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永乐风云 >

第71章

永乐风云-第71章

小说: 永乐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燕王靖难以来,因为燕军兵力不足,他们这些内官倒也都经常上阵杀敌。但内官出战,一直都是单独成队,从未有过内官直接领兵之事。马和从小就聪敏好学,又跟了朱棣这样一个文韬武略的的雄主,十几年栽培下来,他也练就了一番好本领,并随之生出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无奈这宦官身份,犹如一座大山,将他压得动弹不得。此时见朱棣为难将领人选,马和突然发现机会来了,遂慨然请缨。但话一出口,他又有些后悔,更生出几丝惧意——虽然燕王一向待内官不错,远不像传说中太祖和建文那般视阉宦如刍狗,但这内官领兵,毕竟是皇室大忌,且大大违反祖制。朱棣也是大明亲王,万一他严守太祖祖制,那自己不但建功立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是被认定为居心不良,当场格杀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很快,朱棣就拿定了主意:此时情势危急,再有耽搁,很有可能会追悔莫及。眼下除了马和,已再无得力人选,为保获胜,也只有破此成例了。

“三保!”朱棣猛地转身,一脸郑重地对马和道,“本王亲军分出一千交尔统领。尔率部跟随鞑骑之后,其若破阵,则助其烧营;其若不胜,则尔自行其是,择机进击,务须突破敌军阻挠,成功烧营。此战成败在此一举,尔须一往无前,不可有负所托!”

燕王竟破例准自己统军!长久以来的心愿一朝成为现实,马和又惊又喜。一抬头,马和见朱棣正望着自己,眼光中透出信任和希冀,他当即一抱拳,坚声道:“王爷放心,三保宁死不负所托!”

……

当马和率着一千铁骑追上朵颜鞑骑时,这支奇兵正陷入不利的境地。此刻南军和燕军的厮杀正如火如荼。鞑骑的出现,让李景隆吓了一大跳。但很快,他便做出了反应。见这支骑兵来势汹汹,一举突破己阵外围,李景隆怒骂一声,随即祭出了自己的法宝——火铳。

火铳在明军中配备的十分普及。每个卫所中都有相当部分的火铳手。但火铳装填麻烦,射速极慢,逢雨天又不能开火;且在当时,火铳皆由工部的匠人所造,匠户地位低下,平日里也都只是敷衍了事,造出的火铳废品极多,这些也都无一例外的被装备到军中。故实际上,火铳虽然威力极大,但其运用却远不如弓弩广泛。

但李景隆的这批火铳却不同。此次北伐,朝廷上下极为重视,齐泰和黄子澄亲自找到工部尚书郑赐,精挑细选了两千门上好的手把铳送到军中。京卫中素来不乏善射击者,李景隆便专门把他们挑出来,独立编为一队,以备缓急之用。此时李景隆一声令下,中军令旗飞舞,两千铳手从后阵出列,直向鞑骑突击方向而去。

此时鞑骑的攻速已经缓了下来。鞑子固然骑术超群,但他们面对的是精锐的京卫。在外围被突破后,京卫步卒临危不乱,纷纷又结成方圆小阵相抗,一步步地减缓鞑骑的攻势。尽管按照战前安排,燕军各部都在鞑骑上阵后加大攻势,但短期内效果也十分有限。一番攻防下来,南军阵形虽凹进去一个大口,但却并未出现瓦解之势。

突破口迟迟不能打开,鞑骑的麻烦就来了。正在此时,南军铳手赶到。他们当即散开,从已部缝隙间瞄准鞑骑猛烈开火。一阵铳鸣声过后,数十名鞑骑落马倒地。

这便是鞑骑的劣势所在。与燕山铁骑不同,朵颜鞑骑无论是战马还是骑士本人,都少有披甲上阵的。如此虽保证了其可以轻装上阵,机动灵活,可一旦身陷阵中,马速停滞,则成了敌军的活靶子。随着南军陆续紧逼,此时鞑骑虽未被围,但转圜余地已大大减少。而马速一慢,铳手瞄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随着铳声不断响起,箭矢也漫天飞来,鞑骑中间已出现骚动。

