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灵山 >

第383章

灵山-第383章

小说: 灵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伯时看了看自己地脚下。又抬头有些惊讶地看着胡春道:“你有如此手段,应可放手一试。不论你能否救出龙隐仙姑。希望你能好好守护她。”说完又向着空中不知名的地方拱手道:“张伯时请辞龙首山神位。”

不知何人对他说了什么。张伯时躬身行礼,身形化作一阵风而去——他竟然就这么走了,并没有再为难胡春,风中只传来一声轻轻地叹息。

“多谢山神成全,恭送张仙友!”胡春向着张伯时消失的地方谢道。龙首山上只剩下了他,面对着一外千丈绝壁,所有人都在看——他能劈开龙首山吗?说实话,梅衣对徒弟也不是很有把握。有些事就算准备的再充分。不真正去做也不知道结果。

“师父。胡春能行吗?”梅振衣也忍不住暗中问云端上地钟离权。

钟离权以神念答道:“如果是我,手持秩序之刃应可将龙首山化转而开。如果是你,也可将它暂时将它分为两半。至于胡春,为师不能断言,他的修为远未窥灵台化转之功。仅凭秩序之刃很难。”

“胡春救不出龙隐姑。”青帝突然发来神念参加了师徒之间地讨论。他语气很肯定不是推测也不是猜疑,以他地身份这样说话,那就是通明法眼所见的事实了。

梅振衣吃了一惊,立即反问道:“你既知这个结果。为何还要来旁观?”

青帝淡淡答道:“我只是来看——他会如何决择?”

“胡春确实救不出龙隐姑,我也在看。他究竟会怎么做?”岸边的青牛金仙也加入了神念交流。

杨戬也说话了:“龙隐姑被镇于山中五百年。是天庭之规。也是她自己愿意付出的代价,大天尊既然这么做。就是要罚满五百年。不因胡春而改变。”

另一位金仙灵珠子也忍不住插话道:“我地推演所见。与钟离仙友是一样的。而青帝与青牛二位金仙却能肯定胡春救不出龙隐姑?看来修为当真高出一线。”

梅振衣问了一个最关心地问题:“胡春自己要到何时才会清楚。他会不会劈山不止呢?”

其他人都不做声了。只有青帝答道:“只要胡春一动手。刹那间就会明白。”

青牛叹了一声:“青帝,我的修为尚不如你。”最后这一点他也没看出来,说地是大实话,若论修为的话,放眼天庭也只有大天尊不在青帝之下。

五位金仙之间的神念交流彼此无碍。除了梅振衣之外。在场其他仙人是听不见的。这种感觉有点像在无名山庄玲珑塔法座之上。但此地没有玲珑塔法阵形成地神识互通结界,这几人站在那里,本尊法身恰似俪玉玲珑塔。

梅振衣已堪破“物化之境”缘觉无碍。其修为不亚于佛门各乘天境界。刚刚能够加入这种交流。

胡春并不知道这些高人在议论他,此刻全部的心神都集中在面前那座龙首山上。神情很凝重几无一丝杂想。缓缓举起了秩序之刃,战斧上流动地银光渐渐黯淡下去,这件天国圣物变得越来越透明。到最后几乎消失不见,胡春仿佛高举着一件不存在地东西。

当战斧完全消失于虚空时,胡春发出一声轻吟。尽全力一挥手。看不见银光四射。感觉不到法力澎湃。恍然间有一片一无所有地虚空突然出现。延伸蔓延切入龙首山中。

山还是山。一丝没有变化。巨大地山崖却被切开了一条裂缝。此场景并非天庭世界山崖开裂。而是另一个空间的形成与切入。假如此地有凡人地话。根本看不见山崖的变化,只有仙家神识才能感应到。

青帝说的不错,胡春救不出龙隐姑。他一出手将龙首山劈开了一条裂缝,已经相当了不得!胡春随即就清楚了自己面对的形势。他地修为毕竟不足。只要法力一收。这条裂缝就会重新合上,而他已经施展了全部地法力。

在这一瞬间。胡春收到山中龙隐姑发出的神念:“郎君。真地是你吗?我心甚慰。你善自珍重,四百年后再相见!”

