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464章

凤鸣宫阙-第464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见陶君兰说完,便是终于不再沉默,而是冷冷的拍起手掌来,似乎是在鼓励赞叹。只是他说出来的话,却是叫人心中发冷发寒:“好,好,好。朕竟是不知道陶氏你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更是如此大胆。”

皇帝的语气冰寒,更有些嘲讽意思。

陶君兰伏在地上,8一言不发。

“好一个陶氏,好一个铲除妖道!”皇帝骤然发怒,声音都是拔高了几分:“照你这么说,听信妖道的朕,便是昏君了!照你这么说,朕非但不该罚你,反倒是该奖赏你才对了?”

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在发怒。而且是雷霆之怒。在太后身上不曾发泄出来的火气,这会子大约是要彻底发泄在陶君兰身上了。

陶君兰心知肚明,却不敢辩解,只是磕头道:“妾不敢有这样的心思。”事实上,这会子皇帝不追究她的话就该谢天谢地了,还想着要什么奖赏?

皇帝看了一眼太后,又看了一眼陶君兰,最后也不知想起了什么,脸色阴沉的又看了一眼李邺;屋里死寂一般的沉默。

陶君兰跪在地上,虽说现在刚开始回暖穿得还算厚,可是这么跪着也是受不住。做宫女那会子也许这么一会儿还不觉得怎么难受。可是这些年养尊处优下来,哪里还受得了这样的煎熬?

陶君兰只觉得两个膝盖都是木了,腿更是又麻又胀几乎撑不住。虽说她还不是直挺挺跪着,而是跪伏在地上,可是这个姿势久了,却也是难受得不行。尤其是手心里出了汗,贴在地毯上,连地毯都濡湿了,潮乎乎到底别提多难受了。

陶君兰只能盯着地毯上的织花来分散注意力。

良久,皇帝终于又开了口,语气虽然淡了下去,可是却是更加叫人觉得森寒:“这到底是太后的意思,还是你们的意思?太后素来和善,岂会用这样的手段?”

这就是明摆摆的怀疑了。怀疑李邺,怀疑端亲王府。

陶君兰心中一惊,几乎是立刻抬起身子来,断然道:“皇上明鉴!这的确是太后的意思,妾虽然帮助支持太后,可是却从不敢将这事儿告诉王爷!”

许是她的回护之意太过明显,所以皇帝不仅不相信,反而更加怀疑了;“是吗?不敢告诉端亲王?端亲王,你自己说说,你知道不知道此事儿?”

这个问题抛给李邺,李邺心里也不是没有犹豫。不过他最终还是强忍住去看陶君兰的欲望,只是低声道:“儿臣虽不知此事,可的确是有失察之罪。才让陶氏做下了这等糊涂事儿来,还连累了太后。”

这话变相的承认了他的确不知此事儿,可却又很好的摆明了态度,好让皇帝能消气。

皇帝冷笑一声:“好一个失察之罪。堂堂端亲王,竟会连自己府中女人的事儿也不知道?”

摆明了,皇帝还是不信。

陶君兰心里焦灼,却是又不敢再贸然开口。就怕一不小心再连累了李邺。

“陶氏,你可知错?”好在皇帝到底没非要等到李邺回答,而是顿了顿之后又看向了陶君兰。

皇帝的态度轻描淡写,甚至有些和气。仿佛是只要陶君兰开口承认自己错了,他就能将这事儿轻易的抹去似的。

不过陶君兰心里并不相信皇帝会轻而易举的将这事儿抹去,所以,她犹豫片刻后,便是断然摇头道:“妾并不觉得做错了。妾认为,太后没错。太后一心为了皇上,还请皇上仔细体会太后苦心!至于妾,虽说不该帮太后弄来毒药,可妾却是并不后悔!若是再给妾一次选择机会,妾仍是愿意依旧这般选择!妖道迷惑皇上,皇上切不可轻信哪!还请皇上快快明悟罢!”

