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1183章

问镜-第1183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反应已经很快,但这边形势微妙,也不能随意为之。

  等鱼龙眯成两条缝的眼睛略张,金光射出,已经不见了张衍的影子,之前发生的事情,却是都留下印象,为余慈翻找查看。

  这对狗男‘女’……

  余慈不免腹诽,这张衍一向惫懒惯了,又极是叛逆,什么大宗弟子的气度,是一概不讲究的。认准了人,那些“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规则,也不是太在乎。

  这下倒好,哄人家小姑娘开心,想贪占便宜的时候,却是被人家长辈逮个正着,直接拎了出去——他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鱼龙此时就缩在这一处秘府的角落里,看着主人被拎走,听着可能是‘女’主人的申辩撒娇,无动于衷。

  谁招的麻烦,谁去处理吧!

  这种事情,鱼龙也好,余慈也罢,完全没有掺合的余地。

  反正是恋‘奸’情热,不,是两情相悦,张衍的天资气度也还可以,论剑轩再霸道,还能‘棒’打鸳鸯不成?

  修行道侣之事,只要不是落到“正邪势不两立”、“世仇不共戴天”这种程度,宗门强要‘插’手,没的招人笑话——嘿!

  余慈不免又想起旧事,情绪略微浮动,随即沉静下来。

  随他心念,鱼龙浮起,眼透金光,在周围崖壁上扫过。

  当初,张衍与灵矫在湖底遇险,被妖族追杀,情况本是窘迫。但后来余慈隔空照拂,而灵矫的失忆症状,也随着伤势愈合而渐渐好转。由此逐步记起了自家身份,也想到了宗门曾经提点过的重要消息。

  论剑轩在这洗玉湖中,其实也早立下根基的。

  而且,是造化剑仙亲手所留!

  这些时日,灵矫与张衍一起,不说什么“恋‘奸’情热”,便是一起躲避湖底妖物的追杀,齐心协力,共御外敌,紧迫时刻当真不少,每每要命的时候,又岂会隐瞒能救命的消息?

  两人也算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凭着灵矫不怎么靠谱的记忆,寻到了这处所在,可惜没过几天安稳日子,以李伯才为首的论剑轩强者便抢进来,把张衍捉小‘鸡’似地拿了去。

  刚刚一片‘混’乱,忽略了鱼龙,倒是便宜了余慈。

  这些时日,鱼龙随‘侍’在张衍、灵矫身边,很是看了些稀奇景致,也听了不少消息。

  便如这处开辟在湖底深处的秘府,看上去草草而就,比极祖之前毁弃的那处都有不如,但论深度,还要超过。

  开辟秘府的时间,超过千载,还要在上清遭劫之前。

  如此看来,这一位应该不是冲着“太霄神庭”来的,那么其目的也就很明显了:

  就是巫神!

  某种意义上,造化剑仙与极祖颇是做了一段时间邻居,再算上那位“极祖旧友”,这几百上千年,这片深层水域倒也热闹。

  余慈不知道,造化剑仙身为门阀之主,不在东南海岸镇压局面,长年逗留在在洗玉湖底,研究巫神之奥妙,算是哪门子算计。可此时他能够看到,这千多年来,造化剑仙研究的轨迹和成果。

  都道剑修不重视推衍秘法,然而这位另辟蹊径,在“造化”上用功的门阀之主,又怎么可能在这项上瘸‘腿’呢?

  余慈通过小家伙的眼睛,环视这处仿佛草草搭就的湖底秘府四壁上,深浅不一的剑痕图形,看得都有些痴了。

  就像余慈之前从李伯才身上看到的那样,造化一脉的剑修,应是非常注重结构、法度。

  虽然四壁剑痕是信手划出,有的甚至是一部分岩壁划满了,顺手便给抹掉一层,继续画上去,使得结构没有一个完整性,可细究起来,内蕴的法度规矩又是高度一致的。

  尤其是那剑意,内敛不张,单独观其留印的线条,都是赏心悦目,便如一幅无数图形拼接起来的画卷,看不懂,也觉得有一番谐和之美。

  看这些线条轨迹,仿佛就能看到造化剑仙的风标气度,与之前影鬼描述的,可是大相径庭。

  不过,余慈可不会因此而低估了造化剑仙的能耐。

  这一处草草开掘出来的秘府,没有任何法阵护持,却能在深层水域中长存千载,实是四壁所留剑痕剑意之功。

  都道剑仙剑意存世千年万载,不减其锋芒;到了造化仙剑这里,却是千年万载不失结构法度,分明是通过剑意,开辟出一处稳定的空间区域,内外气机贯通,没有任何突兀之感。

  只凭剑意,也能做出这种事情?

  余慈很想把影鬼叫过来,让他好好说道说道,事实上,他也真叫了。只不过如今北地形势复杂得很,影鬼虽然是听闻了“造化剑仙的阴谋之地”,急着要过来,却还是让手边的事情绊住,只能再等上一等。

  余慈只能借鱼龙的眼睛,继续观睹。

  造化之法,不是他所擅长的,对里面的结构法度,短时间内,只有纯粹的观赏而已,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太多玄妙。可如果抛开“造化”,只细究其中的剑意走向,即使已经偏理了主脉,却还是有一些趣味的。

  不管影鬼怎么鄙视造化剑仙,这位在剑道修为、境界上,都没有什么可指摘处。

  余慈观其剑意走向,也略有所得。

  唔……这笔法怎么有点儿眼熟?

  余慈怔住,他没有‘花’费什么力气,便醒悟过来。

  本来么,就在今日,与极祖交战之时,印象还十分地深刻——那幅化芒纱!

