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王石:道路与梦想 >

第60章

王石:道路与梦想-第60章

小说: 王石:道路与梦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垃圾场投诉之初与客户没有换位思考,不论是红线内还是红线外的,如果是我们自己都接受不了的居住环境,客户也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是红线外问题而回避,但事实是开发商肯定脱不了关系。可以说,武汉公司对与客户的相互关系理解不足。
最后,信息从一线向总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曾有一度,总部得到的信息是情况在缓和,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非常严重。如果公司信息不能得到顺畅沟通,公司将无法对症下药,更将延误面对失误寻求完善处理的时机。
中国有句老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让万科品牌严重受损。在万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同时,将自己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一事惊醒梦中人”,我们今天检讨自身,不免发觉精益求精的传统正面临退化的危险。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反省自己,这是否是万科一向秉承的“专业精神、精品意识”在弱化的表现?我们是否只是满足于以往的成绩?是否需要以更为挑剔和专业的眼光审视自己?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一个组织中,正是深植于每个成员的文化意识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1%的失误,对于客户而言,就是100%的损失,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让客户满意的程度。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颠覆,引领,共生
2005年,万科以“颠覆,引领,共生”开始了新的脚步。
回望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许多同行认为有无新项目对自己的发展生命攸关,而对万科而言,项目本身却已不是最大的问题。这似乎也反映了万科在行业中的地位。综观这一年,中国的加息引起国外广泛关注;频传的利好消息却始终不能扭转“熊市”;德隆轰然倒掉;联想收购IBM PC部门以及媒体对此事件的质疑、担忧;中国民营企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传媒的宠儿;华侨城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元,成为深圳第一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国企。我忽然间发现,这些新变化显得自己的认知都好像慢了半拍。
从规模发展来看,万科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但如果只追求数量、规模,未来三五年万科会不会遇到问题?如果依旧按照目前的操作模式,未来万科会不会遭遇发展瓶颈?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管从外部环境天翻地覆的变化,还是行业的快速发展来看,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亟待变革,作为领跑者的万科更应主动求变。因此,在公司管理层关于2005主题年的讨论中,我特别推崇一个词“颠覆”,作为未来十年战略规划的开端它非常适合。
而万科所走的道路不仅是颠覆自己,也是在颠覆整个行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是“引领”,也是我们期望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的一贯定位。
而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优秀企业应从广义的层面去评价它,作为万科,今后更要把节约能源、生态保护以及古建筑群的保护作为衡量我们公司发展的重要指标。这就是“共生”。



2005年3月,万科和南都进行合作的新闻,无疑为房地产行业制造了这一年度最大的新闻。
万科和南都的合作起源于2000年万科向华润定向增发B股方案时的考虑,在配股之后,公司曾希望同南都进行合作。但是,当时的南都拒绝了这一建议。
2004年6月份,房地产市场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在郑州联盟新城的动工仪式上,南都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庆治问我:“你当年说的话还算数吗?”
我说:“当然算数!”这是这几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之一!
之后,双方就开始讨论。万科开始进入对南都进行审慎分析的准备阶段。但到了9月份,市场形势发生好转了,双方的对话也显得暧昧了许多。似乎南都的态度是:市场好了,南都与万科的合作可有可无,但起因是南都在困难的时候主动找万科,现在不合作,好像欠了万科一个人情,所以,还得继续合作事宜。
我清楚地表明了万科的态度,“合作无法成功,没有关系,南都也不欠万科的情。我相信,万科与南都都可以有很好的发展道路。但是可惜的是,我们错过了一次合作的机会,不能实现强强联合。”
我的态度反而加快了合作的进程。2005年3月3日,万科集团下属上海万科公司、万科浦东公司、深圳万科公司与南都集团下属的上海中桥基建公司在上海签署协议,万科集团以总计18。5875亿元人民币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权益,和在浙江的20%权益。这是房地产行业呈现资源整合趋势以来,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间的又一次重要合作。
南都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以房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金融服务业、通讯产品及网络资讯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公司已在杭州、上海、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储备了近千公顷的发展用地,用于开发城市住宅、旅游景观物业、商贸科技物业等多元化房地产项目。经过近10年的发展,“南都房产”先后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网络交易几个领域分别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拥有众多成员企业的企业集团。
上海中桥则于1994年成立于上海浦东,为南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和美国国际集团(AIG)之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开始参股,是南都集团的骨干公司。
如果我们对美国优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点简单分析,可以看到,在通过自身发展蓄积力量之后,以合作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这样的案例可谓比比皆是。而通过资产收购进入新的区域市场和产品市场,进而迅速扩大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自身的产品细分和区域布局,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被万科选为新十年标杆企业的美国帕尔迪房屋公司,1956年成立于底特律市,经过了40年的持续发展,到1996年,终于在合作方面猛然发力。当年帕尔迪与通用电气(GE)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1998年以股权收购田纳西的拉德诺房屋公司(Radnor Homes)和佛罗里达的迪佛士(DiVosta)住宅建筑公司;1999年以现金收购黑石(Blackstone)公司老年住宅业务。而最大手笔出现在2001年7月,帕尔迪收购了全球最大的老年住宅开发商德尔·韦伯(Del Webb),为自己登上美国最大房地产公司的宝座铺设了最后一级台阶。
万科对这一时代的来临自然更是心领神会。2004年以来,万科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行动,合作对象包括境外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如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HI(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onal,德国国际专业房地产投资银行);带有金融产品创新价值的信托基金;同行业如招商地产等其他优秀企业。
而本次与南都的携手,也体现了万科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引领作用。

