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异界生活助理神 >

第284章

异界生活助理神-第284章

小说: 异界生活助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的一本叫做《菜根谭》的清言小品中有一句话,“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这话说得,实在是大实话。

所以宋时的苏东坡这个废柴就在感叹着:“高处不胜寒。”

不擅权力斗争,却又因为才名满天下而走到了超出其自身分量的高位。于是被一群同位但是明显更具分量的对手们打得找不着北,于是这位仁兄只能苦逼地借诗词以遣怀。

但是你既然这么弱,却又这么有才,让谁看着,都实在是忍不住踩一下啊。

世上的人有两种,一种不好踩,一种好踩但是踩起来没有什么成就感。但有时候有的人偏偏能奇迹地将两种情况集为一身,成为一个让人既好踩,踩起来又分外带感的人。

苏大学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于是这位仁兄不可避免地成了国宝,受到众人的一致宠爱和抚摸,就连他的朋友们,也是如此。

“我穷旧交绝。”这位阁下在一首诗中这么说着。

这里的“穷”不是指没有钱,而是穷途末路。——当然,一般而言,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未必有多少钱就是了。

前世的时候,方天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那个学富五车才气冲天不可一世的苏大学士,有朝一日,居然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但是这一世,方天明白了。

在提炼出立世、游世、经世这个人类活动体系的时候,就明白了。

学富五车也罢,才气冲天也罢,苏国宝之能,下不涉立世,上不及经世,他的领域,只在游世。但是很遗憾,他踏错了圈子,或者说那个时代,还没有发展出一个足够大的让他从容遨游自在畅泳的圈子。

于是只能进入一个本来并不适合他的圈子中,然后被这个圈子中的居民们聚众围观。

这位阁下有一次拍着自己的大肚子说:“我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其实他不是不合时宜,而是踏错了圈子。如果不换圈子,那么把他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合时宜。

这是不擅登高者,登到了高处的杯具。

方天既已明白此中道理,自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欧文就这么地推出去,让他“更有分量”。

分量大小或许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和华丽的标准,但绝不是衡量人生是否得意、舒适与幸福之类的标准。

方天前世有位朋友。

爷爷林业局,外公电力局,两个舅舅,一个在电信,一个在邮政,两个姑姑,一个在工商联,一个开了家小超市,父亲和母亲,一个县中学教员,一个县医院主治医师。而他自己,在医药公司。

都在一个县里。

都不是所在单位的执权柄者。或者说“具相当分量”者。

这么一家,这么一个只是在偏僻且落后的小县城中生根发展的一个小家族。别说放在省里市里了,就在这个县中。都不怎么起眼,至少这个县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他们。

他们很有钱吗?不是。

他们很有权吗?不是。

这里,也很难称得上是什么他们的领域。

但是在这里,他们如鱼得水,大事小事。总是可以左右逢源,当这些关系全部扭合到一起的时候,织起来的网络,足以让他们至少十代以内。无虞“立世”之事。既无虞立世,那游世的心,自然便来了。

得意、舒适什么的,不需言表,而自在其中。

亿万富豪有他们幸福吗?

地方大员有他们幸福吗?

很难说。

所以在方天看来,枫林佣兵团有两条路。

若是欧文可堪造就,并且团里也有不少英锐挺拔的兄弟,那就将其发展成大树,树大树高了,固然招风招忌。但是同样也能吸纳到更多的阳光雨露,活得更加纵意自在。

若是欧文不堪造就,那就让枫林就这么地下去,不向高处发展,而向纵深延伸,成长为盘根错节的灌木丛,一点都不招风,但是绝对稳固。

就像许多高山或者沙漠植物一样。

其长在地面上、呈现在众人视线中的部分,很是矮小不起眼。但是深挖下去,才会发现,它们的地下部分,足是它们地上部分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长。

这么地,身在下游,不动声不动色实际却又悠闲自在地过着衣食无忧的小日子,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着极大的先天不足。

方天的前世,便是这样。

这一世,开始时虽是迫不得已,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但是已经领略了这条道路上某些滋味的方天,就算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也不会再走前世的那一条路了。

什么滋味?

不是万众瞩目,不是权柄在握。

而是在一步步前进的过程中,一点点彻底掌握自身的心灵,又一点点彻底向世界开放自己的心灵。

既独立着,又开放着。

独立的时候,我即一圆满之小天地,开放的时候,我与外界之大天地融和不二。

这点,是前世的那条道路,不能带给他的。

这个时候,方天又想起了一句话。

一句来源于前世的,他在这个世界说过,并给他带来了一段奇遇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一个叫张载的人说过的话。

前世时,方天先是知道了这句话,然后才知道了张载这个人,并由这句话而敬佩着这个人。

这一世,具体地说,现在,方天仍然敬佩着这个人。

但在这个人和这句话的关系上,却已然有了一个新的看法。

什么看法呢?

一句话,四个字。——大而无当!

再明白点说,这句话虽是由张载所言,但是他这个人撑不起这句话,他没有将这句话“立”起来的那个分量。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点,他做到了哪一点?

退一步讲,他提出了哪一个具体的不与世而移的丰足体系和设想?

没有!

一个都没有!

