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65章

锦衣为王-第65章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未来麻烦,法统不立,择子再立时的风波,皇帝心中越发茫然没有头绪,当下只是下意识的挥着手,向着薛恒道:“去,卿速去。”

薛恒娶的是皇帝的妹子,在民间是彼此郎舅至亲,不过皇宫里可讲不得这些,平时好时是亲臣,不好是逆臣,都在皇帝的指寸之间,于是皇帝一说,他便朗声答应,只道:“臣立刻就去,没有确实的消息,绝不回来。”

他刚答应,那边却是嗷然一声,却是周妃哭的狠了,后妃平时不得运动,要讲仪体,吃的又太精细,身子反而不如农妇健壮,这会情绪激动,不知道是犯了什么毛病,已经晕翻过去了。

皇帝心里也是如滚油一般,来回翻滚的甚是难受,激切之下,心里烦闷的只想说什么,正好,重庆公主就在身边,皇帝鬼使神差的问她道:“你知道锦衣卫官也在护卫里头么?”

“女儿知道。”公主差点晕过去,刚刚当娘的发疯也还罢了,怎么父皇也在这里乱说话?她想了想,只得轻声道:“他武艺高强,又很聪明,儿想,他必定能救得太子出来。”

“唉,唉。”皇帝心烦意乱的道:“朕也是但愿如此。赵荣几个,靠不住。张佳木很聪明,有他在,朕总觉得有三分指望。”

他看看眼前清丽可人的女儿,此时因为害羞的原故,脸上又红又白,公主原本肤色就极为好看,丝滑若凝脂,此时更是娇丽动人,皇帝叹了口气,索性向着公主轻声道:“朕是不想他太风光了,太风光了不好。不过,这一次要是他能救出太子出来,朕就把你许给他……你肯不肯?”

“父皇……”公主心中自然是千肯万肯!原本已经是以为没有指望的事,张佳木若是百户小臣,或是一个普通的进士文官,这件事反而能求了太后作主,她稳稳当当的下嫁过去张家就是。但张佳木偏生立了那么大功,做了那么大官,按皇家的规矩,反而是为难了。后来是彭城伯夫人出头,太后的意思也动了,至于母亲周妃更是千肯万肯,刚刚的话,也是想说,如果张佳木是驸马的话,必定不会教太子遇险,话中意思,公主早就听的明白,所以才羞不可抑,躲了过来。不曾想,连皇帝也是方寸大乱,居然把心底里最隐秘的话也这么向着女儿说了出来。

再肯,却也不能答应,公主嘤咛一声,远远瞧着太后过来,却是有了救星一般,当下便道:“太后娘娘驾到,女儿去迎。”

皇帝虽然是天下第一人,太后却是在皇帝之上。因为中国以lun理治国,就是从汉开始的国家以孝治天下,哪朝哪代,也不敢破这个汉代立起来的格局。

况且,现在这个皇室大家族,最受众人爱戴的也是太后,这位宣宗的皇后,以后妃生子,后来进位为皇后,再为太后,景泰年间,不是她在,恐怕皇帝怎么样也活不下来。这位娘亲,不管是不是亲娘,还是传言说的抱养,她在皇帝心中,在诸王公主并驸马心中,仍然是皇家不折不扣的定海神针。

一见老太太过来,在场诸人无不心慌。

太后年岁已高,凡事多以清心寡欲为要,所以一般的事,连皇家内部的小小的婚丧嫁娶都不大知会太后了。现在太后就是专心养心调性,怡养身体,所以一见太后过来,诸人先便觉得自己有错。

皇帝亦是心如刀绞,他已经方寸大乱,原本就不是什么处理乱事的捷才,也不是英明睿断之士,要不然,也不会被王振和文武勋旧在当初玩弄玩股掌之上。现在,虽然多出智慧与经验来,但一旦要了命的大事当前,皇帝就是故态重萌了。

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是好了。

“有消息没有?”

太后已经须发皆白,好歹她是伺候过宣宗皇帝,见识过太宗皇帝英风漠烈的人物,大事当前,却是丝毫不乱,到了皇帝眼前,也不理会众人的请安,只问道:“怎么样?”

