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385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385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女真彻底被收复,完颜阿骨打押解进京,只剩下苟且偷生的大辽。也真正意识到,亡国之其不远也。整个大辽上下,也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在完颜阿骨打押解进京,享受到大宋皇城百姓沿街观看,并给予鸡蛋菜叶问候之下。赵孝锡甚至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命人将其推出午门斩首。
  另外却亲自出行,带着这颗有点死不瞑目的头颅,还有女真的王旗。来到安葬有段时日的赵煦墓前,祭奠这位英年早逝,同样被赐封大宋哲宗皇帝的赵煦。
  与众同时,一直没被斩首的慕容复,同样被带到了墓前。看着手持宝剑走来的赵孝锡,慕容复却显得很坦然。他很清楚,他的头赵孝锡要亲自取。
  迎接死亡那一刻,同样得知完颜阿丽朵事情的他,突然跟赵孝锡提出,希望他死后。赵孝锡给保留他一点骸骨,命人送回辽东,将其埋葬在完颜阿丽朵的墓旁。
  看着慕容复祈求的眼神,赵孝锡平静的道:“慕容,你应该庆幸,你此生有如此良妻。只可惜,你误了她,醒悟的也太晚。到了地下,你再向她们一一赔罪吧!”
  不再多给慕容复说话的机会,一剑削飞慕容复人头的赵孝锡。仰头怒吼道:“小六,堂兄替你报仇了!希望你在天有灵,也可以瞑目了!”
  陪在他身边的大臣,看着这位大宋臣民都忠心敬仰的皇帝,在此刻却流下了泪水。便真正明白,先皇在其心目中的地位,真比他们想象的还高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事尘埃落定

  用完颜阿骨打还有慕容复的人头,在赵煦墓前祭奠完,赵孝锡也觉得一块压抑心头的石头搬开了。不管怎么说,让赵煦提前驾崩,赵孝锡一直觉得有些内疚。
  现在终于将导致赵煦提前驾崩的元凶斩首,赵孝锡觉得赵煦再天有灵,看到这一幕应该欣慰了。继位至今,赵孝锡都做到当初对赵煦的承认,视其子嗣如亲兄弟一般。
  眼下整个皇宫之中,除了赵孝锡的妃嫔之外,赵孝锡的妃嫔同样居住其中。虽然赵孝锡不可能,去宠幸这些被赵煦宠幸过的妃嫔,却也给她们足够的自由。
  赵煦留下的几个女儿,赵孝锡同样给予公主的封号。那怕赵煦的母亲,此刻在皇宫之内,同样享受着皇太后的封号,地位相比以前并不下降多少。
  甚至赵孝锡的母亲,也被封为皇太后之后,两个以前就交情不错的女人,反倒有个伴一样在皇宫相互照顾。这让赵煦的母亲,也倍感欣慰,觉得儿子没选错继承人。
  自从继位之后,赵孝锡对皇宫做了不少的改变。首先那些才人宫女,都被赵孝锡赦免其返家。整个皇宫之内,如今太监宫女的数量,比以前也少了几成。
  更有甚者,赵孝锡从来不会约束众妃嫔,不许踏出宫门一步。这种宫廷的自由,让大多出身江湖的众女,也觉得非常高兴。觉得进入深宫,也没想象中失去自由。
  眼下嫔妃之主,自然还是替赵孝锡生了儿子的木婉清。这位皇后娘娘,如今替赵孝锡打理着后*宫的一切,对其取消进贡秀女的事情,多少也是心生赞意的。
  只是面对赵孝锡子嗣不旺,木婉清多少有些着急。也曾跟赵孝锡提过。是不是多选一些秀女入宫,以延续赵孝锡的血脉,结果却被赵孝锡很干脆的拒绝。
  用赵孝锡的话,现在他身边的女人够多了。一个月三十天轮下来,每个女孩差不多只能轮到两天,这对女孩们而言。无疑是不太公平的。
  虽说皇帝都可享受后*宫佳丽三千的待遇,可赵孝锡很直接的对木婉清说道:“这种事情,会要了一个皇帝的命。有你们在身边,我就很知足。知足者常乐啊!”
