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151章

裂明-第151章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勉强控制着蒙古与自己共进退。说白了,两者就是强盗之间的联合,是为了利益才存在的联盟罢了。

“王爷,如今我大军有五万之众!更兼报仇心切,此战定当一举而夷灭易飞九族,将这伙敢于挑衅我大清的明人连根拔起,以正我大清国威!”鳌拜铿锵有力的道,“若是王爷同意,鳌拜愿为大军先锋,誓死灭此跳梁小丑!”

“对!与明狗决一死战,我大清何时畏惧他人?!”

“王爷,兵发镇西卫吧!”

面对着一众满洲将领的咆哮声,阿济格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另外一排蒙古将领身上,却是失望的发现,这些人虽然表面依旧恭敬有礼,但是眼神中的躲闪已经是十分的明确了。

“蒙古人已经不满了,不但无法驱之为前驱,相反这次的收获也得更多的分于他们,以安定他们的情绪。”阿济格并没有表态,而是仔细的衡量其中的利弊。

若是没有蒙古人一起前去,那只剩下他们清一色的满洲八旗,人数却是只有一万八千左右!这股力量虽然不至于会输了于明人,但是想要大胜也是极难的,毕竟镇西卫明军着实与其他明军不同,好战而且敢战!

但是他们这次若是不能一举连根拔起镇西卫,那么以汉人的恢复力,不出一年又会恢复到全盛。而自己的族人却是只有数十万,青壮更是只有不到七万,真正的死一个少一个,兑子完全划不来!

“若是不能一次性将之连根拔起,那无论怎么胜利都是划不来的!”阿济格叹了口气,心中也是做出了决定。

“全部闭嘴!”阿济格平淡的道,声音虽然轻,但是效果却是十分的好,原本乱糟糟的营帐中立即安静下来。

“本王决定了,立即收兵回京畿,既然易飞的骑兵已经缩回去了,追之无益。按照预定计划,饱掳京畿!”阿济格声音虽然平静无波,但是却是眉头不断跳动,显然心情并不平静,而且是愤怒之极。

……

一个月后,清兵开始逐步自建昌冷口毁城而出,更是夹杂着数不清的人口财帛!不同于历史的是,这一次,阿济格并没有将事先准备好的‘各官免送’放于建昌,而是随同建昌这座空城一齐烧毁,滚滚浓烟之中,与城池一起化为灰烬。

第192章京师行

九月中旬,在大明着实折腾了两个多月的阿济格终于消停了,在掳掠了大批明国百姓和财帛之物之后,也是缓缓的从建昌撤退。

不过不同于历史上的那次,敲锣打鼓更是留下‘各官免送’的招牌,这次撤退却是相当的低调,几乎是偃旗息鼓,灰溜溜的离开大明。

虽然这次收获依旧‘丰富’的令人发指,一共掳掠了近二十万的明国青壮男女,更是掳掠金银数十万两,还有十数万石的米粮。

但是这次却是西路军大败,最后的半个多月,阿济格也是以收拢镇西卫一战而四散而逃的西路军败兵为主,并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寇掠。但是临行时清点损失,此次出兵伐明,满洲八旗损兵折将高达四千余人,而蒙古人更是凄惨,西路军近两万人能够前来汇合的竟然不到三百人!

虽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逃回了草原,但是只是当场阵亡的损失也是数不可数,想来也不会低于满洲八旗多少。

而让他下定决心不再等待的却是截获的崇祯皇帝的一纸诏书,上面不仅有大明悍将卢象升的天雄军已经快进入京畿地区,而且更为惊人的是,崇祯也是在半月前直接号令易飞这个悍将入京勤王!而最新的消息便是,这个易飞直接响应崇祯的征召,带着三千余步军,千余马军正在向京城而来的路上!

若是一向以敢战闻名的卢象升咬住自己,然后易飞的战力惊人的镇西卫大军也是压来,那就是一场死局,就算能够逃得大军,那辛苦掳掠而来的人口财帛也是势必得再次归还大明!

