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楼兰地图 >

第24章

楼兰地图-第24章

小说: 楼兰地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装订规格都是她从未见过的,于是隐隐感觉这是一本相当珍贵的文献资料。捧起文书,抬头四顾,恰巧看见方子介在附近巡望,便兴冲冲地跑去请教。 
  方子介掏出放大镜审视,看不到两行,眉眼尽皆舒展,口中低声吟哦着。“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啊,这是一部梵文和小篆对照书写的《金刚经》,总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上面字迹清晰,格式规范,是绝世无双的精品。多亏了德纳姆小姐,我们的疏忽简直不可原谅。” 
  “过奖了,我也是无意间碰见的。”苏珊矜持地笑道。 
  “不必谦虚了,我早有耳闻,德纳姆小姐才华横溢,慧心灵性,颇具乃父遗风。今日亲身得见,才知道你鉴赏文物的功力和挑选伴侣的眼光一样出色。” 
  苏珊的腮边不禁微微一红,自然明白方子介所谓的“伴侣”指的是余伯宠。古堡归来后,两人的形迹日益密切,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苏珊虽不避讳,但初次被人当面道破,还是不免有几分羞涩。 
  “教授,”她假作嗔怨地说,“您该不是在取笑我吧。” 
  “不,不,我是诚心祝福,绝无杂念。”方子介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你和余先生都堪称鸾交凤友,佳偶天成。” 
  “哦,”苏珊暗含惊喜,笑颜如花。“像您这样正派的学者,居然可以容纳一个恶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倒也难得的很呀。” 
  “说实话,”方子介收敛笑容,面色沉静。“以前我并不清楚伯宠的人品,仅凭传闻而论,对他的举止做派多有微词,甚至不同意他加入这一次的联合行动。但经过全面的接触了解,才明白不可轻信流言,如今的观感已经截然不同了。” 
  “那么,”苏珊笑眯眯地说,“您能够告诉我此刻对他的印象吗?” 
  “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方子介举手加额,不胜感慨。“——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 
  苏珊懵懵懂懂,不大领会话里的含义,但见方子介满脸敬慕之色,想必是极其激赏的意思。当下心情更加舒畅,也越发增添了对余伯宠的好感。唯一困惑不安的是,至今还揣摩不清余伯宠对自己的真实看法。 
  许多情况下,人们共担忧患易,同享富贵难,考古队的合作关系也不例外。艰苦跋涉跨越险阻的时候,中英双方成员尚可彼此扶携,缓急相济。一旦渐入佳境,收获丰厚,龃龉和纷争的种因就悄悄地滋生蔓延。 
  新发现的是一座宽敞的内殿,从填满房屋的流沙中并没有挖到什么东西。但随着沙土清除完毕,人们惊奇地看到,四周高约十三英尺的殿墙上呈现出一幅幅保存完好的壁画。 
  这些壁画色泽鲜艳,线条富丽,表现的大多是佛教艺术及神话故事。画中有传说里的王子,穿虎皮和绑腿套的婆罗门,还有穿西域各民族服装的供养人。有些人头戴高冠,有的戴波斯头巾,也有的带着鹰翅一般的帽子;有的凸鼻凹眼,有的则是红发,还有黑发。服饰式样也极为繁杂,最多的是青色或蓝色。人种也各有不同,有雅利安语系的,有吐火罗语系的,有印欧人、塞种人、叙利亚景教徒、波斯人、回鹘人、蒙古人等。除了内容丰富,技法也十分纯熟,不但各类人像绘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其中的屋舍、水池、池中倒映的树木及水中的游龙,莲花法座,刀剑上的皮鞘和骏马上的流苏,无不描绘得精致而逼真。人们难以想象,遥远年代的不知名的画师竟然具有如此深厚的造诣,几乎将当时各种灿烂而伟大的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罗马式的优美,又有印度式的柔和,也有中国式的绮丽。   
  《楼兰地图》(十五)(4)   
  画中展示的西域曾经像海绵一样,完整博大地吸收过多种宗教文化,接纳过多种族的文明和人民。然而,印欧人在基督降临前取道哪里来到中国?景教徒的绘画如何出现在佛寺的殿墙上?塞种人是中国西域最早的土著呢,还是从另外的地方迁徙而来?这些壁画似乎引出了无数谜团,同时又像是在默默地解答着无数的疑问。 
