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异界生活助理神 >

第211章

异界生活助理神-第211章

小说: 异界生活助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会不会是下一个?

疯狂和怨念稍稍过去之后,这样的一个认为,冲上了几乎所有八、九级魔法师的脑海,然后就在脑海里不住地盘旋啊盘旋,再也下不去了……

只是,还没等他们盘旋出个一二三四五出来,另一个更悚人听闻的消息传来。

帝倜南域,直属九城之一的临波城,被摧毁是彻底的摧毁!

而动手的人,据闻,是帝都那位大人。

帝都那位大人,亲自动的手。

彻骨的震撼以及不可置信之后许多有条件的、离临波城比较近的人,想看看消息里所谓的“彻底摧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便动身来到了临波城,哦,准确地说应该是原临波城所在地。

他们看到的,只有江流滚滚,洪水滔滔。

还有那一整片区域中海啸、暴雨、狂风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凄厉嘶吼。远远地置身其外,都好像进入了传说中的深渊魔域。

不少人怔怔地看着,然后沉默地,转身,回家。

把这件事忘了吧!

如帝都那位大人那般,是很少出手的,一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也未必有一次,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出手的事情。但以他们那种层次如果万一真的有什么事让他们出手了,那就如他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此一刻,只能庆幸他们不是生在临波城吧。

也该庆幸,这一段时间,尤其是那一天,没有到临波城去。不然,又能怨得谁来?

其实许多知道临波城之前与巨岩城恩怨的人,心中都是有数的。这两城之间,迟早要掐起来,而双方对掐的焦点,就是红石镇,更进一步地说是那位………………那位用什么话来说都无法形容的“神之子”阁下。

先是巨岩城的那位阁下去了帝都。

然后临波城的那位阁下果断扑击红石镇。

接着就是帝都的那位大人出手了。

这一连串的事情一环套一环,许多人心里都在大叫坑爹,怀疑这是典型的钓鱼执法。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临波城的那位阁下,为什么就这么傻傻地被钓了?

莫非真是前段时间受到的刺鸡过重,人变得疯魔了?

这是许多人都想不通的地方。

绝大多数人对临波城那位阁下的评价都不怎么正面除了这位阁下太过“以大欺小”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位阁下当日,打的是将红石镇一网扑尽的心思。

红石镇目前聚集了多少人?聚集了多少地方的人?聚集了多少势力的人?

简直多得难以形容。

这位阁下的行为,犯了众怒了。

你不给人家面子,那人家自然也不会犯贱到给你面子。所以临波城那位阁下的随风而散,除了让少数一些人本能地感到有点“兔死狐悲”之外,竟是几乎没能博得一丝的同情,不但如此,许多人更在心中痛恨以及痛骂——

如果不是你,临波城如何落得现在这种下场?

你以为你是一城之令、高级法师,就了不起,就可以下看不起各方,上不考虑帝都那位大人了?【wWw。Zei8。Com电子书】

你就没想过你把那位“神之子”阁下给扑杀了,帝都那位大人会有什么想法?大陆上其他的那些大人会有什么想法?

找死也不要这样找法!

不管各方怀着什么样的想法,总之,这件事已经算是过去了。

既然帝都那位大人已经出了手,那这次出手,就算是为这一系列的事件作出收尾和定断了。而经由此事,帝国各方,上至各大小家族,下至各高低散门修炼者,都有了两个最基本的共识:第一、红石镇的那位“神之子”阁下,万万不能惹。

第二、统属红石镇的巨岩城,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最好不要去惹。也就是说,不管愿不愿意,就算捏着鼻子,也必须得承认巨岩城对于红石镇一切事务的统辖及主导权。

其实,卡巴斯基的第二回刚一出来,帝国许多上层家族及高层次修炼者已经在蠢蠢欲动了,各种打算,各种谋划,都在酝酿。但是还没等他们怎么个酝酿,甚至不少势力还没来得及酝酿,一切就已被扼杀在摇篮中。

扼杀得干干净净。

雷霆之下,帝国内外,一切势力皆伏首。

临波城,用它自己的消亡,为各方势力,做出了一个无需任何通传的告示——越线者,便如此。

有人叹息,当然也有人高兴。

会高兴的主要是那些小家族及低层修炼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可以不用有任何顾忌,可以放心大胆地到红石镇混水摸鱼去了。既然这样,那还等什么,去呗!

他们是反应最快的。

而那些较有分量的家族和修炼者,相比他们,不免就多了一些别的考虑。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真正值得考虑的。——考虑个球啊,先往那个叫红石镇的地方去,才是正经!

于是,波及整个帝国的,一股修炼者的迁徙大潮,开始了!!。

第三百四零章一位法师的留弟子书

帝日北域,朝阳城。

城郊,深深丛林中,幽僻庭院内。庭中盘曲双树下,一个面色清癯的老者脸带缅怀之色,打开了一个被三层油布包裹着的一份东西,当那东西最后展开的时候,却只是一封信,一封早已被时光锈蚀得失去任何光漆的信,本是极好的纸质,已是斑驳发黄。

老者双手微有颤抖,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信件,低下头看了起来:厂希岩我徒,你能阅信,为师既感欣慰,也感忧虑。

当日留信时,为师曾言告于你,不到九级,不得阅此信,不遇心意彷徨不定之时,便是已至九级,也不得阅此信。你之今日,因何彷徨,因何不定?

