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兴明 >

第148章

兴明-第148章

小说: 兴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刮财富,一旦到了问策之时,都无可对,朕出的主意,若数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就开口闭口皇上英明,若损害了他们丝毫利益,就一个个没话了。再观武将,就想着拥兵自重,就想着如何保住性命,保住官职。让他们去剿贼,就想着先伸手向朝廷要好处,稍稍失利,便先想着如何逃跑。岳飞有句话说的好,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天下何事不可定?”

朱震笑道:“不知道你听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么?你只想着去怪罪文武官员,怎么就不先想想自己呢!你说文官就想着勾心斗角,可是你知道太祖皇帝在位时,可是十分鼓励官员勾心斗角的,他还专门让刘基组建浙东党对抗李善长的淮西党。这说明党争只要用的好,对国家是有利的,你处心积虑打击结党营私,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几个首辅,换过来换过去的,换出个样来了么?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你的首辅的怕你了,他们想着的不是如何为国家出谋划策,而是想着如何讨好你。你说武官拥兵自重,这一点在先帝手中没有吧,是你自己弄出来的。那你就该想想他们为何要拥兵自重了。顺便说一句,我自己就是拥兵自重中最出色的一个。”

崇祯冷哼道:“还不是死?”

朱震笑道:“难道你不怕死?”

崇祯昂首说道:“当然不怕,这一回我就没打算活着出北京城了!”

朱震不置否可的说道:“你现在是不怕,光棍不怕穿鞋的,国家都要灭了,还怕什么,你以前怕过么?”

崇祯一时无语,朱震接着说道:“你既然说你今天不打算活着出北京城了,那我便用一个史学家的身份给你的一生做个评价。”首先,你知道历史是不公平的,若是大明还能延续,则会往最好的方面评价你,你的一生可概括为‘“呜呼!崇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这个评价你满意么?”

崇祯笑道:“不错,不错,真看不出来你朱震还有当史官的材料啊!要是朕早知道,就留你在身边做一个史官了!”

朱震笑道:“若是李自成窃据了神器,那么史官便会站在他的角度来写你,你这一生就变成了‘呜呼!崇祯刚愎雄猜,刻薄寡恩,致使君臣离心,文武人人思危。用人不明,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忠良惨祸,压迫百姓,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呃,你怎么了,怎么脸色变得这么难看,是生病了么?”

崇祯怒喝道:“你才生病了,朕有那么差劲么!你倒给朕说出个道理来,否则别怪朕对你不客气。”

朱震笑道:“我自然要说道理的,首先是‘刚愎雄猜,刻薄寡恩,致使君臣离心,文武人人思危’说你疑心很重,应该无话可说吧,刻薄寡恩,孙承宗几次立下大功,王应熊屡次被你当枪使,可是你在不用他们时,一脚就踢得远远的,最后孙承宗活活的被逼死在登州城中。熊文灿、杨鹤等虽然剿贼无功,但苦劳总有些吧,惨死之后,家人受到的是什么待遇?你常常一言不合,就罢黜大臣,朝中官员有哪个敢和你说句实话?有哪个不在上朝是心惊胆寒?”

崇祯听了,心中黯然,尤其是朱震提到孙承宗时,他更加不舒服。孙承宗三朝老臣,多有功勋,自己却因为一些小事情把他罢黜,最后在金虏为攻登州城时,他仍然带着全家上城杀敌,落得个全家惨死的下场。

朱震见崇祯无语,继续说道:“用人不明,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就更好说了,单说你换了五十几个首辅,就可见一斑,他们为什么会被你换掉?因为他们不合格,为什么不合格仍然会爬上首辅的宝座?你崇祯皇帝用人不明!”

崇祯叹息道:“朕也不知道,那些人没做上首辅之前,挺能办事的,一旦座上首辅,便不像话了。好,前面这些朕也认了,朕确实有些不对的地方,但是‘忠良惨祸,压迫百姓’这两句从何说起,朕有杀错忠良么?朕有压迫百姓么?”

朱震笑道:“没有!”

崇祯愤愤然说道:“那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是在污蔑朕吗?”

朱震摇摇头道:“当然不是,既然李自成夺了咱们朱家的江山,自然会丑化一下你。说你‘忠良惨祸,压迫百姓’便是对一个君主最差的评价了。而且偏偏李自成还能找出道理来,比如袁崇焕,他有些功劳吧,可是就被你无缘无故的杀了!”

崇祯愤然而起,叫道:“朱震,你也认为我不该杀袁崇焕么?你也认为我杀错袁崇焕么?”

朱震摇摇头道:“你杀袁崇焕那会儿,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不知道什么。但是我想你杀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吧,就算没有理由,冤枉他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天下是咱朱家的天下,臣子都是咱朱家的臣子,能让皇帝冤枉他,本身就是一种福气,皇帝会去冤枉一个农民么?我要说的是你不会杀,你瞧咱祖宗太祖皇帝多会杀人,蓝玉厉害吧,早在他西征之前,太祖就想杀他了,但愣是笑嘻嘻的送他西征,笑嘻嘻的迎接他凯旋归来,笑嘻嘻的设宴为他庆功,笑嘻嘻的为他加官进爵。可是突然之间,大量指向蓝玉的谋反证据就出现了,满城都是,天下都是,蓝玉就算没有谋反,那也谋反了。可是袁崇焕呢?你找到一项他谋反的证据了么?你在杀他之前控制好他手下的关宁铁骑了么?他想过杀了他之后拿什么去堵天下人悠悠之口了么?没有,你一点都没有想过!”