  站在壁画前,所有考古队员都鸦雀无声。目不暇接之余,神情意态却不相同,或是眼张失落,或是肃然起敬,或是垂首深思,或是亢奋莫名。总之,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沉寂了许久,最先开口的是威瑟。 
  “我们又有活儿干了,这些神奇的壁画不应该留在沙漠里。”他像是在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宣布一项决定。 
  “你……什么意思?”方子介侧目质问。 
  “教授的思维不至于如此迟钝吧,”威瑟咧嘴笑道,“我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把壁画逐步分割剥离,装箱运走。” 
  “绝不可以,你会毁了这些稀世珍品的。”方子介高声呵斥,转过头望着布莱恩。“博士,我们不是有过协议吗,发掘工作必须以不破坏文物为前提。既然这些壁画带不走,只能先进行测量拍照,然后仔细封存,维护原状。” 
  布莱恩双眉深锁,仿佛很为难的样子,犹豫了片刻才说:“教授,就保护文物而言,我也不赞成损坏壁画。但转念又想,这些杰出的艺术品对研究人类的文明史非常重要,如果让它们永远埋没于人迹罕至的荒漠里,是不是太可惜了。” 
  “不可能永远埋没,”方子介振振有词,“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考古事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相信不久的将来,各种文物保护措施及修复手段会得到大幅度提高,甚至在沙漠边缘也能够建立起收藏古代遗产的场馆,到时候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一定会重见天日的……” 
  不等他说完,威瑟已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脸上充满了不屑。“哈哈,教授,我并不想伤害你的自尊心。但我敢打赌,至少百年以内,沙漠附近恐怕还看不到中国人建造的博物馆。” 
  方子介勃然大怒,疾言厉色,身后的中方学者也无不义愤填膺,群起斥责。英方队员虽然大多不喜欢威瑟,却也不可能坐视自己的队长受围攻,纷纷横身拦阻,揎拳捋袖。双方唇枪舌剑,各持己见,若非布莱恩及时排解,颇有一触即发之势。 
  余伯宠正陪着苏珊在一个角落静静地观赏壁画,犹自沉浸梦幻般的意境里,听到人语喧哗,连忙上前察看,探问缘由,却不禁进退两难。究其本心,对于文物如何取舍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甚至也认为将壁画遗弃在荒漠未免暴殄天物。他相信倘若通权达变的伦庭玉在此,也许不会和英国人发生争执。只是方子介人如其名,秉性方正而耿介,仅看那份慷慨激昂的气概,怕是不肯轻易改变初衷。费神思忖,委决不下,直到布莱恩婉转咨询,又不得不表明态度。 
  “……我赞同教授的主张。” 
  “太遗憾了,”布莱恩叹息,“余先生,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理智而豁达的中国人,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轻率的决定呢?” 
  “你错了,这不是我的决定。”余伯宠说,“但有一点必须声明,正像你是英方探险队的考古顾问,方子介教授就是中方代表团的学术权威。即便仅仅为了维护国人的立场,我也不会容许别人强行违拗他的意志。” 
  此语一出,方子介及中方成员一起投来赞许的目光,布莱恩则越发扼腕痛惜。“唉,余先生,难道你不明白么,狭隘的民族情结或许将造成无法弥补的过错。” 
  “没办法,”余伯宠无奈地摇了摇头,“中国有句古训,‘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事既至此,只能请博士见谅。” 
  “笑话,”威瑟忽然冷笑着说,“中方考古队的首席代表是伦庭玉先生,除非他亲自出面干涉,你们又有什么资格行使否决权?来呀,伙计们,准备开工。” 
  一声吆喝,四五名随从拿着工具靠近殿墙。余伯宠怫然作色,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将手中的洛阳铲横在胸前,厉声断喝:“谁敢乱来,我一定奉陪到底!” 
