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郑屠 >

第373章

郑屠-第373章

小说: 郑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头领,探子回报,说今日宋军那边非常热闹,据说是太子已经到了宋军大营。”西京城原留守府内,房州军三头领方翰对王庆说道。

“好,来的正好!”王庆朝着满屋众将哈哈一笑,“兄弟们,童贯老贼和那个什么狗屁嘉王已经被咱们给打跑了,虽然很可惜没有捉住他们,但朝一廷却派来了一个更值钱的,等咱们打败了京西军,再活捉了那个太子,我就不信朝一廷还敢拿咱们怎么样!到时候咱们提什么条件他都得答应!”

众将也都是猖狂大笑起来。

此时房山军二把手,军师李助却道,“大头领,根据从刚刚俘虏的宋军那里审讯可知,那太子也不是自己来的,他还带来了一个人。”

王庆眼见李助表情非常严肃认真,不由奇道,“哦?谁?”

李助正色道,“朱武!”

王庆脸色剧变,一掌狠狠的拍在桌上怒道,“这个朱武真不是个玩意,枉老子以前那么佩服他,却不料也是个贪生怕死的孬种,居然为了荣华富贵甘愿做朝一廷的一条狗!同样是藩镇,看看人家京东郑临风,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这不奇怪,”李助道,“朱武若是条好汉,当初就不会做出背叛郑临风的事情。”

王庆点点头随即狞笑一声道,“娘的,老子连七万西军都不放在眼里,他那五万岐山军又算个屁!不过他来的倒也正好,老子正好可以把他拿下然后当做对郑临……”

李助突然咳嗽了两声打断了王庆的话。

王庆这才反应过来,自知失言,赶忙话锋一转对众将道,“大家回去以后都做好准备,趁着那太子刚来立足未稳,咱们可得好好‘招待’他一下!”

“是!”众将全部起身领命。

王庆满意的一笑,随即又道,“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我是都看在眼里的,大家跟着我好好干,日后绝对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说罢,王庆拍了拍手,紧接着就见几名军士押着一大群女子进了大堂内,但见这十几名女子虽然都是满脸的惊慌恐惧,但依旧掩饰不住他们娇美的相貌以及明显大家闺秀的气质。顿时,满堂众人都被吸引住了。

王庆见状一笑,指着这十几名女子淫笑道,“这些都是西京大小官员以及一些富豪家中的千金小姐,很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大家都别愣着了,自己挑一个去尽尽兴吧。”

众将这才反应过来,都是狂叫着争先恐后的冲向了众女子,一时间,满堂尽是男人的淫笑,以及这些可怜女子的惊恐而无助的哭声,没多久,众将都各强抱着一名女子离开了大堂,堂内便只剩下了王庆和李助。

王庆见李助始终未动便笑道,“怎么?李老弟没看上的?”

李助淡淡一笑,“小弟不好这口罢了。”

王庆一拍脑门子,“都怪我,我倒忘了这茬了,待我回去再找找,看看能不能给李老弟找出几件名人的字画。”

李助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庆又问道,“对了,李老弟,京东那边有什么新消息?”

李助道,“有,我在来之前刚刚送走了他们的人,他们说郑临风已经接到了朱武要来的消息,决定加大对咱们的支援,这一次送达的除了二十万贯军饷外,还有一千件火器!”

王庆一听顿时大喜,“好!如此看来朱武那厮来了对咱们还是好事呢,郑临风与朱武是死敌,他现在碍于身份无法对朱武下手,这不只能靠咱们了!”

说罢,王庆又对李助道,“李老弟,接应钱财与火器这件事千万要小心,切记不可有丝毫的闪失!”

李助点头道,“请大头领放心,我会亲自安排,没事我就先告退了。”

李助快步走出留守府,一瞬间,他那原本平淡的脸上竟不知怎的露出来一抹浓浓的哀伤,他痛苦的闭上眼,但眼前却依旧是挥之不去的那些女子绝望的面容……

589,平定西京(3)

童贯与嘉王并没有再待太久,既然所有的军务都已交接完毕,他们便以要马上回京面圣为由向赵桓辞行,赵桓也巴不得他们赶紧走,所以只是稍稍挽留了一下就同意了。

二十九日,赵桓率领众将为嘉王和童贯举行了一个送行仪式,一番客套性的惜别后,嘉王与童贯便在几百名军士的护卫下踏上了返回东京的路途。

而待嘉王一行的队伍彻底消失在路上后,赵桓才转过身来,只见身后众将都在用敬畏的目光看着自己,在他们身后也是延绵不绝一望不见边际的联军大营!

赵桓的心中不由感到了深深的满足,碍眼的人都已经走了,现在整个大军都是自己说了算,机会已在自己手中,接下来,就看自己如何力挽狂澜、平定贼寇了!

赵桓随即按照自己早就想好的策略准备调动各军对贼寇形成新的攻势,虽然朱武和五万岐山军还没到,可赵桓却已经有些按耐不住了。

一年前的东南军大败,所有人,包括皇帝都把导致大败的所有责任归在了他不听童贯劝告、恣意妄行、带兵冒进之上。

对此,他很不服气,他认为虽然他没听童贯的劝告一事不假,但他自从抵达东南后便一举扭转了东南不利的形势的事也是真的!童贯之所以能看透圈套不过是靠着他多年打仗的经验罢了,若论起指挥大军打仗,赵桓自信不会比童贯差!

而当上次朱武抵京后,赵桓还专门问过朱武,当初他指挥东南大军所取得的一系列大胜究竟是你们故意让着本太子的,还是的确打不过本太子?

