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独医无二 >

第603章

独医无二-第603章

小说: 独医无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云冲之和钱佑生两人所说,癌症正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调,脾胃不和造成的,其实不仅仅是癌症,在中医看来,人体万病的根源,都是阴阳失调造成的。
    正所谓阴阳一调百病消,阴阳不和,才导致人体的身体机能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此起彼伏,最终导致营卫失衡,越来越严重。
    在中医认为,即便是癌症的肿瘤,也是人体的一部分,只是在阴阳调和的情况下,它在正常的生存,不会危及人体的健康,只有在人体阴阳失衡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癌症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存在,《皇帝内经》中《素问》篇就有最早的记载:“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肋,甚则呕吐,隔咽不通。”
    《难经》也有云:“心之积名曰伏梁;起於脐上;上至心下;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久不,令病烦心。”
    在中国的古代,对于癌症,就有一系列的认知,而并不像现在的西医,把癌症归结的那么复杂,因此,在中医中,不进行手术,肿瘤通过药物调理,最后消除,并不算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如一些人心态好,最终出现奇迹,不治而愈,也是正常的。
    这正是因为人的心情乐观,自身的营卫系统就会逐渐恢复,自我进行调理,对抗病变,最后不治而愈,恢复健康。
    在场的众位专家,也正是从各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胃癌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虽然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案出来,不过王旭却依旧眼前一亮。
    正如高学民所说,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即便是再厉害的名医,闭门造车,也最终会思维受到局限。
    眼下在会诊室的众多名医,虽然不能说都是杏林界的大家,但是最不济也是主任医师,在中医界也算是有不小的名气,医术都和云冲之刘谦程差不多,这么多人一起想办法,效果自然很不错。
    事实上不仅王旭的思路开阔,就是高学民和周易乾两人也眼前一亮,想到了之前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
    等到众人发言完毕,周易乾沉吟了一下道:“根据众位所说,那么我们眼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调理患者的脾脏,让胃气再生,这样就能缓解病人眼前的危机,给患者赢取到更多的时间,可是调理脾脏该怎么用药,却是一个难题。”
    “不错,眼下患者的脾脏严重受损,消化系统已经被肿瘤感染,导致五脏六腑机能消退,生机也在不断的流逝,这个用药一旦不能有改善效果,甚至有可能成为肿瘤的养分,加重病变,要是一个不好,导致五脏六腑失调,那么就更严重了。”高学民也点了点头道。
    无论是调理阴阳,还是调养脾脏,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打破这种平衡,眼下含韩伊雪的情况非常微妙,因为胃气不足,五脏六腑机能严重消退,不能进食,同时自身的营卫系统已经崩溃,没有任何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受到轻微的细菌感染,也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因此即便是用药,也要慎之又慎,一旦调理不当,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就变得非常的危险。
    要知道无论什么药物,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即便是扶正祛邪,或者调理阴阳,总是会有些其他的作用,即便是中药副作用小,用药的时候也要讲究君臣辅佐,互相搭配。
    比如用的养血滋阴的方子,里面的药物,有可能就有一种调和的药物,有轻微的补阳功效,这种药物,放在平常的时候问题不大,但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有可能就是催命符。
    治疗这种胃癌晚期,一定要绝对的分清楚病机,搞清楚虚实,虚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还是胃阴不足为主,亦或者两者参半,用药时这些都必须考虑到,坚决不能搞错。
    同时也要考虑到,气虚是否危机肾脏,实的话也要分清是食积、气结还是热蕴血瘀,究竟哪个病因是祝,哪个病人是辅。
    听着高学民和周易乾提出的问题,众人都保持了沉默,让他们分析大概的病机,他们还能说出一二,要是详细分析,从何入手,他们却没有头绪。
    “王旭,你怎么看?”见到众人都没有头绪,高学民回头向边上的王旭问道,于此同时,在坐的众人也都把目光转移到了王旭的身上,眼下在场的这些中医大夫中,也就是王旭没有表态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六章 会诊(下)
    看到众人都把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王旭眉头紧锁,看着面前记录的笔记,沉默了足足三分钟,才深吸一口气道:“我倒是有一个方子,可以一试。”
    “什么方子?”听到王旭有了注意,高学民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焦急的问道,其他人也是满脸的期盼,等着王旭说出他的注意。
    不得不说,这一年多,王旭做出的很多事情,都让人意外,无论是当初的瘟疫,还是之后在江全县起死回生,总之,在很多人眼中,王旭的身上总是有着一丝神秘色彩,因此此时众人的心中,都对王旭充满了期待。
    “这个方子倒是不稀奇,是补中益气汤合大柴胡汤加减,同时加三合汤中和,不过有一味药引,却非常特别,这个药引我也只是在一本野史上看过,用起来风险很大。”王旭皱着眉说道。