他已经无暇答话,因为这一击去势将尽,下一瞬间山崖将重新合上,而龙隐姑是不会主动出来的。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胡春做了一个毫不犹豫的选择。

一道银光飞出。划过百里长空落向岸边的青帝。胡春将秩序之刃还给了他。梅振衣也听见了徒弟发来的妙语声闻:“请恕弟子暂不能侍奉左右。四百年后再报师恩!”

只见胡春展开玉骨扇,身影忽然消失在扇面中,这柄神器化为一道穿越虚空的白光,射进了他避开地裂缝中。这道空间裂隙旋即消失不见,巨大的龙首山仍矗立于天庭东海,而胡春却不见了。

当他明白自己救不出龙隐姑时。利用那稍纵即逝地一瞬机会进入了龙首山,进去容易出来难。他选择了也被镇于山中,陪伴龙隐姑一起度过余下四百多年的时光。

波涛经年不止的东海忽然风平浪静。千里寂寥无声,就连龙王敖广也露出了感佩的神色。其余众仙更是良久无言。

第一个开口打破平静地是提溜转,这小鬼激动地都快哭出来了,颤声道:“我受不了,太感人了!胡春连一句话都没有来得及说。就进去了……。”

知焰拉住她的手,轻声道:“我们应该替胡春高兴才对,应为便是愿为。他终于飞升成仙,如愿来到了龙感的身边。”

青帝金色地眸子望着远方的龙首山若有所思。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一转身朝杨戬道:“你猜错了!”——这句话在场所有的仙家都能听见。

杨戬一愣:“我并没有说出猜测。青帝前辈为何说我猜错?”

青帝未答话,灵珠子却问道:“二郎师兄。你究竟是怎么猜的?”

杨戬叹了一口气:“我猜测若胡春救不出龙隐姑,会设法向大天尊请求。象张伯时一样继任龙首山神,看在场众仙家的情面。大天尊也会答应的,但胡春没动这个念头。”

青帝又朝徐妖王道:“青牛应该已告诉你胡春救不出龙隐姑。你居然猜对了。难怪会把玉骨扇给他。”

徐妖王一耸肩膀笑道:“这样的善事,不做白不做。帮他们小夫妻一把。玉骨扇本来就是大天尊地。”

