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263章

大明首辅-第263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春芳也出手了?萧墨轩心里更是惊了一下。李春芳是内阁里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可是好好先生并不代表就是个傻子,能做到任何人都说他好,才是真的好好先生。李春方向内这么一附议,就算徐阶是内阁首辅,也未免落了轻处,在这件事儿,就等于是被架空了起来。

“那几份折子里,说地都是甚么?”萧墨轩紧要地,便就是知道高拱,张居正他们写的折子里头,具体都说了些什么。说税改地事儿是不错,可是总归还有个大体的方向,总不能光搭了台子,然后就留皇上一个人唱戏。

“冯公公念着萧大人。”吴连春说的话,似乎有些搭不上边,“只要是牵连着萧大人的事儿,便格外的上心。”

如何又牵连到了自个?萧墨轩正回忆着记忆中的张居正的那一场“新政”,禁不住心里头又“咯噔”响了一下。关于大明徭役和赋税的事儿,萧墨轩提的并不多,也都是旁敲侧击,从来没有切到正处,怎么听吴连春这么说,就连自个也无意中牵连进去了。难道是冯保以为自个其中也有份,便也参了进去?

“几位阁老说了,税改的事儿,牵连太大,一时间不宜大动。”吴连春不知道萧墨轩在想着些什么,只是按照自个想好的继续说了下去,“最合适的法子,无非是选几个州府或一省,先行试行,若行得通,再推行全国。这大概就是近似于什么经济特区的法子,搞“实验田”可不是什么近代才有的花样,历朝历代也常有过,但是吴连春的下一句话,才是重点。

“四位阁老推举的,便就是萧大人治下的南直隶,松江府。”吴连春意味深长的看了萧墨轩一眼。

“松江府?”萧墨轩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松江府,那可是徐阶的老家,松江第一大户,正是徐家。高拱和张居正想把这“实验田”定在了松江府,那摆明了就是要拿徐家先下手。

徐阶若是答应,那么每年徐家不知道要多缴纳给朝廷多少银子,可若是不答应,那明显就是对朝廷不忠,只怕是要得罪了皇上。

他们要动便动,大不了我且先不再管那松江府的事儿,请他们从朝廷里派一员官来,若是情形走得下去,且帮他一帮,若是情形不妙,也拉不得我下水。萧墨轩虽然惊诧,可是心里头也打定了主意,只等这回进京,就如此行事。

“四位阁老心里头早有了往松江府去的官员人选。”吴连春也不知道是不是猜到了萧墨轩心中所想,“那人,萧大人也熟识的紧。”

“谁个?”萧墨轩在京里待过不少衙门,熟识的人也多。说举荐的人选他也认识,并不觉得奇怪“便就是萧大人手下的那个海瑞。”吴连春泯了口茶,缓缓说道。

“海瑞?”萧墨轩心里头已经是连续第三惊,即便是当日在蚝镜的时候,心里头也没揪的这么紧过。

海瑞的脾气,自从那封上疏之后,已是天下皆知。有人说他是沽名卖直,有人说他是真性情的忠臣,可是谁都不否认,此人的秉性极其倔强,说白了些,就是有些认死理。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海瑞在任应天巡抚的时候,徐家应该就差点被他逼的家破人亡。他连皇上都敢说,区区一个徐阶,又何尝会放在眼里。高拱和张居正,也不知道是存了什么心,摆明着是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给拉了进去。

可是说来说去,事情都牵连到自个身上了,也并没见说到冯保,那文渊阁里头,到底起了阵什么风?

