应对,避开被“暗害”的危机。

  余慈明白,情绪端于妙相之事,但此事不过是诱因,它仅是非常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很熟悉的事实:

  在问心路上,面对高歌化虹而去的于舟老道时;在与离尘宗决裂,面对给他种下燃髓咒的方回时;在世间闯荡,面对似乎总是在他身边来去的曲无劫、大梵妖王、罗刹鬼王等此界最顶尖的存在时;当然,那些赫赫有名,却‘仅仅’是真人、劫法一类的大能,亦在他‘面对’之列……

  他确实无能为力。

  少年时羡慕长生,向往神通,便称“长生应是一切意义的集合”,让他满足,让他快乐,如今修为渐长,见识日增,他忽然现,那样的想法,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人玉无穷尽,既然要集合一切意义,便是要满足一切愿望,无所不能——而这又怎么可能?

  当愿望理想和现实碰撞,情绪总会有所反应。平日里,他压制得都还好,因为他可以为自己找到理由:他对上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但在关键时刻,人心总是放大的。

  修行者若是总是生活在不甘和无力之下,习惯于失败,焉能指望日后取得大成就?便是以余慈坚韧的神经,也不能完全忽略这些挫败感的影响。

  曲无劫劝他远离这一个层次,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可惜,金玉良言亦未能扭转人之性情那巨大的惯性。

  那些负面的东西,便在此刻剧烈膨胀,他在这许多事上积蓄的愤怒、不甘、无力、悲哀,包括他那些压抑的玉求、未了的愿望,一个个从心底翻出来,正如同喷的火山,亿万钧岩浆激涌,足以将人的心智烧成灰烬。

  如果余慈没有准备,眼下一条命已经去了**成,而在此刻,他却是祭起一个心法,虚空中,如虚似幻的气芒游动。

  “当!”

  “重锤”落下,“火花”四溅,那些激涌的负面情绪猛然一窒,有一块突地空落,却是被“截”了去。

  “愤怒吗?暂且压着!”

  那名为“愤怒”的情绪心魔,就这样被硬生生砸进了诛神刺中,而这还没完!又是一声巨响,同样又有一块情绪剥离。

  “不甘心?压着!”

  “无力?压着!”

  “悲哀?压着!”

  ……

  云何降伏其心?如是降伏其心。

  如此粗暴直接的手段,只有剑修才做得最正宗、最有效。而绝代剑仙昊典的诛神刺,其百灵、十阴诸法,无不暗合此类法门。

  然而这还不够,没有一个真正强大到极致的心脏,便绝不可能真正压伏那无有止尽的情绪,余慈现在还远达不到这一点。

  一时的压制,只会带来更狂暴的反冲。

  余慈却完全不顾及这些,他舍弃一切杂念,只用诛神刺法门,无数次地锻打锤击,在全然忘我的状态下,他真的将所有的负面情绪全数封入诛神刺中——即便只是那几可忽略的一瞬间。

  神意流转之下,一刹几若永恒。

  卡嚓嚓一连串响声,余慈身上有形无形的束缚一并粉碎,紫府金符无比清灵地旋动,瞬间易换了余慈身上千万亿条气机,将其推上一个新的层次。

  这就是升阶的力量,由内而外,如脱胎换骨一般。

  也在此刻,这奇妙而强大的力量,推动了早已预设好的“移宫归垣”心法,将生死玄机一下子抛离了刚寄托三个月的毕宿,投入无有凭依的虚空深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师门

  余慈有过移宫归垣的经验,那时就像是飘在空中,空荡荡的,意识都要飞去了一般。

  可这一回不同,生死玄机一离开白虎星域,没有半点儿轻飘飘的感觉,周围有些阻力,仿佛是在水中,可身倒似缀着万钧巨石,一路下沉。

  出白虎,入玄武,绝不是像跳格子那么简单。

  三个月来,余慈除了尽可能地控制白虎凶煞之外,也在研究玄武星力的运用之术,曾借用其星力,做过一些基本的试验,对玄武星力至少混了个“脸熟”。

  静若深渊,动如流水,玄武星力乃是四象二十八宿中,最具变化之能的一类,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属太阴之气所化,肖水之形质,渊深似海,此时生死玄机感应,正是与玄武星力交感之相——也仅仅是交感而已。