2004年9月23日,万科在其20周年庆典上提出了三大策略。其中之一,是城市圈聚焦策略。
根据这一策略,万科将主要瞩目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经济圈。而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经济圈,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极。长三角在未来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地位、上海成为亚洲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前景,这几乎是无人可以否认的。任何一个有志于扮演主角的中国地产企业,都不可能放弃或忽视这个最大的舞台。
2004年,上海房地产市场一片繁华景象,但质疑之声同时响起。关于上海房价、地价是否过高,是否存在泡沫,未来房价是会一路走高,还是急转直下,争论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这场争论几乎波及到每一个与房地产有关的社会主体,影响到他们的决策。
这种情况对于一贯稳健经营的万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个“赌局”?现在谜底似乎揭晓了,万科是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争取机会,寻找一条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在长三角地区,选择那些拥有丰富土地储备的地产企业来展开合作。
南都的主要开发地区集中于浙江、上海、江苏,在长三角地区拥有数百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是该区域举足轻重的知名地产企业。万科选择与南都合作,与其中长期发展战略一脉相承,有助于万科尽早完成其在长三角的布局。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看,万科通过本次合作新增的项目储备近220万平方米,以收购价格来看,其成本显然低于以市价购买土地。万一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回调,市场风险将主要由那些以高价购置土地的企业承受,万科可以安然渡过风险期;而如果上海房地产市场继续平稳增长,这样获取项目资源的方式也可以更快产生经营现金流,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而在浙江市场方面,考虑到南都在浙江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地位,以及在消费者中名列前茅的品牌影响力,万科以合作方式策略性进入浙江,其风险也显然低于在浙江购买土地独自开发。

合作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又会带来哪些风险?从万科的公告来看,对于交易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万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各种附加协议条款,将其锁定在完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收购股权的合作方式,带来最大的风险往往是在文化融合方面。这已经被世界各国大量的收购案例所证实。而万科也认为,在合作时代将遇到的主要难点,在于万科的文化和经营管理体系,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变化。
从文化的层面看,万科以其鲜明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谓家喻户晓。但是万科文化的包容性还没有经过足够的检验。当万科投身于合作时代,它和它的合作伙伴,能否实现文化上的顺利融合?
从管理层面看,万科是中国最早建立严密管理体系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也是房地产行业跨地域经营的成功典范。但是万科在19个城市的地区公司,除南昌公司外,几乎清一色都是万科集团的独资公司。而即使是南昌公司,也是从创建的第一天开始,其经营管理就完全采用万科模式,在万科集团的控制之下。当万科真正将另有管理传统的合作公司纳入旗下时,它的经营管理体系又能否适应新的局面?
坦率地说,这是合作时代对自身的最大挑战。就本次合作而言,万科首先对合作伙伴表现出充足的信心。
万科将通过本次合作,进一步检验和提升自身文化的包容性和经营管理体系的弹性。
而在保证经营管理体系弹性的同时,万科将注重应对新的操作模式对风险控制能力带来的挑战。对合作公司最明确的要求,是它们必须建立与万科现有架构相同的透明度,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按照万科的标准,将合作公司纳入全集团统一的信息平台。
而对于万科的未来而言,也将继续探讨并实践多种合作方式;包括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重组,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正是万科拉开了中国房地产合作时代的大幕。在这个由它自己引领的时代,它能否一路坦途?我将拭目以待。
万科能得几分?
2003年9月,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李强发表了一篇中国三资工厂的调查报告《Nike和Adidas制造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