“皇上意下如何?”萧墨轩眼下最关心的,莫非是皇上的心思了。

“皇上的意思,又岂是小的明白的。”吴连春苦笑一声,“只是当天夜里皇上派了冯公公前去万寿宫,请了太上皇的意思,第二天还没等天亮,都察院便就送来了几十份御史的折子,说的居然都是税改的事儿,也不知道如何传出去的风声,皇上当即便龙颜大怒。”

“算来算去,当天宫里正是冯公公当的值,往万寿宫也是冯公公去的。皇上便认定了是冯公公这里走了风声,便夺了冯公公的职,着陈洪把冯公公幽禁在了司礼监里头,亏得冯公公在司礼监多年,有几个黄公公提拔起来的老经事帮着通信,只说请萧大人想个法子。”

“萧大人,您和皇上亲近,依小的看,只怕是诸位阁老也未必比得上。”吴连春说话中带上了几分急切,“这回也只有靠您,才能帮得上冯公公了。”

第七卷 第三十一章 没头绪

一件尚且在商议中的大事儿,且又关系着朝廷的根本,最忌讳着尚没了定议便漏了出去。

除去冯保外,能知道这件事儿的人,除去皇上和太上皇之外,便就是五位阁老加上黄锦和冯保两个。可黄锦自从卸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之后,整日的陪着太上皇呆在万寿宫里头,也很识趣的避着外头的纷争,那这么一来,嫌疑最大的,倒真的像是冯保了,所以皇上拿了冯保开刀,倒也不奇怪。

只是细想起来,税改的事儿,若是走漏了风声,到底是对谁最有利。或者说,若真实行了税改,到底对谁最不利。

高拱和张居正等几个,本就不是什么大户出身,高拱当年只是一界书生,而张居正家虽然祖上立有战功,有个世袭的官位,但也只是辽王府家的侍卫。细论起来,只有徐阶家里头,颇有资产,徐阶做首辅这几年,更是显得发旺。

想到这里头,萧墨轩也禁不住犹豫了起来。帮着冯保说情,只凭着两人的交情,本就是带着唇亡齿寒的味道,自然是不能完全脱了开来。可等真见了皇上,该如何说,如何做,倒显得有些难辨了。

朝野都知道,冯保除去萧家外,走的最近的,便就是徐家,这是赖了当年黄锦处下的关系。年后冯保和陈洪争那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的时候,高拱举荐地是陈洪。徐阶心里头定地便就是冯保。这是京城里头公开的秘密。如果税改一事儿真是对着徐阶下的手,那么兴许冯保真的牵连了进去也未可知。

皇上虽然是信得过自个,可是自个有了这层信任,更是不能随便拿出来挥霍。即使要说情,也得说到了点子上。若是冯保真做了,可自个过去只帮他开脱,难免会惹得皇上不悦了。只有对症下药,才是正理。

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只能安慰吴连春一番之后,招呼家人先摆开了酒席,设宴款待吴连春一行。

吴连春传到了信,又见萧墨轩拍着胸脯保证冯公公地事儿就是自个的事儿。心里也宽了不少。可巧这回萧墨轩平南。在蚝镜俘获了几个佛朗机的厨子,张臬等几个不知道其中的妙处,可萧墨轩倒是明白,于是全要了过来,准备等有机会回京的时候,再分几个给皇上,也尝尝地道的葡国菜式。

等送了上来,除了江南寻常的菜肴外,又上了鸡丁沙拉。烤大虾,冬至布丁和明治牛排等菜。

不但是方健没见过这些菜式,便就是常年呆在宫里头的吴连春也没见过。除了鸡丁沙拉,明显不对众人口味之外,这一道菜萧墨轩自个也是略品了一口。其他的都吃得上口。席间未免问起萧墨轩前段时候平南的光辉事迹。萧墨轩自个没说多少,倒是方健只凭着口说言传。大大地吹捧了一番。

其中未免有吹嘘和奉承地成分,但是一件大功是实实在在的放在那边,谁也否认不了,吴连春既然跟了冯保,而萧墨轩和冯保也走得近,听了自然也是欢喜,愈加的把指望放到了萧墨轩身上。

有了西洋菜式,自然也少不得缴获来的西洋葡萄酒。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据说产自法国西南部的干邑镇,而是从地理上看,葡萄牙和西班牙约莫也正在那一带的附近,所以味道虽然比不上,但也是有几分近似。