  至于他的生死玄机像秤砣一样下沉,是由于诛神刺剑意一路随行之故。

  诛神刺中,积压的每一种负面情绪都是负担,无休无止。在瞬间的封绝之后,后续的情绪又喷涌出来,余慈照单全收,用诛神刺法门时时锤炼压制,越是如此,压力越大,他沉降的速度就越发地不可抑止。

  虽说这只是行功时的神意感应,但天人交感之下,也象征着余慈移宫归垣的局面,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完成?但余慈没有考虑类似的情况,他的心神早契入了一已筹备好的状态。

  就像运用“息光遁法”时那样。

  运使“息光遁法”的时候,全身的气机内聚,没有一丝泄露,以此收敛形迹,也获得更大的力量。而在此刻,“内聚”表现得更彻底,因为这是心神的动作,由内而外,扩及到形神的方方面面,更引来玄武星力,共同作用。

  而在其核心处,承受这内聚之力的,就是诛神刺。

  “是这样……”与次不同,影鬼这回全程监控,几乎和余慈心神同起同落,到此处,它已经恍然大悟。

  以诛神刺居于内,压制心魔,顺势以天遁宗法门居于外,控制大势,以此封住白虎星力的凶煞锋芒,又仿肖玄武渊深内敛之性,与北方星域遥相呼应,借其之力,弥补了手中天遁法门过于粗浅的破绽,确实实现了抹平煞气锋芒的目的。

  况且,余慈还在努力。内聚之势成就,单纯的意念,以空对空,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那必须涉及到周身气机的运转,既以心法统驭。

  以他手中息法遁法的层次,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余慈一直都在尝试调整,不只是用息法遁法,白虎、玄武两种感应心诀,也在运用之列。这件事儿他前几天就在推演,如今实际运用,自然有许多细节都需要调整,他不急不躁,一个一个解决。

  他做得如此专心,浑不知别人正在认真观察他。

  影鬼看出来,余慈现在正做一件相当了不起的活计——他正在创造一门心法。

  以心神为本,目的明确,由内而外,影响周身气机运化,继而反作用于心神,使之自然维持在某种特定的心境中。

  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心法的判定。

  也许这玩意儿是东拼西凑,除了面三种心法外,更需要有玄元根本气法这种独特的法门居中协调支持;也许这心法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仅能辅助“移宫归垣”、甚至是仅辅助“白虎移玄武”这一阶段。但它毕竟是一门心法,具备一切心法的特征。

  就如伐木,用牙咬手撕,怎比得用斧具?就算这“斧子”只是最原始的石斧,但它也是一种工具,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如今只是要看,这“斧具”能否最终成形,成了,入趋玄武,自然圆满;不成……

  影鬼忽尔失笑。不管它眼下如何落魄,其本质都是近乎宗师的级数,只不过他和余慈一损俱损,关涉自家性命,又因为本身高端眼界和余慈现实的对比,对余慈就有本能的不信任——做惯了大象,怎么可能相信蚂蚁能担得起自家的重量?

  两相冲突,自然形成一种深深的焦虑感,影响它的性情。

  可在此时,在余慈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影鬼感受到了一种了不起的“安静”。

  见其安静,知其纯粹,至少在这段时间内,余慈做到了一个还丹修士所能做到的极致,更难得的是,更在其现在基础,做出了精彩的阐发,如此心境,比心法效果本身更重要。

  影鬼莫名也平静下来,只将心神若有若无地缀着,同样在“深海”中沉淀。

  时间已无意义,不管是余慈还是影鬼,都不关心时间的流逝,虽然拖得越久,寄托生死玄机就越可能失败,可现在,这些没用的念头,早已经被抹消干净,甚至已经没了所谓“成败”概念。

  就余慈而言,他就是在封闭、内聚、压缩,将眼前之事做到圆满——他相信这个路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