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 >

第446章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第446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后,一个紧急驰援的印度步兵营中伏,伤亡惨重,几乎被全歼,从德里增援的英国人连队,在中国人无比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无一人逃出生天。
消息传出,各国哗然,而最受震撼的还是印度人,刚刚被血腥镇压的印度大起义,仇恨的种子还未消退,在印度人互相传播的小道消息中,中国人已经与英国全面开战,民族主义者们,立时揭竿而起,声援中国人,抗击英国殖民者。
印度境内,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驱逐英国人运动,而在阿坎德地区,数个部落更发表联合声明,成立阿坎德自治领,不再向英国政府缴税。

()免费TXT小说下载
显然局势的发展,大大出乎英国人的意料,更出乎中国人的预料,局面颇有些失控的感觉。
在北京,帝国外务部和英国公使展开了日以继夜的讨论。
而叶昭,也不免苦笑,自己是不是要玩火自焚呢?
本来的目标,能打击下英国人的气焰便可,谁知道重步兵山地营下手极狠,全歼了英国一个步兵连,这可是近年来英国人在殖民地遭遇的最惨痛失利,消息传出,更是越来越夸张,又被印度民族主义者利用,宣传为中国与英国全面开战,帮助印度人独立,而且北方强大的邻国,完全有实力与英国人抗衡,这使得对英国人仇恨还未消失的印度人,纷纷揭竿而起。
听闻,英国人地中海舰队已经浩浩荡荡通过苏伊士运河,而且开始在各殖民地发布征兵令,显然,英国人最高层已经判定,中国人意图染指印度,更支持印度人的独立运动,为了不失去这颗女王皇冠上的珍珠,只能以武力教训在东方越来越跋扈的远东霸主,令其知道,到底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俄国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向东南线集结兵力。
战事一旦爆发,毫无疑问,中国将会同时面对英俄的强大压力,一个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一个则有着深不可测的战争潜力。
11月初,帝国发布全军动员令,数日后,帝国舰队出现在坤甸,同新嘉坡的英国印度舰队对峙。
只要看报纸稍微关心国际形势的帝国公民便能感觉到,与英国人爆发战争的危险。
很快,朱雀会发起了“人人捐款,共赴国难”的运动,一时应者云集,短短半个月,全国各地捐款数目便超过了亿元(千万银元)。
……
伦敦白金汉宫。
今年五月份在各殖民地刚刚举行过盛大的女王五十岁生日庆典,这位号称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带领大英走向最强盛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女性,此时,脸色严峻,正静静倾听中国使者的陈述。
壮观无比的白色会客厅,用白、金两色装饰,室内有精致的加剧和豪华的地毯,均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是欧洲文化的象征。
帝国驻伦敦公使梁崇明,从帝国未立国时便出使英伦,如今,已经快九个年头了,再过几个月,本是新公使到任之时,而京师的风声,他将会被任命为外务部首席副大臣,谁知道即将卸任之时,便遇到了如此严重的事件,也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梁崇明英文已经流利无比,会客室内,除了远远站在豪华金色大门旁的侍女,便只有梁崇明和维多利亚女王两人。
梁崇明知道,英国虽然是立宪制,但维多利亚女王对英国政局有着非同一般的掌控。现今在与中国的冲突上,英国各党派的主张混乱无比,叫嚣宣战也好,主张冷静处理也好,都少不了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博弈,甚至一些军火商也掺和进来,是以要同那些各怀鬼胎的政治人物打交道,还不如直接与女王进行交流,而维多利亚女王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等梁崇明提出拜会请求,主动约见了他。
“如陛下所知,我国并无与贵国争夺印度之野心,印度人的独立运动,我国也不会予以支持。”
