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宫倾:为你淡花容 >

第3章

宫倾:为你淡花容-第3章

小说: 宫倾:为你淡花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么紧张做什么?”我挑眉,不解地问。

他尚未回答,一声娇柔的嗓音随着琴音的突止而响起。

“卿郎……”

心中一震,这声音着实好听得紧。清清淡淡,娇娇柔柔,媚而不俗,轻而不虚。

“砰”地一声,一道人影从薄纱后闪了出来。

第一眼便是一张明媚如春花的容颜,远山眉黛,朱唇乌眸。轻轻蹙着眉,泫然欲泣的小脸让人不禁心动。身后乌黑长发被挽起些许,一支琉璃宝簪斜斜插着,小巧精致地耳垂上缀着相思豆,越发衬得耳朵晶莹美丽。

我自认识人无数,后宫中更是不乏绝色佳人。但略一想来,除了恪哥哥的母妃与赵月然外,只怕没人能比得上眼前这位。

“卿郎,”她盈盈唤道,弱柳扶风般朝我们而来。

南宫少卿浑身一僵,沉铭立时上前挡住那绝色女子。

“穗生姑娘好。”他略一抱拳,看来竟是熟稔无比。

被唤做穗生的女子生生止住脚步,恼怒地瞪了他一眼,眼中风情无限。转而敛去不悦,楚楚动人地对着我们:“卿郎……你看他!”柔柔跺脚,容颜娇媚,竟不让人有丝毫不适之感。

南宫少卿经过这一拦,方才冷静下来,握了我的手对她笑:“穗生,这是我的王妃。”

穗生闻言色变,正欲对我发难,凉亭中突然又有一道清凉嗓音传来。

“少卿,快带王妃进来休息。穗生,你也别闹了。”明明是斥责的话,在他说来却带了说不出的受用,仿佛只是情人耳语,甜蜜温馨。

穗生也不想驳了他的面子,对着我和南宫少卿福一福身当做请安,板着脸转身回到凉亭之中。疏乐紧跟而上,和另一名婢女将纱帘挂起来,随后退下。

第九章 长门怨,诉与谁人听(一)

随着薄纱的消失,亭中男子的面容也显露出来。深目薄唇,一身月白色袍子,端端临水而立。周身气势磅礴,仿佛千军万马立于眼前也毫不变色。挥斥方遒,君临天下。

这样的气势,我也只在那个人身上见过。

就在他登基那天,我在金銮殿上,与他隔着一堵墙。微笑着听群臣朝拜,微笑着听他说话。珠玉亦是兴奋非常,不停地走来走去,几乎要哭出来。

“小姐,真是太好了……总算苦尽甘来……”她呐呐自语,说出的话叫我感动。

是啊,总算苦尽甘来……苦尽甘来。

嘴里像是吃了黄连,苦得我想立马昏死过去。手上温暖袭来,低头看去,是南宫少卿握住我的手。

“不舒服?”他贴在我耳畔询问,呼出的热气拂过耳垂,面上不由热了起来。

刚准备摇头,一道灼热的目光朝我射来。不由苦笑,“我很好。”

他还是不放心,急忙扶我进亭子坐下。月白袍男子亦是慢慢走过来,对我颔首算作招呼:“弟妹。”

“我与官柳向来以兄弟相称,你唤他一声大哥便可。”南宫少卿笑着说。

我点点头:“大哥。”

夏官柳弯起唇角,不知从何处摸出一块玉佩,递到我面前:“你们来得突然,我并没有什么准备。这块玉虽不是十分名贵,但胜在冬暖夏凉,带在身上也可避邪挡灾,就权当我的见面礼。”

本不想接,但又怕推拒显得小家子气,便站起接过,“谢谢大哥。”

“哼,”在一旁坐着的穗生冷哼一声,南宫少卿顿时冷下脸来。

“不知这位是?”我笑问,充满好奇地打量她。

官柳哈哈大笑:“这位便是江夏城中最富盛名的桃花阁穗生姑娘,琴艺冠绝天下。”

虽然南宫少卿一直对穗生避而远之,但闻言也不由得对我点头:“穗生姑娘琴艺、舞艺,莫说江夏,便是整个天下也可数得上名号。”

