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不负如来不负卿1 >

第3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1-第3章

小说: 不负如来不负卿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想到,中原的佛经都是从梵文和西域各国文字翻译过去的,他一个龟兹僧人,用得着向我学汉语的佛经么,汉僧向他学还差不多。   

  那天我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对母子在中午那顿过后就不再进食。古人只吃两顿饭,僧人则更为严格。我记得僧人的确是过午不食。向他打听,他用还不熟练的汉语告诉我,戒律规定,从早上到中午这个时段可以进食,超过中午一直到第二天的早晨,就不能再进食。而定这条戒的原因,是因为一位佛陀弟子在傍晚时乞食,由于光线不明,一个孕妇以为他是鬼魅,惊吓过度而导致流产,所以佛陀才制定此戒。但是对于生病的人,或劳动的人,为了维持体力必须要进食,所以还是可以用晚餐。   

  我点点头。心想,佛陀时代,多半是禅坐,体力消耗不大,所以过午不食没有问题。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都是吃晚饭的。因为在中原,僧人大多要在田里劳动,所以修改了这条戒律。可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因地制宜地改变戒律,也体现了佛教的灵活性,难怪能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   

  观察了他们吃饭,再看喝水,也很有意思。侍女们用一个网兜一样的东西,先过滤,然后才递给他们②。我刚开始以为沙漠里取的水有杂质,盐碱味比较浓,所以要过滤一下。但看到自己喝的水却无须过滤,便有些奇怪了。   

  他再磕磕巴巴地向我解释:僧人喝水要过滤是为了防止喝水时将水中生物一并喝进肚子,造成无意间的杀生。所以,按戒律规定,僧人必须随身携带过滤网,不带滤网不得离开居住地超过二十里。   

  他这番解释后我便即刻想起,玄奘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曾将皮囊里的水打翻,差点渴死。而他之所以会将珍贵的水打翻,就是因为太遵守戒律,要严格过滤水。   

  晚上我坐在帐篷外的篝火边做考察笔记,将这些见证到的都记录下来。头顶,漫天星斗璀璨,在深蓝天幕中点点闪烁。   

  在21世纪的新疆我也在深夜仰望过这干净无垢的天空,那时的我,也曾想到过古人是否如我一样注视过同一片天。而我现在看到的星夜,会是千年后我仰头看过的那片纯净么?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沉思,却百思不得其解。是平行空间里的两个我,在同时仰望苍穹么?我,之于我,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注解    

  ①〃吐火罗〃(Tocharian)的叫法是两位德国学者Sieg和Siegling于1908年解读并命名的,分为吐火罗A和吐火罗B。而我国研究者多采用〃焉耆语〃这个概念称呼吐火罗A,多用〃龟兹语〃称呼吐火罗B。   

  ②对僧人来讲,水分三种:一种叫〃时水〃,即当时就可以取用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所谓〃僧带六物〃,这六件东西之中就有滤水器);另一种叫〃非时水〃,即非当场饮用之水,但也必须滤过,放在备用的容器中,预备将来需要的时候喝;第三种叫〃触用水〃,即一般认定为干净的水,用来洗一些东西,如钵盂、手和脸等。         

※虹※桥※书※吧※WWW。HQDOOR  

第7节:四 语言天才(1)         

  四:语言天才   

  第三天我们在一条已经干涸的季节河边扎营,母子俩要先念经。他们不吃晚饭,我就跟其他人吃,还是简单的馕和面汤。由于我自己是跟其他侍女同住,而小和尚却是绝对的VIP待遇,有最好的私人帐篷,所以课堂就设在他的帐篷里。   

  走进帐篷时我愣了一下。吉波正在给他剃头,细碎的褐红发丝点点洒落在围住脖子的白布上。他看见我,温和地笑笑,让我先坐在旁边等他一会儿。   


()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在等待之时不由得仔细打量他的脑袋。他的头不像他妈妈被刻意夹过,所以头形很正常。幸好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域不需要僧人在头上烧戒疤,否则那些疤痕不光是皮肉受苦,恐怕他近乎完美的外形也会遭到破坏。   

  想起烧戒疤,不禁莞尔一笑。这可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土特产。   

  其实本来中国和尚也跟其他国家僧人一样不烧戒疤,据说烧戒始于南朝最狂热的佛教徒皇帝……梁武帝。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为了迅速扩充信徒,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   

  而我个人认为,中国和尚要烧戒疤是统治者的需要。僧人不事生产,不纳税,无子女,对统治者而言,如果僧人过多,便会对生产力有影响。无子女,又对〃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历史上几次灭佛事件,究其深层原因,都是出于对经济和道德伦理的维护。但是宗教却必不可少,可以帮统治者稳定社会。所以僧人都有文牒,政府严格控制僧人数量。而外在的区分就以戒疤,只剃个光头冒充和尚一看头上没有戒疤就会露馅。幸好解放后这项习俗被废止了,不过听说还是有寺庙举行烧戒仪式的。    

  〃艾晴!〃   

  我猛地回神,看到他站在我面前神采奕奕。他已经剃完头,整个人看上去干净清爽。四顾一下,吉波已经出去,我居然想得那么入神,连她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吐吐舌,赶紧踞坐到几案边,开始了第一天的教学。   

  先是他教我吐火罗文。他虽然讲得很仔细耐心,但毕竟汉语水平有限,吐火罗文字母又难记,比我当年学德语还痛苦,急得额上暴出了几颗痘痘。一个小时后我趴下,伏在几案上要求休息。我的第一节吐火罗文课就这样痛苦不堪地结束了。   

