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西游八戒传 >

第205章

西游八戒传-第205章

小说: 西游八戒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僧不禁暗自感叹,不愧是临近西天之所在,经卷之中都提到过的寺院,确实不是东土那些寺院可比的。进了寺院之后,孙悟空找了院中一株苍松将白龙马拴上,师徒四人便向寺院深处行进。

师徒几个刚刚转过金刚殿,就见一位禅僧从殿中走出,迎了上来。但见这僧人面如满月光,身似菩提树。拥锡袖飘风,芒鞋踏平路。宝相庄严,仪表姿容煞是不凡。

唐僧见状连忙双掌合十口诵佛号,向那那僧人施礼道:“阿弥陀佛,贫僧见过僧友。”

那僧人连忙还礼道:“不敢,不敢,不知长老从何而来?来本寺中何事?”

唐僧道:“贫僧法号玄奘,奉我东土大唐皇帝之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因而蒙唐皇以国朝为凭,赐姓为唐,因取三藏真经,故而赐号三藏。如今路过贵地,因为天色将晚,故而冒昧造访贵宝刹,想要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行,还望僧友能够替贫僧传禀贵寺方丈得知,看看能否行个方便。”

那禅僧微微一笑,口诵佛号道:“阿弥陀佛,实不相瞒,贫僧就是本寺主持。出家人讲的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区区借宿小事又何足挂齿?况且唐长老为取真经,从东土大唐大国万里迢迢而来,虔诚参佛之心可敬可佩,似唐长老这等有道高僧平日里我们请都请不来,如今能够有幸招待几位长老,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将几位长老拒之门外?来,来,来,快请进,容我等细心招待。”

说着话这布金禅寺的主持热情的将唐僧等人往里边让,唐僧谢了,便领着老朱等三个徒弟一起随那布金禅寺主持同行,过了回廊香殿,径入专供待客的奉客殿中。相见礼毕,分宾主落坐,那布金禅寺主持当即命人奉茶备斋,并与唐僧师徒饮茶闲谈。

这布金禅寺主持得以担当主持之任,自然是佛法精深之辈。而唐僧自幼出家研习佛法,对诸多经卷佛义也是滚瓜烂熟,两人这一谈论不禁就谈到了佛经之上。而这一谈经论法,两人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你引一句金刚经,我引一句法华经,谈得不亦乐乎。倒是把老朱等三人都听得昏昏欲睡。

幸好时间不太久,寺中僧人将斋饭做好摆上桌来。唐僧这才与那主持禅僧止了谈论,开始用起斋饭来。时间不大,唐僧师徒四人吃罢,向那主持禅僧称谢。那主持禅僧微笑还礼,命人将残席撤去。

那主持禅僧细问唐僧前来因由,唐僧细细说了,随即问起布金寺名之由,可是那经卷之中曾记录的请来佛祖**的布金禅寺。那主持禅僧点头称是,只是随着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原本金砖铺地请佛祖的禅院旧址已经被土石掩埋,如今的寺院乃是后来又在旧址附近重建的。不过那旧址虽被掩埋,若遇到大雨滂沱之时,还能淋出金银珠儿,常常有人拾到,这才让人想起当年这里也曾是佛祖金身降临讲经传法之所。

闻听这里果然就是佛经典故之中所说的那个布金禅寺,唐僧也来了游览一下的兴致。因为明早还要急着赶路,所以就想今晚趁着月色赏完一二,于是当下便向那禅寺住持提出请求。禅寺住持闻听唐僧的请求,自无不可,并且亲身相陪,毕竟连迢迢万里之外的高僧都对他所主持的寺院如此仰慕,他也是有几分自得的。

当下唐僧师徒几人便在那禅寺住持的陪同下在寺院之中游览起来。师徒几人中老朱、孙悟空和沙僧都是修炼有成的仙神之辈,不过是赶路一天的路自然不会让他们感到疲倦困乏,每晚休息也不过是跟随唐僧作息规律而形成的习惯罢了。如今唐僧既然有兴致游园,他们自然奉陪。

