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赋 >

第200章

山河赋-第200章

小说: 山河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今天再去看看,一切准备得都好。缺人缺钱都从王府里调用,莫和本王客气,千里远行,最要紧不能让老人家累着。”

    春音一一应了,两人进了清扬的书房入座,下人上茶后退下,她喝了点茶润润嗓子才道:“殿下为何忽然要回永州?”而且还匆忙得像被人赶,她心想。

    “哎,还能为什么?当然是这京城不再适合本王了。”

    她心中一跳:“难道……”脸色微微有点泛白。

    清扬眉一挑:“怕了?”

    “不……臣只是……只是”重复了两声,脸上一片彤红。清扬看在眼里欢快的笑起来,柔声道:“本王知道,卿乃是关心本王而已。”

    春音丢了个责怪的眼神过去,略带羞涩低下头。

    清扬爱极了她这个样子,笑吟吟的上下打量着,直到那人抬起头恢复正常才用一种淡然的口气道:“对了,本王听说前些天你到晋王府去了,你在那边有什么熟人?”

    春音心底里翻了个白眼,她当然知道清扬疑心极重,也知道她四处收买眼线,可没想到连那么件小事也要过问。顿了下略微显出犹豫的神情,清扬淡淡道:“不好说就算了。”

    “不,不是的。”她忽然起身跪倒在地,磕了个头道:“请殿下恕罪。”

    “起来说,什么天大的事了?”

    “臣当初有所隐瞒,臣的家世并非一尘不染。当年,当年为了筹集书院的费用和府考……府考打点所需,臣的母亲卖了臣的一个弟弟,卖给宫里。”

    “便是日照?”

    “臣曾如此以为,他的容貌与臣有一些想象,母亲见过他也说像春绯,年龄相仿,入宫的时候也一样。不过,臣那日多方试探,他都没有回应,或许是认错了人。”

    “你怎不早些告诉本王,本王来替你寻找不好么?”

    “臣曾经一心想要有立系开家的那一日……”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看清扬的神色,低声道:“臣记得殿下说过喜欢名门子弟。”

    清扬笑了起来:“等过两年重回京城的时候,本王替你将你那兄弟找出来,到时候你给他一个家名,为他寻一门好亲事,也算补偿他这些年辛苦了。若是到时候你觉得京城名门里没有看的上眼的,便把你那兄弟许给本王吧,本王册他为宾,让他一生荣华富贵。”

    亲王的内宅有妃有侧,但是没有“宾”这个封号,和皇后、四妃这些称呼一样,这只属于皇帝的后宫。春音听懂了这个暗示,一瞬间一种颤栗的感觉从整个脊背掠过,说不清是害怕还是兴奋。在此之前,她当然或多或少知道这位亲王的野心,可这是她第一次明明白白的告诉她。春音猜想,在此之前大概只有鸣瑛有这种荣幸。

    清扬的话语里分明还在告诉她,等到她大业成就之日,不但一个家名易如反掌,还会让她拥有立于众人之上的地位,让她可以连“京城的名门”都看不上眼。

    春音抑制住内心的兴奋起身代兄弟谢恩,清扬哈哈一笑又道:“这次去永州怕是要两三年才回来,将卿的夫婿和两个孩子接到永州吧。你们夫妻二人分离的时间够长了,另外,将来要继承家业的女孩儿还是留在母亲身边教养为好。”

    春音尚且有些犹豫的样子,清扬伸手环住她笑道:“本王知道卿的心意,不过本王从未要卿抛夫弃女守在本王身边。卿可明白?”

