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无处牵手 >

第24章

无处牵手-第24章

小说: 无处牵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惟独没有想到这份材料会改变我的命运。   
    英子走后的半个月里,我被这份很苦的差事缠得很累,容不得我抽出时间去想英子,这对我倒是个解脱。公社书记和教育干事一天二十四小时陪着我,每顿饭都有荤菜和酒,我有些感激,认为公社书记待我不错。其实我错了,他们给我肉吃给我酒喝就像马戏团的老板给动物们肉吃是想它们表演得更好,为自己赚更多的钱。书记给我肉吃给我酒喝是想我把他吹得更亮一点。我们走遍了全公社十八个大队,了解推行林业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变化和经验。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大的苦,皮晒脱了一层。公社书记说:稿子见报后我一定加倍付给你稿费。后来稿子在省报发表后他真的给了我100元稿费,这是当时我得到的报酬最多的一次。而他自己得到的远远不止100元钱。稿子登报不久他就被调到县里当了林业局长。他在走之前没忘记提升教育干事为公社副书记。这样,我们三个人都为自己付出的汗水赢得了报酬。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省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春风化雨绿青山》的长篇通讯,并且配发了编者按。编者按说:“当前,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全国农村试点进行,而我省却进展缓慢。今天特发表长篇通讯《春风化雨绿青山》,介绍瑶县青山公社推行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和做法。他们成功的经验对我省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希望全省农村都来学习青山的经验,使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早日吹绿我省大地。”   
    这篇通讯的作者就是我。当公社书记把报纸和100元稿费送到我手里时,我心里涌起一股无法名状的激动。我激动的并不是那100元稿费,而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证实。   
    这一天,围绕着这篇通讯从省里到地区到县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县委书记顾志杰办公室里从早到晚电话铃声不断。首先是省委书记亲自给他打来电话,对他进行了侧面表扬,要他去省委详细汇报一下青山的做法,为全省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接着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又分别打来电话,要他尽快把青山的材料送到地区,好赶在全省前面推广,千万不能让别的地市抢在了前头。刚接完地委的电话,省农业厅和林业厅又先后打来电话,要他抓紧着手准备,农业厅和林业厅近期要分别在瑶县召开农业和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现场会。下午又有十几个县委书记给他打来电话,说要带人来参观取经。   
    搞宣传出身的顾志杰今天真正感受到了宣传的威力,一篇通讯一下子使他成了全省关注的焦点。他连读了几遍,一直不清楚这个作者是谁。从文章的构思和文采上看,不可能出自业余通讯员之手。他想瑶县没有这样的能人,宣传部一直要调几个能写的人就是寻不到,他想要是有早就被陈天明抓到手了。顾志杰一个电话打到宣传部长陈天明的办公室,问陈天明可知道作者是谁。陈天明说:我刚刚打听到是青山中学的一个教师。是个刚刚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顾志杰好长时间没有说话,然后对电话大声说:怎么把这么好的一个人才埋没在那么个鬼地方?浪费啊!他说你不是愁着找不到人,去把他调上来,县委宣传部需要他!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我当然不知道,我是后来从陈天明和黄秋云的口中得知的。   
    这一天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它发生远离瑶城三百公里外的省城一所师范学院。一个三年级的女学生捧着报纸把那篇通讯读了数遍,读得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说方草你怎么了,一篇新闻报道竟把你激动成这样,它真的那么感动人吗?方草不语,泪水仍不停地流。同学们忽然想起了方草是瑶县人,想那篇通讯写的可能就是她的家乡,便纷纷抢着读那报纸,可并没有从中读出什么催人泪下的文字来,便更加迷惑了。方草一句话也不说,回答同学们的仍然只有那流不断的泪水。那几天她像病了一样,身体特别地虚弱。她不吃也不喝,也不去上课,整天睡在宿舍里,手中始终拿着那张报纸。报纸翻破了字迹模糊了她仍舍不得丢弃。后来她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人一下子瘦了很多。   
    一年后,当我知道这件事情时,我流泪了。                      
无处牵手 第九章(2)   
    46   
    1980年国庆节的前一天,一辆北京吉普开进了青山中学。当时正是上课时间,院子里很安静,所以吉普车的引擎声显得特别大。那种声音在山区孩子们的心中特别动听,特别诱惑人,学生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离开了黑板向窗外望去。其实窗外什么也看不见。我用黑板擦敲了两下讲台,把学生的目光从窗外又赶了回来。这时我就看见校长耷拉着脸在教室外面喊我。他声音很低,说:你出来一下。我放下手里的粉笔拍拍手上的粉笔灰向外走去。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一个学生小声说:小车是来接老师走的。我心里猛地紧缩了一下。我回过头看看我的学生,他们一个个眼睛里都透出失落的忧伤。我说你们先预习一下课文,我马上就回来。我特地加了一句:老师不会走的。可我欺骗了我的学生,我就从那一刻走出教室,以后就再没有走进过。我爱我的学生,可我更爱瑶城,爱县委大院。那里是我理想诞生的地方,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办公室里公社书记和教育干事正陪一个中年男人说话,那中年男人和公社书记差不多年纪,脸盘白白净净,面容十分和霭,给人热情亲切的感觉。我想他一定是从县里来的,因为前几天公社书记就向我吐露了调动的事情。公社书记互相作了介绍,我和陈天明就握了一下手。陈天明说:你的通讯写得不错,得到了县委领导的肯定,所以决定调你去县委宣传部。你准备一下过了节就去报到。公社书记和教育干事也过来和我握了一下手,我感到这个握手却有些别扭。公社书记说:祝贺你啊,以后要多报道我们青山公社啊。我看看校长,校长正一个人闷闷地抽烟。他将一支才抽了一半的烟扔到地上,对公社书记说:你们把他调走了,这初三的语文课谁来教?公社书记有些不悦:老吴你别老想着这事,上面会给你派来的。陈天明说:我会让人事局尽快调人来的。这句话又让我想起了胖子局长。三天后当我再次来到人事局报到时,胖子局长和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对我热情相迎。他们当着我的面夸起了我的那篇文章。胖子局长把开好的调令递给我时笑着对我说:还记得去年分配的时候我对你说过的话吗?是金子放哪都会闪光。   
    我说:可惜这话不是你说的。我也不是金子。   
    我心里像是一口陈年老痰被咳出来的感觉,呼吸一下子顺畅了,拿着调令走出了办公室。屋里悄然无声。我不知道那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因为我一直没有回头。   
    47   
    他就像一个寻路者,本来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却被人不负责任地指向了别处,在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他才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地方。那个地方是他一直想去的理想之地。   
    1980年秋天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他第二次走进了县委大院。当他跨进那座庄严的门楼时他没有再哆嗦。他曾经有个想法,他要再体验一次哆嗦的感觉,这回却没有体验到。他想也许他的哆嗦的历史已经结束了。他望着庄严的大门有些激动,他想他的新生活开始了,但他却无法预测他的新生活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他想生活的奥秘就在于你永远无法预知它的结果,要是知道,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你只有耐心地等待。   
    那时国庆刚过几天,门楼上的松枝和彩灯都还没拆去。这使他想起了从战场归来的英雄通过的凯旋门。他不知道他算不算凯旋?这时他突然想起了青山中学,想起了英子,心里掠过一丝忧伤和凄凉。   
    县委大院和青山中学那个方方正正的院子很有些相似,只不过比青山中学大一些漂亮一些。以前他虽然路过几次,但每次都是匆匆一瞥,脑子里根本没有它完整的印象。今天他的心里很平静,他已经是这里的人了,再不用担心别人笑话他的专注是作白日梦。他站在大院的中央,把院子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结果他得出了这个结论。   
    县委大院紧靠着一座矮山,山上的植被保护得很好,使得大院有了一道不错的背景色。院子足足占了半条街的长度,树木花草布置修剪得十分精当。房屋完全是传统的皖南风格,白墙黑瓦,深红色门窗,高高的防火墙,古朴典雅,有一种文化品味。这里更容易让人联想起过去皖南大户人家的庄园而不是政府首脑办公的地方。院墙四周生长着高大的古柏,他从这种生长缓慢的老树身上似乎看到了大院纵深的历史。他像一个考古专家很想通过眼前的情景复原出大院最初的面貌,可他经过几次努力都没有成功。他想复原历史原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他为自己的幼稚感到可笑。   
    1980年瑶城的市政建设还相当落后,街道拥挤肮脏嘈杂。而县委大院却打扮得古色古香很有模样,既庄重又漂亮。权力和地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他有种自豪感。   