  休息一番换我教他。我在暑假时义务担任过扫盲班的语文老师,对汉语的初级教学还是颇有心得。汉字入门其实不难,都是从看图说话开始。难的是在没有拼音的古代很难记住发音。   

  古代的发音方法叫反切①。就是用两个字来注一个字的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例如秀字就可以说是西幼切,也就是取了西字的声母,幼字的韵母和声调。反切有专门的字表,叫《广韵》。但是我毕竟不是古人,自然背不出这个反切表,我又不敢提前两千多年发明拼音,只能让他死记硬背了。   

  我掏出素描本和铅笔,一边画图一边讲。他对我这新奇的写字工具非常好奇,不住问我这光洁的纸和硬头的笔如何制造。我只好硬着头皮含混地告诉他这是一位奇人给的,这世上只有我一个人有,我也不知道怎么制造。然后就摆出老师的谱,让他专心听讲,不要问东问西。   

  日月水火土,金木耳口手。我为了穿越练习了一年的繁体字,不过想到秦是写小篆的就头皮发麻。小篆我只能看不能写,但愿不会发生历史错位。幸好他在西域,去中原的可能性不大。   

  他本来就有点汉语基础,有些字也认得。但他还是学得很认真,两眼紧盯着我的素描本不时点头,挨着我的身子传来好闻的檀香味。   

  第二天我们继续赶路,我和丘莫若吉波的沟通更通畅了。他能非常快地模仿我,我只要讲一遍,当他明白意思,下回我再讲到同一词汇他就不会再问。而且他还能根据汉语语法调整原来颠倒的主谓宾。   

  我要是这会儿对着汉人讲话,肯定就是文言连篇。不过对着他,我就跟平常在21世纪里一样讲话。因为他是个老外,我没有心理障碍,不怕他认为我讲话不正常。他喜欢问我中原的人文风俗地理历史,我就回忆看过的史书掰给他听。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小和尚不是一般的聪明,记忆力超好,对语言好像有种超强的天赋。   

  我问他为何带着军队出游,其实是想从旁打听一下他们的身份。他说他们已经在各国游历了四年,走了不少地方。但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之间,都是几百里无水无草的荒漠,而且这些地方都是无人管辖的〃三不管〃地区,经常会遇到盗贼。他们携带有不少珍贵的经卷佛像和舍利,为防被抢,所以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我想起玄奘西游也常常经历盗贼,不由重重点头同意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不过还是没探听出他们的身份,只知道这支武装力量是他们四年前从龟兹就带出来的,而且是正规军。嗯,能够让国家机器当保镖,这两人肯定跟王室有关。   

  吉波跟在我们身后静静听我们谈话。她脸上的表情总是很平静,偶尔跟儿子讲几句,虽然我听不懂,但她嗓音柔和,应该不是什么责备的话。她一直温和高雅,看得出她很疼爱儿子,但却没有寻常母亲对儿子的亲昵举动,可能跟入了佛门有关。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8节:四 语言天才(2)         

  不过到了念经的时候她却很严格,表情肃穆虔诚,眼观鼻鼻观心,一丝不苟地带着儿子一起喃喃。这时候的两人,就像是抛开尘世一切超脱轮回的化外之人,那一声声经,字字敲进心坎深处。我第一次感到宗教震人灵魂的力量,倚在帐篷口,我也听得痴了。   

  晚上继续教学。我狠命回想,还是吐吐舌自觉摊开手掌伸到他面前。   

  〃这是干吗?〃他一直跟我练现代口语,所以他讲的话没那么文言。   

  〃打手心呀。〃我嬉皮笑脸地说,〃我们汉人的老师,要是学生学不好,就拿戒尺打手心。看看我这个学生多自觉,主动承认错误。〃   

  〃你犯了什么错?〃他浅灰色的眼亮得能照进人心,一眨一眨地看着我。   

  〃我一点都不记得你昨天教我的吐火罗字母,那啥,龟兹语了。〃我拉长了脸苦哈哈的,老是习惯性称吐火罗文。   

  他笑了,那么纯净,双眸如星辰般明亮。   

  〃那是我教的不好,怎么能罚你?〃他摊开左手,右手抓住我的手,在他掌心上打了一下。虽然不重,这一下接触却突然让我有点发蒙。   

  〃打的应该是我,明天要是你还忘,就打我的手心。〃   

  我猛得缩回手,心里飞快流淌过一丝极细微的莫名悸动。偏偏头,集中精力看眼前的字母。   

  这次我学得比昨天好,因为他的汉语讲解更深入。终于学完全部吐火罗字母。每听到一个字母的发音,我就在旁边注上音标,这样回去后也不会忘了怎么读。   



  他看到音标非常好奇,我拗不过,就把音标的规律讲解给他听。他眼睛越来越亮,直呼好办法。我只好求他别告诉别人,不然历史要乱套了。   

  〃为什么?是你编的么?〃   

  我不好承认也不好否认。含糊地说:〃汉人不喜欢女子多才,所以你要是告诉别人这个方法我就会被当成巫女放火上烤。〃借用一下圣女贞德的故事。   

  〃汉人不该如此。〃   

  他沉默了一会儿,想了一下,非常认真地说:〃所有人都是一样,无论男女。女子一样有智慧。〃他接着讲了一连串吐火罗语,大概是他现在的汉语词汇还不能够让他完整表述他的感想。   

  呵呵,我笑笑。这个少年认真的神情真的让我感觉很温暖。不过,得扯开这个话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