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君臣介 >

第2章

君臣介-第2章

小说: 君臣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惠民走到老人的近前,亲身上前去扶起老人,将其同其他人一起小心翼翼的扶向自己的马车,中途甚至不曾说过一句话。
    老人终于是艰难的走到了马车的旁边,那个贵妇人正抱着熟睡的婴儿站在他的跟前。老人先是感激的看了看李惠民,接着目光转了回去。艰难的抬了抬手,但终究又是放下了。怜爱的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向其说道:“宇儿,长辈们并没有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终有一天事情将会明了。也许你父亲这一辈的人,都将永远无法踏足这片土地,我唯一祈求的是少爷你将来有一天带领着你们这一辈人回归这里。有朝一日,能够收集起我们死去的老一辈人的骨灰,将其葬在这美丽南方一个朝北的小山坡上。”说着,带着向往的眼神缓缓闭上了眼睛。
    而其他人,显然也是被老人的话语给愣住了。都没有人说话,沉默,很多人都只是沉默的看向那襁褓中的婴儿,偶尔也会有人看向队伍中其他的,象征着未来的孩童……。


第二章 安定与祥和
    在一个院子里,想起了一片儿童的欢愉声,当初大逃亡的那帮子人里,有着的那几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此刻已是能蹦能跳的孩童。
    “驾”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骑在一个男子的身上,他们的旁边还有三个与那男子服饰相同的人,家丁。
    “趴着,趴着”小孩极为兴奋的提着他的要求。
    小孩的要求看似无理,可他身下的家丁却选择满足他。其他三位家丁也是在那笑看着,就连那被小孩骑在身下,受苦的家丁也是笑着的。没有愤怒与委屈,不知为何大家都是如此宠爱着这家丁身上那个无理的小孩。
    “宇儿,不得无理,赵大你们记得以后不要这么宠着他了!”院子里走进一个端庄典雅的贵妇人,温和的说道。她便是李惠民的妻子邓琴,恒宇的母亲。赵大自然是被恒宇骑在身下的那个家丁,听到夫人的训导,他同其他家丁一样,至少笑了笑。
    “母亲。”当初还在邓琴怀里的小婴儿,此刻正一脸委屈,已然懂得了察颜阅色,讨好大人了。
    无奈的摇了摇头,邓琴爱怜的从家丁身上抱过恒宇,轻轻的在他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然后告诉恒宇,要带他去见他的父亲,同时介绍几个小伙伴给他。
    温和的女主人,开心的干着活的家丁,好一副祥和安定的景象,恒宇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幸福的家庭。
    事实上,当初大逃亡的那群人,也都还算是幸福的,他们开始在这安定下来,似乎忘却仇恨,开心的生活在这里。
    恒宇的父亲,论其原有的身份,大学士,本就上当初人群中身份最为高贵的一个。来到这里,自然而然间成了这里的掌控者,以族长的身份隐匿了下来。
    他们来到的这个地方,是一片,逃亡期间,他们得到了一个叫彭建军的水军都统的帮助,乘船来到了这里。这彭建军在曾任南方广省提督程继功手下办过事,对程继功的能力极为欣赏,两人后来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在“天恒”事变后,彭建军带领几百亲兵出手帮助程继功等人的逃亡,他们一同乘坐船来到这,接着决定在这安家。
    其实这个上原本是还有其他的原著居民,同时也有不同朝代移居到这的中原人。原著居民有自己的族长,可在这居住的中原人大都有些钱,都做有一些小生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这里的中原人始终不愿被原著居民给统治。他们希望在中原人当中有人出面统治这个岛,这一切都直到李惠民等人的出现。
    李惠民以及程继功带领着一大批将士的出现,改变了这里原有的土著居民以及中原人之间的一个平静。中原人虽然依旧在人数上占劣势,可是有了正规军队中出来的将士,战斗力上,也许中原人还要显得略强。
    原土著族长黎伟明,并不是一个政治上的统治者,他的出现只是为了更好的捍卫土著居民的利益。直到李惠民的出现,他都没有想过要争夺什么权利。
    难得的是,两边力量都不弱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任何武力争端。两方人马都希望和平。
    中原人这边,李惠民的好友程继功选择隐居山野,众人唯有选举李惠民出任掌控这片土地。而土著居民那边,看到李惠民是个温和的文人之后,也选择了退让。顺理成章,李惠民成了这里的实际掌控者。黎伟明带着他的族人回归他们习惯的渔民生活。两种人群之间,时常也会有一些物质交易,相处得也甚是融洽。
    掌权之后的李惠民,也并没有说想要巩固政权。他也不是一个向往权利的人,何况他的心里还系着另外一个地方、一件事。他掌权后,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建设防御工事,同时与黎伟明交好,告诫那些土著居民要有防范意识。因为他的身后还有追兵,虽然岛上很好防御,但态度上不容松懈。
    起初刚到的那几年,时常会有大批的武装力量来进攻这里。可是久攻不下也就放弃了。而岛上的土著民,有几次也加入到了家园的防卫来,这让岛上两股力量凝聚到了一起。渐渐的,这片隔绝世外,人们生活变得祥和与安定。
    安定的生活,对于劫后余生的那群人,显得格外的弥足珍贵。他们甚至是开始忘却仇恨,只求能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孩子们渐渐长大,但是却很少有家长把那段逃亡史,那些仇恨告诉给孩子。这让那些灾难中的懵懂孩子,得以健康茁壮的成长。恒宇便是其中的一个。
    “恒宇,这四个孩子与你的年龄相仿,以后你要和他们好好相处。他们会住在我们李府,会陪同你走过很长的一段岁月。”这天,恒宇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会突然给他安排了四个同龄的小伙伴。同时,他没有去想的是,父亲为什么一直安排四个家丁在他身边时刻跟随着他。自此,恒宇的童年里有了更多的欢乐。
    也是自那天起,长辈们给了恒宇以及他的四个小伙伴安排了一个每日都必须实行的课程——习武。
    当然,恒宇却是不必那么严肃的,因为叫道他们的是恒宇的二叔,王冲。恒宇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二叔与自己及父亲不同姓,可是二叔却很疼爱他。
    二叔的疼爱,给了他逃课的机会。除了起初开始学习的时候,有着的那个新鲜劲,后边的武术训练恒宇几乎是都不参加。每当二叔教训他的时候,他都是一个劲的叫苦。二叔也就这么纵容着他。
    时间也就这么一日复一日的流逝,恒宇除了偶尔被*迫练下基本功外,武功上基本没什么长进。后来的他,甚至还带着他的小伙伴们逃课。
    其实他的逃课似乎是被默许的,因为他的身边总是少不了那四个家丁的身影。身后跟着四个小伙伴,然后加上四个保镖,这是多么的威武,自那时起的恒宇已经懂得什么叫虚荣了。