“接到急变不到一个时辰,已经来了三拨专差,”皇帝只是摇头,并不回答,脸上显的极为难过的样子,他这般模样,旁边的皇后只得代答道:“尚无太子的确消息。”

“那就是说,”太后神色俨然,语调也颇为冷峻的道:“那怎么全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老身年纪已经大了,在世的日子短,下世的日子快了,你们这样,是要咒我早死么?”

“娘娘这是何等样话,儿臣当不起。”皇帝闻言,也不禁是大惊失色,当下便是立即答道:“是儿臣乱了方寸,请娘娘责罚。”

太后闻言,却是笑了一笑。

她脸上亦是刀刻斧削一般,但饶是如此,仍然是能看出年轻时的秀色是多么迷人人,怪不得宣宗为她废后,德行容貌,其实容貌在男人心里是远比德行重要的。

“既然知道,就都打点起精神来。”太后道:“消息尚无,现在就这般模样,太子若是无事回来,瞧我怎么笑你们。”

有这位老人家在,大家倒是果然都精神大振,刚刚那种阴郁难过的气氛,也是一扫而空。

此时太后才注意到站在自己身侧的重庆公主,因见她容颜如花,虽然也是有担忧太子的神色,但眼里还有点若隐若无的欢喜之色,太后心中一动,看她样子,却是似自己年轻之时,一时间颇为感慨,只道:“重庆真是越发漂亮了。”

此时周妃被带到自己宫中救治,她不在,各人反而随意的多,当下都是纷纷说笑,尽是夸赞重庆公主的相貌出众,脾气亦佳,其实有话众人没说,重庆公主尚简朴,不喜奢华,性子沉稳内敛,又很聪慧懂事,在皇家众人看来,其实不大象她的母妃,反而是象皇后。

其实重庆就是皇后自小抱养,和太子一起在坤宁宫养育数年,说她象皇后,倒也不是全然胡说八道。

当下众人夸说公主,其余的小公主们也向来是敬畏姐姐,倒也没有什么特异的表现。公主在大明不比汉唐,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地位,所以再夸说的多,也是不碍的。

其实大家都是心中不安,拿了这话题来打发时间罢了。说了一会,倒是太后先问道:“怎么样,外廷是谁在啊?”

原本这并不是她该问的,只是皇帝素乏捷才,遇大事则很少有明快的处断,所以皇太后才有此问。

这么一问,皇帝才知道糟了。

这会儿距离早朝的时间还早,连辰时也没有到,宫中聚集了这么多人,只是因为太子的事一出,大家都急奔而来的原故。

驸马焦敬,尚的是大长公主,他自己也是庄敬自持,人也忠厚,所以向来为人所敬,这会儿也是衣冠不整,若是在朝中,恐怕要被御史纠弹了。但此时,却是无人来指摘这一点细处上的错漏了。

但外朝无人主持,却也容易出谣言乱子。景泰失位,就是因为石亨等人说他病至不可治,已经无可救药,外廷有此传言,文武勋臣才万众一心,使得南宫成功复辟。张佳木这样的人心中才是清楚,皇帝是无论如何都能复位的,那晚看似险,其实倒是一步稳棋,只是,能看得出来的人并不多罢了。

现在皇太子有意外,消息刚刚传开,没有得力的人奉命主持,来朝会的大臣很多,皇帝现在又没有出临外朝,万一有人居中行诡谋之事,倒是一个得力良机。

就算做不出什么大事来,朝中起了风波,传出谣言,也是天顺一朝的极大瑕疵。

“快辰时了吧?”太后故意看天,曹吉祥和刘用诚等人皱眉不语,蒋安上前答道:“是,太后娘娘,是快到辰时了。”

“皇帝,”太后道:“你不必在这里了,这里有我在,想来也没有什么。皇帝仍可去早朝,照常召见臣工,等太子消息确实了,再宣示众臣,以安人心。这么决断,皇帝意下如何?”

