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智枭 (前传+正传) >

第218章

智枭 (前传+正传)-第218章

小说: 智枭 (前传+正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当然算!”群雄纷纷道,大多数不了解摩门底细的人,都在为有这样强大的盟友而高兴。只有寥寥少数有识之士如任天翔等,暗自忧心忡忡,不过方才话已出口,却也不好再反悔。在群雄的一致推举之下,中原武林在原来的儒门、释门、道门、商门之外,又新增了两大名门,一为传承自墨家的义门,一为传自波斯的摩门,从此并称华夏六大名门。不过在涉及到华夏门的宗旨和领导权归属的问题时,却陷入了僵局。尤其是对于领导权之争,在原来的儒门和义门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摩门。虽然大多数人还没有真正见识过摩门的武功,但凭摩门大教长击杀萨满教日月双魔、逼退蓬山老母的实力,摩门已经赢得了许多江湖豪杰的拥护,成为呼声最高的黑马。

尤其摩门最高神职虽然是大教长佛多诞,但圣女艾丽达才是它的代表。这个美得不带一丝凡尘俗气的波斯少女,一出场就赢得了所有江湖豪杰的好感,不少人越来越倾向于接受这个美若天仙的波斯少女领导,拥护她成为华夏门首任盟主。“大家推选摩门圣女做华夏门首任盟主,我个人没什么意见。”任天翔眼见摩门的阴谋即将成为事实,不得已以退为进,朗声道,“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当面向圣女请教。”在群雄的欢呼声中,就见摩门圣女在两名摩门弟子陪同下,缓步登上了高台,款款来到任天翔等人面前。虽然她已用轻纱遮住了大半个面庞,但露在外面那双碧蓝如海的眸子,依然令人不敢直视。虽然看不见她的脸,但就凭这双世间独一无二、碧蓝如海的眸子,任天翔立刻就肯定,她就是当年在塔里木河畔巧遇过的波斯少女艾丽达,只是现在从她的眸子中,再看不到一丝天真烂漫,只剩下令人不敢亲近的肃穆和庄重,而且视任天翔也形同路人。

任天翔放弃了与对方相认的希望,盯着她的眸子道:“第一个问题,不知圣女如何称呼?既然想做华夏门的盟主,不知你可懂得咱们的语言?熟悉咱们的文化?尤其是咱们中原几个大门派的来历和传承?”“我汉名叫艾丽,对中原文化虽不敢说无所不知,但至少不会比任门主懂得少。”少女说着,将儒、释、道、商、义诸派的基本特点,传承和来历简短地讲述了一遍,虽简短扼要,却将诸派的特点说得清清楚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声音是标准的长安口音,完全不带一丝异族的味道,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喝彩。任天翔心中暗惊,看来摩门是有备而来。尤其令他惊异的是,他从艾丽的眼眸中,完全看不透她内心的情绪波动或心底隐秘,他引以为傲的墨家“心术”,在这个摩门圣女面前第一次失灵。

“很好!看来圣女对咱们中华文化是颇有研究。”任天翔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笑问道,“华夏文化有个最重要的特点,不知圣女可知晓?”艾丽微微颔首答道:“知道,不就是男尊女卑,女人不能做一国、一派甚至一家之主么?只可惜任门主好像忘了,大唐就出过一任女国主,而且干得好像还不错。”任天翔没想到艾丽对中华文化这般熟悉,连这也知道。他忍不住再问:“圣女有心要做我华夏门盟主,不知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又想如何让整个华夏门在这乱世中求存?”就听艾丽款款答道:“释门有普渡苍生之念,儒门有舍生取义之说,其实跟本教的信念也有相通之处。在危难之时以拯救苍生为己任,是本教的一贯宗旨。至于如何让华夏门在乱世中求存,这说法有些欠妥。身为华夏门一份子,理应在这危难时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岂可只想着自己在乱世中苟且求存?”她的话又引得一帮以貌取人的江湖豪杰轰然叫好,有人甚至对任天翔起哄道:“任门主若不甘心让圣女做华夏门的盟主,可以率义门剑士向她所代表的摩门挑战,只要义门能打败摩门,我们就拥护你做盟主!”这建议引来无数惟恐天下不乱者轰然叫好,众人纷纷鼓噪道:“任谁若不服圣女做盟主,就请率自己门人向圣女所代表的摩门挑战,只要能胜过摩门,咱们一样拥护他做华夏门的盟主。百家论道虽然论的是道,但最终也是要靠实力才能证明!”