    “补中益气汤合大柴胡汤?”听到王旭说出的方子,高学民和周易乾同时一愣,这个补中益气汤他们自然熟悉是治疗胃痛胃胀的良方,主要药物有黄芪、白术、陈皮、升吗、柴胡、党参、当归,作用是提升中气,健脾温阳,从而温胃散寒,疏肝理气。
    肝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肝木最容易克制脾胃之土,两者五行相克相生,因此在不疲温中和胃时,同时应该佐加疏肝理气的药物配合。
    同时补中益气汤也有保护脏腑的作用,用来调理五脏六腑,保护脾胃很是对症,但是单单一味补中益气汤,却绝对没有缓解韩伊雪此时症状的作用。
    至于大柴胡汤,是治疗表里之证的良药,此时韩伊雪的症状可以说早已经进入表里之内,用大柴胡汤可以调理阴阳,而且大柴胡汤的药效也算温和,对于韩伊雪的疾病也有改善和促进的作用。
    同理,单单一剂大柴胡汤也对于此时的韩伊雪来说,也同样是杯水车薪,至于说补中益气汤和大柴胡汤组合,这个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
    一方面,两个药方都有柴胡,补中益气汤柴胡是辅药,大柴胡汤中,柴胡却是主要,组合起来很难把握。
    最后一个方子,三合汤,三合汤是的主要作用是驱寒散风,化湿和胃,药效和补中益气汤效果差不多,组成也比较复杂,这三个药方合在一起,单是听一听,就让人头大。
    中医的经典处方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验,能组成到一起的处方自然早就有了实践,不能组合的处方就有很大的风险,王旭的这个组合,可以说是让所有人的心中都没底。
    听着王旭说出处方,现场的众人沉默了足足五分钟,都在细细思索,好半天高学民才道:“王旭,且不说这三个处方不好组合,即便是组合搭配,对于小雪的病情来说,依然有些不够,看来你的最后依仗应该就是那一味药引了吧?”
    “不错。”王旭点了点头道:“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这味药可行不可行,先说出来大家听一听吧,或许有人知道也说不准,实在不行,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好,你先说来听听。”周易乾也点头催促道,从王旭的话中,他们都听得出,这一味药引应该比较特别或者说非常正规难寻。
    “这一味药具体的药名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只是在一个野史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后来也看到过类似的消息,但是这味药的药效我却不能肯定,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和野史上记载的一样。”
    王旭点了点头,阻止了一下语言道:“当时野史上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一家老农,家中的老母鸡突然不生蛋了,一家人很是奇怪,因此蹲在鸡窝附近查看,却发现原来不是鸡不生蛋,而是鸡蛋被一条蛇偷吃了,这条蛇不粗,吃了鸡蛋之后,往往会在边上的树上摔一下,把腹中的鸡蛋摔碎。。。。。。”
    听到王旭说到这里,高学民猛然间眉头紧锁,开口道:“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了,这则故事我也看过,后来这个老农为了抓到这条蛇,用木头制作了一个假鸡蛋,蛇吃了之后,无法摔碎,腹痛难忍,也无法从原来的小洞逃走,这样一来,老农就能抓到这条蛇,却不料这条蛇突然吃了院子里的一棵小草,肚子中的木质假鸡蛋瞬间消失。。。。。。”
    “不错,正是这个故事,小蛇逃走之后,老农对院子中的小草很是好奇,整天研究,后来家中有人腹胀不止,服用了一点这种小草,顿时腹胀全效,当时的这个腹胀,就疑似胃癌,自此之后,周围传言,这家老农家中有仙草,四邻右舍都去求草,引起贪心人的觊觎,半夜投了仙草,因为贪心,服用过多,五脏六腑都被消化,从而身死,老农也因此背上了官司,从此这仙草不知所踪。”王旭点了点头道。
    “这个故事我也看过。”边上的周易乾也出声道:“但是这种草毕竟只是野史记载,谁也没见过,想要寻找也无处寻找,很有可能只是杜撰,当不得真啊。”
    “不错,这种野史上的记载,怎么能当真,即便是真有这么一种草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上哪里去寻找?”钱佑生也道。
    “要是单单只是这个野史,自然不足为信。”王旭点了点头道:“这一段时间,我也仔细查找过类似的消息,正好发现了一则新闻,据传五十年前,港岛的一届展览会上,港岛的著名老中医吴新海老先生曾经展览了一样奇怪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一截十五六厘米长的枯草枝,和一卷古老的牛皮纸,牛皮纸上写的正是这么一则故事,只是因为这个故事太过离奇,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当做笑料,展览会之后,这个东西也被吴老收走。”
    “吴新海吴老!”听到王旭说的消息,谢国强眼睛一亮道:“照你这么说,这个东西果真存在,而且还被吴老所得?”
    “应该是这样,因为这则消息我是从当年的港岛报纸上看到的,可信度应该比较高,之后我也找人调查过吴老的后人,并且找到了那一截枯草,只是截止现在我还不能确定这截枯草究竟是不是野中记载的那个仙草。”王旭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之所以能发现这一则消息,自然不是机缘巧合,原本那个小故事,他自然看过,高学民和周易乾都知道,可见这个故事不算隐秘。
    只是以前王旭一直不在意,也是当成了玩笑和传说,可是自从韩伊雪生病之后,他无奈之下,也只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心态,仔细的查找了这么一番,这才从当年的老报纸中看到这么消息。
    知道当年港岛名医吴新海曾经展览过这么一件东西之后,王旭也找人调查了一番,因为吴新海当年在港岛也算是名人,打听起来很容易,当时王旭拖得是李锦红,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这截枯草,原本他打算西平的募捐会结束,再细细的研究一下,等到确认这截枯草的药效,再做打算,没曾想韩伊雪这么快就病危,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此时也只能说出来,冒险一试。
    “什么,你已经得到了这截枯草?”听到王旭的话,高学民再次一惊,难以置信的问道。
    要说之前王旭说出他看过相关的新闻的话,高学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