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梦里已逝两千年 >

第75章

梦里已逝两千年-第75章

小说: 梦里已逝两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联合曹操,消灭江东。我们此刻只宜联刘抗曹,却不该在自家内讧,须知:唇亡则齿寒矣!”   
  孙权沉思片刻,点了点头:“那依子敬,应当如何?”   
  鲁肃淡淡一笑:“孔明只拿那四郡,却留南郡与我等厮杀,果是计高一筹,我当初竟也被蒙骗过去。刘备的那四   
郡与曹操的地盘没有接壤,便形成了我等独自抗曹的局面,哪怕是拿下了南郡,也是危机重重。他被牵制了,我们却   
被推上了一线,这是我等力所不及的。而如今,前有虎视眈眈的曹兵,后有垂涎江陵的刘备,权宜之计,只能是让出   
江陵,联合刘备,共抗曹操。”   
  “不可!”夫差有些恼了,“我等厮杀了一年才拿下的江陵,怎可拱手让与他人?那刘备便坐等着荆州,难道我   
等便让与他不成?”   
  孙权显然也有些不甘,闷声坐在椅子上,不发一语。   
  “这……”鲁肃知道让出去也不妥,可总比软禁要妥当,“此事,还需以大局为重。”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声响。   
  “何事喧哗?”孙权低喝一声。   
  “周都督,乔夫人来了。”门外有人犹犹豫豫的回了一句。   
  西施?!夫差一愣,她来这里做什么?!莫非家里出了急事?   
  孙权也觉得此事唐突,却又不便怪罪,只好对夫差道:“既是乔夫人来了,兴许有什么急事,你去看看吧。”   
  夫差欠身,急急退了出去。   
  施茜见夫差出来,紧走几步迎上去:“将军,可是在商议江陵之事?”   
  夫差点了点头:“是,怎么?”此前的别扭归别扭,夫差却知道施茜对眼下局势颇有见地,于是耐心应对。   
  “鲁先生怎么看?”   
  “他……说该让出江陵。”   
  “那你呢?”鲁肃果然提出让出江陵,但……夫差怕是不会肯吧?   
  “自然不让!我辛辛苦苦花了一年才打下的江陵,如何说让便让?”说着,他轻“哼”一声,显然对鲁肃的建议   
颇为不满。   
  “呵呵……”施茜抿嘴一笑,“我倒有个法子。”   
  “哦?”夫差挑眉,暗忖她此次过来果然有看法,“说说看。”   
  “借!”   
  “借?”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不错,立下借据,将江陵借与刘备,限期归还。如此,既缓和了孙刘关系,也让我们此举名正言顺,反是他们   
受了我们的恩惠,将来他们若不肯归还,理自然在我们。刘玄德以‘诚信仁义’闻名,这才是他收揽了许多奇人异士   
的根本原因,若失去这一条,怕是许多谋士都将离他而去,到时民心所向,还怕我们没理讨伐么?”施茜说着,轻轻   
一笑。在三国砺炼的多时,她说服人的功力已不容小觑了。明明此事是便宜了刘备,从她口中说出来,却好似江东做   
了个最明智的决定。   
  夫差犹疑片刻,勉强点了点头:“此话……也有理。待我进去与主公说说。”   
  施茜点了点头,看着夫差进去,长吁一口气,转身走了。   
  呵,借荆州,竟是在她的一手策划下形成的。诸葛亮,我在东吴,哥哥在北魏,我们……都在助你呵……   
  夫差进去将施茜的观点一说,鲁肃立即“啊呀”叫了一声,说道:“好点子,好点子!主公若同意,肃愿与刘备   
商谈此事,借出江陵!”   
  夫差心中郁闷,在一旁只不搭话。   
  孙权咬咬牙,拍案道:“好,便借出江陵与他!子敬,你来张罗此事,须好生款待刘玄德。”   
  刘备坐在馆驿中,赵云则巍然站立在刘备一侧。   
  刘备见赵云站了多时,便唤道:“子龙,过来坐一刻吧。”   
  赵云摇头:“不,云答应过军师要保主公万无一失,云一刻都不得懈怠。”   
  正说着,鲁肃已大步走来,手中捧着新立的字据:“请玄德过目。”   
  刘备笑着接过字据,细细看了过去,果见上面写着“借江陵都督荆州”字样,并说明待刘备夺得益州便归还。   
  如此立据,鲁肃也是有想法的。他本就想撺掇孙权打益州,夺西蜀,若成功,则攻克荆州不在话下,若不成功,   
待刘备夺了益州,江陵便须还给他们,岂不是哪一样都不吃亏?   
  刘备看着字据,心中也喜。夺了益州,莫非他当真还江陵不成?只是……这理由,不好找呵,若是强行不还,他   
先前的“仁义”之名恐怕要扫地了。不过……孔明应该会有好主意的!思及此,刘备笑笑,一挥手,便在字据上签下   
了自己的名字。   
  鲁肃看着字据,也满意的笑笑:“那么,刘皇叔先歇息,肃不打扰了。”   
  “好,慢走!”刘备站起身,目送他出门,随即回头对赵云道,“军师果然神机妙算,他竟已料到鲁肃定然会促   
成此事,呵!”   
  赵云点头:“军师一向明思断决,我想我们可以回去了。”   
  刘备点点头:“好!明日一早,我们便回公安。”   
  “哗啦”,树叶悉数落地,支离破碎。   
  夫差仍不停下,执着剑在院中上下旋舞,一招一式淋漓酣畅,却难掩愤愤不平的情绪。   
  施茜走到他身后,轻唤一声:“将军。”   

