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368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368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昨天的万人骑对决,今日的骑兵却更为庞大。整个丰台平原,呈现出一列列人与马并排的波浪。双方的骑兵,站在本方的高地上,凝视着即将拼生死的对手。
  这样的骑兵对决,瞬间便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能否在这场对决中生存下来,便要看他们的运气跟实力。只是不少人都清楚,这一战将会名留青史。
  是成为败者,被世人永远铭记,还是成为胜者被人永世祭奠。两方的骑兵,更多希望的还是后者。只是战争,永远充满不确定,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胜负如何。
  伴随着辽军后方的号角手,吹响那支激昂却带有苍凉之气的号角。一队队大辽骑兵,挥动着马刀,喊出震天的杀气,真正遮天蔽日般杀下高地。
  与此同时,后方指挥骑兵作战的张亭光,同样命人敲响了出击的战鼓。那咚咚咚的声音,伴随着宋军骑兵的杀出,似乎也显得有些壮烈。
  双方近二十万的骑兵,源源不断的冲击在一起。人落马倒的情况,到处都能看见。单单两军初接触,只怕便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
  在这种对决中,人命似乎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伴随着冲锋的道路,被一具具人尸马尸给阻住,双方的骑兵对决,也真正展开。
  相比辽军骑兵,大多都是精锐不会什么先后。张亭光却清楚,接战那一刻再强的骑兵,也绝对没多少幸存的希望。所以,前军骑兵大多由边军骑兵担任。
  这些边军骑兵当然清楚,让他们打先锋意味着什么。可他们同样清楚,张亭光跟那位做镇中军的皇帝,都答应过。此战阵亡的将士,入功德祠抚恤金加倍,其家眷永免税赋。
  这样的好处,对于这些边军将士而言。能活下来,便是英雄的存在。那怕死去,他们也能替家人,搏出一个未来。而当兵,图的不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
  望着两方骑兵纠缠在一起,开始展开了浴血拼杀。两方的统领们,都注视着战场的形势。与此同时,章惇却开始安排步军阵营,不断的往前进击。
  对于章惇而言,他清楚宋军的骑兵,相对辽国而言略输一筹。可步兵对战,他还是有信心完胜辽军。于是,在骑兵开始纠缠在一起,步兵方阵便开始压上。
  预料到这种情况的耶律良才,很快下令道:“现在轮到步兵上,告诉那些统兵将领。在骑兵没完成战斗前,不许宋军步兵上前一步。言退者,杀!”
  这个时候,容不得有任何仁慈之心。耶律良才,也清楚一战功成万骨枯的道理。这事关国运的一战,只要能胜,死多少人他都不会在意。
  伴随着耶律良才有些冷酷的命令下达,辽军的步兵同样开始出击。面对主动发起进攻的辽国步兵,章惇也清楚。步兵间的对决,也开始了!
  看着双方的步兵,开始朝廷箭射盾防的试探性攻击。章惇却还是下令,步兵方阵继续往前压。只有压到辽军失去方寸之时,才是两军真正的决战开始。
  面对宋军稳如磐石般的军阵推进,辽军的步兵统领们,能做的便是指挥部下。亡命般的向前,以血肉之躯阻拦宋军的前进,替本方骑兵争取时间。
  步骑开始全面接战,丰台平原上的刀兵之声,也变得响彻云霄。在这个时候,双方真正的统领,却都待在本阵的后方,时刻注视着战场的局势进展。
  相比赵煦这方,炮队跟火枪队还未接战。辽军这边,重装骑兵同样没有出战。也许两方都清楚,这些兵力都要保留到最后决定胜负是之用。
  在这个时候,边军的骑兵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与辽军骑兵间的差距。有时候,那怕两人对付一个辽军骑兵,胜利的也未必是他们。
  真正充当根基的骑军将士,此刻也爆发出他们最强的战力。能被挑选进骑军中,他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个时候才是他们真正一显身手的时刻。
  宋军骑兵这种悬殊的区分,让辽军骑兵也显得非常不适应。有些对手,觉得很容易便能对付。有些对手,却觉得异常棘手。以至他们根本分不清,对手强与弱!