()好看的txt电子书
    按照门卫的指引他在大院的西北角找到了县委宣传部。一栋平房紧靠山脚,环境十分幽静。这是个特别适合看书写作的地方,他想把宣传部安排在这个地方可能正是出于这个考虑,他非常喜欢这里。让他意外的是西面山墙边竟生长着一片小竹林,这让他想起了医院围墙边那片小竹林和一个坐在竹林里伤心流泪的女孩。方草的泪脸从脑海深处浮现出来。他心变得凝重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要在这里种一片小竹林,整个大院其他地方都没有,偏偏种在了这里。而后来他的办公室又偏偏是西面山墙那间,他的办公桌又恰恰靠着山墙的窗户,只要他坐在桌前,无论他开不开窗户他都能看得见那片小竹林。他常常对着那片小竹林胡思乱想。他想这片小竹林也许是上帝的杰作,是要时时刻刻提醒他勿忘历史。那么它的寓意又是什么呢?是暗示方草还没有忘记他,他们还能重续旧情吗?可他此刻连方草在哪都不知道。有时他又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感到可笑。   
    部长领着他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介绍。人们对他的到来反应十分平静。他原先设想的那种场面并没有出现。这让他感到一点伤感。后来他渐渐明白了,其实宣传部并没有多少人欢迎他的到来。就像一群星星,你的亮度太亮,别人就变得黯淡了。他心里有些压抑。他想第一天上班就有这种感觉不是个好兆头。部长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你别在意,这些人就这样,酸文人嘛。他对部长笑笑,但笑得很不自然。部长的话使他想起了文人相轻这句古训,可他们算得上文人吗?   
    晚上,他拿出了英子送他的日记本记下了这一天感受。那感受是灰色的,与他三天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失落代替了憧憬。他没想到官场原来竟是这样的无聊冷漠没有人情味。这种冷漠令他窒息。   
    开始几天部长没有给他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