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郑屠 >

第170章

郑屠-第170章

小说: 郑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那支箭虽同样钉在树干上,却把钉口之处两寸有余的一片树干都击成了碎片脱落于地,在钉入处形成了一个碗口状的冲击面,而已经射进树干里面的箭身长度也明显要深过庞万春那一箭许多!

王寅立刻上前去拔那箭,却是一下子没有拔出来。

王寅再猛地一用力,就只听一声清脆的响声,竟把箭杆折断了。

王寅愣愣的看了一眼那半截箭杆,立刻一手先将那半截箭杆暂时与没入树干的另半截对合在一起,又拿起庞万春刚刚所射的那支箭与之放平做个对比。

却见王寅的身子一震,竟愣在了那里。

郑飞见状奇道,“王寅,如何?!”

王寅转过身来,脸上竟写满了惊讶,犹自不信的说道,“一……一半全进去了!”

众人一听都呆了呆,同样满眼惊讶的看向了那把神臂弓!

此弓射出来的箭真是好强的冲击力!

虽然郑飞射偏了方向,三支箭只找到了这一支,可这支箭却在比庞万春所射的那一支箭又远了三四十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破坏力竟比庞万春那一支还要强了许多!

可想而知,这一箭要是射在人身上……岂不是只会留下一个前后贯通的血窟窿?!

传说它有在三百步内射穿甲胄的威力果真不假!

庞万春立刻对着郑飞抱拳喜道,“哥哥,这神臂弓威力非比寻常!小弟恭喜哥哥得此一宝!”

其余众头领也都一脸兴奋的朝着郑飞抱拳道,“恭喜大头领得此一宝!”

但郑飞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笑意,只见他突然问向正站着一旁满脸得意的汤隆,“汤隆,大宋军队中的神臂弓也有如此威力吗?”郑飞的确很高兴可以获得这样的武器,但却同时又感到了一丝的不安,试想,如果大宋军中皆用此物,自己日后兴兵,只怕从此物上也占不到宋军的什么便宜。而且既然此物威力如此大,那为何与辽夏军队相战时并不曾听此物有过什么巨大的战果呢?

汤隆似是看出了郑飞的疑虑,立刻回道,“大头领不必担心,经过我父的改进,此弩虽还叫神臂弓,却已与大宋军队所用的神臂弓有了许多的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不同有两处,一是能同时射出三箭!另一处乃是扳机可以前后调节位置。宋军所用神臂弓的扳机位置其实就是这改良后的神臂弓最前面的位置,虽然扳机的位置越往后威力才越大,但上弦所要用的力气也要大上许多。您刚刚也是将弓弦拉到了最后的位置才造成了如此大的威力,只不过寻常士卒哪会有和您一样的神力?”

郑飞点点头又问道,“即便大宋军队所用神臂弓比此弩威力要弱一些,但依旧不容小觑,却不知为何不大力推广此弩呢?”

鲁智深抢着说道,“这个洒家知道,神臂弓虽好,却每次只能射出一箭,再上弦颇为费劲,辽夏军队又以骑兵为主,在战场上速度极快!只怕还没上好第二箭他们就已冲到了近前。而且听说此弩制作颇为费事,制作费用也很贵,造出一把神臂弓所用的钱和精力都可以造出五把普通的弓箭来,朝廷觉得不划算,故一直没有大力推广,只给一些精锐之师配给了一些。”

汤隆点点头,因为不知鲁智深的身份便道,“这位……大师哥哥说得不错,这的确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两点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小弟曾听我父说过,朝廷虽给弓弩院拨付了许多银两用来制造弓弩,但经过层层官员的克扣与挪用,真正用在制造弓弩上的钱早已不足原本的十之二三。而且这弓弩院又是个可以捞钱的肥差,尽被一些贪官占了位置,院中的军匠对他们稍有不从不满便会被踢走,我父当初就是对他们所进的低劣材料有所不满才被重新退回军中。如此一来,制作费用原本就不够,材料又低劣,能工巧匠皆被踢走,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阿谀奉承并无多少真本事的人,这造出的弓弩如何能用?!”

