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驿唐 >

第82章

驿唐-第82章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立刻恍然大悟,笑道:“原来是他。我记得你曾在奏章中说他箭术不错。好,让他一块进来。”

众人听到这句话立刻有些惊讶。虽说李潜有爵位在身,但宴请突厥使者可不是有个爵位的人就能参加的。在场的人最低官职也是三品,而且哪个没有国公以上的爵位?陛下为何破例让李潜进来?还有那个牛弼,没有爵位不说官职就更低了,陛下怎么还让他进来?

李潜和牛弼正在殿外龙尾道下闲聊,忽然看到一名内侍急冲冲跑来冲两人道:“二位可是李潜、牛弼?”

李潜和牛弼点点头。

内侍道:“陛下宣尔等入殿。”

两人顿时愣住大眼瞪小眼望着对方。陛下宣他们入殿?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内侍见两人发呆不耐烦地道:“你们快点,别让陛下久等。”

两人醒悟过来赶紧跟着内侍入殿。进了大殿,殿内的众人齐刷刷地望着两人。两人有些紧张,不约而同的偷偷瞥了一眼柴绍,见柴绍示意要他们镇定,他们这才略略放松。

两人拜见了李渊。李渊让他们平身,然后道:“武威男,前日柴大将军传来捷报,说你这次又立了大功,不知是什么样的战功?”

听到李渊的询问,李潜立刻明白了李渊让他进来的意思。原来李渊是用他来打击突厥人啊。这下李潜的心情放轻松了,他躬身回道:“回陛下,臣所立的战功其实很小,与其他诸位将军比起来臣这点战功不值一提。”

李渊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道:“是吗?给朕说来听听。”

于是李潜口若悬河地将战事的经过细细说了一遍。当众人听到李潜以一敌二而且斩了突厥人的俟斤时也明白了李渊的用意。

等李潜讲完突利和思摩的脸色已经变的非常难堪。

李渊笑道:“武威男,你果然是员勇将。朕今日正巧宴请突厥贵宾,想让你来作陪。你可愿意?”

众人暗忖,席位都加好了还这么问,李渊分明是故意讽刺突利和阿史那思摩的。突利和阿史那思摩怎会不明白李渊的用意,因此两人的脸色更加难看。

李潜连忙拜谢,然后在内侍的指引下到席位上坐下。

李渊上下打量着牛弼,连连点头道:“嗯,是个好苗子。牛弼,你这次的战功也不小不过还需磨练。假以时日你必成朕之恶来也。朕今日赐宴于你,你也入座吧。”

牛弼谢过,在内侍的指引下坐下,一抬头便望到了对面的李潜,两人相视微微一笑。

随后李渊说了通客套话,大意不外乎欢迎突利和思摩远道而来,希望两国缔结友好盟约互不侵犯等等。

而后宴席开始。一群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宫女穿花蝴蝶般的将酒菜奉上。虽然是国宴,但因李渊一再三令五申要节俭,所以菜式比较普通。只是这个普通是相对于在座的高官显贵而言,一般中等人家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这样的菜式,更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了。菜式固然普通不过却出自御厨之手,味道上就自然就鲜美了许多,令李潜和牛弼两人食指大动。若非有这么多高官显贵在场只怕两人会畅怀大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烈起来。李渊带头向突利和阿史那思摩敬了酒。然后李渊道:“如此喝酒怪无趣的,不如来个酒令如何?”

众人连声附和,就连突利和思摩也心向往之眼神热切地望着李渊。

裴寂忽然起身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不知该行何令?若行文令,恐对突利可汗和思摩特勤有失公允。若行燕射,只怕臣与在座的许多人少不得要多喝几杯。”

李渊点点头,道:“裴卿所言甚是。此事的确头疼。众卿有何高见?”

众人互相交头接耳低声议论。只是许久都没商议出个好办法来。

李世民见状起身道:“陛下,突利可汗乃是远来贵客,不如让可汗来选主随客意如何?”

