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还君以明月 >

第30章

还君以明月-第30章

小说: 还君以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其他的人也陆续到了。淑妃领着颐馨在宫人的簇拥下最后隆重出场。

“哟,咱们小寿星公主来了。”我微笑着张开手臂。

规规矩矩请了个安之后,颐馨一溜烟跑到我身边,微笑着对着我的肚子叫“宝宝”,然后抬起头,眼睛里都是喜悦:“母后,弟弟好像长大了。”

“是呀,才二个月,怎么就显怀了?”淑妃也状似担心地问:“有没有让太医来请过脉?”

“太医和青青都说我身体状况很好。可能是因为我虽一直病着,胃口却好了很多。以后节制些饮食,应该就会好些。”我微笑着,故意将自己的情况说得与中蛊的反应相似,而我异乎常人的肚子则更能说明状况。就让她认为我中蛊吧,反而让我更安全。

我看过医书,一般而言怀孕要到三个月之后才能出怀,我这种也算是异数了。我自己是有些担心,不过青青和太医院首座都一再向我保证,从脉象上看并无任何问题。

“那便好,臣妾怀颐馨的时候,孕吐严重,竟是什么也吃不下。娘娘胃口这么好,少受了不少折腾,也是一种福气。”淑妃点点头,然后开始对我进行体贴入微的嘘寒问暖,我也只好虚以委蛇。周围的嫔妃们也纷纷附和,有致一同地展现她们的关心。

不说别人,这个女人演技还真好,若不是知道她用心险恶,我几乎就要相信她是真的关心我和宝宝了。

“好了,今日的主角是咱们的小公主。”我对于这种表演不感兴趣,示意宫女将我备好的礼物送上:“来,颐馨,这是母后为你准备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

“呀,好漂亮,儿臣喜欢,谢谢母后。”她拆开纸盒,看到里面的东西,迫不及待地取出来抱入怀中,开心地道谢。

“这个东西叫做不倒翁。”我将不倒翁从她怀里取出,放在椅子上,轻轻把它按倒,那不倒翁便摇摇晃晃自己立了起来。

“好玩!”颐馨双眼放光:“这个不倒翁样子好像颐馨。”

“这是母后画的,颐馨喜不喜欢?还有,这些衣服都是可以脱下来的,你也可以自己为她做衣服。”这个不倒翁是照着我画的Q版颐馨娃娃,用楠木制作的,三头身的比例,穿着丝织的衣裙,说穿了,就是一个古代版的芭比娃娃。

“太喜欢了!”颐馨在我的脸上印了一个吻。

“颐馨喜欢便好。”我摸摸她的头。

“母后,颐馨找了两个女孩子来,说是明天开始就要陪我读书。她们现在就在琼华殿,母后可不可以让她们一起来,陪颐馨庆生?”

“有什么不可以,淑妃——”

“本来早应该带来给您看看,可是您身上一直不好,臣妾便没敢惊动,只让她们先去芳菲妹妹那里拜了师傅。”淑妃连忙回答。

“此事是我疏忽了,请她们来吧。”我点点头。

“这两位一位是我娘家大哥的嫡女闺名绛云,一位是兵部陈尚书家的女儿,叫碧漪。”她倒下手快,先抓了陈家人一起。

“芳菲,你那边如何了?”

“都已经安排好了,除了诸位藩王的子女尚在路上的,其余今天下午便入宫,晚膳前会来凤仪宫朝拜娘娘。明日会在早膳前,去琼华殿向公主请安。”赵芳菲起身答道。

“那些孩子才进宫来,今天就让他们好好歇息吧。本宫明日会去送颐馨上学,并且亲自拜望老师,届时再见也不迟。淑妃,你是颐馨生母,也跟着本宫一起,尊师重道是美德,我们天家更是要为庶民做出表率。芳菲,此事你便多费心了。”我微笑着说。尊师重道是一个方面,明天琼华殿还要上演大戏,少不得要调虎离山。

正在说话间,那两个小女孩已经被带到了,都是四、五岁的样子,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给我请了个安。

“快免礼吧,抬起头,给本宫看看。”我笑着说。

两人依言抬头,左边的一身粉嫩,五官和淑妃有些相似,应该就是淑妃的侄女儿;右边的女孩一身浅碧,轮廓清秀,并不像她的姑姑。

“模样整齐,进退有据,果然不错。”我点点头,尽量让自己笑得慈祥,勉励了她们几句,然后转向颐馨:“母后还有第二份礼物,送给你。”

“这本《三字经》,是母后为你准备的启蒙教材,也包含母后对你的希望。我希望你永远记得,无论何时,你都是碧落朝的公主,是我们的骄傲。”

“儿臣遵旨!”颐馨用软软的童音,坚定地说。

“梓童果然用心了。”皇帝大人的声音从熙和殿外传来。门帘一挑,他在众人的请安声中,走了进来。

“你身子重,以后见到朕就不要行礼了。”他扶我起来,两人并肩坐下。

“是!”我应了一声,挺着大肚子向人跪拜是个技术活,能免自然最好。

“皇上何时来的?”我问道。

“就在梓童慷慨陈词之前。”他微笑着从颐馨手中要过教材翻看:“好!言语简约,琅琅上口,极易成颂,不可多得。梓童从何处想来!”

“自从臣妾怀孕之后,便已经着手此事了。老话说三岁看大,可见启蒙之重。我朝启蒙,主要用诗经或前朝诗句,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就最基本的德育而言,尚显不够。而若直接从《论语》入手,对于孩童而言又过难。”

“这么好的书,只在宫中上用,太过可惜。皇后还有吗?朕要亲自写序,然后刊行天下。”皇帝大人龙颜大悦:“只是咱们的宝宝启蒙还要等三、四年时间,也不急于一时。你身子弱,不宜太过操劳。”

“臣妾遵旨,皇上,是否现在就开宴?”