  面对赵孝锡的坚决,木婉清也不好多说什么。而替赵孝锡生下一位公主的金妍儿,也在回归皇宫之后,正式将身下四个侍女,推荐给了赵孝锡,以增加妃嫔的数量。
  对于这种事情。赵孝锡倒没怎么拒绝。将这四位同样貌美端庄的女孩,收入房子赐予平妃的封号,让她们在这宫廷之中,能永远陪着金妍儿,倒也不失为一种幸运。
  斩掉慕容复的当夜,赵孝锡特意到王语嫣的房间留宿。面对赵孝锡似乎打破惯例,突然决定来她房间就寝,聪明的王语嫣似乎也意识到什么。
  靠在这个男人胸膛上。略显不满的道:“你这个小气鬼,看来还是觉得我会旧情难忘吗?人家都是你的妃子了。对早年的事情,早就不放在心上了。你还不放心吗?”
  摸着女孩柔滑的后背,赵孝锡笑着道:“不是,从一开始,我便知道你跟他不可能。只是觉得,今天我将他手刃。应该过来跟你说一声,让你同我一样将他遗忘。
  按照他死前的约定,我已经命人,将他的骨灰送回辽东,跟他那位正牌的妻子合葬。如果他不是燕国皇室后裔。或许也是一个盖世的英雄啊!”
  王语嫣点点头道:“是啊!想不明白,你们这些男人,为何这么热衷争霸天下。在我看来,人生一世,最后不都变成黄土一杯。做人何必活的那么累呢?”
  对于王语嫣至此还单纯的性子,赵孝锡自然是很喜爱的。想着前世,他迷恋这位神仙姐姐最多。现在收其为妃,也算了却前世一桩愿望。
  想到这里,赵孝锡笑着道:“语嫣,清露也怀上了,为何你这肚子怎么就没动静呢?按理说,自娶你过门之后,我可没少下功夫。是不是还不够努力啊?”
  提及这个事情,王语嫣也有些忧怨般道:“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婉清姐姐她们都能怀上,我却怀不上孩子呢?母亲前番来信,又询问过这个事情了。”
  面对王语嫣的话,赵孝锡却笑着道:“你这丫头,真是不能开玩笑。算了!我也只是这样一说,你还真的当真了。孩子的事情,早晚都会有的,灵儿不是也没怀上吗?
  我以前就说过,这种事情要看运气,当然也要看我们努力了。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我相信早晚,你会生出属于我们的孩子。时间不早,抓紧点时间吧?”
  望着脸红如霞的王语嫣,含羞般的点头,赵孝锡将被子一拉。盖住两人的身体,开始在被子里上下翻腾起来。希望播撒的种子,能早日结出爱情的果实来。
  在赵孝锡享受着这种与女人们乐趣的同时,远在大辽上京的耶律图。面对乔峰跟张亭光,两路大军胜利会师上京城下,也明白留给大辽选择的时间不多。
  是战是降,压抑着大辽君臣不能入眠。而战,败是肯定的,可死的多少有尊严一些。如果降的话,能否保命是一说,大辽的荣誉肯定丢光了。
  在女真被征服之后,乔峰也挑选了一批女真骑兵,配合原有的骑兵从辽东杀入上京。两面受敌的辽军,最终节节败退,不少辽国贵族见势不对或逃或降。
  这些在此征战接近一年多的骑军将士,也很清楚拿下大辽上京府,这次征战大辽的战事便算结束。这个曾经压在大宋头顶的大石,也能彻底的移开了。
  至于目前稳居辽西的另一个辽王,在这些大宋将士看来,拿下上京府大辽便不复存在。远离辽西的反叛者,早晚也只有向大宋臣服的份。
  看着满堂沮丧表情的大臣,全无皇帝形象的耶律图,很颓废般道:“是战是降,你们倒是说话啊!站在这里,能把城外的宋军吓走吗?”
