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冰人幽灵 >

第238章

冰人幽灵-第238章

小说: 冰人幽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部奇幻小说——陈思宇的《异人傲世录》,在港台地区出版了26册,也是近年来颇有影响的奇幻小说。这部奇幻小说先是在“幻剑书盟”、“龙的天空”、“小说频道”等原创网站以“明寐”的笔名发表,点击率近一千万次!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轻化 
       就历史而言,科幻小说长于魔幻小说,而魔幻小说又长于奇幻、玄幻小说。然而,以《幻城》为代表的奇幻、以《小兵新传》为代表的玄幻,影响力如今远远超过“老牌”的科幻。一篇书评这样写道:“魔幻图书的大浪淘沙,超越科幻,而不到三年的时间,玄幻小说又异军突起,以惊人的速度颠覆了魔幻小说一统江山的局面。” 
       细细分析新生的奇幻和玄幻,我注意到作者的年轻化和读者的年轻化。 
       17岁的郭敬明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之余,写出了充满奇幻色彩的长篇小说《幻城》。 
       奇幻小说《异人傲世录》的作者陈思宇,是成都大学中文系广电专业大二学生。 
       《小兵传奇》的作者不像郭敬明那样频频曝光于媒体,以至人们以为作者是羞涩的mm。其实,作者玄雨是小伙子,出生于1980年,只比郭敬明大两岁。玄雨生活在广东小城河源,只读过师专,在中学当美术教师。他“终于发现教师的职业太不适合自己,我太懒。我们这些人都是日夜颠倒的,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睡到上午11点才起床。”他开始写作。他取了笔名玄雨,玄字取自“天地玄黄”,而“雨”字是“因为我很喜欢下雨的感觉”。 
       玄雨是这样开始写玄幻小说的:“我打小就很喜欢看小说,2000年的时候,我在这一年无所事事,几乎一天看数套小说。街上租书店的书都被我看光了,找不到书看的时候就开始上网看,可是网上完整的小说绝大部分都看过,无聊中就开始接触网络作者写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玄幻小说,让我接触到了和武侠小说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小说中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世界和奇遇,这些立刻让我沉迷了下去。但是让我不爽的是,这些好看的小说都是没写完的,而且非常的慢。苦等的时候,开始在脑中幻想小说里面的情节,把自己当成主人翁在虚幻的世界中冒险。这个时候发觉小说里面的情节和自己想象中希望看到的情节相差了许多,于是就开始试着写出自己希望看到的情节。就是这样,开始了敲击键盘的日子。” 
       我在北京接触了玄幻小说的作者“火天车”,得知那是一个写作班子,平均年龄只有22岁。他们之中不少是女性。我问及“火天车”的创作,他们是这样答复的:由一个负总责的小姐写出总体构思,设计了人物,然后在网络上征求写手。写手们纷纷用E mail发来自己的构思。这些构思被负总责的小姐选中之后,由写手写成玄幻小说。经过负总责的小姐修改、润色之后,以“火天车”的名义出版。正因为这样,“火天车”创作玄幻小说速度惊人,一下子就推出几十本。 
       在前几天,我应约为兰州作者傅良举的长篇奇幻小说《最后的王族》作序。作者也是一位年轻的大学生。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轻化,在台湾也是如此。台湾松山高中一年级女生以“水泉”为名,写出了五大部《风动鸣》,由台湾春天出版公司出版。 
       我很赞赏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轻化。其实,我也是“少年写手”出身。我是在11岁发表作品,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我深知,年轻人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充满奇奇怪怪的幻想。奇幻和玄幻,是青春文学,那么多年轻人加盟奇幻小说、玄幻小说的创作,是值得鼓励的。在改革开放进入深层次的今日,中国进入宽松的岁月,年轻人的想像力得到尽情释放。奇幻和玄幻,正是想像力得以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众多年轻作者创作奇幻和玄幻小说,正是体现了时代的潮流。 
       与此同时,奇幻和玄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而网络小说的主要读者群是青少年,因此奇幻和玄幻借助于网络的无限魔力,吸引了千千万万青少年的眼球。另外,奇幻和玄幻小说所展现的新颖奇丽、妙不可言的幻想境界,也正是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读者所喜爱的。正因为这样,《小兵传奇》会拥有那么高的点击率,而《幻城》也以十万册的印数震惊北京图书订货会。 
       期待奇幻和玄幻健康发展 
       奇幻和玄幻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大量出现。我以为,这样的“奇幻热”、“玄幻热”是可喜的。在新华社上海分社所发电讯《叶永烈点评玄幻小说热》中,便有这样一段话:“面对玄幻小说的火热场面,叶永烈直言:‘玄幻小说能够启发读者的想像力,而这一点恰好是中国学生所缺乏的。因此玄幻小说的畅销,总的来看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报道还写道:“叶永烈指出,如今玄幻小说的弊病在于‘急于求快求成’。‘我不相信慢工出细活,但我也不赞赏仅为商业噱头的火速写作,小说还是要以质量为前提。’‘玄幻’同样期待精品。尽管玄幻小说大有风靡全国之势,但作为幻想小说的重要分支,它同样面临着创作上的窘境。” 
       我以为,面对“奇幻热”、“玄幻热”,文学界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作品评论,对年轻的作家们给予引导,以使“奇幻热”、“玄幻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出现一批像《幻城》那样的精品力作。 
       科幻创作要迎头赶上 
       我毕竟是“退役”的科幻老兵,面对奇幻、玄幻创作如火如荼,反观历史最久的“老大哥”科幻,觉得落后了,必须迎头赶上。 
       这几年的中国科幻小说,就数量而言是不少的,但是质量平平,惨淡经营,印数通常徘徊在五千册至一万册这样的“保本线”上。中国科幻界缺乏像《幻城》这样有影响的作品,缺乏像郭敬明这样有影响的新秀。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科幻小说创作水平与科技实力成正比,因为科技实力体现了国民总体科学素质,而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科幻小说的创作水平。我常去美国,在美国的图书馆、书店,总可以看到整架整架的科幻小说排列在那里;美国每年的电影大片之中,总有几部是科幻片。不论是美国的科幻片《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还是《E&;#183;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笫五元素》、《我,机器人》等等,都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切,都是美国雄厚的科技实力的反映。中国科幻小说不仅与新兴的奇幻小说、玄幻小说存在差距,而且与美国科幻小说存在差距。 
       中国的科幻小说应该形成鲜明的中国风格。当今的中国科幻小说受西方科幻小说的影响太深,过分“洋化”、“西化”。这也是中国科幻小说缺乏有影响力的新作的原因。 
       不过,我终究还是偏爱科幻小说。在我看来,科学幻想小说毕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会给年轻读者以科学启蒙,使读者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奇幻小说、玄幻小说所无法企及的。我并不反对奇幻小说、玄幻小说,但是我希望能够多多出版科幻小说,鼓励青少年多读科幻小说。
外篇 我对《科幻世界》的建议