  英方队员大多敬重余伯宠的为人,顿时呆立不动,唯有色厉内荏的威瑟仍然叫嚣不止。多亏布莱恩和苏珊竭力劝阻,事态才没有继续扩大。 
  “余先生,方教授,”布莱恩心平气和地说,“就算我们之间存在着分歧,也不该致使中英双方的合作关系产生裂痕吧。” 
  “我们无意挑起争端,但也不会委曲求全。”方子介说。 
  “咳,这种论调本身就抱有成见。”布莱恩微喟,“我们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双方的地位也是绝对平等的。如果按照你的说法,中方队员的观念丝毫不容触犯,那么,英方队员的意愿就可以全然不顾吗?” 
  方子介不由得哑口无言,涨红了脸不知所措。布莱恩紧接着说,“退一步讲,即使带走这些壁画,在双方最终的分配方案没有落实前,谁也无法确定它们的归属权,你们又何必苦苦争执呢。余先生——”他遽尔转向余伯宠,语气格外恳切。“假如抛开种族地域的隔阂,以及方教授虽然美好却近似虚幻的构想,纯粹从发掘文物的角度考虑,你还会舍得把这些千载难遇的珍品留在荒漠吗?”   
  《楼兰地图》(十五)(5)   
  余伯宠眼神游移,神色局促,对方的无碍辩才使自己感到心慌意乱,犹豫了片刻,却又不肯随意改变立场。“博士,你的话也许有道理,但在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我只有选择放弃。” 
  “哪里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要看双方有无诚意。”布莱恩说,“我倒是想起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知道两位先生是否赞成。” 
  “请讲。”余伯宠摆出了“姑妄听之”的姿态。 
  “既然大家达不成共识,何妨听取上帝的安排呢,”布莱恩说着,从衣袋里摸出一枚十先令的硬币。“我们抛掷钱币裁决双方的命运,猜中一方可以得偿所愿,猜错一方只能无条件服从。” 
  “太好了,”旁边的苏珊笑道,“这个办法公平合理,任何人都不该再有异议。” 
  余伯宠先是一怔,而后默然苦笑,若非情急之中,严谨沉稳的布莱恩是不会想出这种荒诞的主意的。但转念细忖,除此以外也别无良策。心思波动之际,抬眼瞟向方子介。 
  以方子介的敦厚质朴,自然也希望息事宁人,何况布莱恩的提议机会均等,倘若一味拒绝,则显得自己过于偏颇。犹疑了一会儿,沉声答应。“好吧,我可以接受。” 
  于是布莱恩攥着硬币走到中央,双方代表威瑟和方子介分列左右,经过商榷,威瑟挑选了正面,方子介认定了反面。布莱恩随即两指一弹,硬币在半空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旁观者的心同时揪了起来,有人屏气凝神,有人小声祷告,也有人紧闭双目。 
  硬币落在地上,威瑟最先发出欢呼,之后所有的人都看清了朝上的一面正是大英女王的头像。 
  “女王陛下万岁!大英帝国万岁!”威瑟及随从兴高采烈,重新收拾工具涌向殿墙。中方人员面面相觑,静默无语,方子介尤其沮丧,脸色苍白,神容惨淡,犹如一座泥塑木雕伫立原地。 
  布莱恩捡起硬币,试图安抚失败的竞争对手。“教授,抱歉得很……” 
  “天意如此,夫复何言。”方子介轻轻摆手,“放心,中国人是守信用的,我不会再干涉你们的行动。” 
  说完掉头离去,背影萧索而凄凉。站在旁边的余伯宠目逆而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