  鱼龙轻轻摆尾,在余慈的加持下,在虚空中划出一连串剑痕,随即消散。

  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对照验证,已经足够了!

  拥着类似剑意笔法的,就是杨朱用来约束、发泄魔染浊气的那幅高仿的天魔化芒纱!

  就是这道剑意,余慈注意到其导引的痕迹,与化芒纱上所表露出来的那几处似是而非的变化法度,有着高度的契合感。

  造化亲笔……就算不是他,也是同出一脉。

  这个答案比发现更让人惊愕。

  造化剑仙和杨朱?

  虽然一是门阀之主,一是大宗之主,地位上不能说相差太远,有些交流不奇怪,但涉入杨朱入魔之事,也太不可思议。

  两人是什么时候“勾连”上的?

  如果杨朱是自‘私’自利之辈也就罢了,看他的表现,实是将宗门的存续列入到最优先的考虑,若造化剑仙轻易涉足,杨朱怎么会信任他?

  这种时候,余慈是万万不会将有限的脑力,浪费在这片‘混’乱中的。

  既成的事实之下,他更应该思考的,是造化剑仙想利用杨朱达到什么目的?

  略一思索,他就联系了幻荣夫人,此时幻荣分神一在华阳窟,一在甘诗真旁边,都比较容易接触到杨朱。

  余慈需要杨朱给他一个交待。

  虽然能找到源头,可一时半会儿,余慈是拿不到答案的,只能等待。

  杨朱这边还没等来,影鬼已是匆匆投来了意念:

  “哪儿呢,哪儿呢,让我看看!”

  余慈懒得搭理他,只将“小家伙”的视角与他分享,刹那间,影鬼就不作声了。

  沉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杨朱那里也没有进度,余慈正想着是不是要换个联系方式,影鬼已经是嘿嘿冷笑:

  “我就说,一身造化便是巧夺天工,也是因人成事之辈。当年我们斩不落的,他到底也拿不起来……绕了这么些圈子,依旧拿巫神没办法,还不是要借外力!”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君旧人 造化新规(上)

  影鬼这家伙,看了什么?又怎么看出来的?

  余慈自认为比不过影鬼的好眼力,造化剑仙看重结构法度,可在剑意上的修持也是必不可少,二者彼此影响交汇,对别人来说,就是相当严重的干扰。

  无法剖析剑意,余慈便是看出花来,也是虚妄。

  在这一项上,他确实没有影鬼的老辣见识。

  这种时候,影鬼也不拿大,又冷笑一声,指点余慈,让他看几处关键位置:

  “这种推衍,你不用看过程,只看结果就好。当然,你也要知道造化的盘算。”

  “什么盘算?”

  “当年,他的言论就小气得很,说是不允许有任何既成的体系,最起码,任何体系都要给剑修留出位置。”

  “这也没什么……”

  “你是站在玄门立场上,求一个妥协,自然觉得不错。然而剑修所本,若真是拘束,一剑斩开便是,说到底,还是他本身没有那份锐气。”

  对影鬼的坚持,余慈不予置评。

  但他不可避免想到,剑修西征之事。

  迄今为止,剑修几乎没有斩不开的东西,佛国也是——就算最后的结果极其惨烈,西方佛国十法界的构想,却不知要因此蹉跎多少年。

  眼看天地大变在即,恐怕,再也没机会了!

  可必须要说,剑修的剑,强韧度也是有极限的。

  无往不利的神锋,终于在斩破佛国之后崩断;

  或者更往前推,当年曲无劫容得巫神身化灵水,投入洗玉湖深处,是不是也能感觉到,剑修的极限所在呢?

  余慈终究不是一往无前的纯粹剑修,他能理解曲无劫,同样,也能理解造化剑仙。

  既然要涉足体系,既然要留个位置,就必须要有结构,必须要有法度,造化剑仙的选择,可称之为必然。

  若影鬼知道他此时所想,说不定会拔剑砍过来。不过此时,他还算一位合格的讲师:“最初的痕迹已经见不得了,可那部分本就是被否定的,你可以只看变化后的那些。”

  影鬼的眼神毒辣,很快找出了前后关系,特别是给余慈解释了一些剑修专用的剑意“代号”,这也等于是剑修特有的推衍之术了。他也是借这个机会,将造化一脉的优缺点都提了个大概。

  在他的指点下,余慈也渐渐理顺了思路,他也不吝发问,向影鬼请教,几次三番下来,看四壁剑痕,就越发地清晰明透。

  只是到后来,他问得越来越少,影鬼也渐渐不说话了。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出乎意料的、别的东西。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间有一个长生剑修进来,应该是李伯才带来的手下,见到秘府中这条呆看岩壁的鱼龙,一时啼笑皆非,也知道这是张衍的宠物,便伸手抓着,将这小家伙扔出去。

  余慈不准备另生枝节,反正张衍也好,小家伙也罢,都不会有性命之忧,他就从“小家伙”这边离开,影鬼如影随形,直接进入心内虚空。

  只不过,这一位明显有些心不在焉,进了承启天,还在发呆。

  余慈也需要整理庞杂的信息。

  此时,杨朱那边也终于传讯回来,由于他已经不是信众,也非外道神明,交流得不是那么顺畅,只是托幻荣夫人带个话:

  但知有宗门,不知有造化。

  这句话不是说不知“造化剑仙”这个人,而是决不会受其影响之意。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杨朱坦承,确实知道造化剑仙有所涉足。

  按照杨朱的说法,这幅高仿的天魔化芒纱,是他决定用“剑道淬心”之法抵御魔染后,从特殊渠道寻购而来。

  当时中介便已提及,此幅化芒纱,是从灵纲山上流传出来,不辨真伪。

  但因为搭了这条线,而杨朱也是有心,多年以来,许多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