第三章 那个懵懂的少年
    所有的事情真的似乎都已成为过去,也许那些痛苦、那些仇恨终究有一天会随着时间而流失殆尽。
    原本的将士们做家丁的做家丁,解散的被解散。这里所生活的似乎只是一群随遇而安的人。恒宇做着他的少爷,其他的人也不再有任何的身份变换,似乎岁月就将这般平淡的逝去。
    直到有一天,一个宽敞而又较为平坦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少年。一个正在练习着一套剑法的少年,他是那般的专注而认真。他练得很慢,似乎希望将剑谱中的一招一式都映射出来。这个少年便是李惠民的儿子,李恒宇。族长家的少爷。
    这时候的恒宇还只有十五岁,如果论心智的话,也许会更小。因为是李家的独子的缘故,即使他还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就经历过生死,可他自己却全然不知。家人的宠溺,让他无忧无虑的做着他的少爷。
    然而,突然间恒宇就这么变了。要知道小的时候恒宇不仅调皮到不听从家里的安排、不习武,后来甚至连四个小伙伴也被其经常拉出去玩。这个原本就不大的上,基本上所有的大街小巷里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
    恒宇以往都是调皮不习武,二叔王冲是纵容他,而身为文人的恒宇父亲李惠民,似乎也并没有儿子习武的意思。而后来有一天,恒宇突然间就转变想法,恒宇向其父亲主动提出来要去习武。而这个时候的恒宇已经十五岁了,已然不是一个习武的最佳年龄段。可家里人还是满足了他,给他安排了现在的师父,让他跟随师父上山。
    这里是师父给他安排的训练的场地,一块平地,也是一个山顶。这里就似一个山峰被拦腰削去了一截,刚好空出这么一块平地儿。恒宇大部分时间都被师父安排在这进行体能训练,以及修习剑术,甚至是说睡觉。
    恒宇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情绪并不是很稳定。也许是还带有少爷脾性的缘故,即使他总会很认真的去修炼武功,可有时当他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往往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了。他往往在体能训练的速度训练(大部分是属跑步)中,会出现疯了般的狂奔,有时候甚至是撞到稀有的那一两棵树也是毫无知觉的。若有没见他的人,见到他狂奔的样,一定会认为他是个疯子。若有认识的人第一回看到他这样的状态,那么就会帮他定义为少爷脾气——桀骜不驯。
    只是,这样的发狂始终持续不了太久。往往每当因为他的疯狂扬起了尘土。一阵清风拂过,那些树木好似围成的“阵”中,他站立着的身影就会显现出来。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都是累极了的!通常会就地缓缓的瘫坐下来。但即使已经到了此种境地,还是气愤的向着地面砸了一拳,眼睛红红的,满是愤恨。
    “你现在在哪里,为什么当初要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的,会让你痛不欲生……。”怒吼过后,恒宇会怀着仇恨缓缓昏睡过去,真的实在是累了。
    安静的他,闭上了血红的双眼,即使脸上依旧挂着点点怒气。但是此时看来他更显得英气十足。这是一张很顺眼的脸,看得久了,更多的是耐看了……
    在平地上唯一的略显凸峦的地方,这平地边缘的大树下,有两位老人静立在那。似在乘凉,又似在看着恒宇。谁又会来这山顶上乘凉呢!他们应该老早就在那了的吧!他们绝不似他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那般无所事事。
    或许是已经习以为常,看到李恒宇的瘫倒,两人脸上居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表情,或者说是没有流露任何一个夸大的表情。
    两位老人都已是白发苍苍,但却任其散落着,不短的发丝随风飘扬。说来奇怪,前面那位老人的头发很顺直,伴随老人的静立,更衬托出老人的英气*人。
    两位老人很长时间里都静静地站立在那,身子笔直。那身板,那精神气,也唯有头上那斑白的头发在诉说着他们的年代已经过去。良久,终于有人率先开口说话了。
    “你看这孩子怎样?”很简洁的一句。
    “你说,你的徒弟还会是怎样?”另一位老人道。
    “你说你这么说,你这是瞧不起我呢!还是在夸赞他的意思?”老人微笑着道,显然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老将军,你就别再嘲弄你的老部下了,您不是就想听听好话吗?是,你那徒弟很不错,而且潜力无限。”这位老人无奈的笑答道。两人相识很多年了,有些事情不用说也知道对方怎么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