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绝黛风华 >

第79章

红楼之绝黛风华-第79章

小说: 红楼之绝黛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老先生抱怨林墨玉这方面,风华一向奉行不管不问的政策。此时,也是如此,她只是轻轻的笑一笑,并说话。

“对了!差点忘了!”冯老先生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面上显得懊恼不已,“这是给准备的生辰礼物,看看喜不喜欢?”

冯老先生的礼物并没有什么新意,和大多数一样,不过是些首饰头面。

这一整天,风华看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可是,送东西的不同,所受的待遇自然也是不同的。就如同林墨玉一般,他送的簪子也没什么新意,可是,因为是他送的,风华便特别特别的喜欢。就算没有雪雁的解释,就算他并没有费多少心力,东西也并不怎么珍贵,也是一样的。同理,冯老先生的礼物也是如此。

“谢谢师父,很喜欢。”

冯老先生满意了,起身道:“时间不早了,今天也累了一天了,早些歇着罢。”

风华起身相送,也不忘关心冯老先生,“师父也早些歇着。”

送走冯老先生,风华躺了床上,却久久难以入眠。一颗心,乱糟糟的。也不知道是因为沈君实突然的强势,还是因为冯老先生让她一再的想起自己的父亲。

就这样,她床上翻来覆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疲惫不已的她,隐隐的好像看到了一个影……

65065 入梦二

雾蒙蒙的看不清楚;风华正心烦着,耳边却突然炸起了玻璃砸地上碎掉的刺耳声音,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熟悉而有陌生的女高音;高得刺耳,近乎歇斯底里,“还知道回来?这都什么时候了?”

接着,是更熟悉的声音;熟悉到风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声音。

男子打着酒嗝;将自己摔沙发上,有些不耐烦的道:“不……不是告诉最近不要和……和太过亲近吗?被看……看到怎么办?”

到了这一刻;风华若是还没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何处;那就真是傻了。

风华明白的瞬间,原本遮挡着的迷雾渐渐散开,映入眼帘二正是贾韶和梅雪两个。只是,与风华之前所见的恩爱不同,此时的梅雪对贾韶怒目相向,而贾韶对梅雪也冷淡得很,眉宇间甚至多了几分不耐烦。

这样明显的不同,连风华这个刚刚学会察言观色的都看了出来,更不要说恋爱之中甚为敏感的梅雪了。

于是,梅雪再一次爆发了新一轮的怒火,“当然不想出现了!这样就可以外面随心所欲的拈花惹草了!如果不来,怎么知道每天这样醉生梦死?”

看着这一对曾经以无比恩爱的姿态呈现风华面前的男女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风华冷笑不已。心里的感觉非常复杂,一时半会儿的根本理不清楚。说实话,风华原本没想过还有机会再见到贾韶和梅雪的。

贾韶白了她一眼,眼角眉梢尽是掩盖不住的疲惫,他冷哼一声,随后,用力的将脚上的鞋子蹬掉,然后,便闭上了眼睛,根本连话都懒得跟梅雪说上一句。

很明显,他这样的表现只会更加激怒梅雪,不过,梅雪现已经不止是愤怒了,眼睛里更染上了泪水,她豁然起身,哽咽着哭泣,“说中了对不对?就是打着这个主意!说,外面是不是有别的狐狸精了?今天不说清楚就休想安宁!”

一边说着,一边用力的推“睡”得像死猪一样的贾韶。

听到梅雪这话,风华止不住的挑起眉毛,“别的狐狸精”,感情她还知道自己也是只“狐狸精”呢!原来她也不是没有优点的,至少就很有自知之明嘛!

贾韶就算再怎么不想搭理梅雪,也受不住她这样的折腾,酒意早已醒了一大半,无法,他翻身而起,怒气冲冲的责问梅雪,“每天都只会说这些,烦不烦?!”

