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我从山中来 >

第112章

我从山中来-第112章

小说: 我从山中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子不用担心,呵呵,他不会有事的。”

谈笑并没有使出武林高手的本领,这是我们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显示武功的,但他上去的速度还是有一点惊人,只见他灵巧地穿梭在各种栏柱之间,一下子就攀上了三十来米。

这时,摩天轮处聚集了几百人,但没有一点声音,好象生怕惊扰了上面两人似的,不少人举起相机不停地照着。几十个吊箱的游客都站了起来观看,使得摩天轮突然一阵晃动,吓了大家一跳。

小男孩在我的精神操控下,并没有再做惊人的动作,但他那只小腿依旧放在外面,嘴里不停地叫着。那少妇醒来后噙着眼泪,嘴里不停地大叫:“小宝,不要动,危险,小宝不要动,~~~~。”喉咙嘶哑了,双唇咬破了,流着鲜血。

谈笑已经爬上七十米了,脸上渗出了汗珠,这样的体力消耗不亚于一场高手相拼。突然嘎地一声,他握着的一根支柱掉了,人也随之向下直坠。

江燕一声惨叫:“谈大哥!谈大哥!”她拼命地向前挤,我一把抓着她,但我的眼睛还是盯着谈笑。李星运足了功力准备应变。周围几百人惊叫,不少向后退,场面顿时大乱。

谈笑处变不惊,悬空中一脚勾着一根支柱,身子在空中一荡,双手又握着了一根支柱。

周围几百人齐声喝起彩来。

我见江燕身子还在发抖,安慰说她说:“燕子不要怕,谈笑本领大着呢,不会有事的。”

“张大哥,我怕。”

“不要怕,你看他不是转危为安了吗。”

谈笑略为休息一下又继续上攀,这回他慎重多了,每次都先试一试支柱后才上,但上攀的速度并没有减小,一会儿他终于到了吊箱顶上。这时,只见他弯下身子,躺在吊箱顶上,两脚勾着吊柄,身子慢慢移向吊箱门框,伸出一手抓着门框,另一只手抓着小男孩。然后松开抓门框的手,两手抓着小男孩往上提。

周围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那位少妇也没有叫喊了,只是瞪着无神的双眼,看着谈笑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谈笑把小男孩提上了吊箱顶放在自己的怀里,然后慢慢地缩着身子,伸出一只手抓着吊柄,人也站了起来,对着下面说:“可以了。”

下面几百人松了一口气,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当谈笑把小孩交给那位少妇时,周围已经围得水泄不通。江燕冲上前去,倒在谈笑怀里放声大哭。

我们好不容易冲出重围,不敢再在这里玩,当我们出来时正好看到110赶到。

“燕子,我没有说错吧,谈笑不会有事的,哈哈,你相信了吧。”

江燕挽着谈笑的手臂,破涕为笑,说道:“谈大哥真了不起,那么高都敢爬上去,要是我早就吓坏了,刚才吓死我了。”

李星说:“对,要他赔你的精神损失费,哈哈,让他明天陪你玩一天,好不好?”

“好呀,明天我一定要玩一个痛快。”

第145章 天乐取宝

 我们在街上玩了一圈后,六点多钟来到中亚饭店。我暗暗嘀咕江家不算富裕,来这里吃饭是不是太隆重了一点,但看一旁的江燕特别高兴,也就释然。

江大叔、米阿姨早就来了。几个人坐在包厢里喝茶闲聊,江燕叽叽喳喳地把谈笑摩天轮上救人的事说了一遍,听得江大叔公婆俩时惊时喜。

这时,进来一人,他竟然是同济大学的张华教授,是屈老“请人团”请到龙山的院士之一,上次我曾在浦东宾馆宴请过他,心想上海太小了,兜了一个转子大家又到了一起。

江燕象一个小燕子飞向张老,口里清脆地叫道:“张爷爷,张爷爷,我好久没有看到你了。”

“燕丫头,你还想着张爷爷,哈哈,我以为你忘记我了呢,昨晚你李奶奶还惦记着你呢?怎么了,今天有什么喜事,上这里来了?”

我们三人连忙上前问候,他哈哈大笑着说:“小张,你们怎么与江家认识?”

“张爷爷,你认识张大哥他们?”

“当然认得,他们的本领大得很呢,张爷爷想不认识都不行呀。”

江威和米艳大为惊奇,对张老他们太清楚了,那可是经济学院士,今晚能请得动他,也是江燕死去爷爷的面子,一般人哪能与他扯得上关系,这时不由再仔细地打亮我们三兄弟,越看越觉得我们三人不凡,心里也越来越高兴。

张老把我们的事以及他同江家的事说了个够,听得江家三口目瞠口呆。同进我们也搞清了他与江家的关系,原来江燕的爷爷江义与张老是中学同学,生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

我见张老与江家有这样的关系,也就开门见山地对江大叔说:“据说燕子这次出事,与江爷爷的科研成果有关?”

张老惊呼:“燕丫头出事了,什么科研成果?”

江威把事情说了一次,张老愤怒地说道:“真是岂有此理,居然使出这样下流的手段。老江有什么科研成果,你们说来听听,老头子给你们参谋参谋。”

江威说:“父亲在世时,常说计算机改变了人的生活,但对中国人来说,却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他通过十七年的努力,在计算机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据他说这些成果将会改变现在计算机的格局,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李星和谈笑的脸也变了,我听得心直跳,妈呀,会改变计算机现在的格局,那不正是我想做而办不到的事吗?想不到这次上海之行被我遇上,暗忖一定要把这些成果拿来为我所用。

张老的脸也变了,心想老江平时在单位上不得意,想不到暗地里却做下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回头看到我脸上的变化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

江威书呆子一个只顾自己说话,没有注意到我们脸上的变化,但米阿姨却是一个精明的人,把这些尽收眼底。江燕难得出来一次,心里只顾高兴,眼睛在谈笑脸上溜来溜去,心里想的只怕是明天一天的活动。

我对李星说:“你守在外面,小心点!”张老见我如此谨慎轻轻地点了点头。

江燕说:“李大哥不吃饭了?马上开席了呢?”