“我国并不畏惧战争,而贵国在远东之政策,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为何我国海军不能进入印度洋打击海盗为我之商船护航?我国愿与所有欧洲国家公平贸易,但是陛下,不得不说,欧洲人的心态自高自大,仍未将我国视为平等之一员。”
听着梁崇明的慷慨陈词,说到这儿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就笑了,说:“公使先生,请不要再玩弄东方人的文字游戏,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贵国令欧洲一些国家产生的恐慌。相信对于你的委屈,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会有不同的见解。”
早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厉害,以往礼节性的拜会倒不觉得,今日坐在女王面前,梁崇明才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梁崇明脸色肃穆的道:“女王陛下,这种恐慌又何尝不是一种歧视?在南洋,我国任何军事行动都极为克制,女王陛下也应该清楚这一点。”
维多利亚女王搅拌着咖啡,不语。
梁崇明又道:“希望我为女王陛下清楚阐述了我国的主张,消除误会,化解此次危机,我相信,这场战争不会有任何赢家。”
……
12月,中国舰队在槟港海域击沉了一艘不明国籍的海盗铁甲舰,其主力舰速射炮的威力令荷兰人大为惊惧,竟然开始同中国军方接触,询问向中国人购买军舰的可能性。
经过数月谈判,1870年1月,中英两国在北京发布《联合公报》,在公报中,中国承认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及衍伸权利,同时,两国将会在中印边境勘界,而对于阿坎德自治领的问题,双方一致同意列为有争议议案,留待双方谈判解决。
随着《联合公报》的发布,战争危险暂时消除,而中国人在大亚齐获得港口租借权成了小事情,再无阻滞。
显然,最终英国人主和派占据了上风,而中国军舰的先进性在多大程度上震慑了英国人,这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英国人认为在远东发起一场同中国人的全面战争得不偿失是最终结果。
实际上,此次冲突使得中国人的多项战略性行动不得不暂时搁置,包括中缅铁路的修筑。

()
其实早在中英法战争时,英国人就提出修筑一条从缅甸港口仰光到云南的铁路,打通中国的西南大门。而现今中国与缅甸秘密接触,准备获得昆明至仰光的筑路权,如此将会使得中国在孟加拉海印度洋取得一处军港使用权,而且,这个军港的铁路线延伸至中国铁路大动脉,也就是中国的战略物资可以通过铁路运输极为快速的到达孟加拉海岸,一旦这条铁路建成,可以说,马六甲海峡不知不觉就成为中国舰队可以辐射的后方。而商业价值,就更不必提。
现今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免得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彻底激怒英国人。
当然,意外收获也不少,比如所谓的阿坎德自治领就出人意料,当初叶昭可未曾幻想阿坎德人会成为一个议题。
不过这场风波,或许会成为中英关系的一个分水岭,只怕会令英国人,从此以后警惕的盯着这个东方国家的一举一动。
英国人不久后宣布,加强中国海舰队和东印度舰队的力量,完全在意料之中。
……
在乾清宫中踱步,叶昭不免有些感慨,国家越来越强大,不免对外产生利益诉求,而随之,步履维艰,因为这种利益诉求,逐渐的,便会触及老牌帝国的底线,若是中国就在大英帝国之畔,只怕崛起就没这般简单了。
“父皇。”殿门旁,冒出一个小脑袋,正是大姑娘尧媛,穿着过年喜庆的小红袄褂,粉雕玉琢,神气得很。
大姑娘和二姑娘刚刚过了五周岁生日,按照这个世界的逻辑,过年可就六岁了,而为她们挑选老师,安排课程也就成了花姬的差事,过年之后,两个小丫头就要开始接受正规的文化课教育,三姑娘、四姑娘和三个皇子,到了这个年纪也是一般。
“偷跑来的吧?”叶昭笑着问。尧媛和尧媁,其实性子很有些不同,大闺女永宁公主尧媛越大越是古灵精怪,不似二闺女那般循规蹈矩。
永宁见父皇没有骂她,就得意了,小心翼翼将一只小腿迈进殿门门槛,见父皇还是满脸微笑,这才放心的跳进殿门,说道:“我想父皇了。”
叶昭还未说话,外面脚步声响,永宁吓了一跳,就跑上两步,躲在了叶昭身后。
蓉儿沉着脸走进来,早见到了叶昭衣袍后一点嫣红,蓉儿眨了眨大眼睛,说:“皇上,你见到尧媛了吗?最听话的好孩子,怎么说去给爷爷奶奶请安,就不见了呢?”