任天翔看看义门众剑士,见他们脸上俱有跃跃欲试之色,恨不能与摩门再决一死战。但是任天翔却不敢下这决心,他知道凭摩门的实力,决非义门一派可以相抗,尤其佛多诞那深不可测的魔功邪术,义门中只怕无人是其敌手。不过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摩门最终窃取华夏门盟主之位,他又十分不甘心。正犹豫难决之时,突听门外马蹄声急,有两匹奔马由远而近,径直冲入了岱庙大门。这二人来得急迫而突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众人应声望去,但见两个骑手汗流浃背,衣衫尽湿,胯下坐骑更是口吐白沫摇摇欲坠,可见二人赶路之急。有人认出了其中一个骑手,不由小声呼道:“是裴文智,是儒门失踪了的那个剑士!”任天翔也认出了另一个骑手,心中不由一宽,遥遥问候道:“李兄终于亲自赶来,小弟可是盼死你了!”来人不是别人,竟然就是随太子李亨去了灵武的李泌。就见在他前方的裴文智手中高举一物,对儒门众人朗声道:“儒门弟子听着,冷门主临终授命李泌李公子为儒门新一任门主,并以儒门令符为凭,以裴某为见证人!大家还不快拜见新门主?”儒门众人面面相觑,尤其以肖敬天为首的儒门众剑士,更是不知作何反应。就在这时,突听邱厚礼高声喝道:“裴文智,你勾结外人暗算冷门主,已经犯了死罪,如今又勾结外人假传冷门主遗命,你究竟要干什么?”“我没有!”裴文智急忙分辨,“冷门主是被萨满教日月双魔所杀,而日月双魔则是听命于他们!”裴文智指向了混在孔府弟子中间的司马瑜等人,众人这下更是摸不着头脑,不知裴文智为何要指证孔府弟子。肖敬天忙喝道:“文智,没有真凭实据,莫要血口喷人!”李泌一直在静观事态发展,见肖敬天这样问,他忙从裴文智手中要过儒门令符,抬手扔到肖敬天手中,胸有成竹问道:“泌久仰肖大侠之名,就请肖大侠告诉所有儒门弟子,这面令符是真是假?”

肖敬天身为儒门剑士之首,对儒门令符自然不陌生,他接过令符一看,脸上顿时微微变色,如果这是一面真的令符,那么孔祥宗手中的那面令符是如何而来?他望向孔传宗,眼中闪烁着骇人的怒火。下的孔传宗低下头去,不敢面对他的目光。

“请肖大侠告诉大家,这面令符的真伪。”李泌在催促。肖敬天艰涩的点点头:“他是真的。”此言一出,群雄哗然。纷乱中就听李泌平静道:“很好,,肖大侠既然认可这令符,儒门中的家事可溶后再议,现在当前大敌,肖大侠能否摔儒门剑士听我号令?”

肖敬天还在犹豫,就听裴文智急道:“大哥,他是冷门主临终授命儒门新门主,有儒门令符和我作证,大哥还有什么怀疑?”