  也许这种不解之意,令宋军骑兵跟辽军骑兵的交锋,变得越发势均力敌起来。而伴随着战局的拖延,双方的骑兵损失,自然也在不断的减少当中!谁胜谁负,真的还是未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骑VS重骑

  骑马对决永远都是最惨烈最畅快的撕杀,两军各十万的骑兵,围绕着丰台平原的撕杀。让任何见证这场骑兵对决的人,都有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之意。
  震天的怒吼,惨绝人寰的惨叫,还有战马的悲鸣之声,将这块以往安宁的平原,变成一场血与肉的人间地狱。可身处其中参战的人,却几乎遗忘了一切般。
  那怕很多骑兵,身上已然血流如注,可只要没倒下,他们的战刀便不会停下挥动。每个人都变成无畏的勇士般,想着将当面之敌给砍落于马下。
  在这种比拼完技能,开始比拼意志力的战争中。原本实力不佳的边军,看着骑军将士真正做到,什么叫死战不退,也渐渐找回属于骑兵的那份血性。
  面对实力比他们强不少的辽军骑兵,一些边军骑兵到最后,几乎是以命搏命般。不顾生死,也要拉对方一人落马。只要坠落马下,不论是谁都很难幸存。
  边军骑兵的血性,同样刺激到已然觉得疲惫不堪的骑军将士。觉得那原本已然抬不起的双手,似乎又重新充满了勇气般,心中一股信念坚持着他们奋勇杀敌。
  一些辽军骑兵看到这种情况,同样真正懂得,大宋崛起已然势不可挡。有这样无畏生死的骑兵,这些宋军不再是以前软弱可欺的羔羊了。
  都说战场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在两国的总指挥都觉得,辽军更胜一筹的情况下。却因为骑兵对决,抛弃了骑兵固有的对决方式,改为拼血性跟意志力的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实力稍显一筹的宋军骑兵,因为骑军的死战不退跟英勇。边军骑兵的不顾生死奋勇拼杀。局势似乎,开始慢慢朝着宋军这边倒去。
  看着一些边军骑兵,已然身为数刀,却在最后吼叫着不顾刀枪剑戟临身。硬是拖着一个辽军骑兵坠入马下,这种同归于尽的血性,让辽国骑兵开始产生了畏惧。
  对于这些草原部族的骑兵而言。此战就算失败,他们至少还能回归草原。如果他们死在这里,只怕英灵都未必能回归部落。一时间,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起来。
  关注着战场形势的耶律良才,也没想到战场会出现这种情况。立刻道:“命令重装骑兵出击,凿穿宋军的骑兵防线,直接杀进宋军步兵方阵之中,其余骑兵跟随冲阵!”
  伴随着耶律良才的命令下达,五千大辽最精锐的重装骑兵。终于缓缓的显露出身形来。看到这支骑兵出现,赵十八朝赵煦道:“皇上,下令骑兵撤退吧!”
  赵煦有些皱眉的道:“赵将军,为何此刻要下令骑兵撤退呢?我军明显占据优势啊?”
  赵十八很痛快的道:“皇上,王爷以前说过,骑军对付番邦骑兵,以一敌二都不是问题。可碰到辽国重装骑兵,以及西夏的铁鹞子。便需退避三尺,以防折损过大。
  请皇上放心。如果末将猜测不错,王爷此刻肯定已经抵达了战场。只要末将发出信号,他应该会出现战场的。想对付辽国重装骑兵,唯有王爷的鬼骑军。”
  一听赵孝锡有可能抵达了,赵煦也无奈道:“你们王爷,还真是喜欢玩神秘。即如此。传令骑兵撤退,你发信号让他出来吧!”
  伴随着赵煦的命令下达,击鼓手敲响了骑兵撤退的鼓点。这种撤退的鼓声响起,令很多骑军将士,都觉得非常不解。那怕辽军骑兵。也觉得非常不解。
  就在这个时候,一支特别的烟花,在宋军的中军大营给射出。看着在天空绽放的鬼脸形状,无数骑军将士忍不住欢呼道:“鬼骑军!是王爷的鬼骑军烟火信号!”
