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50章

大明首辅-第50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萧墨轩把谭纶送出门来,却见萧四只是一直在脚边跟着。

“你倒是跟着我做嘛?”萧墨轩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了看萧四。

“少爷,有件事情,怕是小的要跟少爷说一下。”萧四略有些紧张的攒了攒手心。

“有什么事儿只说便是。”萧墨轩从来没见过萧四这般小心的模样。

“昨个宁义刚在码头上收了一批生丝和茶叶。”萧四压低了声音。

“这算是什么事儿?”萧墨轩微微一笑,手里折扇轻挥一下,“难不成宁义有贪墨的事儿?那你也得去和小姐说才是。”

“不,不是。”萧四急得要去扯萧墨轩,“少爷,这事儿还是进屋里说吧。”

“哦。”萧墨轩狐疑的又看萧四一眼,抬脚向屋里踱去。

“少爷。”等进了屋,萧四向左右看了一下,关上了门,“宁义昨个买的那批货,运回来之后正好叫了小的去帮他整理,无意中看到了些东西。”

“什么东西?”萧墨轩觉得不大可能有什么不对劲的东西,否则宁义怎么可能放心的叫萧四帮着他整理。

“那东西小的初看时倒也没觉得什么,只是刚才听了谭大人说话,才觉得有几分不对。”萧四一边回想着,一边说道。

“到底是什么东西,你只说便是。”萧墨轩见萧四的话总是说不到点子上,还扯到了谭纶身上,未免有些急了起来,手里折扇一收,重重的丢在了案桌上。

“小的在几个装茶叶的包裹上,看见了建德县湖西庄郭氏的字样。”萧四凑得离萧墨轩更近些,更压低了声音说道。

“湖西庄?”萧墨轩心里一紧,“就是刚才谭大人说的,前天夜里被倭寇袭掠的湖西庄?”

“这个小的倒也不敢肯定。”萧四摇了摇头。

“宁义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又怎么会去从倭寇手上买东西?他断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萧墨轩像是在喃喃自语,这些货并不全是帮宁家自己买的,这事儿说起来也是可大可小。

“就算真的和谭大人所说的是同一个村子,兴许和宁义交易的人,是在倭寇袭掠湖西庄前就出来的也未可知,小的也只是提一句。”萧四尽量把事情往好处想,“或者,倭寇只掠了金银珠宝,对生丝、茶叶什么的并无兴趣。”

“如果是这样最好。”萧墨轩点了点头,“只是这事,切不可再让其他人知道。”

“那……要不要先把那几个包裹毁去?”萧四试着问道。

“那样反而才更让人生疑。”萧墨轩摆了摆手,“原来怎么放着的,还是怎么放着。”

“那要不要找宁小姐来商量下?”萧四又问。

“此事我自有把握。”萧墨轩仍只是摆手,“小姐和宁义那,也莫要再提起。”

“是。”萧四点头应了声,却又放不下心来,“少爷还是小心点为好。”

萧墨轩抿着嘴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只当啥事也没。回头差人去浙江巡抚衙门知会一声,就说我想去富阳县看看灾情。”

杭州,浙江巡抚衙门。

“那些货已经安排了人卖给了那小子。”何茂才颇有些得意的对郑必昌说道,管他买东西的人是姓萧还是姓宁,反正都是那小子带来的随从,“下面只要从那小子那找出那批货,再找建德县郭家的人来一对质便大事可成。”

何茂才只心里想着,便是大乐。弄出这么件事来,即使这萧墨轩根深叶大,倒不了他,也得让他灰溜溜的滚回京城去。这样,无论是严阁老还是自己这,都算交代过去了。

“看你这出息,你只当这样便是成了?”郑必昌颇有些不屑的瞥了何茂才一眼,“他是朝廷钦差,别说只是些生丝和茶叶,就算他是藏了禁器,你没有证据又岂能去查他?”