一旁的邱厚礼急忙道:“这面令符是在冷门主遇刺时就失落,落到谁的手里都有可能,实在不足为凭!”儒门众人也都悄声议论起来,不知该相信谁的话,就见肖敬天缓缓抬起手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然后将令符还给李泌道:“无论裴文智所言是真是假,这面令符却是真正的儒门门主信物,肖某愿听从先生号令。”

“好!”李泌接过令符,翻身下马,环顾群雄朗声道:“在下李泌,今日匆忙赶来这百家论道盛会,除了是受冷门主林中所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消息要告诉大家。”群雄中有不少人听说过李泌之名,不由纷纷议论:“这不是当年长安的天才少年,十七岁便如翰林后来不知所踪的李泌吗?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李泌待众人议论稍平,这才继续道:“李泌年少时虽然偶有薄名,且受人举荐入过翰林,但却无心仕途,因此一直在东宫侍奉太子殿下。知道战乱突起,两京沦陷,不得已随太子去了灵武。在下这次赶来泰山,便是要告诉天下群雄,太子殿下受皇上密旨,已在灵武登基,是为肃宗皇帝。圣上已在灵武竖起平叛大旗,尊先皇为太上皇,并召各路兵马去灵武勤王。如今溯方,安西,河西等各路兵马,在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将领率下已陆续赶到灵武,大唐帝国虽被范阳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现在已经在新皇的领导下,重新又站了起来!”

群雄闻言纷纷鼓掌叫好,河北,山东等地,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朝廷的讯息,如今得知太子殿下在灵武登基,竖起平叛大旗,不少人不禁涌出了激动的泪花,范阳叛军虽然势力庞大,但总归是北方蛮族,又军纪涣散无恶不作,因此永远也无法成为中原人心中的正统。人们或许会因为形势所迫,暂时屈服于叛军淫威,但却不会永远背叛大唐。

“我受肃宗皇帝所托,千里迢迢赶来泰山,是想借这次百家论道的盛会,联合中原武林结成联盟,共同匡扶唐室,讨逆平叛!”李泌朗声道:“我虽有圣上手谕,但却不敢以官方身份号令武林豪杰。在下只想以江湖一介书生的身份,以保境安民的拳拳之心,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共谋天下太平!”群雄齐声答应,争相道:“李公子来得正好!咱们刚结成华夏门,正缺一名号令天下的盟主人选,李公子既是天下名士,又有冷门主遗命,不如就做了华夏门的盟主吧!”

面对汹涌的民意,李泌转身对无垢大师合十拜道:“大师在上,如今外魔入侵,中原武林危如累卵,不知释门可否抛开门户之见,暂时听我号令?”无垢颔首笑道:“公子乃释门前辈懒馋和尚弟子,人品才干无人能出其右,贫僧愿率领门下遵从公子号令。”

李泌点点头,转向元丹丘和几名道门弟子,缓缓从怀中拿出一物,正色道:“不知几位道长可识得此物?”

几名道人尚未开口,一条人影已鬼魅般掠上高台,从李泌手中抢过来那面黑黝黝的铁牌。众人定睛一看,却是那有些疯疯癫癫的老道张果,就见他将那面篆刻有血红字样的铁牌翻来覆去看了半晌,满脸惊讶的喃喃道,“这是圣上赐给司马老儿的丹书铁卷,怎么会在你小子手里?”

李泌面带微笑,目光炯炯的盯着元丹丘道:“我是受司马道长所托,带着他的信物赶到岱庙,暂时替他接管道门。”张果诧异道:“司马老儿怎么了?如此大事他怎不亲自前来?”李泌微微笑道,“司马道长被人暗算,无法按时赶来,因此特令在下持他的信物前来,以免道门被人利用。”张果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难怪!我说司马老儿一生精明,怎么会有如此糊涂的弟子,原来是这样。”他恨恨的瞪了元丹丘一眼,大声道:“道门弟子听着,掌门信物在此,所有弟子俱得谨尊号令,不然老道第一个不放过他。”

李泌此时又转向商门岑刚和郑渊,将一个卷轴递到二人手中。二人疑惑的展开一看,脸上顿时色变。那是一道肃宗皇帝颁发的圣旨,任命李泌为中原武林各派总盟主。这样的圣旨对别的江湖人或许没什么约束,对商门却是再权威不过。岑刚还有些犹豫,郑渊已拱手拜道:“商门上下,愿谨尊先生号令。”

李泌最后转向了任天翔,正色问道:“任门主,不知你和义门上下是否愿听从我的号令,以免中原武林盟主之位,被来历不明的外人侵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