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314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314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赵孝锡看来,琼州岛上所谓的原住民,其次原来都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大多都是,在琼州被发现时,陆续迁移到这里落地生根,最终形成民族的原住民。
  如果追溯历史的话,这些原住民最早定居琼州,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所以,在赵孝锡看来,琼州的原住民,跟如今新南城奴役的土著,完全是两种概念。
  相比汉族移民们,更喜欢居住于山脚田间,这些原住民更喜欢住在山上。而眼下屡禁不止的山匪,很大程度上,让山上跟山下的百姓相互对立。
  想要改善这种因为资源跟理念,甚至于信仰不同而产生的争斗。就必须让他们,能够坐到一起好好的谈。可如今琼州的官员,大多都是汉族不太理会这些原住民的诉求。
  正是这种隔阂,让琼州的民族对立情况非常严重。很多地方,甚至发生过集体的械斗事件。这种死循环之下,更加深了新移民与原住民间的冲突与误会。
  而在现任官府看来,居住在山间的原住民,从来不知道交税是何物。想从他们手中征税,得到的结果,往往都是这些原住民的集体反抗。
  久而久之,官府似乎也有意冷落这些原住民。这也导致,新移民跟原住民间的来往,异常的稀少。就算有所接触,也往往都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货物兑换。
  根据赵孝锡前世对琼州的了解,他清楚这些所谓的原住民,其实是后世黎族的祖先。这个民族,那怕在后世,也是琼州人口居多的民族之一。
  当然,现在的琼州岛上,黎族人口并没后世那么多。根据布衣阁的调查,居住在琼州岛上的黎族人,大概有三万人左右。可分布在若大一个岛上,还是不怎么起眼。
  只是将岛上的汉族人也统计起来,就会发现黎族其实也算琼州的一个大族。可一直以来,历任琼州官员,都没怎么把他们当回事,只要他们不闹事,也就给予无视。
  可在赵孝锡看来,既然这些黎族人,也是治下的百姓。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就有必要改变。要让这些黎族人,走出大山试着跟新移民接触,他们才会真正明白民族融合的好处。
  根据布衣阁的调查,黎族人现在的生存状况,其实很不容易乐观。尤其是在新生儿的事情上,落后的医疗条件,让他们的新生儿死亡率非常高。
  隐居大山之中,固然可以减少与山下人的冲突。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变成真正的土著民一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这样下去,自然不是赵孝锡希望看到的。
  就在赵孝锡一行人,奔波了半天之后,终于来到琼山与汀迈交界的区域。望着前方变窄的道路,赵孝锡突然举手示意众人扼马停步。
  做为赵孝锡身边的近卫,赵大等人自然意识到,前面搞不好有埋伏。立刻骑马上前,护卫在赵孝锡的身前,注视着前方那处狭窄的官道密林。
  唯有赵孝锡笑着道:“无妨,不用太紧张,只是几个小蟊贼而已。既然他们不愿意现身,那我们就过去会会他们好了。说起来,我好久没碰到打劫的了!”
  以前行走江湖时,这种拦路抢劫的山匪,赵孝锡自然没少碰到过。可他还是没想到,刚出琼山还没踏进汀迈境内,就碰到这种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打劫的山匪。
  通过这一幕,也让赵孝锡明白,琼州的匪患问题,只怕大大超出他的预料。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想振兴琼州的民生治安,几乎是句空谈。
  随着赵孝锡等人,慢骑来到路口时,果然看到一群衣着破烂的青壮。拿着不少自制的武器,将赵孝锡一行人给包围起来。
  为首的一位中年人,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的道:“不许动,打劫!把你们身上值钱的东西都留下,我们给你们一条活路!”
  这语气跟表情,一看就不是什么惯犯。甚至赵孝锡等人,能够明显看到,包围他们的人当中。手中握的木枪,都在不停的颤抖,这情形有点诡异啊!(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抢钱与送钱

  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的强盗,赵孝锡心里非但没有怒气,反倒觉得有些臊的慌。原因很简单,这些所谓的强盗,是他治下的黎民百姓的啊!
  牧守一方,恩养百姓,本就是身为官员的责任。做为琼州的统治者,治下出现这样被逼上绝路的百姓,说他失职一点不过份。那怕赵孝锡,双腿昨天刚踏上琼州。
  望着抽刀进行护卫的赵大等人,赵孝锡翻身下马道:“赵大,都把武器收起来。这些人,只怕不是什么惯匪,用不着这样紧张。没我命令,不许动手!”
  听着赵孝锡的话,赵大等人很干脆利落的收刀,可眼神还是注视着,这些拿着简单武器的打劫者以防有什么意外。当然他们也能看出,这些人只怕不是什么惯匪。
  或许是看到赵孝锡等人下马,将武器也收回去。那位有点冒汗的中年人,又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富贵人,只要给我们十两银子,我们就不伤害你们。”
  从这话中能听出,他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打劫,就会抢十两银子。而赵孝锡等人的战马,随便一匹也能卖出几百上千两银子。
  看着这些显得很需要钱的强盗,赵孝锡上前道:“银子,我可以给你们,可我想知道,为何你们只要十两银子。还有,如果我没猜错,你们应该是附近的百姓吧?”
  也许是感受到赵孝锡身上,有点富贵逼人的感觉。这位中年人,突然显得有些惧怕不敢吭声。反倒站在他身后,一个显得很冲动的年轻人开声了。
  说道:“二叔,既然他说给钱,又说有钱。那就让他掏钱。跟他说这么多做什么?我们在这里守了半天,好不容易守到这群有钱人,赶紧让他们给钱才是正事。
  如果我们回去晚了,妮子就要让那些人给带走了。要是你不想伤害这些人,那我们就杀回去,跟那狗官直接拼了。大不了。我们也上山为匪去!”
