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首辅 >

第233章

大明首辅-第233章

小说: 大明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谦言重了吧。”隆庆帝很少看见萧墨轩这般严肃。但是告诉他红毛鬼才是最大的威胁,也是一时间难以接受。

当年永乐皇帝设都于北京,正是因为北方蛮族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天子守国门。在大明历代帝王看来,针对的正是关外草原上的饿狼。

眼下听萧墨轩这么说,难道要把京城搬到广州去不成?

“时不同也。”萧墨轩又是一笑,右手又放到了《大明混一图》上。

“皇上请看。”萧墨轩在地图上划着圈,“天下此方,已尽归西洋人矣。”

“已尽归西洋人?”隆庆帝的身上,顿时像是烧着了一把火似的,烫的他几乎要跳了起来。

萧墨轩这么一划,不但把南洋诸国划了进去,包括地图左边的一边,也全包括了进去。

隆庆帝对西洋人虽然概念并不深,可

墨轩这么一划,也不禁是心中胆寒。

一个帝王最怕的是什么?最怕地就是在自己身边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帝国在虎视耽耽。隆庆帝并不知道,萧墨轩划出地这么一块里头,并不是一个国家,萧墨轩也并不想说明什么。而且眼下看来,被萧墨轩划出的这么一块还没有什么威胁。可是北方那么几百万人,都和大明纠缠了近两百年。如果再来这么一个大家伙,那么岂不是要更伤脑筋。

“远隔重洋,又有群山阻隔,想是不易吧。”隆庆帝心里仍存着一丝侥幸,如果真的要和那么一大块对战,战争一发,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巨舰万乘,踏浪而来,并无不可。”萧墨轩轻轻的摇了摇头。

“所以你重开江南船坞?”隆庆帝猛得醒悟过来,“大炼火药,便是为了对付这些红毛鬼?”

萧墨轩微笑点头,算是承认了下来。

“可是……”隆庆帝仍有些迟疑,“南洋与西洋,毕竟远隔万里,若是征讨,一时间只怕……”



这么大的事情,不但隆庆帝无法决断,即便是提了出来,只怕也会遭受到朝廷里面那些大臣的反对。西洋与南洋,在明人看来,虽然有许多奇异之处,可毕竟是太遥远了。而且以眼下的交通条件,即使拿了下来,也难以管理。

“圣上可知道汉唐平西域之策?”萧墨轩不紧不慢的回道,“即便是我大明,有些地方,也并非是派大军驻守。”

“子谦你的意思是?”隆庆帝也立刻反应了过来,“朵甘和乌斯藏?”

朵甘都指挥使司和乌斯藏都指挥使司,设于公元一三七三年,管辖统治着今天西藏,青海的大部,以及四川,甘肃,新疆地一部分。甚至还包括今天缅甸中部,老挝和泰国北部。

这些地方,明廷设置都指挥使司,只派驻少量军队,在行政上,仍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治理权,甚至有自己的律法。在萧墨轩看来,便就和当时美国的一个自治州有些类似。

“如此大事,且得详周相商才是。”隆庆帝地额头上已经微微渗出了汗来。兴许有些是紧张,有些是激动,还有些是心惊。

“若是陛下不取,则必为西洋人所得。”萧墨轩用力的握了握拳头,“等到彼时,华夏危矣。”

萧墨轩并不是在吓隆庆帝,他自个就是从那个黑暗的一百年之后地日子过来的。

即便是在萧墨轩当时生活的时代,也无时无刻不感觉到那段黑暗的年代所遗留下的余震。西方列强凭借武力积累下大量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在以后的日子里又被用来对付给他们带来的财富的人,甚至于不惜摧毁和扼杀一个国家的民族产业。

“子谦你要我答应图门的条件,也便是要全力应对?”一点既开,其他的东西,隆庆帝也一下子全明白了过来。

“既对,也不全对。”萧墨轩哈哈一笑,将手从地图上撤了下来。

“难道其中还有什么玄妙不成?”萧墨轩的一句话,引起了隆庆帝的好奇心。

“臣请皇上答应微臣的一个条件。”萧墨轩并不急着去说图门的事情,而是拱手敬道。

“你且是还有条件才肯说?”隆庆帝也是呵呵一笑,“但说无妨,只要不危及社稷,又不违道义,朕答应你便是。”

“臣请皇上答应,留今年南洋贸易之利于江南。”萧墨轩开口说道。

“哦,南洋之利?”隆庆帝略微皱了下眉头,“会有多少?”