李渊点头,道:“善。可汗,你有何高见?”

突利见李世民将难题扔给他心中暗喜,道:“吾不通文令。可若行燕射令,对诸公亦不公允。吾以为,可分两组,吾与思摩一组,诸位为一组,陛下指定一人为监令,双方各派一人为代表行燕射令。输了的全组齐饮一杯。”

李潜到突利所言心中暗自嘀咕。突利心里必然忌恨刚才李渊故意当着他和思摩的面让自己细述杜阳谷之战,令他们难堪。现在他选择燕射令,分明是想以精通射术的优势来扳回刚才丢掉的颜面。

其他人也在心中嘀咕。突利真是好算计。突厥人自小与弓马为伴当然精通射术,若行燕射令突厥人的赢面极大。如此一来大唐这边岂不吃亏大了?行酒令本意乃是活跃气氛,输赢都无伤大雅,无非多喝两杯而已。可一旦上升到政治层面,就不再是娱乐了而是关乎到国家荣辱。

李世民思忖了片刻,道:“可汗,你们只有两人,我们这边人可多了,若是轮番上阵你们如何应对?”李世民这话就有些威胁的成分了。你们只有两个人,即便都是神射手,可也不是不知疲倦的机器,连续射上几箭你们的胳膊也会酸痛发抖,射出去的箭也就没准头了。我们这边人多个是,完全可以来车轮大战到最后赢的还是我们。

突利笑道:“秦王说的是。所以吾以为燕射的次数不能太多,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射十箭,每箭都要分出高下。输几箭便喝几杯如何?”

突利此言彻底堵死了车轮大战的可能。不过这也中了李世民的下怀。虽然突厥人精于骑射,但大唐也有精通射术的大将。不说别人,李世民本人就对射术极为精通。若他出战,虽不敢说稳赢突厥人一争高下的能力还是有的。

李世民点点头,道:“这十箭如何射法还请可汗明示。”

突利与思摩低声用汉语简单交流两句,便对李世民道:“吾以为可分两次。第一次,两人分别在百步之外向五种不同目标各射一箭。第二次两人互射五箭。秦王意下如何?”

李世民诧异,道:“那五种目标?”

突利道:“木靶、酒盏、细线、马上草人、马上酒盏。”

李世民一愣,突利这分明是刁难了。木靶、酒盏倒也不难射中。可这细线若放在白天还可以,而此刻已是夜晚,即便点上灯火,百步外也看不起丝线如何射的中?不过李世民思忖,若自己都觉得没把握,突厥人那边也未必能有这等高人,想来突利必然是危言耸听故意让自己害怕。

李世民刚要说话,封德彝却突然起身道:“陛下,大殿乃庄重肃穆之地,突利可汗所言之法固然精彩却不适合在此比试。”

李渊点点头道:“封卿说的有理,稍倾到殿外比试。”

李世民继续对突利道:“这五箭的射法不错。那互射的五箭有什么讲究?”

突利道:“两人相距百步,画一直径两尺的圈子,射手不可离开地面,互设三箭中箭者为负。而后双方骑马从两边相隔百步面对面疾驰,互射两箭中者为负。”

李世民听了觉得突利简直是在开玩笑。这不是不拿人命当回事吗?于是李世民皱眉道:“今日乃是大唐与突厥把酒言欢之日不宜流血。互射用箭皆去掉箭头如何?”

突利笑道:“吾也正有此意。”

李世民向李渊道:“陛下以为如何?”

李渊道:“可以。不知可汗派谁出场?”

突利指着旁边的思摩道:“思摩特勤弓马娴熟比之本可汗强上许多。思摩,就辛苦你了。”

思摩点点头道:“举手之劳。”

突利对李渊道:“不知陛下派谁出场?”

