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谁的爱情不上锁 >

第31章

谁的爱情不上锁-第31章

小说: 谁的爱情不上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淼为什么不从5年前就永远消失呢?那么这些美好的画面和回忆,就会始终带着实现不了的期待,伴随着爱的感觉,出现在徐海燕的梦里。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王淼再不是那个诗情画意的大男孩,他是郁凤不负责任的丈夫,他是阿彩爱恨交加的情人,他是徐海燕那个已经死去不愿再想起的初恋男朋友。
  徐海燕合衣歪在沙发上,动了离婚心思的女人只有灵魂,没有肉身,她现在不需要床。
  2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
  家里的硝烟已慢慢冷却,徐海燕和丁文革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谁也想不起该说什么话,晚上总有一个人睡在琛琛床上。只有琛琛,像只鲶鱼似的在几间屋子跑进跑出,勉强搅动着一池死水。
  貌合神离的日子这样一天天挨下去,丁文革的工厂彻底垮了,他作为厂里的20个留守人员勉强留在厂里,等待局里的解散通知,每月工资350元钱,工作不外乎打扑克、聊天、看报纸,发牢骚、骂局领导。他们厂从宣布破产那天开始,债权单位来拉原料、抢汽车抵债的混乱时期早已过去,现在在没有人气的车间里,墙上“学吉化敬业爱厂”的标语挂满蜘蛛网,冰冷的机器设备上蒙着白帆布,像一个放大了的停尸间,阴沉潮湿。偌大的工厂院子里长起的蒿草可以埋人了,常有野兔出没。
  丁文革们被时代丢弃在荒地里,坐井观天,不知所措。
  徐海燕给丁文革布置的几项任务,像学习电脑打字、复习功课准备自学考试等等,可以让他拥有一技之长以换个工作的打算,被他无限期地搁置起来。
  徐海燕曾回家求她爸给丁文革在机关找个开车的活,可丁文革一听学车费3250元,顶他十个月的工资,说什么也不舍得花这个钱。他将不可以学车的理由很现实地摆出来:拿了驾照没有车开怎么办?现在车这么多,开车不熟练,出了事怎么办?况且现在家里经济紧张,生活常常捉襟见肘,能不花钱就不花,花3000多块钱再考不出证来怎么办?
  徐海燕无法容忍他的“怎么办”,正要发作,琛琛突然丢下地上的几辆仿真汽车,跑到徐海燕跟前,拉着她的衣角摇来摇去地说:“妈妈我要学开车,开大奔驰,开真的汽车。”
  徐海燕终于找到打击丁文革的良机,她马上指着他说:
  “丁文革,你看看你那点出息,连个孩子都不如,你让我怎么说你?”
  又转向琛琛,像教导她的学生一样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可要好好上学,多读书,长大了才有出路。别学你那个文盲爸爸,才30多岁就没人要了。你看,妈妈都快27岁了,还要继续学习,还要考研究生呢……”
  徐海燕不是在自我标榜,校长不让她教高中有她的道理。徐海燕虽然有大本文凭,可他们是重点中学,大家都是大本毕业,徐海燕教龄不足,现在想教高中,除非她有硕士文凭。这一理由让徐海燕窝火又无奈,所以,她早就将考研的复习材料买齐了,她的计划是,等拿到硕士文凭后,她就调出教育系统,再不受女校长的气。现在连续送初三毕业班,每天工作11个小时,让她体力透支,而且又要教学比武,又要研究教改,早已精疲力尽。况且,现在她对丁文革,只有壮士断臂,才可以摆脱这段形同鸡肋的婚姻。
  丁文革一听,一反长时间的冷漠,终于开口了,他像个中年妇女一样,冲徐海燕喋喋不休:“徐海燕,你不好好过日子,还想怎么的。想让我上学,没门!上不上都一样,我就这么个料了,你看着办吧。你想上学,也没门!家我不管了,孩子我不管了,就让我侍候的你,你才那么多想法。我高攀不上你,谁能高攀上你,你去找谁吧……”
  “你文盲!”徐海燕气得拉开抽屉,把给他找的学习资料摔得满地都是。


  “你流氓!”丁文革毫不示弱,徐海燕和王淼的往事当作他惟一的武器,随时可以抛出来。
  徐海燕哭着夺门而出。
  门“砰”地一声被摔上,把丁文革的心震得粉碎。他愣了几秒钟,突然像山洪爆发一样大吼一声:“我×……”就没了下文,他也不知道他应该×谁。
  往40岁上数的丁文革,现在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没有年龄,没有力气,没有信心,没有方向。与他相依为命30多年的那个时代已经弃他而去,无法顾及他的感受和处境,社会上已经没有他丁文革的位置,在家里他也仅仅是他儿子的文盲爸爸,正慢慢在孩子眼里变得一钱不值。
  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可丁文革一下子将多日压抑在心中的苦痛爆发出来,“吭吭吭”,像哭又像笑。琛琛吓得抱着小汽车躲在卫生间门后一言不发,就听丁文革歇斯底里大叫一声:
  “我×死你,丁文革!”