梅雪听了贾韶这话眼泪掉得愈发的凶了,“哦!现嫌烦了?是不是后悔和一起了?是不是想风华那个贱女了?是不是觉得如果仍旧和她一起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一步了?”

风华死了,贾韶几乎没得到任何财产不说,同时又被风华那突然冒出来的外婆一家指责。说突然冒出来是因为,风老先生甚至风华世的时候,她们和风家都几乎没有任何往来。

原因很简单,当初的秋家也就是风华外婆家并不同意将女儿秋萍嫁给没钱、没本事、同时又是孤儿出身的谢安石。据说,当时闹得很厉害,因秋萍执意跟谢安石登记结婚,秋家父母甚至不愿意再认这个女儿了。

其实,当时的事情真的不能深究,如果硬要剖析所有的内心,只会让心寒齿冷。

秋萍有心脏病,秋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多年来早已不堪重负,自然希望女儿能嫁个有钱。话说,秋萍虽然身体不好,是个大累赘,但是那容貌真真是百里挑一的美丽。她的美丽,因为她身体的孱弱而楚楚动。嫁个有钱,似乎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各方的努力之下,秋萍的上司看上她,表示喜欢秋萍,愿意娶她,并且,为她医治身体。

秋家,心动不已,说不出拒绝的话。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答应,不仅秋萍的病有了希望,也能给家里解决一些负担。

毕竟,秋家是有儿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钱多花女儿身上。且不说家产都是儿子的,娶儿媳妇也要花不少钱。只说儿媳妇进门之后,对这个药罐子小姑子横看竖看都不顺眼,到处挑刺,整得整个家家无宁日。秋家父母就已经累了,想要将秋萍这个负担交给别。

这个时候,有看上了自家女儿,虽然对方年纪大了点,长得也磕碜了点,又是离过婚有了孩子的,但是架不住家有钱啊!可是,秋萍偏偏不嫁,非要跟着家里没有丝毫背景,本又是个小职员的谢安石!这不是给本就不算富裕的家里增添负担吗?更何况,如此也耽搁了她自己的身体。

秋家父母、兄嫂集体出动劝说秋萍,他们仔细的为秋萍剖析利弊,贬低谢安石,他们都说谢安石只是看上了秋萍的美貌,可是,秋萍一句也听不进去。最后,她甚至越过父母直接和那穷小子登记结婚的。

于是,秋家嫂子的提议以及秋家兄长的附议下,秋家决定再也不认秋萍这个女儿了,两家老死不相往来。秋家兄嫂理直气壮,负担了这个大累赘一二十年,他们也累了,既然嫁了,姓了别的姓,自然该由夫家来负担她的医药,不能由娘家来养她一辈子不是?

秋家二老不能说完全不心疼女儿,但是秋萍不听他们的,而他们又要顾及儿子、儿媳妇,也忍痛保持了沉默。

如果说秋萍嫁给谢安石完全是因为爱,也是没有的。她那么做更多的是一种坚持、一种态度、一种反抗。

委屈的活一百年与痛快的活十年中,她选择了后者。生命的质量和数量上,她更看重质量。至少,谢安石年轻、帅气,而且,他没有家,她也就没有来自于公公、婆婆的刁难,也不用面对风家亲友团的批评。这样,很好。

婚后的生活比秋萍想象得要好得多,谢安石真的对她很好,他自己可以不吃不穿,也要她吃好、穿好。更不要说她的病情了,谢安石从来不曾吝啬过。用药方面,不能是最好的,却也是用尽了心思,很是精细。每次,她的身体略微有些什么不适,谢安石比她本还要紧张,很多秋萍自己都注意不到的小细节,谢安石都能打理得很好。

秋萍以为,这种好总有一天会淡去,总有一天,谢安石也会像她的父母一样,厌倦了她的拖累,把她当成烫手山芋,恨不得赶紧脱手才好。

可是,谢安石却是个死心眼,对于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自己的好的,他就算是拼了性命也不会负她。