           我对《科幻世界》的建议(编者按:大约是1998年的文章)
       作者:刘维佳
       建议就是意见的衍生物,没有意见何来建议?而意见来源于所关注对象的缺陷。现如今的人类是一代更比一代现实,所以想来也用不着我在这里故作深沉地讲解“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东西”之类的道理。《科幻世界》既为红俗世中的一个具体存在,自然也就有它的不足之处,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在这里,我想说说我对它的意见,以及建议。
       《科幻世界》实际如今已经坐稳中国科幻界龙头大哥的位置。这也就是说,中国科幻的未来实际已经握在了《科幻世界》的手里。《科幻世界》的自身定位,选稿标准、编辑水平、办刊方针,实际决定了中国科幻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中国科幻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第一”的位置不仅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也就是说,“龙头哥”除了要关心自身利益之外,还要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持续发展承担丐自己的责任。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探索,要经常取得突破。想当年中国流行音乐走红的时候,中唱广公司等“四大家族”无一例外地大推新人、大做新歌,恨不得一天工夫就赚它个盆满罐盈,谁也不去考虑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代价是什么。后来的结果大家有目共睹。他们的致命伤就在于迷信流水线生产法,下饺子似地生产出了成批的“洋娃娃”和不计其数听着不疼不痒给人汉堡包般重复生产感觉的歌曲。谁耐烦听没有新鲜感的歌?“媚雅”是不高明,但“媚俗”也没什么前途,如果一门心思迷恋在如何提高“上座率”上,相反可能欲速不达。必须在探索性和上座率之间找准那个平衡点,才能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获得长远的利益。流水线生产法是已经无话要说的结果,也是缺乏超越自我的信心与能力的表现。中国流行音乐的教训,对科幻界也是一个警告。
       我说以上这些话,是希望《科幻世界》能在探索性方面做得更好些。实际上近年的科幻作品的水平与八十年代的水平的差距拉得并不如想像的大,较大的进步只是从主流文学那儿学了些技巧,再有就是从通俗文学那儿多少学会了该怎么提高“上座率”。当然,科幻的警世功能在目前看来学是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探索是绝对必须的。中国主流文学界就有一些刊物是专登先锋派小说的,而中国科幻只有两份刊物,所以《科幻世界》应该在这方面做点什么。
       中国科幻目前最大的缺陷,就在于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绝活”。现在不少作品只是借用通俗惊险悬疑小说或探险小说的手法来吸引读者,玩的悬念而不是思想,在科幻主题上没有什么创新,“大路货”很多,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新思想,尽管有些故事讲得蛮动人,但其“内核”却是冷饭重炒。通俗文学作品中那些吸引人的元素确实可以借鉴,但却不可过分倚重。技巧毕竟只是第二位的,主题才是第一位的,目前当务之急是科幻主题的探索与创新。这是因为中国科幻要想在文学界获得“独立人格”必须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如果老跟在通俗文学后面转,科幻将永远被人看不起,永远难以有出息。真正的繁荣也不会到来,到时候连赚钱的目的也会落空。没有独门绝技,自然难以自创牌匾。阿西莫夫以“机器人三定律”成一代宗师,海因莱因以其激进思想至今不衰,中国科幻可有这等绝技?
       说句难听的,中国科幻在理论上能让外国科幻人士听了瞪大眼睛的,恐怕只有“普及科学知识”这一“自创绝招”了。仔细想来,除了八十年代姓“科”姓“文”之争外,中国科幻再也没出现什么理论上的争论了,这些年我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