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1018章

问镜-第1018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神内敛,先看心内虚空的变化。灭杀了那个“渣滓”以后,心内虚空摆脱了“三元秘阵”的束缚,与形神浑然如一,但映射出的状况,殊不寻常。

  神魂所遭遇的咒杀之术,在虚空中形成阴云毒雾,腐气血雨,演化出种种妖魔鬼怪,它们不去平等天,不去星辰天,也不去人间界、万魔池,就是围绕在承启天周边,发力攻打。

  余慈很佩服。通过赤霄咒杀印,血府老祖是真的抓住了自己的根本。

  他的根基,正是这一处方圆不过百亩的“小天地”。

  庞杂的负面力量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吸引它们的,就是赤霄咒杀印,那玩意儿仿佛是一个活物,大口鲸吞,荤素不忌。再运化出来,就形成了惊人的咒力,演化为重重污秽,腐蚀一切。

  在这片污秽之外,火焰化形,从万魔池烧起,一路贯入诸天,却未成燎原之势,反而集束内敛,映现在承启天中。

  这便是“无明火”,当然无法和无明魔主的相提并论,但在余慈这个层次,又以情绪神通引燃,其威力依然非同小可。

  承启天本就是心内虚空“诸天”中,最为“小巧”的一个,占地不过百亩,此时遭“无明火”钻入,当下火光冲天,几乎给烧了个通透。

  但见承启天里,一溜火光刷过中央法坛,法坛法即发出咯吱杂音,仿佛濒临破碎,转眼间,就整个缩小一圈儿。

  法坛之上,本属于步罡七星坛的几件法器,除七星剑已经在当年横贯北地时遗失之外,道经师宝印、太阴幡,又有香炉、玉圭等,封于三方元气之内,常年灰黯无光,好不容易得见天日,这回火焰扫过,竟是直接粉碎,只留在久矗虚空的“残影”,类于真意,汇集元气,勉强保留下来。

  火光又刷过天龙真形之气,只听得闷爆之音连连,鱼龙皮开肉绽,鳞片纷飞,其身上由捆仙索化成的龙爪,都有开裂,然而其金黄双眸更加明亮,隐透血光。

  火光还刷过支撑承启天的云楼树,万千枝桠树叶纷纷开裂,有些甚至直接燃烧起来,小半都落了地,一时落英缤纷,火雨连连。

  无明火,未伤人,先伤己。

  遭遇这种情况,余慈倒是笑起来。

  随着笑容绽开,他也睁开眼睛,仰首看天,唇齿微张,其实此时,并没有任何声音从他喉咙里发出来,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冲击,代替了音波,倏然扩散,转眼十里、百里!

  那便是余慈汇集一应负面情绪,彻底催燃的无明火,也可以说是他强绝的意志,由无形而至有形,震动大气,周边温度刹那间提升了数十倍,空气扭曲,如坠火炉之中。

  这“无声之吼”,大约相当于神意力量的变种,自然也受到三元秘阵的限制,最多远去百里,就要终结。

  然而百里之内可有人乎?

  只要有人,受情绪神通的作用,莫不受制于此。

  离得稍近的修士实在是倒了大霉,被这一波冲击扫过,就像是被凶横暴戾的大妖魔头在耳畔吼了一声,只觉心胆摇落,两股战战,有修为稍低、胆子稍逊的,直接就是白眼一翻,昏厥过去。

  施之以威,生之以惧。

  但凡是受到这番冲击的修士,情绪难免动荡不休,涨落之间,便生潮水,再经情绪神通带起,前后相继,一呼万应。无意间就成为了中继环节,将余慈“无声之吼”的冲击,一层层地接续下去。

  洗玉湖的人口密度相当之大,冲击带起层层情绪浪潮,瞬间几成决堤之势,百里范围,几乎就是一掠而过,再一个恍神的功夫,就是千里也有了。

  当然,在更外围,实质的冲击经过几次转接,已经有些衰减,可那撼魂慑魄的冲击,已经与天地法则相激,真的化为了龙吟虎啸之声,倾压湖上湖下,连生波纹,也不知带起了多少混乱。

  如此冲击,洗玉盟方面肯定是想阻止的。

  荀愿就一边叫着“天君息怒”,一边想通过三元秘阵,加以限制。

  可是有形的音波能控制住,神意的扩散能限制住,这份百里方圆内的万千生灵“对冲”后,形成的情绪层面的冲击又该怎么处理?

  以余慈为中心,直径达数百上千里的范围内,各色人等,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之前是什么心情,此时此刻,莫名就是不安起来,一个个心神悸动的样子。

  修为低的,茫然惶惑,东张西望;

  修为高的,反应更大,有的直接就撑了法域、界域,如临大敌。

  现在这情况,就好像是一场急剧扩散的骚乱。内层的人们还隐约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在外围,人们完全就是盲目奔逃,对什么原因、源头何在完全不理,他们接受到的,也只是层生不绝的恐惧而已。

  便在荀愿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余慈强绝的意志,已经借着情绪神通发动,与神魂中的咒印再次正面碰撞。

  相较于上回,冲击的力量强出何止百倍!

  这样的爆发力作用过去,咒力所化的层层血浪,又如莽莽森林,固然是漫空透染,无边无际,却也难以彻底封绝感应,使得余慈在极短的时间,隐约察觉到咒印联系的真实方位。

  大约是在西方……

  当然,明白了方位,也没有什么用处,毕竟还有距离上的问题。西方可远呢,阴山是西、断界山是西、西天佛国也是西,谁知道血府老祖是在何地?