脱儿火察、安出和忽剌班胡三个头领已是叫苦不迭。强行冲阵自来就不是鞑骑的强项,草原上的胡人自古都是来去如风,讲究的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此番冲阵,本以为能借着燕军他部之势,一鼓作气突入敌后,哪知却碰上这么一支火铳队。连绵的铳响声,再加上近在眼前的耀眼火光,使部分战马明显受惊,虽不至于就此大乱,但短时间内再想重新向前就难了。

“撤!撤!”终于,脱儿火察忍受不住,用鞑语大肆叫嚣着开始折回。兀良哈人与南军并无深仇大恨,他们前来纯粹是履行承诺,给燕军帮忙的。既为帮忙,那自然不能充当冤大头,和南军血战到底的事他们是不会干的。

三卫当中,以朵颜卫鞑骑人数最多,其实力也是最强。脱儿火察一开溜,福余、泰宁二卫也泄了气,安出和忽剌班胡两个头领见势不妙,亦带着所部族人纷纷转进,在绕了个大圈后,他们从南军右翼方阵的东北角打开了个口子,狼狈不堪地脱离了战场。

在三卫之后,丘福正率燕军左翼士卒,在鞑骑冲出的凹口处浴血奋战,以免鞑骑被敌军合围。见三卫开溜,丘福破口大骂之余,也只能收缩阵型,从凹口又退了出来,以防被南军反噬。

就在燕军左翼攻势限于停滞之时,南军中军与左翼的方阵缝隙间,马和却率着一千铁骑如鬼魅一般穿插进去。

先前鞑骑冲阵,丘福亦率军紧步跟进,当马和率燕王亲军赶到战场时,前方燕军和南军已搅和在一起,正杀得是热火朝天。马和眼见两军胶着,便知自己再加入战团也只是陷入混战,于破阵并无大益。略一思忖,他遂收了尾随鞑骑助其一臂之力的意思,转而带着一千骑士沿战场飞驰,看能不能寻觅到其他机会。

此时的郑村坝已成为一个大修罗场。北风肆虐下,三十万大军聚集在这方圆二十里的开阔平地里,大家呼喊着,叫嚣着,举着自己手中的兵器,进行着周而复始的来回厮杀。马和率着铁骑,在战场边缘来回飞驰,渐渐发现了一个机会。

原来当鞑骑攻进南军右翼后,李景隆认定这就是朱棣最后的奇兵。为确保右翼不失,他将自己中军的铳手全部派往右翼,其余机动马步军马也开始向右翼移动,争取能集中力量,将这万余鞑骑吃掉。这一转移便出了问题。

南军出战兵力超过二十万,这支大军排成一个巨大的矩形方阵,其中又分为左、中、右三大方阵,里面还有无数小阵。李景隆从中军调兵增援右翼,在大兵移动时,中军与左翼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混乱。

此时马和正率部游弋到南军中军大阵的左端。在这里,两军正处于僵持状态。李景隆虽在阵后调兵,但阵前的防线并未松弛。燕军虽加强进攻,但因兵力有限,一时间也难以攻破。

马和眼见大阵后方尘土飞扬,便明白这是景隆正在分兵,他心念一动,突然冒出了个主意。

待飞尘渐渐消散,马和见南军过的差不多了,遂大喝道:“众将士随我来!”随即向前方南军阵中猛冲过去。后面的千余将士齐声大喊,赶紧跟上。

一千铁骑,对于南军二十余万大军的总数来说几乎不值一提。但当他们集中力量攻击南军一点时,其威力却是强大无比的。南军和燕军本就处于僵持状态,双方在战线上旗鼓相当。但当马和这一千人凶神恶煞般冲进战团时,南军中军和左翼交合处的这一段战线便无可避免的出现了崩溃。一阵刀剑撞击声后,南军方阵的外阵被突破了。

