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 >

第467章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第467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胡子连长瞪着眼睛道:“那是你的事儿,就是咱兄弟见了阎王,你自杀殉节,那也没人拦你!可你不能死在我眼皮儿底下!”
见查干巴日对她连连摇头,阿茹娜知道时间宝贵,叹口气,退到了一旁。
机枪班上了左近的屋顶,在新的火力点对小楼扫射,此时二层小楼,所有的窗户都粉碎,不时有枪管冒出来嘭的放一枪。
在小楼开阔地前的一处残破墙壁后,大胡子连长作着手势,前方距离小楼几十步,两侧又有花墙,这就难以展开大面积的冲锋,狭窄的甬道被俄国人的交叉火力构筑起冲锋的死亡地带,营属的迫击炮排也对其毫无办法。
“嘟嘟嘟!嘟嘟嘟!”高亢的冲锋号响起时,枪声四起,各处掩体甚至树杈上,中国士兵对着小楼猛烈射击。

()免费TXT小说下载
大胡子却做着手势不让大家动,虽然,这激越无比的冲锋号角,令人热血沸腾,冲击着每个帝国战士的骨髓,在冲锋号中势不可挡的冲锋,为帝国为大皇帝舍生忘死的夺取一个个胜利,是所有帝国军人最崇高的信条。
“嘭嘭嘭”各个窗户中俄国兵探出头射击,可随即就发现甬道中空无一人,反而数名士兵在中国人猛烈的射击下中弹倒地,哀叫呻吟。
大胡子猛的一挥手,早就按捺不住的敢死队员们好像老虎般,一个个蹿进了甬道。
等俄国人惊觉,第二轮齐射,虽然倒下了数名冲在后面的敢死队员,大胡子和查干巴日等却冲到了紧闭的木门前,一名战士嘭一脚踹开门,随即七八枚手榴弹扔了进去,大胡子等人则麻利的贴到了墙壁后。
“轰轰轰”,房内立时惨叫连连,查干巴日端着机关枪出现在门口,嘭嘭嘭的向里面扫射,他神力惊人,竟然能压住枪管的乱跳,一匣子子弹,几乎都是平平的扫出。
敢死队员飞快扑了进去,“嘭嘭嘭”的六雷炮近距离施射,乱成一团的沙俄士兵纷纷倒地。
一楼靠窗房间和二楼楼梯冲出的俄国兵无一例外的被乱枪击毙,冲锋号再一次响起,杀声中,中国士兵纷纷涌入,大胡子和查干巴日等人已经冲上了二楼。
眼见被击毙的俄军军官肩章军衔越来越高,大胡子满脸激动,笑道:“娘的,罗刹鬼的大人物。”
当大胡子和查干巴日等人冲进南侧一间类似书房没有窗户的房间,却见几名卫兵和军官慢慢举起手,书桌后,则有一名深邃褐色眼珠的俄国军官正在用鹅毛笔写着什么,浓密的眉毛,显示出他强硬的性格。
查干巴日突然鼻子一酸,说:“这是苏赫大叔的房子。”甚至这个书房他也曾经进来过,苏赫大叔死于俄国人马刀下,可他的房子却在俄国人炮火中得以幸免。
大胡子快步走过去,一把就扯过了俄国军官写的信笺,歪歪扭扭的字母,他自然不识得。
那名俄国军官冷冷看着他,并不说话。
大胡子挠挠头,骂道:“娘的,干脆全毙了?”
见大胡子拉动枪栓,一名俄国参谋官脸上露出惊恐之色,结结巴巴道:“他,是,德拉戈米罗夫,将军……”
一字字勉力吐出,却是懂得要紧的中文单词。
大胡子一怔,哈哈笑道:“还有不会说鸟语的罗刹鬼,稀奇了!将军?”大胡子怔了怔,打量着那面色冷峻的俄国军官,点点头:“倒有这么点样子!”
