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568章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568章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里由于我们没有掌握世界电信业的话语权,即使有了自己的tdscdma3g标准,依然无法和这些国际巨头影响力抗衡,导致在采取哪种3g制式上争论不断,等到3g牌照发出已经是2009年,这才尘埃落定。问题是那时候人家连4g牌照都开始发放了,国内的3g是地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一世总算由于星云电子和星动网络的横空出世,才让这个局面得到了部分改观。

2000年在山城的召开的3g牌照会上,杨星力挺中国电信获得tdscdma3g牌照,而联通和移动则瓜分剩下两张3g牌照,结果移动和联通看到欧洲3g泡沫破灭的惨状,犹豫不决。而中国电信本来一直没有移动通信执照,当初借用杨星的小灵通方案也是打了固定电话移动化的擦边球才得以成行,现在小灵通凭借低廉的资费,已发展出几千万用户,这可是一笔宝贵的客户资源,电信想更进一步,就打起了直接跳过2g上3g网络的主意。

结果经过积极游说,作为信产部前身邮电部亲儿子的中国电信终于通过关系在2002年获得了国内第一张3g牌照,而移动和联通也乐得让电信打头阵当试验品。在星云电子和星斗研究院的帮助下,尽管电信最初建设tdscdma3g网络时也有过信号微弱,通话不清容易掉线以及网速很低,被讥笑为连移动wap上网速度都不如等问题。

但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电信3g已经得到了极大改观,虽然因为3g资费偏高,造成入网用户暂时只有几十万,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拥有智能手机的高端客户,更重要的是由于掌握了自主技术,电信3g手机全面兼容联通的cdma和移动的g**制式,搞双卡双待,甚至三卡三待都没有问题,况且即使3g不好使,电信手机的2g话费也相当优惠。

结果3g在国外哀鸿遍野,却在国内欣欣向荣,被电信成功激励的移动和联通连忙拉着信产部游说,最新消息是最早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移动和联通就能获得它们想要的另外两张3g牌照,现在两家公司正积极改造各自通信网络,为此积极做准备呢。

但3g这块蛋糕在杨星眼里依然太小,他的野心是想控制世界电信行业的未来标准,所以ipv6网络和4g才是他最重视的致命武器。3g标准制订组织3gpp于2000年5月决定在下一代移动技术中采用ipv6,3g和未来的4g手机上将率先使用ipv6协议,而管不是ipv6网络建设还是3g网络建设都需要规模非常庞大的光通信产品。

虽然欧美运营商鉴于ipv4网络地址掌握在他们手里,要求3gpp同意兼容两个网络,杨星不想本国受制于人,决定抢先一步完成ipv6商用,促进成三网融合,并将4g技术提前推出,在国际电信业陷入“寒冬”的短暂调整期内,利用国内庞大的用户市场和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提前让中国信息技术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杨星了解前世虽然国内一直想坚持自己的通信标准,但从3g时代的tdscdma到4g时代的tdltde,始终处于自弹自唱,无人应和的尴尬局面,这跟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手机用户和第一大电信网络的地位很不相衬。其实无论是ipv6还是3g、4g,产业部署都需要涉及网络、应用、设备、终端、软件、芯片等各个产业链环节,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

通信领域有时不是先进技术就一定吃香,欧洲g**打败cdma,如今却要在cdma基础上完全放弃g**升级为wcdma网络就是个明证。前世里杨星拥有核心专利的wimax虽然被同时认定为3g和4g标准,美国方面也曾把wimax当做下一代4g的希望,可面对欧洲电信联盟最后提出的fdltde标准仍旧一败涂地。

所以杨星这次不想重蹈覆辙,他想借助这次机会扳回一城,把wmax设定为4g的全球标准,并借此把国内的三网融合和下一代互联网同步推进,让国内尽快占领到世界电信和it业的前沿阵地,不要老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追。(未完待续。。)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七百三十一章 美国军备供应商

由于事关未来企业发展,以及迫切想要抓住机会让国内信息产业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杨星少见的摆脱了以往一贯参加这种研讨会的低调作风,国家信息战略讨论会前两天他还只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和人辩论,会议最后两天基本上就是他一个畅所欲言的发表长篇大论,基本上把他对国内信息产业的各种设想和批评一股脑的都倒了出来,言辞之尖刻和大胆让与会专家和官员都瞠目结舌,用他们话讲,“这位杨老板别真以为自己才是总理吧!”

虽然不满意杨星的强势作风,但与会者也不得不承认杨星的确拥有极佳的战略眼光,大家还在为互联网安全、3G、广电第七百三十一章 美**备供应商系统开放影视版权等争吵不休时,人家已经提前几年就把这些事情布成了好大一盘棋局,现在已近奔着下一代互联网、4G、全光纤超高速网络等先进目标去了,即使是坐拥上亿用户的移动、联通和电信等大企业也不得不承认杨星这一路走来,不只是“运气好”三个字就能概括,他的眼界和预见性环顾国内没有人能匹敌。

主持会议的文仁贵对杨星在会上如此强势表现也有些惊诧,他印象中杨星一向喜欢躲在幕后默默做事,等大家见到他的成果时,他只是淡淡的介绍一下,不喜欢自吹自擂,就把目光转到别的地方去了。但他见解独到,看事物能另辟蹊径。几句话就能直指问题核心。