  从这位年轻人的话里,赵孝锡听到一个令他皱眉的情况。狗官,抢人,这些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堪的事情。如果真是如此,那他说不定要开杀戒了!
  想到这里,赵孝锡很快道:“赵大,取十两纹银来!”
  赵大也没迟疑,很快从身上掏出两锭纹银。递到赵孝锡手上。这群打劫的百姓,看到这两锭银子,情绪都显得有些激动。要不是害怕,估计都直接过来抢了。
  拿着两锭银子,赵孝锡才道:“这是十两纹银,我可以给你们。但有一点,我要跟你们一起去看看,这十两纹银。你们到底用来做什么。行吗?”
  望着递过来的纹银,这位领头的中年人还没说话。那位年轻人直接伸手。将纹银取过来,笑着道:“二叔,看来还是你眼神好,知道这些人身上有钱。
  这位贵人,你要是不怕那些狗官凶狠,那就跟我们过去看看。反正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拦路抢劫。二叔也是看你们骑马,肯定不差这些银子。
  二叔,赶紧走吧!出晚了,怕是要出事。这位贵人,一看你就是面善的主。希望等下你能帮我们撑撑场子。要是能治治那些狗官,我们李家庄百姓都会感恩于你的!”
  从这位年轻人的回答中,赵孝锡多少感觉出,对方怕是猜出他是有身份的人。而普通的乡下年轻人,能有这种见识跟胆量,想必也有其过人之处。
  很快道:“年轻人,看你谈吐不凡,你读过书?”
  年轻人笑道:“让贵人见笑了,我没怎么读过书。只是在县里跑过一段时间堂,见的人多了,也就能识些字懂些礼。可惜,就是没钱啊!”
  钱!不管那个时代,都是一个不能逃避的字眼。如今琼州的百姓,虽然不需要承担朝廷的税赋。可本地的税赋,同样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一年到头幸苦忙活,吃不饱穿不暖不说。只要有个头疼脑热,百姓往往要靠借贷过日子。而这种贷,往往一借就还不清,最后不得不出现卖儿卖女抵债的悲剧。
  在大宋,贩卖奴隶并非什么大罪。而不少大户人家,都豢养着很大一批所谓的家丁跟奴隶。奴隶的生死,在这些大户人家,是得不到保障的。
  先前还刀枪双向的两方人,随着赵孝锡掏出十两纹银,关系一下变得融洽起来。那位拿到银子的中年人,也显得感恩戴德般,给赵孝锡行礼进行感谢。
  也许是急于拿钱回去救人,让自家侄子招呼着赵孝锡一行,自己带着几个同龄人赶紧往官道边的小路上行去。从这脚步中,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急切。
  为了不影响行动,赵孝锡让随行的护卫,留下两人照看战马。自己带着赵大等人,跟着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往他们居住的李家庄走去。
  在行进的过程中,赵孝锡也知道,这些百姓都属于汀迈汉下的百姓。这位年轻人,也是村子唯数不多,见过世面的年轻人。而所谓的见世面,就是在汀迈当过跑堂。
  这次他们拦路抢劫,原因正如赵孝锡猜测的那样,是一起因为借贷而引发的逼债风波。借钱的,正是那位李家庄的庄主李有富,逼债的,则是汀迈县的县尉而非县令。
  从交谈中,赵孝锡得知李家庄,算是汀迈治上为数不多,还算能活下去的村子。只是近年来,随着县衙收取的税收过多,百姓都有些活不下去。
  更令赵孝锡气愤的是,从这位年轻人嘴中得知。汀迈县刚刚以王爷新到的名义,向境内百姓征收贺礼,说是王爷新至,只要让王爷看到诚意,必有相应封赏。
  巧立名目敛财,这让赵孝锡对这位汀迈知县,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布衣阁的情报,这位知县并非汀迈人,可他也算是半个汀迈人。
  这样说的原因很简单,这位也是朝廷任命的汀迈知县。被派遣到汀迈之后,跟汀迈的第一大族陈家结成了姻亲关系。眼下这位县尉,正是其妻弟担任。
  这种情况,在琼州的各县中并不稀奇。可正是这种情况,导致琼州官不正民不顺,官民之间的对立情况也不少见。实在没活路的百姓,往往采取对抗或逃避的态度。
  对抗的方式,无非就是远遁深山落草为寇,杀些官差泄愤。真正敢攻打县衙,做出造反举动的百姓,似乎还真的不多。而实在没活路,就选择离开琼州远走它乡。
  新南城的移民中,有一部分就是从琼州迁移而去的。甚至在琼州一些沿海的村庄,几乎是空无一人。正是这种情况,导致琼州的户丁,也在不断的减少当中。
  在这种交谈当中,这位年轻人也好奇的询问道:“贵人,看你出门都带着佩刀的武士,你应该不是本地人吧?是第一次到琼州来吗?还是行商的海商?”
  对于他的询问,赵孝锡笑着道:“等下该你知道的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我的身份是什么。赶紧走吧!如果我猜测不错,只怕有钱你们也赎不回人来啊!”
  根据年轻人的描述,赵孝锡知道这位李有富的女儿,是李家庄最标致的女孩。而那位县尉,从布衣阁提供的情报,却是个色中饿鬼。
  到嘴的肥肉,他又怎么可能吐出来呢?
  几乎不用想,等到李有富把钱交给对方,这名县尉恐怕又会以别的名义,抢夺李有富的女儿。这才是他真正想得到的东西!
  做为陈家的嫡系子弟,又身居县尉之职,十两纹银对他而言根本不算钱。更何况,县尉掌管汀迈刑捕之事,也算是一县的军事主官,有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