“好!”他一手牵住我,一手牵起颐馨:“走吧!”

我没有转头,不去想身后的众人都是什么样的脸色。

………………………………………………………………………………………………………………………………………………………………………………………………………………

后宫人数剧增,加上三位公主都到了,足足摆了三桌。我坐在皇帝身边,冷眼看着这天下太平的戏码。杂耍表演代替了歌舞,让颐馨开心不已。我用手捶捶腰,一个姿势坐太久,真的有些累了。我向皇帝告了声罪,便站起身,让福雅陪我转一圈,也可以顺便和她谈谈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拖沓已久的婚姻大事。

“皇上跟我说,等东北方面局势定了,岳清辉就会来迎娶福华。福雅,你知道,皇上还有我,都是关心你的。”这种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处理,轻轻嗓子,我用福华的事作为开场白,她应该听得懂吧!

福雅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是低下头,我看到了她耳朵上的那抹娇羞的红,看来是有听懂。

“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与那个人过一辈子的,却不是父母或者媒人。”我说道:“福雅,你是个明白的姑娘。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对于你而言,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皇嫂!”福雅抬头看着我,眼中有些仓皇。她应该也明白,如果太后一旦还朝,这件事就由不得皇上和我作主了。

“福雅,你是碧落的公主,不要用三从四德那些小家子气的话来搪塞我。”我正色说道:“在这个社会,女人嫁得如何,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我们现在给你这个机会,让你自己选择。我只希望你对自己负责,不要让自己后悔。那日在曲江上的,都是本朝的才俊,或者你自己心里有别的人选,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们两厢情愿——”

“皇嫂,我怕。我什么也不懂,只会画画。我知道皇兄和您都是为我好,可是这样的我,真的可以嫁为人妻吗?”

“你值得一个知你、懂你、怜惜你才华的丈夫。如果他和你一样,也热爱绘画,你们也可以琴瑟和鸣。”我微笑着说:“什么都不懂也可以学。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作皇后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一个什么样的丈夫。曲江宴之后,晏大人便开始对朝廷中的未婚官吏进行调查,昨日已经收齐了全部的情况。我会命鱼姑姑稍后给你送去,这件事我需要你自己作决定。你可以先圈定几个人选,我会请洛王爷出面在曲江园内设曲水流觞之局。届时——主意还是要你自己拿。”

“好!”福雅低着头,从齿缝里露出这个字。我如释重负,这个媒人真的很难当。

             第十九章

三月十八日,颐馨开蒙。

“娘娘,洛王那边已经传来消息,他们随时可以动手。”暗香将最后一支簪插好,鱼姑姑便走了进来。

“告诉凌戈,监督好侍卫,不要让任何人有机会靠近书房。”我点点头,又嘱咐一句。

“娘娘,淑妃娘娘到了。”疏影敲了敲衣橱的门,在外面说道。

“鱼姑姑,你和青青随我一起去。暗香,你看好门户。”我穿上外袍,然后起身向外走去,疏影就站在门边,我轻声道:“疏影,那边的事你就多辛苦了。等此事一了,我会给你一段假期,让你好好休息。”

“这是疏影该做的,请娘娘放心,疏影定不会让此事出纰漏。”

“遇到危机时候,要以自己为重。疏影,你为人谨慎仔细,却是认准了一条道就跑到黑的主儿。别的我都不怕,就怕你一根筋。不仅仅是疏影,姑姑和暗香你们也一样。记得我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嘱咐道:“这件事成不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安全。明白我的意思吗?”

“疏影明白。”她郑重地对我点点头。我看向鱼姑姑和暗香,她们也向我点头应是。

“书房那边我会拖住,告诉洛王他可以照他的想法慢慢来。”我对疏影最后交待,然后和鱼姑姑一起往外走去,青青已经到了门外与我们汇合。

“臣妾(儿臣)参见皇后娘娘。”淑妃见我出来,便带着颐馨向我行礼。我对她报以一笑,牵起了颐馨的手。只希望经过此事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不用对她笑了。

等我们一行人到达之时,赵芳菲已经带着一干师生站在书房门外迎接我们了,黑压压站了一地的人。

虽说封建社会一贯地重男轻女,然而在皇家,公主的教育却同皇子的教育课程设置却有一部份是重合的。礼、乐、射、御、书、数中,至少礼、乐、书是同时学习,御——骑马,也是贵族女子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尤其这次来学习的主要是皇室和藩王子女,年龄从三岁到十岁不等,情况也就更为复杂。来的和没来的,也有20来个孩子,他们离开的时间是男孩从十五岁到二十岁弱冠,而女孩则是从豆蔻到及笄之年。三到五岁的有八个学生属于启蒙班,主要内容就是背诵历代名篇和诗赋,现在又增加了学习《三字经》,六岁到七岁三个学生进入六书班,以书法学习为主,并学习和解读最基本的儒学经义——《论语》;八岁以上十多个孩子要进入六艺班进行系统学习六艺和《十三经》等儒家经义,也会逐渐在课程中增加史论和政论部分的内容,我还在这些之外,增加了不定期邀请一些朝廷重臣来讲座的内容。

“请起。”我的脸上挂着母仪天下的微笑,对众人点点头,然后率先走进书房。

“各位老师请坐吧,本宫有话要讲。”我站在主位前,对他们说道。

“娘娘尚未就座,为臣子者怎敢失礼?”那些老师们迟疑着互相看看,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站在离我最近位置的那位老者,他该就是芳菲所说的总师傅,曾任国子监祭酒,也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当代大儒宋襄。他也是这次所请的四位老师中资历最高的一位,负责讲授儒学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