被俘的正是第二军团第三师师长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戈米罗夫,刺刀至上主义者。
他不懂中国话,但听到参谋官在说自己的名字,就知道参谋官在求饶,怒气冲冲的转头训斥他。
大胡子又问那参谋官了几句,参谋官显然听不大懂,一脸茫然。
这时门后,阿茹娜走了进来,好奇的看着这几名会喘气的俄国人。
大胡子笑道:“弟妹,这可是俄国将军,你好好看看,宝贝啊!”回头喊道:”来人,给我绑上他们!送师部!抓个罗刹鬼将军,军门大人说不定都能给下嘉奖令!”
如狼似虎涌上几名中国士兵,德拉戈米罗夫欲待反抗,却早被掀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
皇弟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和数十骑卫兵骑马狂奔,虽然对各部下了撤退的命令,也部署了掩护撤退的部队,但他实在不知道这些命令能不能有效的传达给各个兵团的指挥官。
可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他不尽快撤退,很可能就会成为中国人的俘虏。
策马奔行,尼古拉那维奇无比的烦躁,因为这一战,实在太窝囊了,甚至他根本没能反应过来,就被中国人眼花缭乱的表演击败,中国人就好像变魔术一般花样百出,现在想想,却也有迹可循。
残余的边防部队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早在中国人的计划中,但毫无疑问,起到了钉子的作用,令自己的兵力部署总要顾及这么一小撮在自己兵团心脏内的威胁。
大规模穿插强占阵地说明中国人对这一带的地形熟悉无比,侦察气球更是密布在战场中。
中国人的指挥协调更是令人震惊,根据前线士兵的报告,他们曾经割断了不下三根电报线,不过尼古拉那维奇更相信,这种电线是连接中国人发明制造的那种会说话的机器——“电话”。
而反观己方,甚至设立电报通信兵的建议都一再被军方保守派否决。


当中国人的钢铁怪物对哥萨克造成致命的心理阴影,其精锐兵团趁机冲破己方的步兵防线,夺取了己方的炮兵阵地时,己方败局便已经注定,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
而中国人威力惊人的火炮齐射,其密密麻麻的步兵海洋发起总攻时,自己就该知道,这一战败得极惨。
与其说中国人在变魔术,不如说中国人的战术比之己方高明了数倍,也令自己大开眼界。
虽然代价极大,但至少,自己已经知道如何与中国人周旋,尽快返回阿巴坎,整编军马,再与中国人决战,他相信,下一次,中国人绝对没这么幸运。
再来克孜尔的路上,工兵已经开辟出一条简易的路,当然,仅仅是平平杂草亦或砍伐树木,在几条小溪上架起了浮桥还有就是标示沼泽的位置。
现今尼古拉那维奇和副总参谋长约瑟夫以及数名参谋官,就奔行在半人高的杂草中,不过这片疯狂生长的草坡,已经被工兵割出了一条两匹马宽的小路。
跟在尼古拉那维奇身后的数十骑乃是皇室近卫军,近卫骑兵团乃是保卫沙皇陛下的胸甲骑兵,华丽的羽毛头盔,黑色珐琅漆胸甲,深绿色单排扣大氅缀有黑色绲边,银色的纽扣和肩章,深绿色马裤;每一个近卫骑兵均是高大强健、帅气潇洒、气质非凡。
但在尼古拉那维奇眼里,皇室近卫兵就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与法国近卫骑兵比起来相差甚远。
这些完全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骑兵战斗力甚至比不上哥萨克人,更莫说俄国骑兵精锐骠骑兵团了。
现今逃亡中再看他们华丽的衣饰,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前方,眼看就是萨彦岭山口了,萨彦岭之后,就是广阔的西伯利亚。
侵入蒙古前,尼古拉那维奇多方查探下,选在了萨彦岭山脉西麓作为切入点,叶尼塞河由此向北而去,浓密的森林到了山口则变得稀疏起来,在工兵砍伐下,已经铺开了一条道路。