李渊的目光在众人身上逡巡。世民?他的射术不错,但他乃是秦王之尊,下场比试若胜了还好说,但若败了这面子可就丢大了。不妥不妥。建成、元吉?他们的射术差的太远。李神通、萧瑀、裴寂、封德彝、陈叔达、裴矩、宇文士及这些人写个诗行文酒令还可以,行燕射令就差远了。柴绍?剑术不错,射术只能算还行。

李潜?他射术不错,记得柴绍的奏章上说他在岷州之战时射杀不少吐谷浑人,可以出战。而且他身份低即便输也无伤大雅。若是赢了对他可是扬名的好机会。紫澜不时一直抱怨自己对他不好吗,不如将这个机会给他,看看他究竟才能如何。等等,那个大个子叫什么来着,对,牛弼。这小子不是说射术出众吗?

李渊有了主意,道:“李潜,牛弼,朕听说你们两个的射术都不差,不知这次谁愿意出场啊?”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九九章 选弓

李潜和牛弼立刻对望一眼,然后双双起身离席来到中间。李潜拱手道:“回陛下,臣的射术比牛弼差了不少。”

“哦?”李渊仔细打量了一番牛弼,道:“牛弼,你可敢出场?”

牛弼拱手回道:“陛下,臣愿意。只是臣的弓不在身边,没有趁手的弓臣只怕会辜负陛下所托。”

李渊大笑,道:“这有何难。来人,带牛弼到朕的武库中选弓。”

牛弼一听心中暗喜。能进入皇帝陛下武库的,肯定都是好东西,这次可有机会开眼界了。牛弼连忙谢过陛下,跟着内侍去选弓。而思摩也起身告了个罪回去取弓。

等两人出去李渊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道:“若是平手该怎么算?”

突利听了不假思索地道:“若是平手大家共饮一杯如何?”

李渊大喜,道:“善。”

看到李渊已经同意比试,不待他吩咐宦官首领霍思忠早已安排殿值内侍赶紧去安排。

牛弼跟着内侍来到武库,内侍向值守的宿卫说明来意,宿卫不敢怠慢,连忙通知主管取来钥匙,打开大门将牛弼和内室让进库房。武库其实是个不小的院落,牛弼站在院子中间的走道中粗略向两边看了一下,看到有大约二十多间两侧库房,每间库房的大门上都写着弓、铠、刀、枪等字。想来所有的武器都是分门别类的存放。

库房官员带着他们来到写着弓的房外,让值库人打开房门将牛弼让进库房。牛弼进去一看,只间房间里摆着十多张木架,每个架子上都摆满了弓匣,这些弓匣皆为檀木、酸枝等名贵木种为材外表饰以金银,在火烛的照射下,光芒闪耀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牛弼一时都看呆了。

值库人乃是一六十余岁的老者,见牛弼已经惊呆,便介绍道:“此库共收藏各式弓弩一百二十七张。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类,根据材质不同,又可分为十多种。弓的制作首重选材,所用基本材料有六种称之为六材,分别是干、角、筋、胶、丝、漆。干者,以为远也;角者,以为疾也;筋者,以为深也;胶者,以为和也;丝者,以为固也;漆者,以为受霜露也。这六种材料的选材非常讲究。如弓干,以柘、檍、檿桑最好。”

值库人顿了顿,又道:“选材时要拣那些赤黑色、击声清越的——为何?因为赤黑色才是树心,击声清越说明远离树根。而且制弓也要讲究节气,要比如弓干要在隆冬时剖析,因为那时木理平滑细密。其他材料也一样要讲究时节。制作一张弓,要冬析弓干,春治角、夏治筋、秋合拢诸材、寒冬将弓置于弓匣内定体形,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来年开春装弦,再藏置一年方可取用,一般要历经两三年才能完成。如此制作出来的弓方可称得上是良弓。”

牛弼听的连连点头,虽然他自己不知道如何制作弓,但他父亲在给他做弓时也念叨过,只是时间久远,他那时也小记不清了。牛弼恭敬地道:“老丈,看来您对弓很熟悉。”

值库人淡淡一笑,道:“老朽原是将作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