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情到深处即为诗 >

第20章

情到深处即为诗-第20章

小说: 情到深处即为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过身,看着他的背影,泪流满面。

请别叫我鱼玄机,鱼玄机已死。温庭筠走后,她这样对徒弟们说。她现在只是一个坏女人,一个丑陋的女人,一个万劫不复的女人。

被仇恨和欲望撑破了脸的鱼玄机,心胸越来越狭隘,和女徒弟之间的一个冲突最终使得鱼玄机走向了刑场。

鱼玄机看上了一个风流倜傥的乐师陈韪,只能说看上,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爱上。鱼玄机的徒弟绿翘也看上了陈韪,她或许谈得上喜欢。绿翘惧怕师傅,当管不住自己的情欲,和陈韪偷偷的来往。陈韪是一个浪子。一天,陈韪先是和鱼玄机缠绵了一阵,待鱼玄机出去招待香客文人时,又色胆包天的溜进了绿翘的卧室。

鱼玄机来叫绿翘出去服侍客人,一推开门,惊呆了,捉奸在双。陈韪吓得屁滚尿流,穿上衣服,溜之大吉。陈韪走后,鱼玄机鼓着铜铃一般的双眼,双眼充满了杀气。鱼玄机一步一步的靠近绿翘,绿翘蜷缩在床角,低着头,不敢看师傅。然后,就是惨不忍睹的杀戮。鱼玄机掐住了了绿翘的脖子,活活的把绿翘掐死了。

鱼玄机并不爱陈韪,而她所做的残忍行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女人,特别是像鱼玄机这样美丽且聪明的女人,一旦感情受挫,难免会偏激、乖戾,对生命充满了憎恶。这是极端的自暴自弃,也是带有自毁性质的怨恨,一经触碰,便转化成腾腾的杀气。

两天后,鱼玄机为她的极端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被押上刑场。

处斩的时候,鱼玄机说,她想说最后一句话。刽子手说,什么话。鱼玄机说,我这辈子唯一爱过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叫温庭筠。然后她继续哀叹: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而温庭筠此刻正在人群之中,眼角充满了泪水,他悔不该把李忆这样一个男人介绍给了鱼玄机。

鱼玄机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

18、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此为李商隐的追忆之作,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拂面,往事如烟,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无限感伤的《锦瑟》,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和他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华。

写完《锦瑟》后二年,李商隐忧郁中死去,年仅四十五岁。

知道李商隐,因为他的另外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时候的独孤二少刚上小学一年级,我的启蒙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我们要尊重老师,因为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因为他们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因为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启蒙老师还特意把这两句诗的作者李商隐写在了黑板上,要我们记住他,像李商隐一样,尊师重道。于是,在每年的教师节,我们都在送给老师的贺卡上写上这两句诗,以表示我们像李商隐一样尊师重道。

现在回想起来忍不住发笑,李商隐写这两句诗哪是为了什么尊师重道呢,而是纪念一个叫柳枝的女子,记念他刻骨铭心的初恋。

也许从那时候起,这两句诗就死了,死在中国人的断章取义上。

其实李商隐是唐朝最出色的爱情诗高手。

有一个困惑一直萦绕在心头,为什么多才多艺的诗人总有一个悲惨的身世?有时候不得不怀疑,那些史官们没有职业道德,为了突出诗人的伟大,故意捏造他们悲惨的身世。否则,为什么他们在年少的时候要么死了父亲要么死了母亲?更惨的是父母亲全死了?

很不幸,李商隐和柳宗元一样,八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岁的时候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他曾经是唐朝王室家族的一员,可惜像他这样沦落到民间的王室后裔太多了,他与唐王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没有人记得他了。少年时的落魄生活促使李商隐有一种强烈的走上仕途,求取功名的愿望,这好比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他的命运一样。

父亲不在的日子,李商隐的叔叔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他的这位叔叔上过太学,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只是由于性情的原因,终身不仕,过着平淡的隐居生活。叔叔的古文非常好,在叔叔的教导下,聪明的李商隐很快就成为古文高手。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你今后的命运,那么这个人对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李商隐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在李商隐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上司等等。

这就是令狐楚。

大概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李商隐写出了两篇优秀的古文:《才论》、《圣论》。这两篇古文很快就传到了当时在洛阳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的手中,同样也是古文高手的他对年纪轻轻的李商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就接见了他,并聘他为自己的幕僚。