虽然眼见就要逃出中国疆域,但尼古拉那维奇心里多少有些不安,因为这两日逃亡途中,未能见到后方的信使和任何己方的部队,指挥后军的总参谋长瑟鲁奇是个很谨慎的人,不可能接连收到自己的急信却没有讯息传过来。
距离山口越近,这种不安的情绪越是弥漫在尼古拉那维奇的心中。
前方突然密集的枪声响起,尼古拉那维奇立时身子冰凉,自己留在山口驻守的步兵营只怕已经被中国人包围,而且,中国人来得极快,说明战事未起,他们已经有了通盘的战略,略一沉吟,道:“跟我来。”策马向西奔去,自是要穿过浓密的森林和荒山山脉逃回俄境,约瑟夫和近卫骑兵急忙纵马跟上。
……
实则萨彦岭山脉西麓山口的形势发展远远超出尼古拉那维奇的想象。
在起伏的山脉丘陵和树林间,俄军第17师被中国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包围,战斗刚刚打响。
驻守山谷的俄军步兵营两天前就大部被歼、小部被俘,全军覆没,而这一天中双方的信使也全部被中国步兵截获,包括尼古拉那维奇写给总参谋长瑟鲁奇通报军情的急信。
而并不知道战场情形的俄军第17师接到的仍是急行军赶赴战场的命令。
在萨彦岭山脉西麓山口,俄国师团走入了中国人的包围圈,不过在中国各步兵团尚未完成战略合围之前,俄国人发现了左侧山峰间活动的中国人,战斗随即打响,此时负责关门的两个中国步兵团还远远未能到达作战地点,如果第17师想撤离,完全来得及。
但这支战功显赫的师团太自负了,师团光荣的传统也不允许其不战而退。
第17师前身是18世纪的莫斯科步兵团,在数次俄土战争中都战功赫赫,拿破仑战争期间,更与马乌波尔骠骑兵团配合,给予了法国第四龙骑兵团致命的打击,又在西里西亚的凯茨巴赫大败法国统帅麦克唐纳,歼灭法军一万五千余人,为此沙皇奖励该团三十一把银号以表彰他们的出色表现。
克里木战争后,步兵火器的重要性渐渐压过骑兵,莫斯科步兵团扩编为第17师,也一直是沙俄装备最精良的王牌师团之一。
一年前,第17师列装英国人生产的恩菲尔德1866式步枪,一种类似于中国广州造的连发枪,同时师团还配置了数门英国造的连珠炮。
虽然现今除非战争期间,否则没有武器禁运一说,但英国人更喜欢将武器卖给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而不是他的对手俄国人,这批军备俄国人得以采买,也是因为中国人与英国人的关系在印度风波后降到冰点的那段时期,俄国人遂抓住机会,购买了超过30000枝各种英制枪械,同时,也开始研制仿造,只是其蹩脚的工业水平严重制约着军工科技的发展,仿造出的连发枪质量远远不能同恩菲尔德1866相比,何况子弹生产、无烟火药涉及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短时间内俄国人也难以解决。
这几年,中国军事科技发展自然在飞速进步,最新款的广州造1870已经完全成熟,性能可靠的就是最挑剔的士兵也说不出它的毛病,从外观上,广州造第四型显得十分纤细紧凑,干净利落,更适合亚洲人使用,旋转后拉式枪机,5发弹仓供弹,8mm口径子弹足以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而不似7mm以下的小口径易“伤”不易“杀”。
第四型广州造缩短了枪管,有效射程为510米,实际上如果不缩短枪管,有效射程将会得到大幅提升,但根据帝国作战理论,步兵线真正交锋百分之九十的战斗都集中在400米内,随着堑壕等等战术的广泛应用,这也将是未来的大趋势,何况距离越远,射击精度就会差了许多,在散兵线单兵作战时代,保留太长的枪管增加有效射程除了浪费子弹外,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而长枪管的特种步枪也在帝国的研发范围内,叶昭称它为狙击枪。
广州第四型,在叶昭看来完全可以使用到成熟的半自动武器诞生,实则现今帝国根据轻重机枪导气式原理的某些特点,已经在研发半自动步枪,但便算诞生,若想其大量装备部队还不大现实,没有进入到汽车时代,因为补给线等等问题,步枪的自动化便遇到了瓶颈,就现今广州造的架构,还有军官提议,制造一种叫做子弹阻隔器的小工具,免得新兵浪费子弹。

()
广州造第四型军方暂时购入的数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