穗生喜形于色,颇为得意地睨了我一眼。

“长安乃乾华之都,文艺繁华。祈姑娘为名门千金,从小养在国都,想必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精。不知今日我们可有耳福,能听祈姑娘抚琴一曲?”她言笑晏晏,眼睛里却是精光闪烁,颇有些看戏的意味。而且并不唤我“王妃”,只是一句“祈姑娘”,就让南宫少卿冷下脸来。

瞥一眼摆在案上的古琴,回望着她:“明月从小疏于琴艺,还请穗生姑娘见谅。”说完侧首,“王爷,我看院子里的话开得极好,不若你陪我去走走吧。”

他连声应下,穗生冷哼:“莫非祈姑娘是看不起穗生?还是,”微微一顿,“看不起夏公子?”

夏官柳皱眉,却并不开口。

“不用理会。”南宫少卿低声说,眼中闪过不耐。

幽幽叹气,从小长在官宦世家,别的不懂,但礼尚往来却是最清楚不过。方才才收了见面礼,被她如此一说,我倒真不好意思没有表示了。何况,他既是南宫的结义大哥,以后少不得要见面。就算我没有与南宫一生一世的心思,总不至于给自己找不自在。

第十章 长门怨,诉与谁人听(二)

“既然如此,那明月就献丑了。”

挥开南宫的手,盈盈在琴案前坐下。细一思量,却不知弹些什么好。忆起方才听到的《长门怨》,心思一动,素手抚琴,一曲《阳关三叠》流泻而出。

琴艺我已荒废了将近三年,脑海中能够想起的,是临帝三十五年的冬夜。容妃刚去,临帝大恸。关雎宫中冷冷清清,雪粒子落了一地,衬着明晃晃的月色,越发显得凄清。

容妃生前对我一直很好,她病时,我就已自请入宫侍奉。当她走时,我亦是陪在身侧。

那夜恪哥哥很沉默,却并没有哭,只是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跪在大殿之中。帝王情深,却又情薄,三月不朝,却是不敢再入关雎宫,生怕睹物思人。

偌大的宫殿,只有我陪着他。

冬夜冷极,我实在耐不住,又不肯丢下他,就整个人紧紧靠着他,双手环抱他的腰。不知过了多久,肩上一沉,原是他也靠了过来。慢慢地,肩上的衣物被什么东西濡湿,又冷又热。

他如同一只小兽,受了伤却不肯告诉任何人。默默饮泣,紧紧抓住身边唯一的人。

学着容妃生前的样子,伸手轻轻拍着他的背,嘴里只柔声道:“恪哥哥,不哭了……明月会一直陪着你。容娘娘不在了,明月也不会离开你……”

他还是不说话,只是圈住我的手越发紧了起来。

“恪哥哥,明月为你弹一曲吧。”容妃甚是喜爱古琴,生前时常弹奏,“那首《幽兰》,明月练了很久呢。”一点点擦去他眼角的泪,牵着他坐到琴边。手指搭上琴弦,尽力按照记忆中容妃弹奏的姿势抚弄起来。

他的神色也从悲恸慢慢平静下来。缓缓抱着我,靠在我背上。我紧张得满脸通红,僵硬地挺直身板,生怕不能给他一个依靠。

隔着白布,远远瞧见一道人影映在石板上。不用想我便知是宋月然。可是她能如何?在这世上,只有我是恪哥哥名正言顺的未婚妻。我是相国之女,她不过是一个阉人的义女,这便定了当他伤心难过时,只有我能陪在他身边。

她宋月然再美,再温顺,再出尘,终归是比不了我。

当初只这样想,谁能预料到会有今日的局面。她依然在长安皇宫,我却身处江夏行云庄。她日日陪在他身侧,而我已绾发,嫁为他人妻。

心中刺痛,琴声越发飘渺起来。

自小父亲便请了长安名师教导,我随意练习,师傅便夸我有天赋。其中不知含了多少奉承,可到底心里受用,学得也用心起来。认识恪哥哥之后,知道他是个雅善音律的,越发费了心思去琢磨。等到新年宴会,在先帝面前抚了一曲《鹿鸣》,从此长安城中人尽皆知相国府明月小姐,一手琴艺天下无双。