  第十五章  女鬼
  徐海燕当然要跑回娘家,那里是她的避风港。
  可是现在想回家得绕好大一段路,因为修东西快速路架设高架桥,半个月没回去,行车道全部调流了,她家楼下堵车堵得人仰马翻,车喇叭尖叫,一切变化之快,超过她的应对能力。所以,她下了公交车,深一脚浅一脚走了10分钟才到家,鞋跟上沾满了地里撅出的黄泥。看来,想重建一种新秩序,还要耐心等待。
  她一进门,就打了一个大喷嚏,家里烟雾缭绕,浓烈的熏香差点把她顶出眼泪来。她换下脏皮鞋,叫了声妈,没有人应答,家里只有杏花在厨房里刷碗。她正诧异,她妈从老太太房里闪出来,一把攥住她的手,拖她进屋,还神秘地关紧房门,心慌意乱地说:
  “海燕,你可回来了,要不我也要打电话叫你,吓死我了。我和你姐说,这死妮子说我犯神经,这叫妄想症。可我真的害怕呀,不说不行呀。”
  “怎么了?”
  “咱家闹鬼了。”张桂云警觉地向门口望了望,压低声音说。因为过度惊恐,她哆哆嗦嗦站不稳,只好坐到床沿上。
  “什么?”
  “后天就是老太太的‘五七’了,她的魂这几天半夜老出来吓唬我。她活着的时候,我老和她吵架,可我也是尽心侍候她呀,她为什么死了也不放过我呀。”张桂云越说越害怕,手指甲抠进徐海燕的手心里,把徐海燕也吓出两手冷汗。
  “怎么回事?妈,你仔细说说,别害怕。”
  但是,张桂云仍旧吓得抖成一团,这件事也太离谱了,科学道理无法解释。
  这件事是从徐治国开始准时回家吃饭开始的。
  因为局机关查体,徐治国被查出高血压、脂肪肝、冠状动脉硬化三种毛病,大家一致认为,这些毛病对领导而言纯粹是工伤,是应酬太多、喝酒太多所致。徐治国每天下午在医院打一瓶甘露醇加维脑路通,然后在6点左右准时回家。回来后和张桂云及老杏花坐下来吃饭,张桂云只给他做点萝卜樱子馇小豆腐一类降脂的庄户菜,不见一点肉星。
  这一天,徐治国还带回一个好消息,秘书小刘的妻子马上要生孩子,正好要找一个老保姆,可以一直干到孩子3岁上幼儿园。这样,杏花过了老太太的五七奠日,就可以有一份新的长远的活了。
  杏花马上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这样她就可以继续留在青岛,不用回牛西埠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小刘随时了解徐治国的近况,跟住在徐家没有什么区别。
  张桂云更是拍手称快,杏花老穿着她的旧衣服在家里晃来晃去,像家里有两个不同时代的张桂云,连徐治国都常常搞错,张桂云早就想把她弄出去了。
  晚上,徐治国和张桂云早早洗了澡躺下,因为家里有个保姆杏花,所以初夏的天气他们也把房门关得严严的,大开着窗。徐治国自从失去母亲,床第间对张桂云亲热了不少,至少不再背对着她,自己卷着毯子一觉到天亮。张桂云听了她闺女的教导,对徐治国也不再挂脸子,临睡前二人还说说话。
  可是,半夜说不准是几点钟,张桂云被一阵粗重的喘息声惊醒,她吓得一动不动,再听,声音是从门上的花玻璃处传来的。“呼呼呼”!喘气声越发急促,像个女人,突然哼地一声,声音嘎然而止,像男女交欢达到顶点的一刹那。张桂云吓出一身鸡皮疙瘩,看看身边的徐治国睡得好好的,鼾声如雷。她彻底吓醒了,再听听,的确只有鼾声。张桂云一阵脸红,她怀疑自己刚才是否做了个暧昧的梦,这把年纪,还这么骚动不安,她感到很羞愧,这件事她如何好意思讲给徐治国听?