所以,这句话只是这句话,而这个人,也只是这个人。人与话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

张载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但那种程度的了不起,与这句话的了不起,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如同天堑般的鸿沟。细究此人与此话,不过是,天地有至理,经此人之手而出,此人只是一个中转,如此而已。

或者说得好听点:天地有至理,偶借贤人出。理可曰至大,人只是中贤。

中国古代有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何为不朽?

不因世而废,却又能与世而移。

以方天现在的眼光看去,在他有所了解的前世几千年华夏人物里面,能称得上“立”的,老子算得一个,孔子算得一个;蜀相算得一个;秦皇算得一个,某位被方天在此世篡改过词作的大波SS算得一个。

还有一个,不,最后这只能算得半个,那就是衰到了相当程度的杨二。

按前世某些小说中的说法,杨二就是个典型的“以力证道”的人物。

然而很遗憾,此君开天未成,结果灰灰了。

但是他的“道”,被继承了一下。

所以算得并只能算得半个。

……

夜风送爽,夜露送凉。

似乎是受到这风露的吹拂和滋润,方天脑海中,那如无边苇絮的思绪渐渐凝聚,终又是形成一滴清露,滴落在方天心思。

我有一个贯穿一生的目标;

我对这个目标有着深心里的认同、向往和自豪;

我将始终在通向这个目标的道路上行走着,哪怕速度很慢,哪怕永远也到不了。

这便是那滴清露。

第四百三四章那一步!晋入法师

万般思绪此凝聚,一点清露落心思。

方天抬头,望向夜空。

这一天,是九月十二日,这一夜,月微星满,点缀棋盘。——天为棋盘星作子啊!

方天忽然想起了这句话。

夜空中,那看起来再璀璨的星星,也只是散发着微不足道的清光。

只是,来自前世,站在那个世界的文明高度上,方天已经知道,跨过那漫长遥远以不知道多少光年计的距离,每一颗星子,都是一个浩大的太阳,向外肆意地散发着光和热量。

不止星辰是如此。

其实,哪怕只是一粒再渺小不过的尘埃,在高倍显微镜之下,也都作着类似的呈现,如同一个小小的太阳。

宇宙造物,就是这么的张扬,就是这么的浩荡。

惟有我辈,身而为人,身为生灵中之超拔者,身为可操可控这天地万物的存在,却多是曲屈着自身的心灵。

方天想着前世时人类的历史。

往古之时,人要与天争,与地争,与群兽争,披荆斩棘,沥血伏杀。一步步艰难走过,热血浸染着荆棘,荆棘开放出鲜花,戴上了荆棘鲜花之冠后,人类这才成为了大地上的王者,成为了大地上唯一的主角。

那时的人,也是后世的一般模样?

人类的发展,从什么时候起,让这一类之下的成员们,许多的。失去了那种仰观四极、俯瞰八荒的格局,失去了那种传承自宇宙本身的造化?

这一时。方天想起了前世时的宋朝。

发动了陈桥兵变的那个人,登上了王座之后。为了禁断别人再从己路,便想出了种种办法,偃武修文,渐渐地,那个名为大宋的朝代,发展出了足以光耀千秋的文明文化。

只是。接下来如何呢?

一百年后,北客南来,十万铁骑践踏下,一切文明尽成渣。其时。文明何在?文化何在?风流何在?大国之体何在?

都不在了,只有生灵涂炭,只有江山血染。

为什么会如此?

只因为,那样的文明文化,空有着端庄华丽的外表,却失了那最为根本的造化。

可叹直到现在,他才明白此理。

纵然逢浩然,纵然对至大,此情可以仰,此心不可曲。

步可迈蹒跚。心当持无量。

这一刻,方天心头通透,五字六句,从口中轻诵而出。

紧接着,却是哈哈大笑。

就在笑声中,由身中而起,天地之间,数千里方圆,忽然间。元素如潮纷涌,紧接着,便是风卷云飞。

而就在这一刻,方天也终于知道,何为法师了!

这时,方天想到了之前,在卡巴斯基故事中说过的三句话,随波、截断众流、函盖天地。

这时,方天想到了之前的之前,更早的时候,在展开夜间谈话计划后,对第一位谈话者,木罗魔法师,说过的那首王安石的诗。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高入青冥不附林,自得乾坤造化心啊!

原来,法师之奥,却就是“截断众流”,却就是“自得乾坤造化心”!

当时不知此是金,信手拈来送与人。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若无识金断玉眼,纵然是金玉在握,也作尘啊。

法师之心,原来竟就是超脱之心。

晋入法师之一步,就是断除世染,接通造化。

元素从四面八方涌来,而身体在此时,就好像变成了一个黑洞,又或者一个无尽的大海。星星点点亿亿万万的元素疯狂涌入,却始终都只是无声无息地,没入身中。

此时,在方天的感应中,意识连同身体,尽皆被无尽无量的光芒所笼罩。

身心意识,连同外面的天地,全都是一片光明。

这一刻,数千公里方圆内,元素如潮纷涌。

这一刻,数千公里方圆内的魔法师们,也是心飞意荡,思绪如潮。

枫林内,奥森走了出来,莱恩走了出来,莫里希走了出来,雷欧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