对于虚名我从不在意,倒是那日恪哥哥眼中惊艳的神采,让我高兴了几月。

☆、第十一章 长门怨,诉与谁人听(三)

直到那首《幽兰》后,不过多久临帝驾崩,留下遗诏传位于北宫恪。太子北宫朔不服,举兵而反。从此开始长达三年的争夺。再也没有了抚琴的心思和时间。

没想到现下重新拾起,那样深入骨髓的熟悉还是一下子支配了手指。

《阳关三叠》……

他送我走时,究竟是怎样的心情?

就在长安城外十里长亭,我拉着他一直走到那里。多么远的路,又是多么短的程。如果他开口叫我留下,我一定会不顾一切,我一定会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可是没有。

就在十里长亭,他微笑着吻了我的唇角,温声细语,柔情似水:“明月,我等你回来。”

明月,我等你回来……

……

“明月!”

耳边一声惊呼,下一秒,整个人落进一个温暖的怀抱。男子捧着我的手细细察看,眉头纠结成一团,“快叫大夫!”

纷纷杂杂的脚步声,来来回回的问候,直到清凉袭上指尖,眼前的朦胧水雾才消散而去,照出那双微蓝的眸子。

南宫神情认真,仔细地将药膏抹上我的手指,眼中的心疼怜惜一览无余。

看了一眼断弦——只是可惜了,这样绝好的古琴,竟毁在我手里。

抬目四望,不知穗生与夏官柳去了何处。安安静静的亭子,除了我们,只有沉铭和碧衣丫鬟瑶荆守着。

推了推他,“王爷,我没事。”

见我说话,他反而抿起嘴来,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不言不语,继续为我抹药。

“王爷,”声音变低,浑身仿佛失了力气。“妾身累了,我们回家吧。”

听到“回家”这两个字,他的神情才缓下来。叹了一口气,一只手放在我后背,一只穿过膝盖,将我拦腰抱了起来。

我早已是倦极,根本没有心思阻止,干脆闭了眼,静静蜷缩在他怀中。阳光的味道盈满鼻尖,还有青草的香气,百花盛放的娇媚,一一而来。

“卿郎。”穗生的声音入耳,却奇异地没有初见时的娇媚。

我微微睁开眼,就见她站在马车旁,一张明媚如花的容颜上有淡淡的哀愁。眉目干净美好,丝毫不见先前的媚意。仿佛一朵荷花,粉白交相辉映,可遗世独立般,无法融进世俗。这样的清澈,倒是我没有想到的。

南宫定住脚步,看了她许久,复又低下头,给我一个安心的笑。

“穗生,明月初来,身边并没有熟识的人。你若有空便来王府坐坐,多陪陪她。”抬起头,温和地看着她,“我心里总将你当做妹妹,明月一定也会如此。”

说完与她错身而过。

不知是不是错觉,擦肩时,我竟听见一种声音。那样低沉,低至听见也会恍惚是否存在。但这样的声音,我分明也在自己身上听到过一次。

☆、第十二章 长门怨,诉与谁人听(四)

在江夏的日子静得仿若一池水,半点波澜不起。内乱虽平,可南宫对于军务从不肯松懈,每日必定亲自前往城外军营操练。有时兴起,就直接不回来了。是以一月之中,倒有大半时间不在府内。

下人皆知他万事宠我,更何况我的出生也是没有半点可挑剔的,所以对我皆是毕恭毕敬,不敢有半分不顺。

但我从小性子便淡,身边只留下一个瑶荆照顾,其他人打发得远远的。每日早起,先在花园中走走,然后在后院池塘旁架一座躺椅,执一卷书,生活是从未有过的逍遥。

日光温暖,渐渐有了睡意,干脆用书将脸遮起来,闭目小憩。

耳边尽是风声,树叶簌簌声,还有午后偶尔的虫鸣。

惬意自在。

“让开!”

“……”

不由蹙眉,直起身子,书“啪”一声掉在地上。

瑶荆惶恐地看着我,连忙跪下将书抱在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