“燕子,不急,不急,饿不了他,哈哈。”我对江大叔说:“大叔,江爷爷的东西放在哪里你总知道吧?”

“我们夫妻不知道,只有燕子一人知道。”

我放下了心,看了张老一眼,张老说:“小江,既然这事有人知道了,而且采取了行动,我看要赶快处理,迟了恐怕有变。”

江家三口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江燕伸出小手搂着谈笑的手臂,身子还有一点发抖,谈笑说:“燕子不要怕,有我大哥在不会事的。”

“我不怕,我不怕。”

“是呀,燕子,以我们三兄弟的能力相信可以保护你家的。”我见江燕点了点头,对江大叔、米阿姨说:“我看这样吧,我正要在这方面发展,大叔、阿姨不如与我们合作,一是你把这个成果买给我们,二是与我们合作,以技术入股,大家好好地干一场。”

张老在一旁推波助澜地说:“我看行,科研成果只有推出去才会有用,但这要很多的资金,你们没有,与其他人合作又不放心。但小张不同,他们的情况刚才我同你们讲了一下,完全可以放心,他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米阿姨看了谈笑和女儿一眼说:“我看就这么了,老头子你说呢?”

“没有意见,哈哈,三位小兄弟是燕子的救命恩人,大家相处得又不错,这样正好。”

“谢谢大叔、阿姨的信任。”

正事谈妥后,我把李星叫进来,大家高高兴兴地庆祝一番。当我们回到江家时,四名干警倒在门口,几个邻居正要报警,家里翻箱倒柜,象洗劫了似的。江大叔愤怒到了极点,米阿姨和江燕昏了过去。

我立即对屋里的体味能量因子进行收集,发现居然多达五种,然后顺着味道能量进行追踪,可惜来人是驾车走的,只得垂头丧气地回来。

回到江家,李星和谈笑已经把米阿姨和江燕救醒,并且在救四位干警。来人手法高明,干警虽然伤得不重,但都是容易失去战斗力之处。看来对方已经是等不及了,又请了能人对付江家。

我说:“大叔、阿姨,我看你们暂且离开上海,等我把这事办好后你们再回来。”

“我和你阿姨都有工作,江燕要读书,马上要高考了,这怎么行?”

“这都不成问题,你和阿姨辞掉工作算了,至于燕子,我可以安排她到一所重点中学学习,不会耽误的。”

米阿姨见老伙半天没有反应,便说:“就照小张的办,这样提心吊胆,燕子哪有心思读书,小张这事麻烦你了。”

“这算不了什么?明天就走。”

第二天早晨,我们三兄弟和江燕送江大叔夫妻上了去长沙的飞机后,立即上了一辆小车,它前往的目的地是江苏南通市的天乐山。

我问江燕说:“燕子,你去过那里?”

“去过,三年前爷爷带我去过一次,我知道怎么走,那里好玩得很呢。”

我们进了天乐山,打发司机回去后,在山里徒步十来里进了一个村寨,找到刘家,见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在劈柴,江燕大声叫道:“刘爷爷,刘爷爷!”

老人抬头看了一阵,没有认出来人。

江燕又说:“刘爷爷,你不认得我了,我是燕子呀!”

“燕子,不错,果然是燕子,刘爷爷都认不出来了,哈哈,你爷爷还好吧?”

江燕流着眼泪说:“爷爷去年去世了,临走前还惦着您呢,说您一个人,年纪大了,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要我象亲爷爷一样孝顺呢。”

“燕子真乖,你还没有介绍你的朋友呢?”刘爷爷抚着燕子的头说着,语气平淡,但我们听得出他对老朋友的死去很悲伤。

我连忙说:“刘爷爷好,我叫张明,他们是李昨、谈笑,是燕子的大哥。”

“大哥?”

“是呀,大哥他们最疼燕子了,爸、妈要他们陪我来的呐。”

大家进了屋,刘爷爷指着一间房子说:“这间房子就是三十年前燕子她爷爷下放时住的房子,唉,三十年了,我一直保持着当年的样子,三年前他又来住过一次。不想就这么一声不响地走了。”

我们不禁为这位平凡的老人感动不已,三十年悠悠岁月,可见朋友在这位孤独的老人心中的份量。

江燕说:“刘爷爷,这次来要取回爷爷留给我的东西。”

“噢,燕子,你可要想好呀。”

“我知道,爸、妈,也同意了,那东西让张大哥全权处理。”

刘爷爷再次仔细地打亮着我,又看了看李星和谈笑说:“好吧,老江把这事托付给我,他又说得那么严重,我也不敢放在家里,另外收在一个地方,吃了饭,我带你们去取。”

晚上,我们几人打着电筒上山,李星还背着一把锄头,走了七八里,停在一个山坡上的坟堆旁,刘爷爷指着它说:“东西就埋在里面,三年了。”

我们大惊,心想三年时间,不知他是怎么埋的,如果坏了那损失就大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要李星动手挖。

刘爷爷笑道:“放心好了,就算过了三百年也不会坏,埋它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呀。”

李星一锄一锄地挖着,大家的心也随着锄头一起一伏,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坛子,上面封得严严实实的。李星把坛子提了上来,开封后从里面拿出一个半宽一尺长的箱子,递给我。

刚接到手里,一声狂笑传来,心里不禁一怔,我还没有回过神,就见一条人影扑向箱子。我感到箱子要飞跑,提起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