就这样,李商隐离开了他的家乡荥阳,来到了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洛阳。

就在洛阳,他邂逅了他的初恋情人柳枝。

比之于长安,洛阳是一个更容易发生艳遇、滋生爱情的城市,只因为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亦如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无不为洛阳的牡丹花和身如牡丹花一样的洛阳女子而叹为观止。

洛阳每年都有举办百花会的传统,期间全城出动,大摆宴席,以牡丹花作屏,把房子的梁、柱、栋、拱上都以竹筒储水,插上牡丹花,一次要用牡丹花上万朵。洛阳的豪门望族、官宦学士还通过赏花、赛花来评选牡丹名次,据说谁家的花开得好,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以加官晋级。

她是当年的牡丹花女,洛水河畔的长堤上摆满了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其中尤以牡丹为最,而她就是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其妖娆妩媚之态比之牡丹更胜几分。满街都是看花人,懂花人看门道,不懂花的人看热闹。风流雅士,会聚一团,赏花品茗,举酒作赋,好不快活。

他看到了她,他像着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丛,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的背影。不料,她突然回过头来,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庞上,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他七魂没了六魄,爱情产生了。

有时候爱情就这么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眼神,如此而已。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隐,是客居在当时名声显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他爱慕她的芳华,她渴慕他的才华,落花有意,流水有情,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约会,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了,每一个次约会都是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她躲避着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来往。每一次约会都是那么浪漫都是那么幸福,每一次约会他都会为她写一首诗。每一首诗她都如获至宝,捧在怀里,晚上,枕着它入眠。

可是好景不长,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两年后随风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最后一次约会了,从此两个人相忘于江湖。

可是,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他怎么忘得了呢?于是,他为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对柳枝的爱情宣言,悲哀的是,千载以后,这两句诗成了被误读最多的两句诗。

走了柳枝,来了宋华阳。

宋华阳是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他与她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而遭到后人的非议。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座道观里,李商隐和宋华阳都是修道之人。两个修道之人发生恋情,不亚于和尚犯了淫戒,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商隐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切得益于那个开放的朝代。在唐朝,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榜样作用,很多女子纷纷进入道观,明里修道,暗地里和纨绔子弟干着偷且之事。更有开放的女子,比如鱼玄机,把道观当成了青楼,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个又一个男人前来和她共渡春宵。

原以为此生只爱柳枝一人,她走了之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带着一颗看破红尘的心,他登上了玉阳山,企图以修道之心来减轻他失恋的痛苦。无奈,他尘缘未了,六根未净,道术还未修完一半,他又被爱情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他遇见了比柳枝更让他心动的如花美眷——宋华阳。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百余米。

公主是不是真心来修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华阳肯定不是真心来修道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世俗的七情六欲,只是迫于公主的权威,她才入了道观。于是,这个可怜的女子一面陪着公主心不在焉的研习道术,一面在脑海里憧憬着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快点到来。

感谢上天对她不薄,就在那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李商隐。

当时李商隐走在路中,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雨具的他正在踌躇之际,一把芬芳的雨伞已经悄然举过了他的头顶,他回过头来,一双清澈的眸子炽烈的看着他。

那一刻,他忍不住牵起她的红酥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样牵着一个陌生女子的手,漫步在雨中。很短的一段路程,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她的道观,他们分别。她把伞送给他,目送他离开。

就是那把伞吧,李商隐不做道士了,他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与她,干柴遇到烈火,很快就坠入情网。

在道观里偷情,这之前李商隐想也不敢想,而现在他不仅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

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与刺激,从未有过的巨大的欢愉,很快他们迷上了这种偷情,并变得疯狂。

疯狂的结果是宋华阳的肚子有了他们爱的结晶,纸包不住火,在一次干呕中,同为女人的公主觉察出了宋华阳的异样,在公主咄咄逼人的质问中,不谙世事,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惧之中的宋华阳,把她与李商隐之间的风流韵事和盘托出。

公主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惊怒。

悲剧就这样发生,李商隐被公主赶下了山,而宋华阳却不知所终。

不知道结局的结局是最不好的结局,反正从那以后,李商隐再也没有见到宋华阳,也许她已经被遣回了宫,也许公主给了她三尺白绫……

站在山脚下回望玉阳山,他热泪汪汪,他永远会记得这座山,记得一个叫宋华阳的女子。

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李商隐的心开始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