而这绝对是让人无法忍耐之事,损兵折将也就算了。但是损兵折将却是一无所获,那就是绝对无可原谅之事了,回去后皇太极肯定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易飞!本王承认小看了你!但是下次你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本王下次再来大明之时,一定将你连根拔起,以雪今日之耻!”阿济格望着正在熊熊燃烧着的建昌城,心中不断的呐喊着。

“王爷,探子来报,大明勤王军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等合兵十万余,距离我大清军不到二十里!”此时,一个探子快马而来,再一次更新了明军的动态。

“一群无能之辈,来的再多也不在话下!”阿济格冷笑一声,明白这些人靠的这么近,肯定是受了那易飞的刺激,觉得大清不行了,想要来占占便宜的,但是这些人虽多,却也不放在自己心上,倒是另外一人,让他也是有些忌惮,“算算日子,卢象升已经到了明国京城了吧?”

阿济格本来是自说自话,并没有指望探子能回答上来,但是探子却是接口道,“刚刚奴才们抓了几个明军,从他们口中得知,卢象升已于五日前到达北京!但是却是被崇祯留在京城之外,并没有追过来。”

“什么?!有趣!那我们撤退就更加方便了,嗯,还可以给这些没个眼力劲的明军一个教训!”阿济格倒是有些意外,这明国皇帝倒也真是有趣,终于来了一个能够和大清叫阵的悍将了,却是被截留在京城之外,并不放其过来追击。

“明国无人矣!十哥,出气的机会来了!这次你带一万精骑,狠狠给这些明军一个教训,能杀多少是多少,让他们明白我大清不可轻辱!”阿济格看了一眼身旁这个一直沉默不言的阿巴泰,铿锵有力的道。

“十七弟,你不怕我……”阿巴泰却是十分颓废,欲言又止。

“十哥,这说的什么话!当年父汗十三骑起兵反明,那是何等的气概?我们身为他的儿子,岂能效那女儿作态?!今日败一次,下次再找回来便是,若是自此一蹶不振,那他日也没面目下去见父汗!”阿济格脸色一沉,昂然斥道。

“说的好!我去!”阿巴泰沉声应道,带领着万余清一色的满清骑兵,向着十万余的明军奔腾而去。

……

京城,上书房中。

崇祯皇帝刚刚散了朝,结束了让人无法忍耐的、几乎是争吵谩骂中度过的朝会。这也只有崇祯能够忍受的了这些从不谈正事,每天只是相互揭短和相互造谣的朝会。

崇祯又一次的当了劝解员和听众的角色后,这会儿终于可以安静的处理积压下来的公文。这也是他一天辛苦工作的开始,每天他过的生活都是如此,听一个时辰的大臣对骂,然后连续批复着七八个时辰的奏章。

突然,崇祯的眉毛一下子竖了起来,怒气冲冲的将一封奏章掷于地上,“这个巩淯真是不知好歹,顽固不化!朕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今建奴、流寇猖獗,朕临时加了这少许赋税,只是为了千秋大业!等灭了这两个心腹之患之后,必然会将赋税降下来!你这样三番五次的不筹措整齐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指责朕的不是,要朕免税?!真当河南离了你就不行了?!”

“陛下,马如龙等数镇总兵联名上奏!”身边的王承恩从一个匆匆进来的小太监手中拿过一份奏章,恭敬的说道。

“什么?!十万余勤王大军在追击清军之时,却是被万余清军反突袭,溃不成军,被清军追杀数十里,人马折损无算!这数镇总兵是干什么吃的?”

原本十万余大军更是一下子缩水到三万不到,更令崇祯怒不可遏的是,突袭勤王大军的清军竟然只有万余!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十余万人啊,就算十余万头猪,站着杀也得杀个几天吧!居然一个时辰就完全崩溃了,真是给朕涨脸啊!”崇祯已经出离的愤怒了,拿着奏章的双手都忍不住的哆嗦着。

“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不忘相互攻诘!”