宫中向来有传言,说是孙太后曾经帮助宣宗批示奏章,甚至辅佐病中的宣宗皇帝处理政务,不过向来只是传言罢了,但今日此时,大家新眼得见,眼看她处置明快,思路条理清楚,虽老妇却胜过男子,到这时,大家才是心服口服,所谓传言,大抵不虚!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三百章零四章 听政

“是,儿臣知道了。”此时此刻,也不由得皇帝不心服口气。

当下答应下来,四周全是闻讯赶来的太监宫人,一听皇帝答应了,曹吉祥等人便是连声催促,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带着几个宫女,打水的打水,换衣的换衣,她们是伺候惯了的,倒也没有什么慌乱,顺顺当当的服侍着皇帝洗漱好了,再换了衣袍。

等肩舆的功夫,皇帝还笑道:“张佳木这小子奉上的牙粉和牙涮都很不坏,考究的很,用这个,嘴巴里舒服的多了。”

这个其实倒不算是张佳木的发明,宋人就已经有用牙涮和牙粉的记录了。当然,只限于贵人,穷人连青盐也用不起,盐是用来吃的,涮牙就是罪过了。中产之家,大约能用青盐擦嘴,只有贵人,才会有各种名贵药材配成牙粉,再用猪毛制成牙涮,用来洁齿。

明人反而退步了,战争之害真是教人不知道怎么说是好了。

皇帝这会是神清气爽,原本阴郁难过的心情也被太后这么一扫而空,想了想,便向着蒋安道:“有消息,你来告诉朕。”

“是,”蒋安心中欢喜欲狂,他不在司礼监,其实也是被排挤出来,牛玉和曹吉祥一伙他挤不进去,刘用诚也不是好投靠的主,当时正在害怕,要是被弄到都知监当太监的话,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都知监是二十四监里最没出息的,当时风声已经出来,蒋安已经以为自己要完了。

但是异军突起,当时的东厂提督太监是景泰皇帝的人,贬落下去,皇帝还在考虑人选,张佳木是夺门大功臣,举荐了蒋安接手。皇帝也没多考虑,就这么叫蒋安走马上任了。

当初是这么着,刚刚只是说了一句实话,皇帝可能就青眼相加,帝王心思最难揣摩,不过在这一瞬之间,蒋安是颇觉得飘飘然了。

“是了,皇爷。”他自然立刻答应下来,声音响亮干脆,还有一分藏不住的喜气溢了出来。

皇帝神情古怪的打量了蒋安一眼,蒋安会意,知道是自己太沉不住气,因此又定了定神,用沉稳的语调又加了句:“皇爷放心,奴婢一定小心从事,不会张皇。”

“嗯,嗯。”

对一个内侍,哪怕是东厂提督太监这种身份,皇帝也不必太客气。家奴罢了,皇帝已经不象正统年间那个孤立无助的小小少年,只知道趋奉王振,甚至是在心里把王振补位当成了早逝的父亲。

九岁的孩童来说,父亲的形象实在是太模糊了一些。王振适时出现,填补了那个很严重的空缺,正统的失政,恐怕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此。

现在是不会了。换了常朝的衣服,头顶是二龙盘珠金丝翼善冠,身上是元青色的圆领四团龙龙袍,漂亮华贵,皇帝高壮有福像,圆脸方额,大眼浓眉,一部络腮胡子在士大夫中也算是难得的美髯,所以皇帝足以自傲,亦足以有相当的自信。

等肩舆一至,皇帝便很快坐定上去,已经快至辰时,外头聚集的公侯大臣越来越多,没有意外,皇帝是每天必定早朝的。

今日便是意外,但皇帝决定照常早朝。

“轰,轰轰轰!”

知道皇帝已经移驾后,午门之上的宦官们开始击鼓。

这是朝会叫起的信号,每天在辰时左右,先是在午门击鼓,然后等候在午门外的文武勋戚大臣们便由左右两侧的掖门入宫,至奉天门广场分文武亲勋而立,等奉天门的平台上净鞭声响起后,大臣们便一跪三叩首,然后起身,由阁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