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300章

大明首辅-第300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是面面相觑。

先不说眼下萧各楼台权倾天下,只说他萧子谦能站到城楼上去读,那份诏书自然也是给皇上看过了。皇上都不说什么,咱们还帮他蹦达个啥?再说了,蹦达又如何,诏书都读完了。

倒是那些从嘉靖朝就开始主政的各部各司的官员,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无论是皇上还是萧阁台,都没有在朝廷里大动干戈的意思。

大丧三日,暂免朝礼。念完遗诏的萧子谦,像是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心愿一般。朝皇上微一行礼,向着城楼下走去。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将行走在阶道上的萧墨轩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竟是显得有几分落寂。

萧子谦,权倾天下的萧子谦,若是说他寂莫,恐怕每个人都会拍股大笑。可是承天门下的人山人海中,又有几个人能明白。寂宾独行的萧子谦,这个世界上,能了解他的人,又少了一个。

七功三过,这句话并不是嘉靖帝自己所说小而走出自萧墨轩之手。百年之后,当所有人谈起嘉靖帝这位历史上的君王之时,却都不禁要引用萧墨轩的这一句话。

再伟大的人。也不能自己评说自己的功过。盖棺定论,功过庄是后人分说。

有意思的是,当后人们读起这段历史的时候,翻遍了整篇史书,却也找不到嘉靖帝究竟有什么大功,甚至足以留下一化功三过的评价。按照常理来看,嘉靖帝只是一个平庸的守业之君,虽无大错,亦无大丁。

如果非要说大功,那么也只有擢用了萧墨轩这么一条。

要知道,即便是几成完人的萧墨轩,在后人的传说之中,也只不过留一下一个九功一过的评价,而不是什么十全公。可偏偏每个人又都以为嘉靖帝这个。七功三过这个评价还算是中准。

谁也不知道嘉靖帝为什么会选择了萧墨轩小而后人们在研究萧公一生的时候,也总是感觉他身上笼罩着一种神秘的光环。让人根本看不清楚他本来的面目。

甚至有些萧墨轩谈过的东西,直到两三百年以后才被逐渐验证。当人们高呼和感慨着一世奇才的时候,更加深了笼罩在萧墨轩以及嘉靖帝身上的那种神秘的光环。

兴许,萧墨轩也知道嘉靖帝并没有那么伟大,他只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又用自己的感情许了了一个诺言,并且用一生去完成这个诺言。

这,就是他回报的方式,一个有血有肉,有笑容,有眼泪的人。

第七卷 第十一章 外相内相

遗诏虽是在承天门宣读,可要入宫哭祭,却是要经西华门而入。

太庙册籍未改。万寿宫里的大行皇帝灵前,只是举哀设灵。

嘉靖帝的陵寝,永陵,早在嘉靖七年就已经选定,嘉靖十八年已是完工,此后一直有的守护修络,倒是不劳费神。

眼下的工部尚书张居正,也是个精细人,二十二日的下午就亲自带人去阳翠岭的陵寝查探过,直到确定无碍才折了回来。

隆庆帝昨个晚上在万寿宫守了一夜,上午也是米水未进。

宫中六尚和宫人。以及内官虽是在昨个就已经设过祭坛。可今天公侯文武,三品以上命妇又要轮流进西苑拜祭。从承天门回来之后,等行过祭奠礼已走到了中午。又是坐在灵柜旁,嘴里默默的嘀咕着什



黄锦也是哭了一夜。走路也要小小内侍扶着,却又担心着皇上的身子,让进了一些蜜汁,却又不肯喝。

“眼下太上皇归天。皇上的身子骨最是重要,怕是只有萧阁台才能劝得动皇上。”黄锦和陈洪商议。

陈洪虽是有些不乐意,却也别无他法,他站到皇上面前。皇上根本连面前不肯抬一下。只能又差人把测行过祭拜礼,准备回府休息的萧大学士又请了回来。

其实萧墨轩也是放心不下隆庆,只是依着宫中的规矩,这时候却不好到,可巧是陈洪派人来请,便就跟着过来。

只走到了万寿宫。看见隆庆黯然的坐在灵柜边,顿时也是禁不住眼圈一红。

倒是隆庆见萧墨轩走了进来,难得的抬起眼来木然的望了一眼,脸上凄然的一笑。

“舶心里闷得慌,可又不能喝酒,子谦你来了,正好陪着联坐上一些时候。”