国内不是不重视信息产业。单独把信息和工业部合并为一个部门,几个五年计划都把信息产业当做是国家支柱产业给与政策倾斜,当年中原省委书记李国柱就曾被周围的人忽悠的想要建立战略信息产业园,幸好被杨星劝阻了。对于引领科技潮流的网络电信基础设施,中 央更是投资第七百三十一章 美**备供应商巨大,可这些年和国外技术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依然差距巨大,国内甚至为此专门提出了“数字鸿沟”的说法,按照一般思路,采取追赶国外发展的方式越来越不符合国内信息产业的现状。

杨星就是想利用自己公司在信息行业这几年取得的一定先发优势,为国内信息产业助推。当然想按照他的思路勾画国家信息战略蓝图,看上去的确有些越俎代庖,可谁让他有重生这种超级底牌呢?

否则他那种在金融市场纵横捭阖,如同赌徒一样豪掷千亿美元来押注。得胜后又毫不可惜的反哺入实业的做法一般人要都能学,那就人人都是大富翁了。这次研讨会本来就是集思广益,要为未来国家十年二十年的信息化道路做好规划设计,杨星敢于斗胆直谏,就算是忠言逆耳,zhèng 府也要有能够容人的雅量吗!

杨星早已不是只会在会上大放嘴炮的愤青,除了指出国内信息产业的短板外,他还举出大量数据和事例为其观点佐证,加上这次会议保密程度很高,他也就放心大胆的现场展示了众多才走出实验室的高科技产品。让与会专家学者大开眼界。许多信息企业领导和官员都不知不觉开始倾向他的建议。

最后研讨会基本达成一致,既然想超日赶美,就需要中 央拿出大魄力,在信息产业政策上加以引导,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的预研和产业化步伐,尽早打造出一个“中国标准”的产业生态圈,那将是一个涉及上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能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重大转变。

文仁贵虽然对杨星在会上的表现有些吃惊,但很快就被杨星会后提供给他一个信息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因为此事太过重要,为了保密只好带杨星一起进入中 nán hǎi和一号首面谈。大概是来过多次的缘故,杨星现在对中 nán hǎi的敬畏感少了很多,他多次在程沧海等前一辈领导前侃侃而谈的经历也让他对着温文尔雅的现任最高领导领导人不动声色。

“你是说美**方向你提出合作,准备将中星集团作为长期军事供应商。下了很大的采购订单?”文仁贵和一号首长也算是见多识广,刚听了这消息都觉得难以置信。中美之间现在的关系说好听点是商业伙伴。难听点就是竞争对手,虽然由于商业利益不得不保持来往,但都把对方视作心腹大患,戒备之心从没有少过。除了意识形态对立外,中国块头太大,经济发展迅猛,很有可能成为继苏联和日本之后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新大国,注定了二者不可能长期和平相处。

原来美国最保守的右翼团体美**队就长期视解放军是继承苏联红军的最大对手倍加防范,90年代后期中美两军因台湾问题一度剑拔弩张,小布什上台后更是爆发了中美飞机相撞等重大冲突,差点兵戎相见,要不是突如其来的“911”事件让美国战略重心一下转移到反恐战争上来,只怕两个大国间隔着太平洋也无法浇灭冲突之火。

这种情况下美军居然会选择中星集团这样带有浓厚中资背景的公司作为采购对象,的确让他们感到意外,还是杨星详细解释,他们才明白其中的原委。因为美国建国之后秉持着自有资本主义原则,美**队武器采购一直没有设立类似苏联那样的国营兵工厂,而是采取向私人武器公司竞标的方式购买。

在历史上美国曾经是长期的绝对孤立主义者,什么武器都要自己搞,以致于一战时,美军到欧洲大陆参战时才发现许多武器装备落后于英法联军。而美国在二战时左右逢源,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大发军火财,二战后更成为“迷n zhǔ国家的兵工厂”,一直强化军工产品开发能力,通过不断的军事订货使整个产业链得到发展。很快就让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等为首的军火商实力跃居全球前几名,把世界其他对手远远甩在了后面。

但随着冷战愈演愈烈,美国与苏联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各种新武器的造价水涨船高。二战后,美国又相继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特别是后者,使美**费开支达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1辆美国1957年产M41轻型坦克出厂价为8。5万美元,而到了1964年美军为参加越南战争而大批量采购时,这种坦克单价已涨到18。9万美元,而同样性能的坦克当时在联邦德国和日本生产则低廉得多,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力衰退,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这对美**工业也产生了致命影响,军方不再是各公司有求必应的“圣诞老人”,大量有重大技术风险的武器研制项目纷纷夭折,由此造成的损失也只能由研发公司自己去“擦屁股”。美**方逐渐认识到,在军事技术方面追求面面俱到的绝对优势是不必要的,简直是一种浪费。

于是美军开始向盟友采购轻武器、电子零件、运输机等非关键性的武器装备,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的让人耳目一新的精确制导武器中,从巡航导弹到GPS接收机,核心电子芯片大多数是日本制造。日本有个著名的狂人石原慎太郎在他的名著《日本可以说不》里就狂妄炫耀,“如果日本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卖给苏联,那么整个世界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巨大变化。”

当然这只是他的狂言,日本zhèng 府心里清楚,所有美军精密武器的核心技术仍由美国公司控制,之所以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