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我说参同契 >

第58章

我说参同契-第58章

小说: 我说参同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ǜ妗K角鬃釉凇断荡废铝艘桓鼋崧郏 按笤涨蛭镒适寄送程臁保飧銮裕鬃拥难芯渴谴”碛钪嫱蛴械母矗成惆苏龅挠钪妫行蜗蟮奶焯濉《荚谡飧龃胖小X跃褪谴牛痪浠八担砸簿褪恰÷
孔子玩卦
孔子读书都很认真,只有研究《易经》是用玩的。他并 不叫我们读《易经》,他说“玩索而有得”,索就是探讨。我 当年研究《易经》,就找了一副麻将牌来,把八卦贴在牌上 在那里玩,随便翻过来翻过去,又是一个道理,重重无尽。 所以他“玩索而有得”,要是死死去读,那会把人读死了。
研究道家文化,常常搞不清楚,觉得有些乱讲一套。司 马迁的《史记》就批评研究道家的人,言语文字太偏僻,没 有文化水平,所以知识分子看不起。因为大家不肯用心,只 晓得修道,以为在身上修炼就会成仙成道,结果没有用,所 以一定要把学理搞清楚。修道是一个科学,把原理公式弄清 楚,再进到实验室去实验,大概就有十分之八九了。有些修
0,旁
|143| 
飞。道人说,我不要理论,我只要做功课,做做自己自然会懂 了。哎哟!我的妈呀!你不去研究化学理论,随便抓些油在 ^ 那里倒来倒去,当然你也可能发明一样东西,有时候连人都 烧烂了。这又何苦!古人有五千年经验,我们不去学那个经 验,偏要相信自己乱搞。
孔子关于乾卦的研究报告说,“万物资始”,他说乾卦所 代表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根。在宗教家叫做上帝、主宰、 神,这是给它一个宗教的模式。《易经》文化以及道家,从 来不穿宗教的衣服。大家要搞清楚,道教是后来才起来的。 我们旧的文化,有宗教的情操,哲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 但是从来不把这个宇宙万有的主宰套上什么三头六臂,都是 从人文这里而来。所以孔子在这里,没有把它叫做主宰。 “乾”是“万物资始”,宇宙万物必须靠它,由它开始这个生 命,这是本性,这是第一,所以“乾为天”。
第二,孔子在《说卦传》解释“乾,为金”。什么叫说‘ 卦呢?卦拿来用的,也是卜卦用的,万一卜卦卜到乾卦,乾 卦在物质代表黄金,在人文可以代表男性。人去算命时,算 命先生问,是乾命还是坤命呀?坤命就是女的,乾命就是男 的,现在都不懂了。所谓“乾”,在《说卦传》里就代表金、 金性,因此后世正统的道家,讲性命之学,就用“金”字代 表这个本性。
“乾为金,而孔子翼之曰,纯粹以精”,乾卦就是金,孔 子在这里讲的就不是黄金了,他用哲学观念解释什么叫做 金,那不是有形的黄金,是自性。“纯”字所指是像佛家的 诗“万里无云万里天”,是明心见性,纯到了极点;“粹”是
精致到极点。这个“精”就很难解释了,勉强解释要看这个 中文字,米字旁边一个青,米壳里提炼出来最精华的、最纯 青的东西。譬如我们讲“炉火纯青”,当火力最强的时候, 那个火光不是红的,不是黄的,而是青的。所以金性,就是 刚才我们提过佛学所讲的圆明清净,纯粹到极点。