“臣有些事儿。要向皇上禀报,不知眼下可适当否?”萧墨轩进祭殿前,找黄锦让人打了盆水,洗了把脸,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隆庆帝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目光仍然留在嘉靖帝的灵柜上。

“肃州那边,线补衰所带的先锋营,原定的是定在二十六日誓师出关,可太上皇的奉安大典,也是在二十六日。”萧墨轩抿了下嘴唇,停下了话头。

“联眼下哪里还有心思去肃州。”隆庆的话头,和萧墨轩想说的似乎有些不对不上号。

且不说奉安大典的要皇上亲自主持,就算没有太上皇驾崩这件事儿,想要在二十六日线补襄出关前赶到肃州也是难事儿,不过李成梁的大军开拔。倒是能赶上的。

“陛下,微臣只是想问,军营开拔,可饮酒否?”萧墨轩小声问道。

“饮酒?”隆庆当下也是一愣,竟不知如何碎答好。

四月二十六,是太上皇的奉安大典,按照规矩上来说该是不能饮酒才是。可即便是大明会典里头,也只说了官,民,宗室子弟该是如何,偏偏没有对萧墨轩问的这个有过说明。

“二十六日,既然是先皇奉安大典,不如让线补衷晚一日出关如何?”隆庆帝略微皱了下眉头,有气无力的说道,“无论是关内关外,让他们享一享先皇的恩惠也是好。”

“晚上一日,到无大妨碍,微臣稍后便派人送出信去,用八百里快骑,想是二十六日早上也能把公文送到肃州。”萧墨轩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那定了二十七日出关,可还有什么禁忌?”

“将士辛苦,便请子谦和几位阁老商议一回,就仿照民间的规矩办吧。

隆庆略一思索回道。

“微臣遵旨。”萧墨轩略一行礼,却又并未去交代办事,而是仍站在祭殿里头,“若不是皇上,微臣正不如该如何去回。”

“你们内阁也该是可以拟订。”隆庆淡然一笑,却又似乎心不在焉“这些事儿,不走向交由内阁。”

“内阁虽是可以拟订。可仍是是要皇上决断不是。”萧墨轩接过话头,“否则票拟到了司礼监,也是得批红,总不能空转回去罢。”

不管是内阁还是通政使司,送上来的票拟奏折当然不可能是空转过去。可若是皇上不决断,那便只能由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来批红,眼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便就是陈洪。

司礼监的批红权。虽然只能断而不能谋,可却也丝毫不可轻视。正德年间,大太监刘谨正是因为手握批红的权,才一时间权倾朝野。所以终嘉靖一朝,嘉靖帝向来管束极严,司礼监里的诸位太监都不敢胡作非为。隆庆后,隆庆帝也秉承父皇之风,凡大事必要亲自过问,甚至会把朝臣召入宫来当面询问,司礼监虽有“内相”之名,却只剩下一个空

子。

虽然宫里的太监和内侍,都算是皇帝的半个家里人,可只要是个。人,总归会有”引只和**,就算是太些也不例是浩反,兴许不心,“童内臣的富贵全系于皇帝一人之身。若是他们的主子到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可是与朝廷众臣争一争权势。那还是有些兴趣的。

“哼”他们岂敢。”果不出萧墨轩预料的一般,听他说到批红,隆庆顿时禁不住冷哼一声。

“敢与不敢,尽在皇上一念之间萧墨轩回道,“我大明眼下虽富有四海,可等着皇上要决断的事儿,也是数不胜数。

微臣斗胆,还敢来太上皇灵前和皇上说,可其他大臣和百姓的事儿,却不知道又有多少件被搁在了司礼监

“皇上不爱惜龙体,说起来也是自个的事儿,可太上皇既然把我大明万万子民交给皇上,若是皇上都不爱惜,皇上既然是孝子,也该是明白太上皇的心意。”