崇祯忍了半天的怒火再一次爆发了出来,数镇总兵竟然共同上书弹劾宁远总兵祖大寿,称数镇本来列队迎击建奴,祖大寿却是首先逃窜,以致明军未战便全线崩溃!

“这个祖大寿!朕恨不得立即活剐了你!”

对于这个祖大寿,崇祯皇帝一向是心中既厌恶,又不得不重用!崇祯二年,清军入寇,他非但不力抗清军,反而带兵洗劫京畿周边。最后更是带着数千关宁骑兵直接遁走辽东,虽然事出有因,但是此举却是如同视自己这个皇帝如无物!

但是崇祯也是只能过过嘴瘾罢了,祖大寿在辽东却是根基深厚,单单家奴就有数万之众,更是掌管着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骑兵!若是逼近过甚,一旦其投了建奴,那就更加的弄巧成拙!

一想到国事多艰,崇祯也是一阵阵的心酸,自己如此兢兢业业,勤于国事,但是大明却是越是向深渊划去。难道中兴大明,就只能是一场空吗?!

不!不行!

虽然文臣只是专于党争,论起治国就只是一群空谈之辈!如今武将更是跋扈不堪,有尾大不掉之势,但是无论如何,大明绝对不会在我手中断绝!

“可惜,洪承畴公忠体国,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朕身边连个可用的文臣都无!”崇祯心中哀叹着。

“启禀皇上,卢大人求见!”这时,一个小黄门在门外轻声的道。

“快传!”崇祯闻言一喜,卢象升他可是十分的欣赏,此时在内外交困之下,顿时以下欢喜,“差点忘了,朕还有卢爱卿在!”

片刻后,卢象升在小黄门的带领下进入,卢象升一脸严肃,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微臣湖广巡抚卢象升,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快快平身!数镇大军败北之事,爱卿可有耳闻?”崇祯顾不得客套,十数万大军溃败,让他心中满是担忧。

“微臣也是为此而来,陛下,微臣请旨,与建奴一战!”卢象升语气平静,但是神情却是极为的自信。

“爱卿可有把握?如今京城就只有你一支可战之兵了!”崇祯满怀希望的问道,如今的他太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了,更需要大胜来为自己冲冲喜了。

“陛下,主辱臣死!沙场争锋,瞬息万变!大明积弱已久,微臣只能说上了战场,就只有拼死向前,乃为国尽忠耳!死而后已!”卢象升根本不掩饰,更没有好言宽慰于崇祯,只是实话实说。只是一字一句的凛然之气,却是深深打动了崇祯。

“爱卿若无把握,则无需出击。如今京城人心惶惶,也是少不得爱卿!”崇祯叹了口气,更加不愿意卢象升就此而去。

“陛下……”

卢象升双眉一轩,还等再言。一个小黄门却是欢天喜地的抢了进来,不断的高呼着,“大捷!大捷哪!”

“什么?”崇祯霍然站起身来了,身子都有些颤抖了,“是何人送上的?快拿于朕看!”

“遵旨!”身后的王承恩快步抢前,将报捷文书取来,恭敬的递于崇祯。

“微臣镇西卫指挥使易飞谨上:臣于崇祯九年七月初三,与奴贼战于利民堡!赖皇上洪福,祖宗保佑,于堡前大破奴贼。共斩首奴贼千余级,北虏二千余……”

“崇祯九年八月初五,奴贼大举攻我镇西卫,臣于其战于宁化城!是役以六千大破奴贼二万于城下,阵斩奴贼三千余,北虏四千余……”

“如此悍将!如此悍将!真为我大明之福啊!”此时,崇祯因为激动而略显颤抖的声音,连在一旁静听的卢象升都是不能淡定了,这个易飞的能耐还真是不小,以六千破二万,这在大明可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