“那……那怎么办?这一趟总不能白干吧。”何茂才被郑必昌这么一顶,刚才的得意劲顿时降了下来。

“让他们再干一次,东西还是卖给那小子带的人。”郑必昌冷笑几声,“再乘交易的时候把那小子的家奴当场擒住,这样才有借口去搜查。”

“嗯,这样更好,更能给他坐实了罪。”何茂才点了点头,“如果只一次,还有个误买之名。这接二两三的,就难洗脱了。”

“只是这事须得乘那萧墨轩不在杭州的时候才好做。”郑必昌又继续说道:“若是他在,即使擒住了他的家奴,也未必有机会去给你搜查。”

“他……他若是回了京,他的家奴又岂会再留在这?”何茂才觉得郑必昌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似乎太难找到这样的机会。

“谁跟你说过要等他回京,你看那萧墨轩眼下有要回京的意思吗?要是等他回了京,怕是我们就等着槛送京师了,还想那些做甚。”郑必昌嘴里这么说着,脸上却是一副轻松的模样,“也是那萧墨轩合该有事啊,我正想着如何去调开他,他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哦?”何茂才有些不解的看了郑必昌一眼。

“适才他差人来和我说,要去富阳县查看下赈灾的实情。”郑必昌洋洋得意的说道,一边又提起紫砂茶壶,帮何茂才把面前的杯子斟满。

“富阳县?”何茂才闻言却是大惊失色,“他去富阳县要做什么?难道是要对官仓实查?”

“你管他要去做什么,只要他肯离开杭州。”郑必昌自然知道何茂才是富阳县人,不过他倒觉得这样更好,“官仓里的事儿也容易,你那几个在家的兄弟历来享了你我不少好处,叫他们从家里调些粮食先存到官仓里去,回头等那萧墨轩离开再取回去便是。”

“那……那便这样是了。”何茂才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却还掂量的清孰重孰轻。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二十二章 真假倭寇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一川如画的富春江现在就横贯在萧墨轩的面前,江水清澈碧绿,江面渔帆点点。郁郁葱葱的龙门山,笼着一层朦胧的雾色,把古镇拥在怀里。

“大人,这里离富阳县城还有三十里地,须得在天黑前赶到才是,等入了夜,若是在路上遇见倭寇可是大大的不妙。”臬司衙门派来护送萧墨轩的孙千户,看了看日头,估摸着已经是未时末了,开口对萧墨轩说道。

“苏儿,走吧。”萧墨轩对站在身边的宁苏儿轻声唤道。由于不放心这个调皮的远房表妹,所以萧墨轩并没有把她留在杭州,而是带在了身边。

“这里好美。”宁苏儿深吸一口气才转过身来看着萧墨轩,一双眼睛闪烁着,仿佛会说话一般,“我们便在这里的镇上过夜可好?”

“这……”萧墨轩略迟疑了下,却又点了点头。看天色,即使赶到富阳县城,天也已经黑了,仍是啥也做不成,和明天上午赶过去并无多大区别。

“孙千户,今个晚上我们且就在这镇上找个地方盘恒吧。”萧墨轩向孙千户征询意见。

“咳,那小的帮大人安排去。”孙千户心里一阵窃喜,转身就跨上了马,又对旁边的士兵喝道:“保护好萧大人,我且去镇上安排住宿的事情。”

得,怎生如此积极。萧墨轩也被孙千户迅捷的动作所折服,略感慨了一下。其实他却不知道,这孙千户便是这镇上的人,这镇子因为在龙门山的山脚下,所以唤做龙门镇,住民大半便是姓孙,据说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家族后人。

听说是赈灾的钦差老爷要在这里过夜,龙门孙家顿感与有荣焉,很快便腾出了一间小院和一间大杂院,分别让萧墨轩和随从入住。

天色慢慢的黑了下来,龙门山附近的山道边忽得探出了几十个人影,都穿着倭寇打扮的盔甲。望了望山下依旧是灯火通明的龙门镇,低下头来嘀咕了几句,又一起转身向着南面奔去。

与此同时,一位身着三品铠甲的将军,骑在马上,马背后跟着五百名分别手执狼筅,长矛,短刀和鸟铳的士兵。从杭州前卫出发,也向着富阳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京师,裕王府。