隆庆一言不发,只听着萧妾轩一口气说完,才缓缓抬起头来。

“子谦说的是大道理,联也是明白,可联这心里头”说着话,隆庆禁不住又是眼圈一红。

“微臣别无他意”小只盼皇上还记得,太上皇是笑着归天的。”萧墨轩的喉咙里发出一阵呜咽。

“笑着归天”隆庆的身体。顿时仿佛被电流击过一般的一震,眼睛又不由自主的落到了灵枢上边。

笑着归天,是含笑九泉吗?究竟是什么,才能让太上皇足以含笑九泉?

“臣请皇上进素膳。”萧墨轩乘势微微欠身道,“然后回乾清宫暂且歇息

四月二十六日,肃州。

线补窕所率的两营先锋军,已在几日前就完成了汇编。

兵部先头派出关去的探子,也和几个瓦刺部的头人私下做成了买卖。

只是更多的瓦刺和畏兀儿的头人,却是选择了观望。

虽然西北面来的西洋毛鬼子。早就打破了同是属于大蒙古的咯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现在又把触角伸到了瓦刺部的地盘里。

可是东南边的汉人,也同样摧毁了曾经的丰州滩和现在的全宁城,并且将黄金家族的继承者囚禁在他们的都城。

被夹在中间的瓦刺人,似乎更乐意看到两位巨人之间的争斗,以期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甚至借机恢复瓦刺部队昔日的荣光。

本就是潜流暗涌的西部草原上。一时间波诡云拜肃州城里,整日人来人往,许多人的面孔看上去便就明显不是汉人。

肃州卫的卫所,眼下已是暂且做了李成梁的行营大帐。

今个一早,就有京城来的快马传书,随后便看见李总兵把线补衷等百户以上的将官召进帐去,还有肃州知府梁知远,虽不是军职,却担当着辅助军给的重责,也是被请了进去。

群人进了卫所,足足有小半个时辰没见人出来。

二十六日,本是线补襄所率先锋营出关的日子,昨个肃州卫的校场边就整好了仪仗。今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有肃州城的百姓从四野八乡赶过来,想看个热闹。

算起来,自打嘉靖七年,哈密卫退守嘉峪关起,近四十年,就没见怎么见过大明的军队开出过嘉峪关。这回听说咱朝廷大军要出关打西洋鬼子1个个都觉得新鲜。

可眼看着日头就要升到了卯时,卫所里却还没见人出来。肃州城里的军民,从上到下,心里头未免都打起了边鼓。

而卫所里,此时却是人人面面相觑,正不知如何是好。

“那这仗是打还不打了?”线补襄眉头紧锁,一双大手摊在大腿上边。

“等。”李成粱紧紧的捏了把拳头,心底间也是沉甸甸的。

太上皇驾崩,这是国丧,不管是李成梁还是线补衰也都是知道。可眼下几万人马聚集在肃州城,别的不说,光是吃用,每天就得耗费万把两银子。

更别提还有聚集在肃州的随军商户,也有不下万人之数。这么多人聚集在肃州,若是等得时间长了。只怕是难免会生出事来。

更紧要的是,几万人马本是憋足了气想要出关大战一场,眼下如果说暂且停了下来,更有太上皇驾崩的信儿,只怕是难免要伤了士气。

“皇上和萧大人,绝不会忘了肃州,忘了这里的几万大军。”李成梁长叹一声,“咱们眼下能做的,只能是稳住肃州,稳住这里的几万人马。小,

卯时一刻,肃州卫的营门终于打开。

望着从中走出的诸位将官和大人小都已是换上了素袍,帽耳上也缠上了黑角带,无论是正在静静等候的士兵,还是围观的人群都猛得屏住了呼吸。

第七卷 第九卷 奉安大典

卜皇驾崩了纹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