此时正是上弦半月,月光皎洁,月光下的寺院虽然不及白日里清晰,却另添了一份朦胧之感,倒也另有一种美感。唐僧之所以有游园的心思完全是出于佛经典故之故,因此对于寺庙其他宏伟华丽的建筑虽有所感叹,兴趣却并不甚大,那寺庙主持也知道唐僧的心思,于是便领着唐僧前往昔日佛祖金身降临讲经的遗址而去。

时间不大,一行人出了寺庙主建筑群,来到寺院后面的山坡之上。但见一片凸凹不平的空地,还有些碎石迭的墙脚,却再也不见佛经中所记述的那种金砖铺地迎接佛祖金身降临的胜景了,不禁不胜感慨唏嘘。

倒是随同前来的老朱将神念探入山中地下,果然见地层之中埋藏着许多破损不全的金块,其中大的还能看出金砖模样,知道这和尚所言果然不虚,当年确实有金砖铺地之举。心中也不禁暗骂佛门虚伪奢侈,这些金砖如果变换成银钱,不知可以买多少粮米衣被,不知可以救助多少生民百姓。若佛门真是一心想要泽被众生,将这些金砖用去帮助百姓不是比在这里将奢侈摆排场,最后埋没于黄土要好得多么!

就在众人赏完夜景,思绪纷飞之际,忽然听见风中传来一阵女子的啼哭之声。仔细聆听,发现这女声哭的是无端遭难,离家落难于此处,且爹娘不知她所遭苦痛之言。哭声哀婉,令人闻之不有心生悲戚之感。

唐僧为人最是心地慈悲感情丰富,一听这哭声顿生感触心酸,不觉随之落泪,向那寺院主持问道:“请问主持,这哭泣的女子是谁,身在何处,为何深夜如此悲切啼哭?”

禅院主持闻言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几位长老有所不知,说起来这件事也是蹊跷古怪。事情发生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一晚贫僧偶然兴发,也如今夜这般在禅院中游园漫步,忽见一阵恶风吹来,紧接着便听见了女子悲哭之声,贫僧寻来这里一看,原来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她出身来历,为何到此,她说是她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

我不知她所说是真是假,又不敢草率处置,于是将她锁在了寺中临近旧寺遗址的一间空房之内。将那房砌成监房模样,只在门上留了一小孔,仅能递得碗进去,人却不能通过。未免被寺中僧人察觉此女美貌,生出异样心思,贫僧就对寺中众僧谎称她是个妖邪,被我捆了所在这监房之中。只是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轻易伤生,所以留她一条性命,每日给她两顿粗茶粗饭,让她度日。

这女子倒也聪明,明了贫僧心意,也怕暴露身份引来寺中不肖僧人玷污,于是就装疯卖傻,成日里尿里眠,屎里卧,将自身弄成疯女模样,整日里呆呆愣愣。痴痴傻傻,免得引来他人邪心。只有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她才显露真性情思念父母哀声啼哭。

贫僧看她哀婉悲切不像是作假,所以也曾几次三番进都城打探消息,看看国中公主是否真失踪了。只是经过贫僧多方打探,却发现我国公主安然无恙,好端端的侍奉在国王膝下,因此贫僧也不敢将此事说出,又难以辨明寺中这女子是否真是公主殿下,不敢妄加伤害,所以只好将她紧缩房中,拖一日算一日,不知该如何是好。

今日正好被几位长老撞见,贫僧也就如实说了。几位长老能够从万里迢迢的东土大唐跋千山涉万水来到此处,未被路上的狼虫虎豹和鬼怪妖魔所阻,想必也是有**力大神通之人,不如几位长老大发慈悲,到国都之后能够费心劳神广施法力,帮助辨明此事,一来化解贫僧之难处,二来也辨清善恶,让善恶有报。”

说到此处,寺院主持向着唐僧等人深深鞠了一躬。

唐僧连忙将禅院主持扶住,点头应道:“主持你放心,行善去恶扶危济困乃是出家人的本分,贫僧既然得遇此事,自然不会袖手不管。待到贫僧进入都城,定然用心查清此事,给主持和那悲哭女子一个交代。”