    春音点了点头,脸已经红得不成样子,清扬又道:“卿夫贤女孝、子孙绕膝,本王只会为之欣喜。将来本王会让卿外放地方、封疆大吏,纵然万水千山,只要卿的心意不变,本王也不会变。”说完这一几句,清扬自己也深深吸了口气来平复心情,过了一会儿话题一转道:“本王原想先将司寇夫人送到永州,再借带兵平叛的机会寻个理由让司寇离京,不过——”她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可奈何:“白皖这混帐盯死了涟明苏,本王若强求,只怕他提前发动,反弄巧成拙。”

    “殿上书记……殿下,他盯着司寇不放,是不是冲着殿下来的,该不会是……”

    “啊,他有所怀疑也不奇怪。只怕他和秋林叶声早就堑闹髯用苣蓖氖隆!?BR》“确实大家都说迦岚殿下早晚会反叛朝廷。”

    “本王倒觉得未必如此,我这个妹子聪明绝顶且文武兼备、刚柔并施,乃是天生的君王之才,故而当年太子傅和少王傅都对其赞誉有加,皆云能有如此的太子乃是苏台百姓的福分。

    “她确实是人才,只可惜太老实了一点,西城雅不愧为太子傅,学冠天下,可到底是西城家的人!西城家崇尚忠贞不渝,她教出来的太子也是忠贞不渝的典范。宫变的时候,这个忠贞不渝的皇太子赶在母亲的队伍冲入后宫之前将淑妃、偌娜以及正在怀孕的两个妃子带到东宫自己的寝殿,然后集合东宫卫士与反叛军对抗,并且站在寝宫门口说‘要伤害我的妹妹,先杀了我!’这样一个忠贞不渝、忠孝感天的皇太子,在鹤舞又一帆风顺的没什么可哀怨的,你说,她会反么?”

    春音笑了起来。

    “不过,认为她必反的人再多几个,他们的信心再强一点,或许她也只有‘顺应民心’了。像她这样身份,过去也有过几个,在文成,在清渺;其结局,不是最终高举叛旗,就是因为太忠诚,死于小人手,而且和反叛者一样在清史上落了个不清不白的名声。”清扬重重叹了口气:“原本本王一直在等这一天,而离开成功也不是太远了。可惜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许这一次老天帮她。”

    原本想要逼反迦岚的人,却成了被逼提前发动的那个——一瞬间春音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与此同时,正在永州的永州郡司徒,被视作和亲王属第一亲信的鸣瑛也在为清扬的大业作最紧张的准备。在清扬的这些亲信中,她确实是比较早的一个知道她野心的人,也是第一个让戒心甚重的清扬毫不掩饰的说出‘要夺得天下‘的人。在苏台清扬的这个充满野心的大业中,或许大多数人只不过身在永州,或者偶然被分派到和亲王府,而随波逐流的进入了这一次行动。他们没有考虑过要选择,当然清扬也不会给他们选择的机会——顺者生,逆者死,这是清扬在选择同盟时的信条。

    但是,鸣瑛却是以发自内心的赞同来参加苏台清扬的大业,和很多出色的人一样,鸣瑛也有自己济世救民的理想。她和清扬一样,对现今皇帝的能力不满,一开始是不满于先皇让一位皇子而非公主来当摄政的正亲王,更何况这位皇子几年摄政下来足以表明他绝非稀世之才。而当偌娜即位,和亲王对她说:‘鸣瑛啊,我们到京城转转。‘

    她知道清扬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早在清扬向她透露野心的时候就说过,她说自己并不是天生来就有反骨的人,她说——如果是本王信服的人,本王一定安分守己当一个和亲王,为国效忠、为君效命而在所不辞。

    那时她问清扬,殿下言下可有所指?

