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猛虎王朝 >

第422章

猛虎王朝-第422章

小说: 猛虎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猛虎,定然被彻底剿杀殆尽。”   
  “柯库里能将军要我告之阁下,事成之后,不论出兵多寡,丹西的领土和财富,您可以占得半数,余者再由我们和其他国家分享。”   
  室内一阵沉默。   
  “请回话柯库里能先生,”半晌,狄龙方才开腔道:“我将尽力而为。”   
  “那好,静候大将军佳音。”   
  轻功超卓的卡拉曼,无声无息地离去了,只剩狄龙在军营的地窖里缓缓踱步。   
  又过了一阵,上头士兵回报,确认卡拉曼完全离去。   
  狄龙方才转身,对着角落说道:“出来吧!威达先生。”   
  一个大酒桶的桶盖翻开,独臂威达探出头来,呼呼地喘着气。   
  “委屈阁下了。”狄龙咧嘴笑道:“卡拉曼的话,您也听见了。请您如实回报丹西领主,让他知道,我的条件绝不过分。”   
  威达脸色苍白,缓缓点头。   
  在空酒桶中听得卡拉曼转述柯库里能的建议,威达听得心惊肉跳,偏生卡拉曼武功极高,又必须屏住呼吸,不敢稍有动作,个中滋味,真是难以言传。   
  看着威达走出地窖的背影,狄龙脸上浮起快意的微笑。      
第二十五集 第十章    
  谈判桌上尽可以推挡拖延,消耗时间,秘密交易也是寂寥无声,静静进行,但战场上的角力却是明刀真枪,血肉横飞,军事行动更不会因为外交谈判而稍停脚步。   
  九月二十八日上午,丹西的东线部队连占刺槐等三郡,兵锋抵达了荆棘堡城下。   
  丹西知道,想要在新国土上构筑稳固的新统治秩序,就必须要建立强而有力的基层政权,如此方能在获得民众支援的基础上,将保王党分子的破坏力降至最低。   
  事实上,这也是对付叛乱者、破坏分子和乡村游击队,建立巩固后方基地的首要途径。   
  后世有不少狡猾的侵略者都仔细研究了丹西的军事扩张史,并从中获得许多启发。   
  任何入侵行动,不管民心如何对外方有利,因为分属不同民族,总有心怀不满者存在,而这些人的游击骚扰,也令任何正规部队头痛。   
  不过,只要军队不触及兵民对抗的底线,建立起强有力的基层政权,就等于封死了游击骚扰的破坏分子的活动空间,辅之以其他怀柔手段,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加以根绝。   
  尽管丹西收编了不少降军和山民义军,途中也陆续有保王党分子投诚加入,因为需要派部队深入民间,宣传和协助建立基层政权,此外还要留下人马据守战略要地,控制补给线,故而当丹西的东线部队开至荆棘堡城下时,仍因兵力分散而只剩九万左右。其中,猛虎骑兵、詹鲁降军和山民义军各为三万左右。   
  当东线的混合部队抵达时,凯鲁的北线主力部队因为地理距离较长,须占领和巩固的州郡较多,故而还得过上六七天时间,他们方能赶到参战。   
  保王党方面,四万禁军据守京城,十万勤王部队背城驻扎,与丹西的九万人马隔着一条宽仅十几米的浅水小河遥相对峙。   
  太子党在东,保王党在西,各自扎下营垒。   
  兵临城下的场景终于出现了,荆棘堡及周边地区一派紧张的战前气氛。   
  不过,这场战争同一般的入侵和防御战还是有所不同。   
  两边都显示亲民姿态,做出绝不扰民的庄严承诺,首都周围的老百姓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逃难现象。   
  比起其他州郡,比起贫困山区和穷乡僻壤,首都居民向来都会受到政府的特殊优待。因而,荆棘堡周围的大多数人日子要好过一些,他们既不作保王党,也不作太子党,而把这当作一次与己无关的政治内讧,一次难得一见的军事表演。   
  附近村民爬上房顶树梢,城内市民跑上城墙,希望看到两支大军对垒厮杀的壮观场景。   
  很长时间没打过仗的首都居民,这回大饱眼福和耳福。军队扎营筑垒,传令兵和斥候兵骑马到处飞奔,使者在两方之间来回穿梭,骂阵的战士们跑到河边,扯开嗓子吹嘘自己,辱骂对方。   