看着当年的小蓉儿现今雍容华贵,母仪天下,更成了位诸皇子皇女都尊敬无比的母后,叶昭不由得感叹不已。
而听到蓉儿的话,永宁从叶昭身后转出来,低着头,也不说话。
蓉儿伸手道:“来,车在外面等着呢。”
永宁垂头丧气的向蓉儿走去,叶昭却觉得奇怪,问道:“尧媛,你不喜欢爷爷奶奶么?”
“不是,是爷爷不喜欢我,他就喜欢孙子。”永宁垂着头,很有些委屈。
叶昭就笑:“那奶奶呢?”
“不知道。”永宁好像小眼圈都红了。
蓉儿见闺女模样,也很有些心疼,叶昭笑道:“好了,今天就别去了,父皇带你去玩儿。”又对蓉儿使个眼色,蓉儿犹豫一下,蹲下身,拉起永宁的手,道:“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风光。万事不须介怀,知道吗?”
永宁点了点小脑袋,嗯了一声。
蓉儿这才转身走出,叶昭笑道:“唉,我就没你娘亲这么淡定了,看到我的大闺女受委屈,爸爸可心疼的很呢。”
永宁嘻嘻一笑,抓住了叶昭的手,说:“父皇,您别不开心,我给您讲故事啊?”
叶昭笑道:“好啊。”
抱起永宁,正要上那明黄宝座,侍卫匆匆来报,睦仁到了宫外,叶昭却是险些忘了接见睦仁之事。
叶昭略一琢磨,道:“请他去养心殿东暖阁。”
日本皇室被软禁在中国已有三年,这三年中,大多数日本国民倒也渐渐接受了没有天皇的政治架构,大名分治的情况尤为严重,不过细川政府已经在中国商人投资下开始兴建国内第一条铁路。
日本国也被吸纳进了东南国家集团,一个日本警卫营被分派驻守加里曼丹岛的隆纳万,那里条件是很艰苦的,没几日,就发生了日本逃兵事件,倒是令叶昭大出意外,随即就知道,没经过明治维新后那种对天皇彻底服从和勇武的变态武士道灌输,现今日本士兵与其军国主义泛滥时的士兵思想截然不同。虽然江户时代同样提倡武士道精神,但也只是一种封建大名希翼的忠诚,和中国人信仰的仁义礼智信没什么区别。
对于日本国,叶昭也早就不费什么心思了,就算虾夷共和国那帮人又开始叫嚣迎回天皇,叶昭也只是一笑置之。


东暖阁,叶昭牵着永宁的手进殿的时候睦仁忙站起相迎,今年睦仁已经十九岁,变成挺帅气的一个小伙子。
“皇上,冒昧来访,还请您原谅。”睦仁彬彬有礼,行单膝礼。
他越是这般,叶昭越是知道,这个人心里,只怕仇恨深着呢,若不然,干脆杀掉他。
牵着永宁的手坐得和他远远的,更有侍卫在侧,免得他暴起发难。
品着茶,叶昭道:“快过年了,是不是宗人府照顾你等不周到呢?”
睦仁温和笑道:“大皇帝对睦仁关爱有加,又哪里会不周到?睦仁此次来,是厚颜请大皇帝为睦仁指婚。”
叶昭就笑:“怎么,有心仪的对象么?”
睦仁道:“一切全凭大皇帝作主。”
叶昭微微点头,说:“倒是我疏忽了,明日我便下喻,令宗人府帮你留意德才兼备的女子。”
睦仁忙站起,躬身道:“多谢大皇帝,睦仁告退。”
叶昭嗯了一声,看着他的背影,眼睛慢慢眯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