  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余慈又可说是大有所得。

  通过这瞬间的冲击,虚空乱流激荡,痕迹犹存,余慈借机留印心头,对这一套围绕着赤霄咒杀印的咒术体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的第一个感想就是:真是个杂货铺子!

  第五十七章 怒倾海岳 百幡如林(下)

  咒者,感接天地神明之秘术是也。

  相较于内修、剑术、符法等其他的体系,咒术最大的妙处就是在于一个“秘”字,可以做到“不知而知,不明而明,不觉而觉”,换言之,就是完全能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类似于神主赐下信众的法力神通,但来源又要驳杂许多。

  在天地法则体系的角度来看,某人有一定的修为,知道相关的咒语、秘术,就可以通过这一介质,触动他所完全不擅长的法则区域和层次,几如天授。

  这一点寻常内修之术、符法、剑道等,都万万做不到。

  余慈所感应的赤霄咒杀印,就将这种驳杂发挥得淋漓尽致。碰触期间,余慈感应到了虚空神通,感应到了幻术,甚至还有些魔门影子,完全就是个大杂烩,也比较粗浅。

  可那边偏就能将这些南辕北辙的东西整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像余慈这是精通多门的人物见了,也要惊叹于其中的“思路”。

  且因其杂乱,反而将承载的天地法则给模糊掉了,就像是神意攻伐中天然就有跳变之能,使人很难拿出有针对性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真的非常坚韧……

  余慈的情绪冲击,有一半都是对着咒印而发,里面有气机冲突,也有情绪的共鸣。对撞冲击之下,力道都是双向的,余慈能够感觉到反震的力量,可对方依旧是成功化解,而且是留有相当的余裕。

  就是感应得最为“精细”之时,余慈只是“看”到了无数具长幡,遮天蔽日,恍如血海,倒有些万魔池的模样,至少看上去无边无际。

  结合幻荣夫人的介绍,余慈明白,这大概就是“赤狱幡”的防御之效了。传说百具赤狱幡,除了隔绝感应的“血海”,也可以演化无间地狱,使人神魂深陷其间,纵然没有佛门业火之类,但戕害神魂根基的本事,也差不到那里去。

  也无怪乎血府老祖能够纵横数劫而不倒,有如此攻防一体之宝护持,本身又在快速移动之中,想要锁定目标,实在困难,只有单方面挨揍的份儿。

  余慈这一记“无声之吼”,有得有失,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但他并没有觉得如何。

  他又微瞑双目,心神归入心内虚空,看向已经快要给烧穿的承启天。

  那里火焰吞没一切,更承受了与赤霄咒杀印的对撞之力,此时看上去更是凄惨,已经缩小了两圈有多,此时占地不过三十亩左右,纵横边界不过四五十丈。

  余慈倒是非常满意。

  这里固然是一片狼籍,但留存下来的,却等于是经过了一场魔劫,蒸发了毒素,烧掉了后患,祛除了杂质,精炼了根基,从内到外,洗炼一新。

  那些禁不住情绪火焰淬炼的,自然淘汰,不要也罢。

  自平等天以下,星辰天、人间界、万魔池中,其实也是在承受着类似的淬炼,火焰隐而不显,却是更加深密透彻,一寸虚空、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余慈的心神亦在其中,受火焰煅烧,又似超脱其外,静静观察,把握灵机。

  在情绪烈焰的煅烧下,深藏的弱点和隐患,尤其是心性层面的,都瞒不过去。那是直指人心深处的裂口,被火焰烧透,很痛,更颇有所得,他甚至发现了一点儿很有趣的东西……

  此时的余慈,像是火焰中的琉璃宝石,在宗师大匠的控制下,愈是烧制,越发地通透明亮,抹平瑕疵。如此以无明之火洗炼,依旧未有动摇的心志,几可谓之“琉璃心”。对他日后的修行,当真大有好处。

  可余慈如今,并不关心“发掘”出什么东西,也不关心以后如何,他只知道:

  直到这种程度,才能真正承受“无明之火”的爆发。

  像刚才那次,只是试验而已。

  没有任何征兆,余慈忽地纵声长啸。

  此为有声之吼,音波恍如飓风,刹那间扫灭方圆里许的一切,湖畔明堂,湖上荷花,都在此瞬间崩灭。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

  余慈此回长啸,情况和上次简直是完全倒了过来。

  上回出口无声,到外围反而雷声隆隆,真正的冲击范围,约在三百里左右,越往外就越是大幅削减,远出千里之后,空有声势罢了。

  但这次,啸音横出十里,已经模糊,没有几个人听到,可对人情绪层面的冲击,却是飙扬无数重,一重压过一重,反而是无声无息,只在无形中见得巍然重压。

  在中枢之地的荀愿脑子已经木了,谁能想到,刚刚那场骚乱还没过去,更大的冲击已经到来!

  再这么一波下去,说不定湖上万千修士就要在恐惧的摆布下,自相残杀,那时候又该如何收场?

  他本能就要学习那个假监察的手段,以三元秘阵将余慈彻底压制。

  可才一动念,心头却是如遭重锤,一口鲜血喷出来。这才知道,有如实质的情绪冲击,已经跨越虚空,席卷至此。而他和余慈的直线距离,至少在一千五百里以上!

  此类冲击,若是对一切懵然不知,也还罢了;若心中稍有针对性的恶念,必然遭到反制。

  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所谓的“反制”,不过就是一场情绪冲击,可荀愿一直监视着余慈,亲眼目睹了前后变化,受这极度矛盾的奇景刺激,已经不自觉开始思虑这其中的奥妙,体会里面的气机的变化。

  就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跟随分析,不自觉陷入了余慈的节奏,全身气机都有些脱节,“恶念”一起,等于是自己给了自己一拳,打得口角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