  这些从事心理战的特种兵,分贝之高,可以传出很远。   
  他们骂的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詹鲁盆地的乡俚土语,俏皮的、辛辣的、粗鄙的、直指性器的,什么都有,听得女人耳根发红,听得男人哈哈大笑,甚至引来阵阵掌声。   
  当然,与一般战场两军壁垒分明不同的是,在双方北侧,即丹西的右翼,盖亚的左翼,狄龙的营地傲然矗立于一个小山丘上,一万圣瓦尔尼骑兵在此驻防。   
  这个第三方部队存在,使得战场的形势变得非常微妙和奇特。   
  狄龙一副事不关己,两不相帮的样儿,紧守军营,但谁心里都清楚,这支军队可以随时倒向某方,给另一方以沉重打击。   
  丹西和盖亚都得到了狄龙的出兵相助承诺,都不想去冒犯于他,更希望他加入本方作战,但谁都不敢轻信这一承诺,为小心起见,都派出部队防范,以免本军的侧翼遭到突袭。   
  在对垒的两支大军中,都存在速战派和缓战派的分歧。   
  丹西希望尽早结束荆棘堡战役,好马上赶往半岛参战,那里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贝叶则建议稳妥行事。一旦凯鲁的大军到来时,狄龙也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全军都能放手攻城。   
  君臣的意见最后统一为四个字──见机行事,敌速战则速战,敌守御则不主动进攻。   
  荆棘堡方面,盖兰主张坚守。   
  他认为,敌军一路乘胜而来,气焰正盛,锐气逼人,打起来并无必胜的把握。   
  如若据城防守,争取打成长期消耗战,令丹西无法分兵进入半岛参战,也许对方会同意和谈,开出合适的价码。而且,长期坚守可以静观其变,寻求度过难关的机会,比如,丹西长期在异国攻城,粮草不济,引发民怨,后方不稳,甚或沙漠帝国统一半岛后赶来相助等。   
  如果一意出城,孤注一掷,成功了当然好,失败后却是彻底丧失一切。席尔瓦在巨木堡坚守半年,最后不也能奇迹般地反败为胜么?敌军之计,我军也可以效仿。   
  盖亚恼恨不已,急于出胸中一口恶气。   
  他认为,兵法云:“背城借一”,在本军兵力并不吃亏反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城下野战对守城方有利。   
  凯鲁率领的猛虎军团主力不日即将来临,到时对方将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可以长期围攻,荆棘堡守得再久也避免不了落败的命运。   
  现在敌军尚未汇合,必须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击溃丹西,至少可以缓解危机,如果能擒杀丹西,则大局笃定,凯鲁的数十万大军不战自解。   
  丹西有数万部队乃新附降军,作战意志薄弱,内战热情不高,而山民义军虽然骁勇,却善于山地游击而不擅长阵地攻防,都是可以利用的薄弱环节。   
  詹鲁各支部队的战斗力,盖亚一清二楚,用精锐的王都禁军迅猛突击新附降军,他们必然抵挡不住。一旦他们溃败,防线被破,则全局可定。   
  还有重要的一点,狄龙已经同意协助本军,丹西将会承受来自侧面的致命一击。   
  在这一边,盖亚的主张最后压倒了弟弟盖兰的意见,詹鲁王室下定出城野战的决心。   
  时间定于当晚深夜,趁对手营寨尚未完善,立足未稳,远行疲惫,又最需要休息的时候动手。   
  兵力布置上,除留一万部队守城外,余者皆出城作战,盖亚、盖兰全都亲自带兵上阵,誓死一搏。   
  整个作战计划完全是一副有去无回,胜败由天的惨烈架势,充分体现了保王党此刻被逼入死角之后的赌徒风范,要么全部,要么全不,宁可覆师亡国,也要把能够筹集到的全部赌注,押在一笔足以令对手倾家荡产的输赢上。   
  “您看,隔水相对的两军,谁会赢,谁会输呢?”站在军营的哨塔上,利祖问道。   
  “如果盖亚龟缩守城的话,丹西兵力少于对手,当然没有胜机。”狄龙皱眉盘算道:“如果野战的话,进攻者赢,防守者败。”   
  “哦?”   