结果朱武很肯定的说道,“实话实说,太子殿下用兵神出鬼没,真是让我等吃尽了苦头,我可以拿项上人头来证明,您在前期所取得的大部分胜利都是货真价实的!直到后来我们一看正面交锋打不过太子殿下,这才将计就计故意输了几场,可若细究起来,虽然我们成功将太子殿下引诱进入了我们的埋伏圈,但其实我们也是胜得极为侥幸,如果东南军的战斗力能再强一点点,那次的结果肯定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桓当然知道朱武的话中是带着许多的客套与恭维的,但抛去朱武话中的水分,却无疑证明那一次大败的责任并不完全在他身上,那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责任是由于童贯前期欠下的“债”太多了,搞得东南军战斗力十分低下,这才最终导致他无法指挥东南军粉碎岐山贼寇的埋伏!

所以,他想再试一试,童贯不是没能指挥这支军队打败房山贼寇吗?那本太子如果能指挥同样的军队旗开得胜,岂不就更加证明了童贯的无能?!证明了自己要比赵楷强很多?!

只是,赵桓虽信心满满要取得一场开门红,但谁料,事情的困难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首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众将对他的命令的抗拒态度!

看得出,众将之中无论是西军将领还是京西军将领都很畏惧他,毕竟他不但是新任的主帅,还是大宋国的太子殿下,可无论他颁布了什么命令,领命之人莫不是犹犹豫豫、左顾右盼,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甚至还有人当面用谨慎的态度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反对现在就开战。

赵桓细细一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众将会如此抗拒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

首先,嘉王与童贯毕竟经营京西军已半年多了,这些人恐怕都早已被他们所驯服,此刻嘉王与童贯即便已经走了,他们的影响力肯定还存在着,尤其是现在满朝上下都知道自己已经失宠,嘉王正如日中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童贯在临走之前若对他们有所授意让他们对自己有所抗拒,他们会听从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只待朱武和岐山军一到,西军就将立刻离开这里重返西北,从现在开始,这里的战事与他们其实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胜了,他们不会有什么功劳,败了,也没他们的责任,所以他们已经不愿意再继续卖命,而是抱着能少一事便少一事,等岐山军一来就赶紧开溜的心态。

赵桓对此心中是极度的不满,这种情况跟自己当初在东南时是何等的相似,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以众将如今的态度,就算把他们派上战场他们也只会应付了事,不会完全的服从自己的命令,真要这样,这仗还怎么打?!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他们都收服才是!

赵桓想定,面色不变继续道,“诸位将军可都已听明白了本王的安排?”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才一起道,“我等听明白了。”

赵恒点头道,“本王奉旨前来剿匪,圣上对本王寄予了厚望,而本王无论是出于报效国家,还是效忠圣上,都会竭尽所能,甚至不惜手段也要剿匪成功,以求不负皇恩!但剿匪仅靠本王自己是不行的,日后还要多多仰仗诸位将军的配合,首先,本王要向诸位将军道一声谢。”

说罢,赵桓朝着众人抱了抱拳,众将赶忙齐声抱拳道,“我等不敢!”

赵桓又冷冷道,“此次本王责任重大,事关国家社稷,剿匪大计万不能有丝毫的闪失,所以丑话咱们也要先说明白,自此以后,凡我将令,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人有任何的马虎和懈怠,倘若因为谁影响了剿匪大局……,哼,那就休怪本王无情!不要以为朝中有人撑腰就能把本王的话当耳旁风,本王现在还是太子,本王若想处置谁,谁最好先想一想,他在朝中的靠山舍不舍得为了他与本王翻脸?!”

众将听了这话心中都是猛地一惊,太子这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是事实,他们再如何也只不过是这位太子以及在东京的那些位王爷、大臣手中的棋子罢了,棋子再好也是棋子,没有人会舍本保护一枚棋子,并且,这位爷依旧还是太子殿下,是理论上目前为止最接近皇位的那个人,虽然他现在失宠,但此一时彼一时,谁敢保证以后会怎么样?现在若得罪了他,日后他若真的荣登大宝,那到时可就……!

众将看看彼此,同时朝着赵桓抱拳道,“我等听明白了!”

这次的声音大了很多。

赵桓满意的一笑,“当然,大家只要能通力合作平定贼寇,本王是不会忘记诸位的,无论是西北军还是京西军,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三十日一早,在赵桓的指挥下,七万西军与五万京西联军兵分三路,朝着房山军所占领的据点发动了进攻。

虽然无论是西军还是京东军都拿出了吃奶的劲在战场上卖命,但由于在几天前所丢掉的那几个据点实在是太险要了,太易守难攻了,宋军一上来就处于了不利的局面,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也没能攻上据点。

赵桓站在后方,看着战场上的惨烈,他那写满焦急的脸上还显露着一抹愤怒的颜色,他当然明白这几个据点的丢掉绝不是因为什么贼寇的偷袭,像这么易守难攻又彼此呼应的险要之地,就算是贼寇准备的再充分的偷袭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失守,这分明就是赵楷和童贯故意失守送给的贼寇!

这是明显的叛国行为,其罪可诛!

当然,赵桓是不会傻到会以此为据上书朝廷参嘉王和童贯一本的,首先他手中没有证据,其次……他其实也明白,嘉王和童贯这么做,又与当初他和郑居中等人逼反刘法的所为有什么区别呢?

他相信,如果换做是他,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与嘉王、童贯一样的选择,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打击对手的机会,哪怕是牺牲再多的人也无所谓,这就是储位之争的现实!

590,平定西京(4)

“传我令,给我狠狠的打,谁若敢退后半步,定斩不赦!”赵桓下令道,无论如何,今天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