上面我们交代了孔子对这个乾卦的注解。朱云阳真人说 由孔子的解释,依《易经》的道理,“此万世尽性至命之准 则也”。你修道要性命双修,必须把这个学理弄通。这两重 解释有两重意义:孔子第一个解释,“乾为天”,万物靠它来 的,就是讲形而上;第二个解释,“乾为金”,纯粹之金,有 了它,形而下变成后天生命以后,要再回到先天去,恢复它 的金性,这是修道的工夫。所以朱云阳祖师说,你看孔子、 文王告诉我们研究这个,是千秋万代的“尽性至命之准则 也”。想把人性和明心见性,以及如何修到金刚,坏之身的 大原则弄清楚,必须先要搞懂这个学理。
“释迪得此,以证丈六之身,故尊之曰金仙”,佛教的释 迦牟尼佛证到了。佛有丈六金身,十六两为一斤,所以丈六 金身是我们普通人两个身高。这是什么道理?你看每一个宗 教,连耶稣的画像也是一样,头顶有圆光,人体有七种光, 现在科学已经证明,都可以照相照出来了。我们两手伸开, 这样叫一寻,是依个人的尺寸为标准。佛经上常说,圆光一 寻,这一圈之内都是我们的生命功能。所以打坐真正得到某 一种定境的人,离身体七八尺之外已经感觉到了,就是这个
我说《参同契》(中) 功能的原故。
我们这个生命,实际上外面还有一层保护体,等于地球 外面有一层有粒电子包围,这一层很难冲破。所以火箭的力 量要很大才冲得过。我们人体外面这个功能也是这么大,有 些人可以练到使这个东西起作用。这个东西,释迪得此,明 心见性了,“故尊之曰金仙”。有些学佛人反对,认为佛教里 佛不叫金仙。事实上,佛教的大经《华严经》,就称佛为金 仙,这都是有根据的。修道人里,佛家骂道家,道家骂佛 家,骂来骂去,给读书人笑话罢了。
清朝有个才子叫郑板桥,跟袁子才两个齐名的,他就讲 过一句话,讽刺互骂,郑板桥说:“和尚,释迦之罪人;道 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其实教主们都没 有错,绝对是这些门徒不行!三教的门徒他一概骂光。这个 话,烦的时候看到很痛快!我常常告诉大家,做学问这些要 搞清楚,不要有宗教观念,天地间真理只有一个,每个地方 表达得不同,每个人了解程度不同。那个东西等于钞票,不 过你赚多一点,我赚少一点而已,用处都一样,都可以买 东西。
“元始得此,以结一黍之珠,故宝之曰金丹”,道家的元 始天尊就是把这个“万物资始”宗教化、人格化,像西方天 主教、基督教一样,把那个主宰人格化。这个元始天尊是谁 呢?就是老子,元始天尊一炁化三清。这个一炁化三清怎么 来的?到大陆佛教的大庙一看,大殿上三尊佛一个模样,代 表了法身、报身、化身。一个人得道成功了,一定具备有三 个身。法身,清净无为是法身;报身,相貌庄严圆满由内体 
现出来;化身,有百千万亿。佛家有三身,道家怎么办呢? ―乂 道家变成宗教后,就把老子变成元始天尊,一炁化三清,就 &# 是仿效佛家的三身。三清就是上清、太清、玉清,也就是佛 1 家法、报、化三身。所以我们到道观一看,。上面三个老头子 都是老子,白胡子、白眉毛、白头发的一模一样,坐在那儿 拿个如意,下面骑着青牛,这是在道家经典上的。佛家的三 身下面坐着莲花。我常说笑,万一他们碰面,那头牛要吃掉 莲花的话,他们两家的主人怎么办?
