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大胤仙朝 >

第36章

大胤仙朝-第36章

小说: 大胤仙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下很干净,陈九也不擦,直接一屁股坐下:“哎,你说咱们先生是修炼方士的高手吗?”。
  易萧潇远远的看了女先生一眼,然后看着陈九:“你对那个方仙道的术法感兴趣?”。
  “嗯,你想想啊,以后出去玩的话直接一伸手,就有了水,一点就有了火,那绝对是一件美事”。
  易萧潇翻了翻白眼:“你以为修炼方仙道是那么简单的吗?”。
  “怎么,很难吗?”。
  “不是难,是非常难,方仙道乃是所有体系之中最为难练的法术之一,要有资质,要有运气,要天时,要地利,不过方仙道的玄妙却不是武者能够媲美的”。
  陈九目露向往之色:“真是奇妙啊,好好和我说说”。
  “方仙道的修行方法与我们武者不太一样,方仙道第一部是坐死关,或者是历世,看破红尘本质,然后借此斩去**凡胎,也就是修道的开始,退去凡胎,意为蜕凡”。
  “第二重境界是筑基,何为筑基,就是筑下修道的基础,乃是整个修炼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筑基的好坏决定了修炼者能够走到哪一步,成就如何,所以说筑基九重天,一天一个坎,只要能够完成九次筑基,那定然能够成就无上大道,可惜了,至今好像还没有听说谁能九次筑基,就算是一些个天才,也就都是六次道七次,八次的都很少见”。
  “这第三重境界是入道,真正的踏上了大道的门槛,成为了真正的方仙道修士,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第五十四章 吾善养浩然正气

  陈九沉思了一会之后就被易萧潇给拽醒了:“先生来了”。
  陈九赶紧拿出课本:“这浩然正气不是像方仙道那般打坐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不断的理解经意,培养自己的品德,正义感和道德,可是该怎么培养呢?”。
  女先生轻轻的在陈九面前走过去,陈九与易萧潇相互看了一眼:“咱们别说话了,赶紧领悟浩然正气吧”。
  忽然间陈九机灵一动,伸手在怀中摸索了一阵,拿出一个横幅,易萧潇疑惑的道:“这是什么?”。
  “哈哈,好东西啊,这是圣人的手稿”陈九得意道。
  易萧潇拍了拍脑袋:“哦哦,我把你给忘了,你可是圣人之姿,能写出圣人手稿的家伙,还不快快拿出来”。
  易萧潇和陈九还真不客气,伸手抢过陈九的圣人手札,瞬间打开。
  太庙瞬间震动,无尽的浩然正气横空而起,圣人手札散发出一股白色光芒。
  远处,女先生面色一变:“又出现圣人手札了”。
  说完之后女先生快步来到了陈九与易萧潇的面前,随即将目光牢牢地盯在了那幅字画上面,像是苍蝇闻到了鱼腥味,再也移不开了。
  圣人手札是何等的珍贵,就算是这个女先生也没有机缘一观。
  “何处来的圣人手札?”女先生声音激动道。
  易萧潇在哪字中的意境之中回过神来道:“先生,是陈九的”。
  “是你的?”先生的一双美眸牢牢的盯着陈九。
  陈九咽了咽吐沫:“是我的,怎么?”。
  “能不能借我观摩几天?”。
  陈九摇摇头,虽然那个先生的眸子诱惑力十足,但是与自己的小命比起来不算是什么,只要一想到那无处不在的阴司,陈九背后的汗毛就会乍起。
  “可惜了”先生恋恋不舍的看着那幅字画,那圣道的气息令其痴迷。
  陈九舔了舔嘴唇:“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最近遇到了点麻烦事情,要靠着这幅字画来保命,先生要想观看这字画,恐怕只能在我身边观看了”。
  女先生忽然间一笑,犹如百花绽放,整个太庙在这一瞬间都明亮了不少:“那说定了,未来的几个月我可要赖定你了”。
  一边的易萧潇看着陈九的这幅猪哥样,不由的冷冷一哼,陈九回过神来,讪讪道:“先生客气了”。
  “我叫朝小鱼,比你们也打不了多少,以后在外面叫我小鱼姐就好,不过在书院里面我可是先生”。
  “是,是”陈九点头。
  “还不将字画展开,大家好一起观摩”朝小鱼毫不客气的对着易萧潇道。
  易萧潇看了陈九一眼,然后无奈的道:“这般宝贝你居然随意示人,以后少不了麻烦”。
  朝小鱼自信一笑:“没事,一切有我当着,以后我罩着小九”。
  这般动静不单单是将附近的书生惊动了,就连一些个夫子都惊动了,不过在朝小鱼杀死人的眼光下,众人败退。
  陈九不知道在哪里搬来了一张桌子,轻轻的将一张上好的宣旨给铺开,然后用镇纸给镇住。
  轻轻的将一块上好的青墨给慢慢的碾碎,提起狼毫笔,陈九静静的站在那里沉思。
  朝小渔心神已经沉迷在了书画之中浩荡的圣意之中,陈九提起狼毫笔忽然间一忽儿就,七个大字出现在纸上:“吾善养浩然正气”。
  这虽然是圣人之言,但却不是经典,没有异象,只有陈九下笔之时冥冥之中带动的那一丝丝浩然正气。
  陈九借机感受着浩然正气,沉浸在那浩然正气之中。
  一边的易萧潇走过来,看着陈九宣旨上面的七个大字之后略有沉思,不断的冥思苦想。
  浩然是博大,正气乃是道德与正义组成的至刚至阳的一种力量,上至虚无,下至九幽,何处没有功德?何处没有正义之心?。
  浩然正气无处不在,没有了浩然正气,天地何存。
  一丝丝的浩然正气自陈九的内心中生成,浩然正气的波动将沉浸在圣道篇章中的朝小渔给惊醒:“居然这般好的资质,难以想象”。
  虽然明白,领悟了浩然正气,但是你要陈九,乃至于朝小渔说出什么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有什么作用,这个还真不好说。
  丝丝浩然正气在陈九的体内生成,然后在身体内四处游荡,感悟了一会之后睁开眼睛,看着面带惊讶之色的朝小渔与易萧潇,陈九轻轻一笑。
  “你领悟浩然正气了”虽然已经察觉到了那股浩然正气的力量,但是朝小渔依旧不敢相信。
  “嗯”陈九重重的点点头:“好奇怪的一种力量”。
  “什么感觉?”一边的易萧潇道。
  “感觉,这股感觉说不出来”陈九摸了摸脑袋道。
  “什么?”易萧潇惊讶了。
  “这股力量很奇妙,说是没有杀伤力,但是却又在某些个场合杀伤力巨大,妙处多多,只能靠自己去体会”。
  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念头畅达,没有阻碍。
  朝小渔收起了圣道篇章,然后叠好之后将篇章还给陈九:“你与我来,我为你好好说说我们儒家的境界”。
  看了一眼易萧潇,陈九与朝小渔来到了一个偏僻所在,闻着淡淡的花香,却又像是朝小渔身上的香味。
  看着栏杆下的游鱼,陈小渔道:“我们圣道,也就是儒家的第一境界就是修身”。
  “修身?”。
  “不错,只有休养自身身心,方才能够领悟出第一丝浩然正气,就是修身这一步将无数的学子拒之门外”。
  “所谓的修身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本质是与自身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去掉自己思想上的杂质”。
  看着陈九若有所思的目光,朝小渔轻轻一笑:“学习是为了丰富完善自己的人格,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而逾越事理”。
  “养性是指使自己的心智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是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一点对于修行至关重要,好多修行之人就是因为守不住自己心中的魔障而就此陨落,步入邪途”。
  陈九点点头:“学生受教了”。
  看了看朝小渔,陈九略带忐忑的道:“先生,你修炼方仙道的法术?”。
  朝小渔点点头:“不错”。
  “浩然正气不与法力产生冲突吗?”。
  朝小渔哈哈一笑:“你听谁说的,你明明已经领悟到了浩然正气的本质,现在反过来问这个问题不是很好笑吗?”。
  陈九略微一沉思道:“方仙道的法力来源于天地,浩然正气也是天地之力,哦哦,我懂了”。
  说完之后陈九喜笑颜开,可是随即道:“不对啊,为什么一些个妖邪却会被大儒的浩然正气给震死,妖邪之力也是天地之力啊”。
  朝小渔将一片叶子丢入水中:“这还不简单,大儒胸怀日月,浩然正气自然是有的,最关键的是境界,大儒的境界高,浩然正气是正义与道德的力量,那些个邪修各个都是杀虐冲天,恶贯满盈之辈,震死他们的不是浩然正气,而是浩然正气的冲击下天地之力,天道秩序的反噬,浩然正气是功德与正义之力,自然与妖邪之力相克,引起冲突,被天地意志察觉。
  “要知道大儒可是朝廷的象征,朝廷代表的是天地正统。当然了,浩然正气作为至刚至阳的力量,怎么可能会没有杀伤力,只不过这个天地间力量没有高下之分,浩然正气的威力是很强,但是却没有绝对优势,只是轻轻的一吼就镇死妖邪”。