汤隆越说越气,说到最后已是怒气连连,想来是想起了他爹曾经遭遇过的什么不公平对待。

253,金钱豹汤隆献宝,梁山泊组建新军(5)

(求收藏,求红票,求建议)

对于汤隆所说的弓弩院的事,郑飞在穿越之前倒真的看过相关的记载。

据传弓弩院等军用武器作坊在成立之初,的确为大宋军队造出了许多神兵利器,使得大宋军队在建国之初面对外敌占了许多优势。

比如在“檀渊之盟”签订前夕辽宋双方正在武力相抗已增加本国的谈判筹码时,契丹大将萧达览即是在数百米外中了宋军一种叫做三弓床弩的袭击而突然阵亡,使得契丹士兵大骇,士气顿时大挫!从而为宋军争取到了许多谈判的底气!

而像神臂弓这种武器也一直被大宋朝廷严格控制着,相传手持此弩的士兵在被俘前,必须砸烂此弩才可投降。所以金辽等国一直没掌握到其制作的核心技术,虽然用俘获的神臂弓仿造了一些,但威力一直比不了弓弩院生产出来的原版神臂弓!

而由于朝廷过于严格的保密和监管,以致神臂弓、三弓弩等超时代的武器到大宋灭亡时也随之失传了,元朝建立后曾搜捕大宋遗留的军匠仿造这些武器,但都没有成功。

弓弩院中掌握的武器技术之高可见一斑!

但到了后来,因为整个朝廷从上到下的一系列腐败问题,弓弩院等军用作坊的产品质量直线下降,士兵在战场上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兵器突然自己损坏不能用的情况。

相传宋神宗有一次心血来潮,突然驾临弓弩院抽查弓弩,却是连续抽了三把弓弩都不合格,弓弩院的严重问题这才被曝光。

反观辽金两国,他们的军器作坊所生产出的兵器上都必须刻有监造官或制造工匠的名字,如果在战场上兵器出现了问题,就会立刻查办相关官员和工匠!

所以辽金的武器装备虽不如宋军的技术含量高和先进,但质量却比宋军的强上许多,这也是宋军一直不敌辽金的原因之一。

汤隆继续愤愤不平的说道,“所以,靠着现在的弓弩院里的那帮酒囊饭袋所制作出的神臂弓又能好到哪去?往往没射上几次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完全损坏不再能用!久而久之,神臂弓便给了朝廷一种不经耐用的印象,再加上它制造的费用的确要高一些,所以越来越不为朝廷所喜欢。但实际情况却是神臂弓其实是一种特别耐用的弓弩,不是小弟夸海口,由我父与小弟制造出来的神臂弓射上几百次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制造一把改良后的神臂弓所花费的费用,即便所用的干、角、筋、胶、丝、漆等材料都选用上乘货色,也要比弓弩院那帮混蛋为了捞油水所虚报的价格便宜一大半!”

郑飞听了这话才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顿时有种捡到宝的感觉!如此真如汤隆所言,那朝廷的军队即便有神臂弓也跟没有一样呀。

尤其是这经过改良的神臂弓自己这里乃是独一份!虽然上弦依旧很麻烦,如果距离对方太近或者对方都是骑兵则只能射击一次,但一次就能射三箭也能弥补不少这方面的缺点。

郑飞立刻笑着一拍汤隆的肩膀,“好,欢迎汤兄弟加入我们梁山泊,往日的种种不快一笔勾销,从今往后你便是我梁山泊的好兄弟了!”

说罢,郑飞又看了一眼众人高声道,“传我命令,封汤隆为梁山泊第二十头领,军器监造使,全权负责山寨军器监造事宜并直接对我负责!”

众人听了心中便是微微一动,暗道又多了一个直接对大头领负责的人。

汤隆闻言顿时大喜,赶忙下跪对着郑飞磕了三个响头,口呼,“大头领放心,小弟绝对忠心不二!”