  想到又能看到那支,骑军中人人都想加入的鬼骑兵。这些有些不甘离开的骑军将士,立刻在烟花出现后,便选择了掩护边军骑兵后撤。
  宋军阵营中,呈现出的特殊的情况,让辽军也有些不解。虽然他们很想,追击后撤的宋军骑兵。可那些骑军将士的掩护,同样令他们心存畏惧。
  加上一番撕杀之后,他们同样疲惫不堪。而这个时候,他们却听到本方阵营后面,那跑动起来有点令地面颤抖的声音。
  看着那面孔都被遮盖起来的重装骑兵,辽军骑兵也终于明白,为何宋军骑兵会后撤。在这种双方都快力竭的情况下,重装骑兵的出现,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几乎不用将领下令,这些辽军骑兵很快让出了通道。在这些重装骑兵面前,这些一向自傲的部族骑兵,也不敢随便摆资格。
  看着后方的掌旗使,打出随重装骑兵冲阵的信号。这些已然疲惫的辽军骑兵,也觉得非常兴奋。想跟着这支,在大辽同样被喻为精锐中精锐的骑兵与宋军一战。
  可就在他们期待着宋军骑兵崩溃之时,进行后撤的宋军骑兵,同样让给了一条通道。每个人都欢呼着叫喊道:“鬼骑军!王爷的鬼骑军,鬼骑无敌,王爷万胜!”
  就在辽军骑兵,想看看宋军到底有何兴奋时,一支着装一致带着鬼脸面具的骑兵,突然出现在辽军重装骑兵的跟前,尽管只有一千人,却令不少辽军有种胆寒的错觉。
  那怕平时很傲气的重装骑兵,看到这支突然出现的轻甲骑兵,也不由的放缓了冲锋的脚步。觉得这支轻甲骑兵,只怕没想象中那样好对付。
  随着骑着白马走到阵前的赵孝锡,同样带着一付阎王的面具。举起手中的铁胆银枪,观战的宋军骑兵,都不由自主的停下欢呼的声音。
  望着奔行而来冲阵的辽军铁甲骑兵,赵孝锡冷酷的声音道:“骑军,迎敌!”
  简单的四个字响彻云霄,不多时那些原本疲惫的骑军将士,却麻利的排好阵营,站在赵孝锡的骑兵后面。有些老兵,甚至脸上有种狂热般的神色。
  就在这时,赵孝锡又道:“土字营,披甲换装!”
  抵达阵前的赵孝锡,雷霆般立即下达了两条命令。而土字营的统领折知刚,立刻吼道:“兄弟们,王爷回来了,换盔甲,迎战了!”
  一帮等待多时的重装骑兵,立刻披上重甲走出宋军骑兵的阵营,成为第二梯队站在鬼骑军的后方。看到宋军也有重装骑兵,辽军的重装骑兵也显得有些意外。
  就在双方距离已然不远之时,初临战场的赵孝锡杀气腾腾的道:“鬼骑听令,换短矛!”
  几乎在声音落下之时,这些鬼骑军将士,便从马袋之中,取出一根锋利的短矛握于手中。随着赵孝锡又下令道:“游骑阵,自由猎杀!”
  拍马而出的赵孝锡,面对这些连成一片铁桶阵的辽军重甲骑兵,竟然开始发动了冲锋。而随着他的冲锋,其余鬼骑兵同样拍马出击。
  等到鬼骑兵距离重骑兵已然不远时,赵孝锡握紧手中的短予吼道:“掷!”
  将手中锋利的短矛,直接投掷到辽军重甲骑兵的身上。伴随着矛头直接扎破盔甲,这位觉得防御无死角的辽军重骑兵,也不明白为何对方的力度如此之大。
  就在这时,如雨般的锋利短矛,跟一阵枪雨般投掷了过来。看着如此锋利散发着寒光的短矛,辽军的重装骑兵们,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