“元始得此,以结一黍之珠”,所以他称元始天尊一一等 中神、主宰、上帝一一像米一样的这一点灵光从头顶进去, 结成丹了,“故宝之曰金丹”。这是道家的话,你们不要搞错 了,看我那么一指,好像传了道,就是一点灵光进去了,那 么想就完了,这只是个比喻。道家说这一点叫做“金丹”, 实际上你看下面讲得很清楚,“金丹”并不是有形的东西。
“三教根源,同一金性”,都是讲明心见性,见道以后修 道,把他凝固起来,同一个原理。“外此”,超过这个以外, “即堕旁蹊曲径矣”,都是旁门左道。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 朱云阳说的,我只是照本宣科而已,“此学道者,所当细参 也”。
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修道的人要仔细研究,所以多费 一点时间。不过下面也都是要费时间的东西,我们多参考一 下注解会有好处的。 
婴儿姹女黄婆
真土造化章第十I
水火二用必归土 太极函三 凝神聚气 水火如何能相容
现出来;化身,有百千万亿。佛家有三身,道家怎么办呢? 飞 道家变成宗教后,就把老子变成元始天尊,一炁化三清,就 @ 是仿效佛家的三身。三清就是上清、太清、玉清,也就是佛 I ||: 家法、报、化三身。所以我们到道观一看,上面三个老头子 都是老子,白胡子、白眉毛、白头发的一模一样,坐在那儿 拿个如意,下面骑着青牛,这是在道家经典上的。佛家的三 身下面坐着莲花。我常说笑,万一他们碰面,那头牛要吃掉 莲花的话,他们两家的主人怎么办?


“元始得此,以结一黍之珠”,所以他称元始天尊一一等 手神、主宰、上帝一一像米一样的这一点灵光从头顶进去, 结成丹了,“故宝之曰金丹”。这是道家的话,你们不要搞错 了,看我那么一指,好像传了道,就是一点灵光进去了,那 么想就完了,这只是个比喻。道家说这一点叫做“金丹”, 实际上你看下面讲得很清楚,“金丹”并不是有形的东西。
“三教根源,同一金性”,都是讲明心见性,见道以后修 道,把他凝固起来,同一个原理。“外此”,超过这个以外, “即堕旁蹊曲径矣”,都是旁门左道。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 朱云阳说的,我只是照本宣科而巳,“此学道者,所当细参 也,,。
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修道的人要仔细研究,所以多费 一点时间。不过下面也都是要费时间的东西,我们多参考一 下注解会有好处的。 
婴儿姹女黄婆
真土造化章第十I
水火二用必归土 太极函三 凝神聚气 水火如何能相容
婴儿姨女黄婆
下面第十一章的重点是讲“伏食”,就是怎么吃进来, 其实并不是真吃一个什么,而是自己本身的性命之药。现在 第十一章就是讲这个道理,叫做“真土造化”。这个“土” 用五行来代表,我们现在先把它揭穿了,比较容易了解。这 个“土”在正统道家是“意土”,讲的是这个意,意就是土。 这个意,我们现在用得很多,像意识形态、意志等等。我们 常常说,你是什么意思?意跟思想的思配在一起就是意思。 意含义很多,佛家的分析很清楚,我们现在能思想、动感情 等等,这些作用是第六意识,又叫分别意识,也叫了别的作 用。这些只是外层,不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这个心不能定? 就是第六意识的了别作用捣鬼之故。这个意有个根,叫“意 根”,在佛学的唯识学上讲,就是第七末那识,是生命的根 根,也就是俱生我执,与生命同时来的,包括异熟、等流的 作用。道家把真土这个名称也叫做真意,真意不是分别妄 想,不是妄想心的意识。
这个阴阳五行之学,有两句传统的话,诸如算命、看风 水、看相等等都用得着的:“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 离壬。”你们诸位学阴阳、学算命学的,这个很重要。本篇 讲“伏食”,是靠这个真意,道家的结丹要三家会合,这三 
^ 家比喻是婴儿、姹女,外加一个媒婆(黄婆〉,即童男、童 趴 女加上真意,三家结合才能成丹。
I : 很多人读了弄不清楚,就认为是采阴补阳了。其实黄婆
的意思是“中黄真土”,是指真意;婴儿是比喻那个本性, 明心见性的那个“性”字;姹女是比喻命。性与命,一个属 阴一个属阳,性命双修结合。这两样东西如何结合呢?要透 过真意,如果用思想用妄想心去守窍,有心去人定去求证, 那是第六意识作用,没有用。真意是什么呢?如如不动,杂 念妄想没有了,也等于禅宗讲的“一念不生全体现”,那就 是真意境界。在这个一念不生之间,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