    清扬微笑道:‘迦岚为太子时,本王绝未有半点异心。她是皇后所出,名门血脉,且文武之才在皇族中名列前茅。若是没有宫变,她继承大统,本王心服口服。‘

    鸣瑛也知道,即便是有雄心的清扬,‘谋反‘依然是太沉重的负担,不管有多么华丽的词藻去修饰,也不管建立了多大的功勋,后代的史书上依然会因为‘谋反‘这一事实,而对其留下负面的评价。清扬毕竟是和亲王,荣华富贵样样俱全,而一旦举起叛旗,成则天下为其家,败则无葬身之地。这一年是偌娜亲政后的第二年,虽然前一年新皇帝刚刚亲政就遇到北辰入侵京城被围,可毕竟她才刚刚亲政。清扬要亲自去看一看,这位先皇千挑万选出来继承苏台大业的人到底有没有成为人主的资格。她要亲自去品评她的智慧、勇气、责任和气量。清扬曾经问她,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代英主,鸣瑛的回答是:‘不为谗言所动,不因缪赞而乱。‘

    清扬微微一笑:‘说得好,本王两样都要试一试。‘

    如果偌娜证明了她是一个能够明辨是非,又能让苏台王朝繁荣昌盛的君王,苏台清扬就放弃准备多年的计划,收敛她的野心,返回永州从此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和亲王——守好永州一地,为朝廷分忧解难,镇守边关。

    只可惜,苏台偌娜没能通过考验,可以说一项都没有通过。

    鸣瑛来到京城后没有多久,也就是时间正好够她亲自去听听京城大街小巷的议论,在高官显贵的家宴中和人闲聊,以及跟着和亲王进宫参见皇帝之后。清扬问她:‘卿觉得如何?‘她摇了摇头,直率的回答:‘臣以为,苏台该是殿下的。‘

    到京城不过三个月,她和清扬都下定决心要夺取天下。他们在一起讨论理想的国家,讨论夺取天下后的施政要旨。清扬说,她要让苏台傲视天下,让四邻皆向苏台称臣,一如端皇帝的时候,四海升平、边关宁静,胆敢犯苏台者,虽远必诛。

    清扬许诺她,待大业成就之日,她鸣瑛就是苏台的大宰,主持朝政,以实现她济世救民的远大志向。

    起兵的种种细节都是她和清扬共同筹划的,立定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简单来说就是:巩固永州,牵制扶风,抢夺丹霞,攻克京师,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苦心经营多年的永州郡为基业,广积粮草,制造兵械,招兵买马;一旦举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通往京城的要道——丹霞郡,尤其是军粮器械转运之地的清平关。他们将起兵的日期定在四月里,朝廷当年发送西方各地的军械粮草均在三月末集中于清平关,五月前发送完毕,只要在这个时候拿下清平关,各地军队粮草军械补充不足,军心必乱。

    丹霞一破,通往京城的门户就打开了,其后集中兵马主力,长驱直入围攻京城,届时京城内应一并举旗,里应外合,夺下永宁城,然后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传檄而定。

    此乃上策,关键就是一个‘快‘字,用兵力求神速。在朝廷尚来不及调动兵马的时候便攻克京城,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要塞清平关。所幸,清扬针对丹霞郡,尤其是清平关已经准备了许多年。当年永州几个亲信官员阶上进阶,都通过天官中的亲信分派到了丹霞。只可恨清扬寄予厚望的司库元楚却为了争夺家产这种不上品的小事滥杀无辜,最终使元嘉血洗襄南,围困潮阳,浅鎏齑蟮恼耍约郝涞蒙硎滓齑σ簿退懔耍词骨逖锒嗄昃儆谝坏?BR》现在要抢夺清平关,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现任丹霞司士兼任司库,刚刚提升到四阶的明霜。尽管职务不算高,但他在丹霞郡数年,并在此逐步提升。他是前任郡守的亲信,在军政两项皆有所成就,尤其是开挖河渠一事,惠及丹霞全郡,而明霜是其中重要的负责官员,因此大或民心。在丹霞的这些年,明霜积累了自己的人脉,结交同辈,提携下属,象水一样无声渗透,已在丹霞布下一张大网。以至于新任丹霞郡守都得对他礼让三分。

    虽然鸣瑛一直觉得让明霜这样曾经在西珉驰骋四海,运筹帷幄的人才屈居于一郡,而且挣扎在四五位上实在是浪费。可也不得不承认,在丹霞郡这样一个关系到起兵成败的地方,能有一个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