最后几句话,陶君兰几乎是高呼出声。不仅屋里的人听见了,就是守在门口的人也是听见了。

所有人都是为陶君兰的大胆妄为而咂舌和惊讶,然后都为了陶君兰捏了一把冷汗,觉得陶君兰大约这次是要彻底的引起皇帝震怒,从而不得好果子吃了;而陶君兰的反应也的确算是视死如归。

李邺只觉得心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攥紧了,让他每一次心跳都倍加艰难,甚至连呼吸都因为太过紧张而不顺畅。

陶君兰真是大胆。是了,她一直都是大胆的。从她敢直接求了太后让她出宫,他就知道她并不是看起来的那样柔弱。

皇帝则是猛然眯起了眼睛,锐利的盯住了陶君兰。

死寂之后,皇帝才徐徐开口:“你姓陶?你和陶致勿是什么关系?”当然这个肯定是有人跟皇帝说起过的,不过皇帝并未上心,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儿子的侧妃费心。所以记不住也不奇怪。

陶君兰心里一颤,高高悬着的心落下来几分,她微微呼出一口气来,竭力让自己声音平稳:“回皇上话,陶致勿是家父。”

皇帝又沉默片刻,随后不咸不淡道:“你这幅样子,倒是让我想起了陶致勿来。你和他十分像,不愧是母女。陶静平,是陶致勿的儿子罢?倒是不怎么相似。”

皇帝突然说起这个,自然是叫人惊奇怪异得不行:不是正发怒?怎么突然又好像是变成了怀旧回忆?

就在众人满心狐疑的时候,皇帝则是又开口了:“不过你和陶致勿最像的,是你们一样的讨人厌,一样的自以为是,一样的大胆妄为!”

到了最后一句的时候,皇帝的怒气再一次的显露了出来。屋子里的气氛自然也是陡然又再紧张起来。

“你以为你是谁,竟是敢对这朕说教?”皇帝连连冷笑:“以往都说端亲王宠爱你,朕还不以为意。可今日看来,的确端亲王却是将你宠溺得太过了。以至于你已经胆大包天了!”

李邺闻言,重新又跪下了,急忙道:“是儿臣管教不力。”

“你的确是管教不力!”皇帝厉声看住李邺斥道:“你岂止是管教不力?你分明就是纵容滋长!你别以为朕老糊涂了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平日里一个个看着孝顺得紧,可是实际上呢?一个个怕是心里巴不得朕早早去了罢?你们一个个的勾结朝臣,结党营私,真当朕不知道?!”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这样说。所以不管是谁都是被这番话惊呆了。这些事情,在心里想想是一回事儿,可真从嘴里说出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皇帝这话,还不只是单单指李邺这一个儿子。一个“你们”便是包含了他所有的儿子。

皇帝显然是怒极,所以这才以至于竟是说出这样的话来。

面对皇帝的指责和质问,李邺只是重重磕头:“儿臣不敢。”

“不敢?”皇帝冷笑:“敢不敢你心里清楚就是了。你可敢说,你不想做太子?不想争皇位?你和太子那些小动作,真当朕是瞎了眼所以看不见?!”

第一卷 第594章 赐死

皇帝说的这番话,可谓诛心。不管是说哪一个皇子,让人听了去只怕一个狼子野心的名声是跑不了的。

李邺握紧了拳头,语气却是越发淡漠:“儿臣不敢。”他不敢说,他不想当太子,事实上,他想当太子,想当皇帝。所以,他还真不敢说他不敢。

皇帝显然猜到了李邺这点小心思,当下便是嗤笑道:“是不敢说不想做太子,还是不敢有这样心思?”

陶君兰也我忍不住攥紧了手指。指甲陷入掌心亦是没有知觉。皇帝这般咄咄逼人,又何曾有半点慈父模样?李邺纵然有那样的心思,可是他又何曾动过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他争,也是因为他有那个资格。也是因为皇帝给了他资格。

“父皇究竟想说什么?”然而李邺也是被皇帝这话给激怒了,当下抬起头来,平静和皇帝对视,“父皇若想让儿臣交出手中大权,儿臣绝无二话,父皇若想将罪名扣在儿臣身上,儿臣也绝无二话。只请父皇不要这般。”

“为什么想要弄死谷道人?”皇帝灼灼的看住李邺的双眼,带了质问:“是因为你怕,怕谷道人的丹药真能让我长生!你怕谷道人的丹药真能让我返老还童!这样一来,你就永远没机会了是不是!”