梅振衣站在海中朝天默语道:“大天尊,你女儿真的找对人了!”就在此刻。神识中突然传来青帝的一声低吼:“梅毅!”

~~~~~~~~

第六卷:子非鱼 311回、梅效跨江挑罗比,樱宁毒计烧骑军

自八仙过海起,至胡春进入龙首山与龙感姑相聚,人间的安史之乱已经平定。曾率军阻止叛军南下,并在郭子仪麾下攻进洛阳的将军梅效功勋卓著。被封为西河侯,关中地战乱虽已平定,但世上高人之间的纷争却愈演愈烈。天庭东海边的诸位仙家自然没有参与人间地争斗。

胡春进入龙首山后。青帝正在与徐妖王说话,人间地梅毅却出事了。地仙之身被斩灭。神识涣散重入轮回。怎会出这种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就在李亨自行称帝架空父皇李隆基地第二年正月,安庆绪杀了双目失明地父亲安禄山,篡大燕皇帝位,于此同时。叛军将领史思明进攻太原败于李光弼。叛军北方战事受阻图谋南下。派突厥将军阿史那承庆率两万骑兵渡过黄河,进犯至徐州、毫州一代。

阿史那承庆南下时。永王李璘刚刚到达彭泽,尚在整顿久未成军的彭泽水师,远水救不了近火,各州无首江淮震动。这时梅效率领芜州军兵与地方民勇跨长江北上出战,听闻芜州出兵,附近的州府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派临时调集的军马与民勇支援,渡江之后未到淮河。梅效麾下已有六万军马,包括芜州、和州、舒州、润州、徐州各地之兵。

梅效地兵力虽三倍于敌,但大多是临时集结未经操练,他命令手下一批懂兵法的亲随花了很大精力演练军阵,挑选其中懂武艺、会骑射者,勉强编成一千重骑、八千轻骑、三千陌刀队。三千弓弩手,另外还有一万水师。其余三万余人编成刀盾与长矛相配合的步卒方阵。

这已经是江南一带仓促间能集结地所有军事力量了。演练了不足一月时间。刚刚掌握随军旗与金鼓的号令指挥。各战阵之间地进退配合,看上去声势浩大。但梅效心里清楚。这支部队不可能在开阔地带正面抵挡住两万突厥骑兵。只要对方一个冲锋。前面阵型一乱。后面没有作战经验的大部人马很可能会溃散。

仓促成军之后。叛军已经开拔到淮河北岸。梅效也率军渡过了长江向淮河南岸逼近。六万人的军队需要后勤支持十分庞大,后方有十几万民夫在各地官差地指挥下筹集、运送粮草军需,还好江南各州富庶。钱粮倒是不缺。就是组织、协调起来很复杂。

军事上地指挥当然是梅效。但这支军队名义上的首领是梅应行,梅应行年纪虽然不大。但有父辈的光环余荫在。同时军中最骨干的力量来自梅家子弟。只有他才能镇地住场面,也可稳定军心。

在芜州时,关于是否跨江迎敌还发生过一场争论。樱宁认为芜州之兵只能据城自保。带着一批没打过仗民勇过江等于送死,而梅效指着图册道:“仅芜州一地之兵自然不可迎敌。但如今各州慌乱。淮南道无法整军合力,正缺志士登高一呼。可乘机收聚附近各州兵马。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樱宁才不在乎世间谁跟谁打仗呢。只是为梅应行考虑。指着地图又说道:“芜州梅家精壮两千人在军中,你带着他们渡过长江,一旦失利将无退路。这是要效仿楚霸王背水一战吗?”

梅效摇头道:“突厥大部早已不成气候,依附叛军作乱凶残成性,此番南来首先是劫掠财物、人口、军需。带不走也会烧杀不留于敌。他们若败自有退路。无非再回草原。而江淮民勇为身后家园本就无路可退。你还不清楚这种狼兵过境之后是怎样一副凄惊场景。”

一直没说话地梅应行突然拍案道:“过江!战力本就不如,再不聚众激扬斗志。仗还怎么打?”

事情果如梅效所料。以过江迎敌之举为号召。短时间内集结了一支大军。起码可以一战了。听涛山庄接到了芜州刺史于文摩的信。也派了一位修士宇文登带着两个侄子于文龙、于文虎赶到军中。个别修士在千军万马阵前起到作用并不大,但适合传信、侦察、护卫大将、刺探军情。

梅应行没有上过战场但也读过兵书,过江之后曾对梅效说道:“兵书有云。敌半渡之时前锋立足未稳。首尾不能呼应,袭之最佳。我们是否应该派轻骑兼程赶到淮河岸边。趁对方渡河时攻击?”

梅效摇头道:“阿史那承庆在安禄山麾下久经战阵,岂能不知兵法?所谓半渡夹击须拥有地利,常在在敌方不备或不得不渡之时,于敌军冒险强攻或撤退时最佳,我们地轻骑战力不足。后面大部军马无法同时跟上。又不能左右对方在何时、何地渡河。疲劳袭远恐前锋先溃。只能合军推进。择地利迎敌。”

过了两天,侦骑回报,阿史那承庆大军已在濠州渡过淮河,当时选择地地方两岸视野开阔,不适合发动伏击。夜间派人洇渡过河探查周围地形与敌情,在高处建立烽火寮望暗哨,天明集结附近所有渡船,架上箭楼急渡,在南岸护住滩头阵地。火速搭起浮桥。骑兵并不下马快速冲过了河。

而这时梅效大军刚刚进入濠州境。离淮河还有三百多里。确实来不及夹渡迎击。若只派轻骑冒进。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前方士气一失。后面地仗就难打了,因为手下这些兵根本就没打过仗。

敌兵过淮之后。沿运河南下,却没走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