  可是这之后的每天这个时辰,张桂云还是会被这种声音吓醒,在黑暗里,她不仅听见男女之声,还分明闻到了如丝如缕的香烛气从门缝钻进来,然后她就在黑暗里恍惚看见老太太穿着寿衣飘到她跟前……
  张桂云越说越瘮人,因为惊吓过度,握着徐海燕的手心几乎能滴下汗来。她告诉她闺女,这几天她天天烧香祷告,求老太太原谅她心直口快。老杏花说乡下也常闹这样的事,过了‘五七’就好了。徐治国对她们这套巫蛊之论根本不屑一顾,他是共产党员,彻底的无神论者。
  徐海燕不是侦探,她只有安慰她妈,要相信科学。从心理学上讲,最恨谁,往往最不能忘记谁,是她妈的心理作用罢了。
  但是,张桂云紧紧抓住海燕的手不放,战战兢兢地说:
  “海燕啊,你这几天住到家里吧,把丁文革和孩子也弄来住吧,咱家就是阴盛阳衰,阴气太重。”
  徐海燕赶紧制止她妈说,别提丁文革了,丁文革是提不起来的阿斗,扯不长长拉不团团,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像男人。她再次打定主意离婚,这一次丁文革就是搬出天王老子来请,她也不回去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孩子呢?琛琛你不要了?张桂云旧话重谈又回到老问题上。过日子嘛,你还要他怎么上进?什么爱情啊激|情啊,什么婚姻质量啊,狗屁!都是那些专门猴视别人男人的骚×编出来的。海燕啊,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我看丁文革顾家,是个好男人,我也要给你姐姐介绍这么个爱干活的对象。哟,我还忘了,今天晚上,海霞回来吃了饭要去你三舅母那里见人呢。我的眼光一锥子见血,我也得去过过目。
  张桂云说着说着,脸上多云转晴,直到说得阳光灿烂。她撂下海燕,让杏花和她一起去南山市场买海鲜,今天晚上两个闺女都在家吃饭,何况还有给徐海霞介绍对象这样的大喜事。她心里一高兴就干活,心里不高兴还干活,她的心情总是从动作释放出来。
  徐海燕望着她妈忙忙碌碌的身影,心里翻江倒海。退休后的张桂云是《傲慢与偏见》里班纳特太太那类人物:她生平的大事就是嫁女儿,她生平的安慰就是访友拜客和打听新闻。这是徐海燕最爱看的一本书,她不禁悲哀地想,她如果能和她妈那么思维简单就好了,高中毕业后找个丁文革这样的男人,嫁人生子,平淡一生,“女子无才便是德”,她现在才体会出孔老大爷的良苦用心。可惜,她上过大学,开了天眼,再也闭不上了,现在晚了。
  晚饭吃得七零八落,张桂云拖着徐海霞像赶火车一样匆匆而去,海燕嘱咐她们倒是矜持点儿呀,女方去晚点才端得上架子。
  但张桂云显然觉得来不及了,29岁的“老大嫚”还能端得起23岁的架子吗?她得像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