于是,秋萍预料里的冷淡、疏远、厌烦都没有出现,谢安石对她近十年如一日。纵然,他因此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事业上也没有得到什么发展。

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秋萍做了一个让所有都咋舌的决定,她要为谢安石生一个孩子。

谢安石并不姓谢,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谢,是孤儿院里的妈妈为他取的姓氏,希望他不要以怨恨的心来对待世界,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如此方能得到快乐。所以,对于有没有孩子,他一点也不乎。

秋萍试探性的相问的时候,他告诉秋萍,他不需要为任何传宗接代,自然也不需要孩子。他只想和秋萍两个,长命百岁,一生一世。

可是,一个女,爱极了一个男的时候,最想做的就是为他生孩子。

做好了计划,秋萍瞒着丈夫怀了他的孩子。怕丈夫容不下孩子的存,她甚至找借口躲了出去,只说是想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修养一段时间。丈夫将其护送到一个小镇,并且租了房子之后,她坚持逼他回去工作。

谢安石本不想同意,他想辞掉自己工作,妻子修养的地方找一个新工作。可是,妻子的坚持下,他还是退让了。因为,新工作怎么也不可能有原本的工作挣钱,而他们很需要钱。

然后,一切都秋萍的计划之中。等到谢安石发现,秋萍的肚子已经藏不住了,她的身体不适合生孩子,却也一样不适合流掉孩子,毕竟孩子已经大了,只能选择引产。而引产所受的罪并不比生产少多少。

孩子,最终秋萍的坚持下保住了。

这一次,谢安石没有再听妻子的话,辞掉了工作,守护妻子身边。

最终,秋萍生下了一个女儿。可是,秋萍自己没能睁开眼睛,她去了。她的身体本就不适合生产,再加上年纪也已经不小了,母女平安的可能性实太低。

谢安石大受打击,看着那小小的孩子,他不知所措。他的孩子,他和心爱的女所生的孩子,照理说,他应该是极尽所能的疼爱她才对,但是,对于这个害死了妻子的女儿,他真的有些恍惚了,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个孩子。

这个时候,近十年没有露面的秋家出现了。

他们一出现,就只会指责别。他们指责谢安石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指责他自私的害了他们的女儿,指责女儿蠢笨害了自己的性命,甚至……甚至指责谢安石怀中的孩子要了女儿的命。

说实的,对于妻子的过世,谢安石不是没有一丁点的迁怒,他也会恨不得没有这个女儿。可是,这毕竟是他的女儿,是他和心爱之的血脉。他一忍再忍,劝秋家不要秋萍面前闹事,可是,秋家半步也不肯让。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秋家父母自然也不可能完全不关心秋萍的情况,总是会想办法打听一二。以往,谢安石对秋萍好的时候,他们欣慰的同时又有一种说不清的不快梗胸口。这样,好像是说他们错了似地。

秋萍死了,秋家父母伤心,但是,同时似乎这也印证了他们当初的看法是对的。如果女儿肯听话,就不会落到这一步。

对女儿置之不理的愧疚,这一刻都化作对谢安石的怨恨,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谢安石,他们的女儿就不会死。所以,他们诋毁谢安石,明知道是女儿坚持,却仍旧下意识的认定是谢安石想要孩子才会害死了女儿。似乎,证明谢安石的负心、自私,就没有会指责和注意到他们对女儿的遗弃,而他们自己也能忘记对女儿的愧悔。

秋家兄嫂的态度更好理解,当初正是他们的坚持,秋家才会对秋萍不再付出财力。心里愧疚虽然不多,但是道德上被指责,他们也不好过。如果能证明谢安石这个丈夫负心,不管是外部还是他们内心都会好受许多。

于是,秋家的挑衅之下,灵堂之上,一场闹剧爆发。

双方各自指责彼此,引得众围观,有知晓一些内情的,也有只凭着对话猜测的,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