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62章

大明首辅-第62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里?不是五十里吗?白斯清诧异的看了萧墨轩一眼,可是目光所及,却见刚才还有气无力的士兵纷纷挺起了身体,眼睛里也放了光,争先恐后的向前跑去。

…………………………………………………………

《星纪道标》,嗯,这是一本书。作者是谁?咱不认识他……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四十章 主动被动

推荐票,求推荐票,先拜谢了!

………………………………………………………………

台州,东南重镇,海上仙居。

寅时末,等萧墨轩领着一彪军,在椒江岸边靠了上来时,台州城下,仍是祥和一片。

“唔……总算及时赶到了。”萧墨轩从乘坐的海沧船上走了下来,庆幸的略松一口气。

“钦差御使萧大人,受总督府之托,前来接管台州军事,快快打开城门。”白斯清纵马先奔到靖越门下,勒起缰绳,对着城楼声叫道。

“可有总督府的勘合?”城楼上的垛口边,探出几个脑袋来。

“大人,请借总督府勘合一用。”白斯清回身对萧墨轩说道。

“嗯。”萧墨轩从怀里掏出勘合递给白斯清,白斯清拿了裹在箭上,射入城中。

“确实是钦差御使大人,打开城门迎接。”不大一会,城楼上又传出一阵喊声。

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响动,两扇巨的城门打了开来,一名穿着从三品铠甲的将军,领着一队士兵迎了出来。

“台州卫指挥同知刘意,参见萧大人。”迎出来的将军见了萧墨轩,拱手迎道,“甲胄在身,请恕不能全礼。”

“事态紧急,马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进城吧。”萧墨轩微微点头,算是回礼。

台州卫指挥所的大堂内,也悬着一幅详细的台州及军力部署图。萧墨轩本来还担心自己对台州地形不熟,见了这幅图,心里又略松一些。

“立刻派人前往海门卫,松门卫及新河,桃渚,楚门诸千户所,要他们派出探子,在周边严密监视,一有倭情,立刻来报。”萧墨轩看着地图,对刘意吩咐道。

“是。”刘意接了令,立刻叫来一名镇抚,叫他安排去了。

“台州城里,眼下还有多少可用之兵?”徐渭坐了一阵船,也是消了疲劳,恢复了精神。

“连城门守卫和府里的衙役,还有一千零六十三人,适才又派了八人前去各卫所通报,眼下却还有一千零五十五人。”刘意略算了一下答道。

“加上萧大人带来的,也有两千了。”徐渭微微点头道,“叫这两千人全部登上城楼,十步立一火炬,若是天明,则城上之人尽站于垛边,另征城内民夫多运石块,檑木上城。台州城内若还有剩下的盔甲,旗号,也分一些给民夫。”

“盔甲,旗号,倒是还有一些。”刘意听了徐渭的话,有些不解,“只是那些民夫,多未受过训练,也叫站于城上,无非投砖掷瓦,可会有用?若是他们气怠,只怕还会引得军心浮动。”

“刘将军此言差矣。”徐渭大笑一声,“倭寇虽然凶残,可毕竟处我大明城下,仍有几分忌惮。我等此次守城,重在一个‘拖’字,倭寇见城上兵多,必多几分迟疑。拖得时间越长,对我等却是越加有利。”

“噢。”刘意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徐渭的办法是否有效,但是适才听萧墨轩说过,来袭的倭寇可能会有数千之多,便抱着将且一试的念头去了。

萧墨轩虽然暂领了台州军事,但毕竟不懂具体,好在有徐渭和刘意在,一切倒也安排的有条不紊。

台州城内,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倭寇来袭。

巳时初,桃渚千户所,新河千户所,健跳千户所飞马来报:倭寇果兵分三路而来,每路皆不下两千人,一路由桃渚千户所附近的里浦登岸,一路由新河千户所附近的周洋港登岸,一路由健跳千户所附近的圻头上岸,三路倭寇上岸以后,皆直奔台州城而来。