陶君兰愕然抬头,然后并不意外的看见了皇帝的面上带了一种近乎奇异的疯癫之态。那副样子,叫人几乎不忍直视。她忽然就意识到:太后的一番苦心,或者根本就是白费了。皇帝已经疯了,根本就拉不回来了。

怕李邺说出什么更激怒了皇帝的话来,陶君兰抢先便道:“弄死谷道人,是妾与太后的意思,皇上明鉴,王爷是真不知道的。”

皇帝看了陶君兰一眼,忽然一笑,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是残忍血腥:“既然如此,一命抵一命,,来人,将陶氏拉下去杖杀了罢!”

杖杀,是宫中最为常见的刑罚。就是活生生的将人按在那儿,用粗实的棍子一棍棍的打在腰臀上,直至人断气。通常被杖杀的人,下半身几乎都是血肉模糊,看不出一个完好的样子来。

这种死法,比起毒酒白绫或是斩首这些来,更是痛苦得多。很多人,都是活活疼死的。

皇帝这么轻飘飘的,却是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在外人看来,陶君兰受尽宠爱,身份尊贵体面。可是在皇帝看来,她也不过是个蝼蚁罢了。随手就可以捏死,无需任何顾虑。

陶君兰心中一紧,脸色都是白了几分。再看李邺,面色也是极为难看。

皇帝这是在打李邺的脸,而且颇有点故意警告李邺的意思。

屋里就宝船太监和张嬷嬷两个人,其他的早就在皇帝发怒的时候退出去了;。此时宝船太监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之后,和张嬷嬷面面相觑,却是都有些着急。

宝船太监迟疑着上前,低声劝解皇帝:“皇上,若真如此做了,拴儿小公子和明珠小姐那头——”其实他本是想说看在端亲王的面子上的。不过想想皇帝此时应该不可能还因为这个改口,所以临时只能改成拴儿。不管怎么样,皇帝也是真心疼爱拴儿和明珠的。

皇帝微微一顿,然后低头沉吟片刻。

宝船太监微微松了一口气,觉得应该是起效了。

可没想到皇帝沉吟的结果却是:“杖杀陶氏之后,立拴儿为皇太孙,端亲王为太子。皆是再选名门闺秀为太子妃,也好教养拴儿。”

陶君兰一听这话,险些没昏过去——这是什么意思?这简直就是当着她的面儿,商量怎么给李邺娶新人,还要夺走她儿子!

最恼人的,还是皇帝那轻描淡写的语气。那种感觉,好似杀了陶君兰,反而倒是为拴儿好似的。而立李邺为太子这个事儿,说得也像是一种交易或是安抚。更变相的是逼着李邺做选择:你不是想当太子?那就拿陶氏的性命来换。你不是一向宠爱陶氏?朕倒是要看看,女人重要,还是皇权重要。

陶君兰死死的抿着唇,忍住了想要去看李邺的欲望。她对李邺还是十分有信心的,若只这样李邺就选择了皇权而放弃了她的生死,那么她还真不如就此死了!

皇帝给李邺出的这个选择,自然不仅仅是让陶君兰和李邺变色,就是张嬷嬷和宝船太监,也是忍不住心中一凛。

皇帝是真的疯魔了。

这是所有人的念头。

李邺看着皇帝面上的神色,深吸一口气断然道:“儿臣不做太子,只求陶氏平安无事。若父皇真要处置陶氏,却是请先处置儿臣罢。儿臣身为一家之主,自然才是这个该担当责任之人。”

李邺这话说得坦然而又笃定。维护的意味更是十足。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心里微暖鼻子却是忍不住酸涩起来。李邺根本连犹豫都不曾,就做出了决定。可见在他心中,她竟是重要至此。身为女子,她还有什么可求的?

“皇上三思!”张嬷嬷也是稳不住了,忙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