若无生死迫在眼幸事,阅至此处,你当放下信来。

出去,到大山中走一走,看看云出山中,看看水行润下,看看鹰鸟扑食,看看走兽飞奔。如此这般,不思不食,渴饮山泉可也。三日后,再复返回,重展此信。。

看到这里,老者脸上顿生愕然之色。但没有任何迟疑地,他放下信来,将手中信纸重又小心翼翼地折好,包好,放好,然后径直行出院落,连那早已疏漏支离的破碎院门也不带上,只留一院林荫深深。

三日后,老者再次返回。

这一次,他的神态已是宽缓从容了许多。

信再一次展开,老者低头接续看去:厂当年为师尚幼之时,一年中,冷月之节,为师之师指庭中空际纷纷落叶,道:“你道眼前,所落者何?”

为师言:“叶子呗!”

百年之后,为师之师,业已逝去。

又一年冷月之节,为师对着庭前双树,看叶落纷纷,不自禁想起往事。不胜感慨中,为师此对方知,眼前所落者,非惟落叶,还有我辈之光阴也。

时间如流水,或在脚下,或在眼前,你却不觉。当你觉之的时候,你已经老了。”

厂年少者,与年老者,总是无法对话。

年少者,正当朝阳,年老者,已是黄昏。年少者,踌躇满志,年老者,淡然冷然。年少者,思在快意,年老者,思在宽余。年少者,思在超拔,年老者,思在稳健。年少者,思在峻切,年老者,思在周全。

寻常之事尚如此,何况修炼?

修炼一途,苦涩艰深。许多隐秘微妙处,可以心会,难以言表,可以自识,难以教人。

世间血脉传承,直系者,谓“嫡传”,旁系者,谓“庶传”。我辈之收传后续,亦如此类,倾心相传者,谓“弟子”,简泛相传者,谓“学生”。然则以为师看来,天下师徒,有几能做到倾心相传?

非师者欲藏欲遮,是纵师者坦心剖腹,为弟子者,亦只能学其表,不能得其里,只能学其浅,不能得其深,只能学其粗疏,不能得其精奥也。

其理其由,已在上述。

是故十数年中,为师与你,只传秘录,不说心得,只传法理,不说经验。

之所以如此,是不欲以为师之心得经验,掩你之思虑见识,不欲以为师之稳健周全,压你之峻切超拔也。

年轻人,自当有年轻人之锐气。

大剑若成,何愁无鞘?

然则为师一生,尤其自晋入法师之后,每有思有悟。为师此生只得你一弟子,常念若不能将我之思悟,传述与你,不论于为师而言,还是于你而言,都诚为一憾事。不能当时传,又能如何传?

为师思之再三,是故留信一封,嘱你封存。

若你平坦顺畅,一路冲进法师,此信自当永久埋没,与尘泥同处。若你跌跌绊绊,然亦于四五十年内晋入法师,此信也当同样不见光日。你若终身不阅此信,为师只有高兴,而绝无半点遗憾也。

因为为师之信,于你而言,已是多余,何必再看?你若有心,只是对着包裹,也是可也。但是现在,你看了这信。

希岩我徒,不论此时你是处于何等之境况,为师与你言,且放宽心!不论你是皱着眉头,还是放下心怀,该走的路,一样要走。既然如此,身为修炼中人,毕生数十年光阴,所修何在?所炼何在?

希岩我徒,我想让你知道,为师对你之要求,不在法师,也不在更高。而是首先,你当铭记,你是一个修炼之人。修炼之人,就当在修炼之路上行走,可以错过,绝不后悔,可以失败,绝不皱眉。

这是风骨,这也是勇气,这是坚持,这更是意志。

一个修炼者的意志。

若无此意志,何必踏入此门?就算踏入此门,又何必尽向绝高处登攀?便是一级、二级、三级之学徒,亦足以保证,于尘世之中,衣食丰足,自得其乐。

何弃乐而取苦?

希岩我徒,阅至此处,你且告为师:不论过往,只论现在,现在,你可有一个,修炼者的意志?

若有,好,且往下看。

若无,且断顶发,以代头颅。即刻放下此信,跪于当地!

三日后,再复起身阅信。。

看到这里,老者默默地放下信,再一次收好,然后扑通一声,跪下地来,随之,一头灰白之发,尽皆断裂于地,其中更有点点血迹。老者眼中,隐泛泪迹,既为老师之怀护殷切,也为自身之迷途辗转。

三十年得意,原采只是迷途。乐非乐,苦非苦,到得头来见清楚。

第一日,老者思虑辗转,毕生之事,一一回现于眼前。其神情神态,亦随着回忆内容的不同,而或转或变,有悲有喜,有乐有哀。

第二日,心中千事过,已无一在怀。老者只是将老师信中所述,一遍一遍地在脑海中重放。

第三日,老者但觉一股昂然,从心中泛起。

可以错过,绝不后悔,可以失败,绝不皱眉。修者,就算己濒于穷途末路,依然是修者。

认清修者的面目,竖起修者的意志,老者身上气质,悄然发生变化,那是一种难以言述的变化。就在这和变化中,老者站起身来,也不坐下,就那么身如直箭地站在当地,再一次打开了老师的信:厂希岩我徒,欲传者,为师已传,欲述者,为师已述。下面部分,其实已是多余,你且聊作一观吧。数千年来,再无能之法师,也能教出些许九级之学徒。然则,再大能之法师,也不敢言可以教出另一法师。

何也?

盖学徒者只是“学”,纵痴痴呆呆者,也能为之,不过效低速慢而已。

而法师者已是“法”。何为“法”?

持身端谨为法,纵横叱啸亦为法,拢万归一为法,一化万千亦为法,睥睨天下为法,与世沉浮亦为法……法门万千,若切于你身者,得一便可为法师,若不切于你身,纵得其十之九九,你也依然为学徒。晋入法师之途,有道无路,你若悟了,便遍地走路,有法无门,你若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