崇祯听得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讪讪的说道:“现在朕完全相信你是太祖皇帝的后代了,王永吉、赵明玉带兵围攻福王府,是你亲自策划的吧,马秀、许文国出言不逊,家中藏有许多违禁事务,上百官员弹劾他们密谋造反,这也是你一手安排的吧!果然有太祖遗风!朕不如啊!”

朱震不好意思的说道:“过奖了!方才我不是说过么。他们都是咱朱家的臣子,我能冤枉他那是他们的福气!”

崇祯苦笑道:“按照你这么说,朕是一无所是,整个就是一昏君?”

崇祯皇帝功过是非,请容朱震慢慢道来!

第229章 谁之过(四)

朱震大笑道:“那也不是,你有许多史上之最!”

崇祯一听,顿时来兴趣了,他本是最好面子之人,一闻说自己有许多史上之最,眼睛立马来光,口里哦了一声,说道:“说来朕听听!”

朱震笑道:“第一个,说得好听的,你是史上最勤勉的皇帝,说得不好听些,你是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一天十二个时辰,你又十一个时辰是在处理政务,说起勤勉,史上有谁能比得上你?你看看自己,才三十三岁吧,这可是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的时期,可我怎么看你就像个六旬老翁了,满头白发,皱纹遍布,能把一个皇帝累成这个样子,也真不容易!说最窝囊,史上还没有哪个像你这样勤勉的皇帝丢掉江山的。”

崇祯顿时苦笑不已,这是赞自己还是损自己。想想也是,自己还真他娘的窝囊,如此呕心泣血,换来的却是亡国,不值啊!他不出声反驳,像是默认。

朱震笑道:“这一点你承认就好。第二个之最,嗯,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你应该是史上和臣子之间关系最为怪异的皇帝了。可以用‘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这三个相互来概括。真不知道你和那些大臣拿来这么大的仇恨,连天下官员人人可杀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大臣们听到这句话后,自然恨你入骨。但是你们又不得不相互依存,对抗金虏和流寇,也不得不相互利用,你好让朱家江山继续传承下去,他们好让自己升官发财,诡异非常,到现在我还没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崇祯鼻子里哼了一声,不悦的说道:“你不要告诉我朕的史上之最都是最差劲的吧!”

朱震笑道:“不是最差劲,而是最怪异,前面两点难道不怪异么?这第三点就更加怪异了,你是最简朴、最悯恤黎民疾苦的皇帝,同时又是最奢侈、最搜刮民膏,加派无度,趣百姓于水火的皇帝。你看你,那些大臣们那个不比你生活得好,这身黄袍,怕是登基以来就没换过吧,这点小钱都要省出来,还不简朴,你六次下罪己诏,深切的关心民间疾苦,知道流寇源于百姓的道理,哪怕是那些无法无天的家伙烧了咱朱家祖陵,你还要围护他们。可是知道这些道理,为何又要屡次给百姓增加辽饷、剿饷等杂七杂八的税务?你知道信誓旦旦的说‘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皆朕之罪也,暂累吾民一年,待剿灭流寇后朕再报之。’可是你就不会明白,你向百姓分摊一两银子,那些个贪官污吏们就能刮出十两来,这时累你的百姓一年么?这是再把你的百姓往死里逼啊!”

崇祯脸上阴晴不定,想了许久,才说道:“贪官污吏真有这么可恶么!但打仗要得有银子,没有银子,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金虏、流寇打进京师来不成?”

朱震冷笑道:“那些苦哈哈的百姓,一辈子能积累几个银子,你要银子,不知道问那些大臣、勋贵们要么!”

崇祯苦笑道:“我又不是没要过,三番五次、低声下气的求他们给点银子,他们还朕把朕当叫花子打发,甩个几百两千把两就了事,朕也没办法啊!”

朱震气得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他指着崇祯皇帝说道:“你还像个皇帝么,低声下气的求别人给你点银子!我说大侄子,你死后真能去列祖列宗那儿,太祖皇帝肯定不会放过你。这天下都是咱朱家的,咱要他银子,还用得着低声下气的求么?看谁家银子多,派人去抄了他家就是。你知道么,我两次清洗山东,从哪些官员、官绅士族家里抄出来的金银财物,价值起码在六百万两银子以上。前些日子我大军洗劫卫辉、怀庆二府,得到的财物价值也有七八万百两银子。你累死累活的像百姓增派赋税,又能增派几个银子?”

崇祯不服气道:“你开始不还是说朕刻薄寡恩么?若是朕再动不动就去抄那些勋亲权贵、文武大臣的家,不更加弄得人人思危。”

朱震笑道:“我在山东杀的官员没得一百,也有八十,而且全部是抄家,怎么没见人人思危,而且大家还拍手称快,附近几省的人都来我山东避难?这就是你的第四个之最,你是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的君主,同时又是最严酷无情,果于杀戮,用人不明的君主。你任用的督师如袁崇焕、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等都是文武全才,而且你在任用他们时是言听计从,优遇有加。袁崇焕说五年收回辽东相信,孙承宗说构筑大凌河你也相信,杨嗣昌的六正四隅十面张网你还是相信。当真是纳谏如流!可是一旦不用了,立马翻脸无情,任意处置他们,袁崇焕胡乱杀了了事、孙传庭扔进天牢,孙承宗罢黜回家,杨嗣昌被逼自尽,洪承畴被迫投降金虏,他们没一个有好下场,可是他们都为士子乃至百姓所津津乐道、所称颂的人物。其实话说回来,这还是你用人手段上的错误,是,他们打了几次胜仗后便居功自傲了,你看不顺眼了。可是看不顺眼了你就不会夺了军权,高官厚禄养着么?前些天,有两位名士来投奔我,一个是复社四公子冒襄,你个是你曾经称赞的‘忠臣孤子’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