第五十五章 儒家辛秘

  陈九闻言点点头,不过似懂非懂,境界未到真的很难理解,就算是对方将事实真相告诉你,你虽然知道了,但是依旧不能理解。
  知道与理解是两码事,两种不同的概念。
  “儒道的第一步是修身,那第二步是什么?”。
  “第二步是齐家”朝小渔缓缓的道。
  “何为齐家?,为何齐家?”陈九不解。
  朝小渔轻轻的拨弄着一根柳条,然后双手背后:“齐家是一种境界,欲要治国必先齐家,家都治不好何谈治国,要知道“国家”二字可是连在一起的”。
  “所谓的齐家,基础是修身,如果一个人能够修身,不断的完善自己,那么在齐家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自己的缺点,并不断的完善,改善他”。
  顿了顿,朝小渔接着道:“一个人如果能够使自己的家庭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才有资格去治理一个国家,不然连家都治不好,何谈治国”。
  陈九摸摸下巴:“先生,儒家的弟子都要入朝为官吗?”。
  朝小渔点点头:“不错,大儒是借助朝廷之力来修炼己身,治理国家其实就是儒家的证道过程,治理国家成功了,那么这个大儒就能顺利证道,要是失败了,那自然是身死道消黯然退场”。
  “那岂不是要将自己的命运与朝廷连接在一起,一举一动皆要受到人皇的掌控,甚至是生死”。
  朝小渔轻轻一笑:“谁说不是呢,可是治理国家的儒门是证道最快的捷径,没有之一,只要能够用自己的理念治理国家成功,那么自己的精神就会升华,在人道大势的帮助下,顺利的证道”。
  陈九眼睛中一道光华闪过:“儒家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有啊,寿命短,与普通人无异,自身的攻击力不足,当然了,身具武道的大儒也不是没有,不过儒家求的就是专一,心无杂质,修炼武道已经走入了旁门,除非是修行者有大毅力,不过目前还真没有发现这样的人”。
  “下一个境界是什么?”陈九道。
  “其实你已经知道了”。
  “我知道了?”。
  “不错”。
  陈九略一沉思,随后道:“莫非是治国不成?”。
  不理会朝小渔的回答,陈九喃喃道:“儒家,儒家,好个儒家,欲明德于天下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