“犬子懦弱,难成大事。”萧天驭从几张信纸上缓缓抬起眼来,微叹一口气,“这么大个事儿,也不来封信和王爷以及诸位大人商量一下。看这谭子理信中的话,倒还似帮着他。”

“子谦没有错。”跳跃的烛光下,裕王头顶上的团龙金冠闪着耀眼的光芒,“谭纶和胡宗宪也都没有错。”

“王爷说的对,子谦他没有错。”张居正也抬起头来,环顾众人一周后,开口说道:“两京一十三省,一个省地震,一个省大旱,两个省水灾。北边蒙古俺答部连年进犯,东南倭寇贼势不绝,样样都要人要钱要粮。胡宗宪虽然是严嵩的人,可眼下东南的局势全靠他领着一帮人在撑着,一时还动不得。以粮抵税,虽说是犯了禁忌,却也不失为权衡之计。”

萧天驭原本也没觉得儿子有错,只是担心裕王等人对儿子心生不满才故意埋怨,眼下见裕王和张居正也都赞同,才放下心来。于是整一下下襟,又开口说道:

“在下只是觉得,失了这么个打击严党的机会,确实可惜。”

“严党倒台也只是迟早的事儿。”裕王摇了摇头,脸上却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来,“倒是子谦能如此为国深谋,才是难得。”

“若是能如谭大人所愿,在浙江擒几个贪官,搓一搓严党的锐气。子谦这一趟功劳也就更大了。”高拱在一边点头笑道。

富阳县,龙门镇往南八里地,湾底村。

一群人穿着倭寇盔甲的人,乘着夜色,悄悄的摸了过来。这群人正是何茂才按照严世蕃的密令,从苏州打行里请来的打手,前几天化装成倭寇洗劫湖西庄的,也正是这批人。

“老大,这村子看似倒挺适合,周边好几里地都没有其他村子,附近也没有卫所,不如就在这里下手吧。”一名打手开口对领头的大汉说道。

“嗯。”被称为老大的汉子,名叫周牛山。他点了点头,从腰间抽出一把倭刀来,却又弄歪了身上的盔甲。

“奶奶的,倭寇穿的都是什么鸟东西,怪别扭的。”周牛山一边扶正着盔甲,一边骂骂咧咧,“等进了村,只抢夺财物,尽量莫要伤了人命,咱们毕竟不能真的学了倭寇。”

“是。”后面的打手们一阵点头,望着湾底村的眼睛里都放出了绿光。干完这一票,就能拿到两万两白银,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有好几百两,抵平时干上好几年了。

“上。”周牛山一挥倭刀,当先冲了过去。

“嗷……嗷嗷。”几十个打手,擎着倭刀,学着倭寇的叫声,也跟着冲了过去。

“倭寇来啦。”寂静的夜色中,传出一阵凄厉的叫声,像是一块巨石投入水潭中一般,顿时激荡了开来。

几户胆大的人家,略收拾下财物,拉着妻儿,企图奔出村外,立刻便被装成倭寇的打手截住,一脚踹倒,夺下财物。

胆小的人家,拼命抵住了房门,却还是被撞开门来,翻箱倒柜的找着东西。

整个湾底村顿时一片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周牛山一行人正抢的起劲,却冷不丁听见从村外又传来一阵叫声,刚一愣间,村子里又窜进几十个人来,也是穿着倭寇的盔甲,左右各佩着一长一短两把倭刀,有的手里还拿着火绳枪。

“坏了,真倭寇。”周牛山顿时心里一沉。

周牛山想的不错,他们遇见的确实是一群真倭寇。这一群倭寇是前几天刚从余姚一带上岸的,头领叫做龟田次郎。只是他们运气不好,刚上了岸就给临山卫的明军给发现了,只好一路逃跑,又窜到了龙门山一带。

龙门山原来也有卫所,在正德年间最多时驻守有上千名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