“深入敌后,有进无退!”杀散南军外阵士卒,马和扬剑高呼,带着手下铁骑,又向南军战阵的中央扑去。

马和此举顷刻间在南军中间引起了骚动。本来,方阵之要义是“阵中容阵、薄中厚方”,布阵之时,在大阵四周皆屯重兵,但阵中兵力配置却相对较少。当然,为避免敌军一旦突破外阵,引起阵中大乱,在大阵之中,又会布下无数个小阵,如此一来,即便有一两支敌军突入阵中,各个小阵也可以应声而动,展开防御,将入阵敌军死死缠住。届时,拥有雄厚兵力的外阵可趁机封锁缺口,将入阵敌军困于阵中,而内部各个小阵则可展开合围,将这些深陷重围的孤军从容剿杀。故通常来说,破方阵之法大多是在其外阵处撕开条大口子,以致其阵势崩溃;仅凭一二孤军突入便想破阵,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现在情形不同。李景隆刚刚调兵到右翼,此时中军内部已空虚不少,而剩下的部众则因方才的大军移动,将其本已组成小阵冲散,正在重新组阵当中。马和不早不晚,就趁着这个节骨眼突入阵中,立刻就引起了一阵骚乱。方阵之中,皆是步卒,没有阵势的依凭,他们面对燕军铁骑时根本就无还手之力。很快,马和他们便杀退一些零散步卒,渐渐向李景隆所在的望台逼近。

此时南军中军后阵中的一半兵力已调到右翼,其余的也大都在重新组阵当中,很难挡住铁骑猛冲,见这支燕军铁骑竟杀向自己,李景隆吓得魂飞魄散。他并不清楚马和的意图,还以为这支燕军的目标就是自己。慌乱之下,李景隆赶紧命旗官挥舞令旗,命附近各小阵向望台靠拢,以保自己万全。

遥见南军望台周围一片混乱,马和心中一阵冷笑。他若有五千铁骑在手,还真想趁此机会去寻寻李景隆的晦气;不过仅凭这一千兵马,那是无论如何也擒不了这个平燕总兵官的。想到这里,马和一拨马缰,领着大军向右前方猛冲过去。南军是背营列阵,大阵后侧并无大军驻守。马和他们没有遇到太大阻拦,很快便冲到了南军大营前。

本来,南军虽是出营作战,但在应对劫营方面也还是有所准备的。但在布置守营时,李景隆根本就没想到燕军会从正面突破,故把防守的重点都放在了大营的两侧。开战前,李景隆又将仅有的两万精骑布置在了方阵的两侧,以防燕军迂回,而为数不多的守寨士卒,主要也都派到了靠近两侧的几个营寨里。当马和从南军的中央突入到营前时,他们面对的几乎是一座空营。

“烧!”在马和尖利的高叫声中,一千铁骑旋风般冲进了南军的连营之中。他们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种,点燃了这个几乎已不设防的空营。漫天火光中,一座营寨顷刻间灰飞烟灭。接下来,燕军在南军的各个营寨中驰骋纵横,紧接着又有几处营寨着火。

直到冲天烈火熊熊燃起,李景隆方才如梦初醒。寒冬之中,营帐是南军赖以栖息的重要保障。李景隆再傻,也不会天真的以为手下的江南将士们能在这北风肆虐的旷野上露天而眠。反应过来后,这位平燕总兵官焦急地对着望台周围惊惶的将士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营,将北兵逐出去!”

“兵主不可!”一旁的参军刘璟赶紧劝道,“北兵烧营,军心已经浮动。仓促回军,将士们惊慌不说,也必造成阵中空虚,若北平趁机攻阵,一旦突入阵中,则大势去矣!”

刘璟这么一说,李景隆才惊醒过来,忙问道:“那当如何?”

见李景隆颇有方寸大乱之态,刘璟暗中连连叹气,无奈之下,他只得一拱手道:“燕军铁骑大多都在正面攻阵,两侧此时应无大碍。王爷可速打旗语,命两侧精骑各分兵两千入营。此部燕军不过千余,四千精骑足以驱逐他们。”

李景隆一想,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不过眼见后面营中狼烟滚滚,他又忍不住心疼道:“若等精骑赶到,恐寨子都被烧了好几座了,这寒冬之季,晚上将士们可怎么歇息?”

见火烧眉毛了李景隆仍磨磨唧唧,另一位参军高巍也忍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