  面对耶律图的质问,这些大臣都不好说什么。能说的先前早就说了,现在无非就是等耶律图下决定。无论是主战还是主降的,他们其实都知道,战跟降的结果都注定了。
  这个曾经威名天下的大辽帝国,如扫进历史尘埃的时间不远。降的话,至少能保证皇帝以下,百官跟百姓的安全。至少目前看来,大宋的骑军并非很残忍。
  如果战的话,后果就非常难预料。为了所谓大辽最后一点荣誉,便搭上所有百姓跟将士的性命。谁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那能做出的选择,似乎只有降了。
  原本耶律图不是没想过,去投靠那位被父亲宣为叛逆的堂叔。可他非常清楚,到那里他的下场同样好不到那去。一个不慎,也是客死辽西的下场。
  此时此刻,才真正明白皇帝不好当的耶律图。很后悔,当初为何要贪图这张椅子,让他承受这亡国之君的污名。这可会遗臭万年的啊!
  面对闷不吭声的朝臣,耶律图最终无奈的挥手道:“走吧!你们都走吧!有多远走多远,这大辽怕是完了。让朕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吧!明日开城向宋军投降!”
  最后一句话说出,耶律图觉得身上的力气一下被抽空。反观那些大臣,长松一口气的人占多数。那怕唯数不多的几个,也只能握紧拳头退了出来。
  他们想尽忠殒国,没人会阻止他们。可对抗宋军的后果,或许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如今上京皇城中,百姓跟士卒早就不想打了。敢反抗的辽人下场,已经听到太多太多了。
  相反投降宋军的辽人,如今日子过的似乎不错。那怕失去了不少自由,可至少宋军没对他们过多压迫。只要老实本份放牧,生活反倒比以前过的还好。
  如今整座皇城之中,愿意跟皇帝一条道走到黑的百姓跟士卒,其实真的不多。仗打这个份上,已经没有意义。要么逃往辽西,继续幻想着东山再起。
  要么便是忍气吞生,降于大宋,继续做一个牧守草原的部落百姓。真正觉得失去权利地位的,都是大辽的王公贵族。普通大辽百姓,反倒希望大宋军队的到来。
  因为乔峰的原因,老实的大辽百姓,宋军对其秋毫无犯。而真正被宋军处罚抄家,往往都是那些食万户的部落首领跟贵族。对这些人,其实大辽百姓也无甚好感。
  用大辽兵部大臣的话,这一仗军心民心都输给大宋,这战争怎么可能打的胜呢?既然胜不了,那就只能投降了。毕竟,江山易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天,当包围上京的宋军准备攻城之时,上京城头打出的白旗,令所有宋军愣了一下。很快便发出震天的万岁之声,这白旗出现,意味着上京不攻自破。
  拿下大辽的上京府,便意味着大辽彻底灭亡。这也意味着,参与征辽之战的大宋官兵,也可以开始期盼着,如此大胜之后朝廷给予他们的封赏。
  久未回故里的他们,也能做为荣誉之人班师回朝,这种如同开创盛世的场面,也将永远让他们铭记不忘。到老,他们也会为今日之见证而自豪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绍圣三年夏,持续一年多的宋辽之战,伴随新继位的大辽皇帝耶律图。将大辽的传国玉玺,满脸泪水的递交到,大宋安辽侯萧峰之手,算是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
  相比跪在城门前,辽国君臣百姓沮丧跟哭泣的神情。同样出身契丹的乔峰,却不知为何没有一点喜悦之情。只是能让战争结束,心里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随着乔峰将玉玺举过头顶,城外围城的宋军,再次响起震天的万岁之声。而这一幕,也喻示着一个崭新王朝的出现,从此也拉开宋之盛世的序幕。
  接过玉玺朝众军展示了一下,乔峰便随手将其丢到张亭光手中,略显平静的道:“张将军,麻烦你写份奏折,向皇上报捷吧!这劳民伤财的一战,总算结束了!”
  自从赵孝锡封乔峰为安辽侯,张亭光也清楚,如今这位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