“告桃渚,新河,健跳三所,倭寇势大,不可力敌,只可带人侧面袭扰,滞其进速。”萧墨轩和徐渭,刘意商议一番之后,传出令来。

未时中,城外探子传来消息,三路倭寇中,除新河一路距离教远,进速较缓外,其余两股已距台州不足四十里。

申时中,探子又传来消息,倭寇前锋已分别进至距台州城只有十里的杜桥镇和洪家镇。

申时末,台州城墙上的士兵和民夫们,一个个脸色绷的紧紧,牢牢的握住了手里的弓箭和长矛。御使大人刚进城时,还说是可能有倭寇来袭,还不至于这般紧张,可就在半个时辰前,他们又收到了倭寇来袭的确切消息。

望楼上,几名斥侯的目光不断的对远方扫射着。

“倭寇来啦……”几乎是同时,兴善门和朝天门的望楼上,分别传出两声警呼。

“不要慌乱,不要慌乱。”指挥同知刘意和台州把总楼楠,分别登上朝天门和兴善门城楼。

两股倭奔到台州城下时,却见台州城上旌旗飞扬,刀枪皑亮,却也是吃了一惊,前进之势顿时为之一滞。

“大家不要慌乱,俞将军带的援军已经出发了,唐大人也已回师了。”刘意和楼楠按照萧墨轩的吩咐,对城墙上的人叫着。

其实萧墨轩倒也没有乱说话,俞大遒那里是已经发出了援军,只不过不是来支援台州的,而是支援在宁海的戚继光的。

至于唐尧臣,在回师途中正巧遇见了从新河上岸的倭寇,两边已是在鏖战不休。

城下倭寇见台州城几个城门上都有士兵把守,商议了一阵以后,两股倭寇一起开始向兴善门靠拢,此时,已是台州卫大堂的滴漏上的指针,已经指向了酉时中。

“倭寇共有多少人?”萧墨轩也登上了兴善门,趴在垛口上向下看着。

“约有五千。”刘意看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唐尧臣带出城去的尽是城中精兵,剩下虽然还有一千来人,可有一小半都是老弱,若不是萧墨轩又带了近一千精兵来,怕是今天台州城定然难逃此劫。

“倭寇约莫是见城上兵多,便想等天黑乘夜袭击。”徐渭也巴望了一阵以后说道。

“可要把其余几个城门的士兵都调这里来?”刘意问道。

“不可全调,以防中了倭寇的调虎离山之计谋。”徐渭略想一下回道。

“唉……“萧墨轩也是轻叹一声,以前在现代时总觉得古人傻,若是给自己领军上阵,绝对只会赢不会输。可等眼下真领了军,才知道也没那么简单。就拿眼下守城来说吧,虽然在城里占了地利,可是毕竟不如城外的敌人主动,总要被牵着鼻子走。

…………………………………………………………………………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凡是收藏了《星纪道标》的人,…………下面的话忘记了。

连接在下面,自己去问吧。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四十一章 血战台州

继续求几张推荐票,还有票的朋友们,顶一顶吧,拜托了。第二卷就快结束了,又要回京城和那帮老家伙斗心思了。

…………………………………………………………………………

戌时末,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有城楼上的一支支松枝,在那熊熊燃烧。四周一片寂静,安静的只能听见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吱吱”声。

“难道是倭寇见我们有所防备,生了退意?”台州把总楼楠,一边向城下望着,一边说道。

“当是不会,倭寇远道而来,又耗了那么多人在宁海县阻拦官军南下,又怎肯空手而归。”萧墨轩轻轻摇了摇头,一双眼睛却饶有兴趣的看着脚边的檑木,那些檑木上除了钉上的突刺外,居然都让工匠刻出了各样的图样。