大明和欧洲远隔万里,直接酿造的葡萄酒其实是经不住这样的长途长时间运输地,加上路途中间,来回跨越了不知多少个纬度,温度和湿度变化无常。不过好在十多年前,干邑镇的酒商们又开始尝试了新的办法,把葡萄酒经蒸馏浓缩之后,再装进橡木桶运输,这便就是早期的“白兰地”。“白兰地”是一种荷兰人的说法,用汉语来说,意思便就是“燃烧地葡萄酒”。所以蚝镜地方上地葡萄酒,也都是这一类的。

萧墨轩和吴连春说这些东西,也只是当作趣闻来说,只当是酒间地谈笑。可是身后的侍者中,也有通得汉语的葡人,也是这回萧墨轩南下带了回来的。拿西洋人当府上的侍者,无论古今,都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儿,即便英明如萧大学士也不能免俗。而在蚝镜的葡萄牙人中,因为生意或者交流的需要,有通得汉语的,也不奇怪。

萧墨轩身后站得那位葡萄牙侍者,叫亚丁斯的,原本就是一个常和明人做买卖的葡萄牙大商人家里的侍者,因为汉语说的好,所以被萧墨轩看中了带回了南京。眼下听新主人说起西洋的事儿来,如数家珍,似乎比自个还要娴熟。无论是什么人,都是敬畏强者的,亚丁斯原本就只是个普通的侍者,而萧墨轩俘获带到南京来,也是情形所迫,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个笨蛋。

听新主人一番“即兴发挥”之下,亚丁斯也是暗暗心惊,从此之后,居然真的死心塌地的跟了新主人做事儿。数百年后,亚丁斯作为一个定居在大明的葡萄牙人,被列为“中葡友谊”的象征人物之一,在丹青史书上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一笔。自然,那都是后话了。

眼下席间的情形却是,吴连春听了那句“燃烧的葡萄酒”之后,甚是不服。“葡萄美酒夜光杯”,大明的地界上,从大唐之前也早就是有地产或是产自西域的葡萄酒,其性并不算太烈。又急着要在萧墨轩面前表现,未免多饮了几杯。

早期的白兰地虽然还未尽有之后的那种味道,但确实是实实在在的蒸馏浓缩酒。入口,自然是比不上大明的白酒烈,但是后劲却不比“茅台”这样的绵香型白酒小。酒席尚未结束,吴连春已是趴在了桌上,半不省人事。

派萧甲带人把吴连春送回了官驿,萧墨轩回到后屋之后,逗了小林逸几回,也生出不舍来。

小东西刚出生还不足月,萧墨轩把手指头伸到了唇边便着急的左右找着,想要一口咬住,只当成了是在母亲的怀里。见咬不住,嘴巴一撇,便就要哭,苏儿连忙抱在了怀里哄着,浓浓的母性,丝毫看不出平日里算帐时的精明样子。

眼下回京,小东西太小,肯定不能随行,至少也得到周岁前后才能进京去见祖父、祖母。皇上原本就想把自个留在京里,兴许这一次回了京,就得留了下来了。小孩子周岁前后,该是会说话走路了,不能眼看着小林逸蹒跚学步,甚至可能无法亲耳听着小东西第一声叫爹爹,想到这里,萧墨轩心里头就和猫抓了一般的难受。

苏儿向来不喜欢和萧墨轩说那些什么“为国为民”的横大道理,见相公在自己和儿子面前徘徊,也知道心里难以抉择,只是轻轻的哄着小家伙,将他送入了梦乡。

“要不……再等些时候吧。”萧墨轩脚下都挪不开半步,“我且是和皇上说说。”

“能拖上一年?”苏儿把小林逸的脸贴在自己脸上,另半边脸又靠在了萧墨轩的肩上。

这一句话,堵住了萧墨轩的口,把手放在襁褓上,又搂着苏儿的腰,竟是不舍得放开。

“皇上也不一定留我下来。”萧墨轩尽量往“好处”想,别人是打破了头想要钻进天子脚下,而萧大人却是当成了一件苦差事。

“回京的时候,带上依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