  “这两边,内部都有些不稳。丹西尚未有效整合詹鲁降军,山民义军也没得到什么正规训练,三万猛虎骑兵的实力确实很强,但也是利攻不利守的兵种。趁着连胜的势头、旺盛的士气,突然猛攻,把詹鲁的城外部队击溃或者赶进城去,是完全做得到的。远来不战,斗志必然怠惰,仗就不好打了。丹西现在带领的,可不是手下那支身经百战的猛虎老兵喽!”   
  “那盖亚呢?”   
  “盖亚一方,教皇那纸敕令确实威力巨大,又败绩连传,更兼凯鲁的大军即将到来,全军士气非常低迷。当此之时,背城出击,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唯一的取胜之道。如果收兵入城,仗就没法打了。荆棘堡可不是巨木堡,丹西也不是习博卡二世,詹鲁盆地更没法与暴烈的中央郡相比。”   
  “呵呵,那咱们可有好戏看喽!”利祖咧嘴笑起来。   
  “不,咱们不仅要看戏,更要演一出好戏。”   
  白昼在喧嚷和骂声中消失,夜色逐渐降临。   
  这是詹鲁盆地一个标准的秋夜,宁静而清凉。   
  弯弯的新月躲进了云层,微微的风儿拂掠大地,宁静的小河静静流淌,不知名的虫儿低吟浅唱。对垒双方的营火和警戒灯,在微风中摇曳,远远看去,像万千只萤火虫在眨动。   
  荆棘堡东侧是夹着一条小河的广阔平原,也是进行大会战的良好战场,除盖亚一方背靠城池,如若战败尚有逃回城去的后路之外,双方皆有机会,条件大致相当,都可以满意。   
  平原会战是一个古老,但又非常有现实意义,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军事课题,统计自古至今的历次大型野战,平原会战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   
  一般而言,双方实力相当,都愿意以会战方式解决政治歧见时,平原地区成为首选。如果一方占据了过于有利的地势,除非对方因某些非军事因素的制约而迫不得已,一般不会同意这种安排。相反,对手将自己选择战场,寻觅一片对己方有利的地形扎营布阵,向对手挑战。如此博弈的结果是,最终战争将选定在一片双方条件大致相当,两边都可接受的战场上进行。   
  平原视野开阔,地表的凹凸状况和植被对军队运动造成的影响最小,调度方便,命令下达迅速,易于指挥,故而军队规模越大,越乐于选择这种地区开战。   
  丹西和盖亚的部队都在十万左右的级别上,荆棘堡东侧也是丹西进军敌方首都的必经之路,盖亚可以背城而战,丹西可以兵临城下,最大限度地压迫对手的运动空间。当盖亚在此陈兵以待的时候,丹西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   
  丹西的营地沿河布列,左翼为詹鲁降军,中路为山民义军,三万猛虎骑兵则放置在右翼。   
  很显然,丹西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右边,是想打出一击势大力沉的右拳,捣碎詹鲁人的侧翼,然后再转马斜刺,直插中路,以神威大帝著名的左旋战术,一举夺取会战的胜利。   
  盖亚平行布营,思路与丹西大致相似。三万勤王民军布置于中路,七万正规军分列左右。   
  另外,为避免惊动敌军,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