王寅等人面色虽有犹豫,但眼见郑飞已拍了板,而汤隆所献神臂弓的威力又着实惊人,也就只好认了这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汤隆凭借着他那高超的军器手艺,为王寅等人兵器着实上了一把心,这才逐渐完全的得到了王寅等人的承认,当然,这是后话。

郑飞笑着扶起汤隆,急切的问道,“汤头领,制造一把全新的改良后的神臂弓需要几个人?费几天功夫?花费多少银两?”

汤隆快速一想便回道,“若是材料齐全,熟练的军器师单人只需五日便能造出一把合格的神臂弓,双人则只需三天,每把改良后的神臂弓需要四十贯。”

什么?!居然要四十贯!

不少人听了这个价格都是一惊!不由暗道这也太贵了!若按汤隆所说,则弓弩院采用劣等的材料,而且还是虚报给朝廷的价格就要高达七八十贯,但使用起来却只能用几次便可能损坏,难怪朝廷会觉得这神臂弓不划算而不愿大范围的配给军队了。

虽然郑飞听了这个价格也是暗暗一惊,但随即就满不在乎的点了点头,对他而言,一把可以用几百次并且威力着实巨大的神臂弓只要四十贯其实真不算贵!

因为只要有了这样的弩弓,便等于有了超远程打击敌人的能力,可以做到敌人未进身前便已丧命或者损失严重,对保护自己的有生力量有着何等巨大的作用!

郑飞不喜欢古代对阵时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深受穿越前时代的先进科技,尤其是一些现代战争的影响,如何在尽可能减小己方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才是郑飞的追求方向!

如今这种时代当然没法追求什么大炮导弹,所以像庞万春这样的神射手,以及神臂弓这样的超远程武器便成了郑飞的首选!

郑飞唯一遗憾的是当初离开岐山时没有把那掠自三大粮行的巨额财富带走一些,只是随身带了几万贯的交子钱,如今到现在还剩下不到一万贯,马上就要成为穷光蛋了!

郑飞只能在心底一叹,心中不由又想了远方那个人的身影。

“朱武……真是便宜你小子了!”

郑飞轻轻摇摇头驱散了那个人的影子,对着汤隆一笑道,“此弩再叫神臂弓也不好,因为它本就已是一个全新的弓弩品种,而且再叫神臂弓也容易招来官府的注意,不如取一个全新的名字,就叫做……断魂弓吧!”

汤隆一愣,随即喜道,“断魂弓……?!好名字!不管谁遇到它,都叫他断魂无生!”

254,金钱豹汤隆献宝,梁山泊组建新军(6)

(求收藏,求红票,求建议)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制作断魂弩的人手问题了。

弓弩这种东西,还是要靠大面积的齐射才能产生极大的杀伤力,只配备几把或者十几把的话,只能对单个敌人有威慑力,碰见成百上千人的大混战只会是杯水车薪。

但只靠汤隆一个人,就算累死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太多断魂弩来。

郑飞问向汤隆,“训练一名可以制作断魂弓的军匠需要多久?”

汤隆沉思片刻便回道,“若是有一些铁匠手艺基础的,人再聪明勤快些,只会做断魂弩的话……一个月应该就足够了。没有任何基础的,就不好说了。”

郑飞听了沉吟道,“一个月……倒也可以,只是要到哪里去寻找这么多铁匠呢……?”

旁边朱贵上前道,“大头领,咱们梁山上有不少人在上山前做过手艺活,大头领只需下令,应该就能召集起一些人来,另外再找一些人让他们从头开始学,有汤头领的用心教授,出师也是早晚的事。咱们还可以派人下山去找一些山下周边的铁匠,让他们入伙咱们梁山,也能短时间内凑齐不少人。”

郑飞听了问向汤隆,“汤头领,朱头领所说可行吗?”

汤隆想了想道,“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