“兴许数十万。”萧墨轩轻声回道,“兴许上百万。”

“这么多?”隆庆帝也是心里一惊,竟是隐隐后悔自个刚才话说的太过,已经算是半答应了萧墨轩。如果真有百万白银,那可是抵得上眼下朝廷太仓赋的三分之一呐。

“你……你有把握获利如此之多?”隆庆帝心里也有些怀疑,萧墨轩说的话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当年大宋朝只海贸一项尚且一年获利数百万,数百年后,我大明岂能落于祖宗之后。”萧墨轩小声的提醒着隆庆帝。

“那……你要如此多银子却是做嘛?”隆庆帝有些不安的看着萧墨轩。

第六卷 第四十二章 损招

战船,火器,无一不耗资巨大。”萧墨轩抱拳回道。

“圣上,只需一年。一年之后,自南洋与西洋所得之利,更甚多倍。”萧墨轩诚恳的看着隆庆帝。

“只一年……”隆庆帝也不禁有些心动,尤其是萧墨轩的那一句“所得之利,更甚多倍。”

“只要你能挣得如此多银子,朕答应你便是,一年之内,朝廷绝不从江南诸及粤闽市舶司提取一分银子。”隆庆帝的这么一句话,不但仍把宁波市舶司仍交给萧墨轩,顺便把泉州和广州两个也一起托付了出去。

“臣谢过皇上。”萧墨轩不禁大喜,“还请皇上派几位监管公公,设于各船坞,火器各司。再从禁军中选几员懂得水战的将尉,随子谦同去江南。”

“朕信得过你。”隆庆帝犹豫了一下,挥了挥手。

“皇上信得过,并不说天下便就信得过。”萧墨轩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若皇上不肯,只怕天下人的话语,未必只向着臣一人。”

“呵呵,偏你心眼多。”隆庆帝嘴角露出一丝笑来,“朕也应了你便是。”

一语既毕,也是抬起眼来,满意的看了萧墨轩一眼,心里一块最大的石头也是落了地。

从前的裕王爷,毕竟只是一个王爷,萧墨轩的权势越大,对于稳固自个王储的地位越是有利。可眼下的隆庆帝,已是身居九五之尊。一个臣子,即便再通心,如果手握的军事力量太过强大,也是令人不安的。更别说萧墨轩要造的是火器。听萧墨轩话里的意思。他造地火器的威力,甚至要比眼下京中的神机营还要厉害。

即便是隆庆帝无所谓,朝廷里的大臣,还有宗室的王公贵族也是不可能放心下来。

“等臣造出火器,必选送其中最精良之物进京,以为装备神机营之用。”萧墨轩有些坏坏的抬起头来,看着隆庆帝笑了一下。

“哈哈,那朕便就等着你的大礼了。”隆庆帝禁不住哈哈大笑,“你眼下可是能说,为何要朕封那图门为王?除了暂安北疆。节余军饷外,且还有什么目的?”

“建州女真。”隆庆帝话音刚落,萧墨轩便立刻跟了上来。

“建州女真?”隆庆帝又是不由一愣,“眼下此族偏居山林,对我朝廷虽是有患,亦并非无功。况且人口,器物皆是不足,也是要大动周张?”