见唐僧又动了慈悲之心,信誓旦旦的将此事情接下,孙悟空等人知道他们又有事干了。这一路上向来都是唐僧这个做师父的揽事,到头来却得由他们这些做徒弟的去做,都已经习惯了。

老朱则若有所思,拥有着后世记忆的他在听了寺院主持的叙述之后已经猜到了这一难是何劫数了,应该就是月宫玉兔下凡,假冒天竺国公主招亲唐僧之难。那么既然知道了劫难的缘由路数,他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二百五十九章公主绣球砸圣僧

唐僧在听禅院主持诉说了啼哭女子的事情之后,心中同情怜悯,也没了继续游园的心思当即便向禅院主持请归,领着老朱等三个徒弟一起回了为他们安排好的禅房休息,准备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也好出发上路

第二天一早,唐僧师徒四人睡醒起来,洗漱已毕,吃过早饭,师徒四人向布金禅寺众僧告辞,出门上路师徒四人大步西行,走了大约半天,时近中午,眼见前方有一座大城只见这城虎踞龙蟠形势高,凤楼麟阁彩光摇御沟流水如环带,福地依山插锦标晓日旌旗明辇路,春风箫鼓遍溪桥廓的廓,城的城,金汤巩固;家的家,户的户,只斗逍遥九重的高阁如殿宇,万丈的层台似锦标

师徒四人见此大城,便知是天竺国都到了唐僧不禁感叹道:“这天竺国不愧是佛地大国,这城池果然建得是雄伟非凡,便是比我东土大唐的都城长安也不逊色半分了”

孙悟空嘿嘿一笑道:“师父,这天竺国怎么说也是佛门庇护之国,地近灵山佛土,说是佛门的门面也不为过就像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一般,无论家中日子过得是否充裕富足,这墙院门庭都是尽可能的往好了建这佛门虽然是教派,可道理是相通的如果这天竺国国家破败,民众疾苦,谁还敢去信佛?”

老朱闻言不禁稍带诧异的看了孙悟空一眼,似乎是想不到孙悟空还能将事情看得这么明白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毕竟孙悟空原本就是天性聪明之人,只不过以前涉世不深,一门心思的称王称霸,心思没有放在这方面罢了如今先是被佛祖如来以五行山镇压了五百年又走了十多万里的取经路,历经诸般磨难,心志比之以前自然成熟许多,能够看清世情也不奇怪

发了一番感慨之后,师徒四人当即前行入城入了城中,但见人潮如织,行人满街,街道两旁的店铺也都是买卖红火兴旺一片繁荣景象街上行人见到俊丑分明的师徒几个也感好奇,不过还好只是多看几眼,却没有拥堵围观之类的事情发生

唐僧不禁感叹天竺不愧是佛土大国,国城中人民的素质就是不一般对此老朱心中撇了撇嘴知道此处近临灵山,多有奇人异士经过,天竺国民见得多了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根本就不是素质高低的问题不过这些老朱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明智的没有说出来否则以唐僧对佛门的盲目崇敬,弄不好还会训斥他一顿,那他是何苦来哉

师徒四人在街上走了不久,正看见一个会同馆驿师徒四人当即走上前去唐僧向那在驿馆门前把守的驿卒施礼道:“这位军爷,烦请向内禀报一声就说奉旨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前来投驿”

那些把守门户的驿卒闻言不敢怠慢当即分出一个入驿馆禀报时间不大,驿馆的主官驿丞便出来迎接,向唐僧等人施礼询问道:“不知几位长老从何而来,来我国中何事?”虽说之前那驿卒已经向他禀告了唐僧等人的来历,不过毕竟简略,他作为驿馆的驿丞,自然要询问清楚驿客的身份来历才能安排入住

唐僧一路上已经不知过了多少国朝王都,对于驿馆的程序早已熟悉,当即便向那驿丞道:“贫僧乃是东土大唐朝的和尚,奉我大唐天子旨意,前往西天灵山灵山大雷音寺拜佛求经,随身携有通关文牒,可供入朝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