真是浪费人力,当真在上面刻几个凶神恶兽的图案就可以多砸死几个敌人?萧墨轩暗暗觉得有些好笑。

“かかる”便在此时,兴善门的城楼下,忽得传出一声“狼嚎”。

刹那之间,上百条挂钩一起飞上了城墙,城外的小树林里,也抬出了几十架云梯来。狡猾的倭寇居然利用等待天黑的时间砍伐树木,做出了攻城的云梯,想要乘夜攻上城墙。

城楼之上,顿时一阵刀剑出鞘的声音,萧墨轩从杭州卫带来的五百精兵首先冲到了垛口边。

“断!”随着刘意的一声大吼,五百精兵抽出苗刀,向挂钩下的绳索砍去。

“砰,砰,砰。”城下的倭寇见明军探出身来要去砍绳索,立刻举起鸟铳,一阵齐射。五百明军瞬间就被击倒了十几个,剩下的连忙缩回身去,不过好在挂钩也被砍掉了一半。

“飞!”刘意又是一声大吼,站在后面的弓箭手和火绳枪手立刻伏到了垛口边,对着倭寇的鸟铳手一阵射击。倭寇的火铳手适才刚发射过,正在装填弹药,无法还击,丢下十来具尸体,也退了回去。

乘着明军发射过,也在装添弹药的空,一群倭寇抬着那几十架云梯冲到了城墙边。

“落。”随着一声令下,城墙上的民夫们纷纷举起了石块,拉动了绞车,将落石和檑木向城墙下丢去。

有的石块砸中了倭寇的脑袋,顿时脑浆迸裂;一个倭寇正顺着云梯向上爬,却被落下来的夜叉檑砸个正着,几根突刺从后背穿到前心,整个人被吊在了半空中。

“砰,砰,砰。”倭寇的鸟铳又一次响了,民夫们也纷纷退了回来。

“抵。”刘意一边让民夫再次准备好落石和檑木,一边又让士兵举起抵篙叉竿,向架在城墙上的云梯抵去。

“砰,砰,砰。”拿着抵篙叉竿的士兵刚走到了城墙边,城下又是一阵炒豆般的枪声。倭寇居然变换了战法,把鸟铳手分成两队,轮流射击,又有一队执着木盾的倭寇站到了鸟铳手的前面。这样,即使在明军的弓箭和火绳枪的射程内,也不至吃亏。更何况,在大明这一朝,举世之内,单兵所执的火器以倭寇所制的鸟铳最优,即使是欧洲人也比不上,射程也比要明军装备的火绳枪远上一段。

眼看着倭寇又攀着云梯,沿着绳索要爬了上来,而城墙上的明军却被倭寇鸟铳所压制,垛口边的弓手和火绳枪手也无法对着死角射击。

“请红夷大将军。”刘意向后退了几步,挥舞着手。

刘意话音刚落,早就准备好的明军立刻将兴善门城楼上的四门红夷大炮仰起。

“轰……轰。”随着几声轰鸣,倭寇的鸟铳阵中立时倒下一片,几条残肢断臂,飞到了空中。炮弹毕竟不是箭支或者弹丸,靠木盾是绝然挡不住的。

乘着倭寇混乱,一直伏在墙后的民夫和士兵站起身来,抬起落石和狼牙拍向城墙下丢去。

萧墨轩和徐渭适才已经被楼楠带着下了城楼,只听见城墙上一片枪声阵阵,炮声隆隆。两人从来没有亲自经历过此等战阵,不禁有几分失色。

“萧大人放心,台州城的守卫虽然比不上杭州,更比不上两京,可是朝廷也在这里经营了多年,倭寇也没这么容易打了进来。”楼楠以为两人有了怯意,出声安慰道。

此时,城下的倭寇见台州守军动用了大炮,密集的阵型立刻分散开来,但是对兴善门的冲击,却一直并未停止。因为倭寇散了开来,所以红夷大炮的威力顿时也减少了不少。连放六七炮以后,炮身也已经变得通红。

“将军,不能再放了,再放就要炸膛了。”明军炮手冲着刘意叫道。

“浇水,浇水。”刘意一边侧身向城墙下观察着,一边向炮手们叫道,想让他们往炮身上泼水降温。

“水没有提来。”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