隆庆帝并不知道,在一百年后,这个偏居长白山的几个小部落。居然会给了明王朝最后沉重的一击。在他眼下看来,那不过是几个并不太起眼地小部落。根本比不上鞑靼诸部对大明的威胁。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萧墨轩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杀意。

“圣上封图门为王之后,必要颁下密令,以重赏使图门与女真为敌。”萧墨轩郑重的说道,脸上的表情,丝毫不像是在开玩笑。

“图门诸部眼下所图亦之为利,若是陛下颁下重赏,以粮食易女真之奴,图门必趋之。”萧墨轩继续说道。“眼下我大明产粮渐丰,以五十石易一女子,三十石易一男子,只北直隶所产余粮便足。”

“这……”隆庆帝有些不解的看着萧墨轩。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为这么重视这几个山里的小部落。

“所获之奴,一律入中原与江南贩卖。不可留于边关。图门与女真交战,亦无不损人丁,来日我大明北进之日,亦少了些障碍。”萧墨轩说完了话,却又抿了抿嘴唇。

自个这么一招,是不是损了点了?但是为了大明朝,为了东方的未来,也不得不防。

萧墨轩也相信,图门定会接下这道密令。在鞑靼人看来,眼前的利益肯定是要地。和女真打,要损失人丁,和大明打,也一样要损失,甚至可能损失更大。

如果日后明军北伐,实在打不过就向北方逃便是。他们如何也想不到,等他们醒悟过来的那一天,帝国地目光,已经是整个西伯利亚。

“朕也答应你。”隆庆帝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只是这粮食一事,还得请子谦家里的产业帮些忙。”

眼下萧家在京郊已不只有当年嘉靖帝赐的千亩良田,这一年下来,又收兼近万千亩。因为萧家似乎总是能找到最赚钱的法子,路子又广,计算

即使把田卖给萧家做佃户,倒还比自个种来的收成多

而萧墨轩在夏秋之时,又弄出了一个股份制,依着田地多少和田地品质好坏,可以在萧家农场里占上一块份子,每年等着分红便就好了。如果自己再勤劳一些,还可以去农场里做佃户,更可以多拿一份。所以邻近的田地的主家,不管大户小户,纷纷抢破了头要加了进来。



眼下种植番薯已是不像当初那么挣钱,可是萧家请聚了北直隶一带最富有经验的老农,许以高薪,整日捣鼓着番薯,麦子和蔬菜的丰产与改良。那些稍微贫瘠些的田地,仍是大种番薯,不过不是给人吃,而是养猪。萧家地农场,俨然已经是大明朝最大的农学研究中心以及京城的最大猪肉供应商。

眼下北直隶一带,都知道想要最好收成,得买萧家的番薯和麦种做种才行。等再过几年,成了气候,只怕从山东行省到河套草原一带,都得靠着萧家才行。

隆庆帝做王爷时虽是有些懒散,可是这些事情又岂是能不知道。

“皇上地话……好说。”萧墨轩微笑着点了点头。

自个还巴不得呢,有了皇上的支持,不但在农作物的推广上可以加快,自家地产业也更是大有便利。

“眼下辽东总兵杨照身亡,子谦可是有合适人选?”隆庆帝刚说完那个,又提起了这个。

“这……这微臣……微臣岂是能通览天下。”萧墨轩倒是一阵语塞。自个对辽东一带的军事知道的并不多,要自个去折腾这个,只怕是太难了些。日后带个几万人,扛着火器去扫荡图门,兴许都比做这个建议来的简单。

“朕可是一直如此以为。”看萧墨轩有些为难,隆庆帝笑眯眯的拍了拍萧墨轩的肩膀。

“那王崇古当年在湖广做布政使,你竟也知道他善得军事,眼下王崇古在延宁做总督,倒果真可圈可点。”隆庆帝也有些奇怪的说道,“还有眼下你手下的戚继光,若不是你说,我且还是关注不到。你只去了一次江南,便就知此人堪得大用。”

“这……”萧墨轩有些哭笑不得。我还知道林彪,粟裕能打战呢,难道也要我给你找了出来不成?我那个根本就是原来就知道罢了。

“陛下……陛下要用,不如请胡宗宪出山也好。”萧墨轩反将隆庆帝一军。

“胡汝贞……”隆庆帝被萧墨轩这么一句,也是哭笑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