()
  许久,夫差才听下来,背对着她,道:“何事?”   
  “将军可是在为今日之事烦闷?”施茜知道孙权并未听从他的建议而软禁刘备,于是心中不快。一向不受制于人   
的他,并不熟悉此等气闷,只知道呼来喝去,凡是自己说了算,如今他满心欢喜的提出建议,孙权还不采纳,如何不   
让他难受?   
  “哼。”夫差并不转身,只略略转过头来,“主公好轻看我。”   
  “不是的。”施茜缓缓走近他,“三国不比春秋,春秋好歹诸王皆有领土,可如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都觊觎   
江山,急于扩张自己的领土,愿意偏安一隅的毕竟是少数,更何况,树欲静而风不止,你看看荆州的下场就应知晓。   
所以,在这个年代,武将与文将都非比一般的忠诚,一旦认准了一个主,便会尽心辅佐。一个主,便承载了他们的梦   
想,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倒戈相向。要让一个人的梦想破灭,何其不易。所以,你所提出的软禁刘备,是不可行的。关   
羽张飞二人忠诚可不必说,诸葛亮更是肯为刘备打理天下,刘备虽被软禁了,诸葛亮却仍可调动关张二将。将军,你   
说,行不行的通呢?”   
  她这话,倒比鲁肃的顺耳许多,他听了,也就自然没有先前的抵触,可,他心中仍是窝火。于是他将剑一扔,转   
过身来:“那你说,我就这么忍了不成?”   
  施茜笑笑:“将军,你做大王时,何其能忍。”   
  “大王?!”夫差冷笑,“大王的身份,我可以选择么?你可知,做大王有多累?累呵!如今,一身轻松,不必   
揣度太多,多好。”   
  “将军,你难道忘了我们的孩子?”施茜话锋一转,扯到了孩子身上。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的孩子,她多想   
……孩子能回到她身边,喊她一声娘呵!   
  “孩子?!”夫差一震,“你是说……”   
  “难道你忘了?”施茜轻叹,“你说,待战事过了,便去找回孩子。”   
  他紧蹙浓眉,拾起地上的剑:“可……我以什么理由去呢?”如今若要到刘备那晃荡一阵子,孙权不可能不知晓   
呵。   
  她看他面色为难,莞尔一笑:“你可说:攻蜀地,灭张鲁。”   
  攻蜀地,灭张鲁?!夫差心中一颤。这是他的梦想呵!如今,却用来当作找回孩子的借口。罢,罢,先找回孩子   
,再说吧。这么想着,他点点头,对施茜道:“好,我明日便去与主公说。”顿了顿,他又道,“我可从南郡过,如   
此,便有机会接触刘备了。”   
  施茜点头:“我也去。”她的孩子,她,要亲手夺回!   
  夫差思忖片刻,看着她笃定的眼神,知是劝不动她,只得点了头:“好吧,到时你乔装打扮一番,我们一起去。   
”   
  听到这话,施茜胸中突然一震翻滚,浓烈的思念,在此刻冲破了多日铸起的心理防线,化作一颗颗滚烫的泪珠,   

()
夺眶而出。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呵,她终于,要去接回她的孩子了……     
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绝唱(上) 
  范伯的话始终在少伯耳边回响,他不禁开始怀疑,或许之前做的一切果真都白费了,他越是凸显曹值的才华横溢   
狂放不羁,越是得不到曹操的喜爱,不过既然曹操欣赏仁爱之人,他现在改变辅佐曹值的政策,也不晚吧,便突出他   
的“仁”、“孝”罢了。   
  路上,他却巧碰见了杨修急急走着,于是上前打招呼:“德祖,这是去哪?”   
  “呵呵,是少伯啊,我正欲去见七公子。”杨修停住脚步,朝少伯笑笑。   
  “正巧,我也正要去。”杨修竟也要去见曹值,那么正好顺路了,少伯想着,便乐呵呵的欲同杨修一起过去。   
  哪料,杨修的脸色却微微变了,只拱手笑道:“我本无事,既然施祭酒要去与七公子商讨正事,我还是改天再来   
吧。”   
  嗯?少伯一愣,他刚刚不是还说要去找曹值么,怎么自己一说要去,他就不去了?罢了,随他去不去吧。于是他   
也拱手:“好,既然如此,德祖请自便。”   
  杨修略略颔首,转身便走了。   
  奇怪的人。少伯心中想着,迈步找曹值去了。   
  此时曹值正一边饮酒一边赋诗,几杯酒下肚,已口占得一首诗:“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   
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   
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好诗!”少伯拍掌入来。   
  “呵呵,是施先生。”曹值站起身,笑道,“先生喜欢此诗?”   
  “喜欢。”少伯点头。   
  “呵呵,还请先生雅评。”曹值颇有深意的看着少伯。他平时只知少伯对治国理天下很有一套,却不知他诗词曲   
赋如何,这次是个机会。   
  少伯的诗词功底倒也不容小觑,虽说他赋诗只能算个中等水平,但在春秋被范伯逼着倒背诗经,赏析则是绰绰有   
余的。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说了起来:“说到‘评’,则不敢,只说说我的一点看法吧。子建此诗看似咏物,实为喻   
人。你叹转蓬随风远飘扬,何时归故乡,却实是在叹息自己的命途。虽飘离,却是忽亡而复存。子建呵,你莫非……   
已看出什么了?”曹值的诗如此悲凉,难道,他已知曹操不会立他?   
  曹值听完少伯的分析,呵呵一笑:“先生果然洞测人心。实不相瞒,如今虽有许多人跟随我,我却仍能感受到父   
亲对二哥的喜爱。呵……我不懂,不懂啊!”   
  他这么一说,少伯心中更是一阵颤栗。看来,之前走的路果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