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

第63章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第63章

小说: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官员称,美方多年秘密监视这几人。今年早些时候,美方获悉10人中有人打算今年夏天离开美国,于是决定采取行动。

情报部门和司法部6月初决定动手抓人,6月11日向总统奥巴马通报详细行动方案。就在这时,美方着手酝酿与俄方交换人员。

13天后,即6月24日,奥巴马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白宫谈笑风生,随后在汉堡店共进午餐。向美联社记者介绍情况的白宫官员说,奥巴马当时没有向梅德韦杰夫提起特工案。

6月27日,美方在多个地点实施抓捕,缉拿10名俄罗斯特工。。电子书下载

此后不久,美方向俄方摊牌,提议用10名特工交换俄方逮捕的4名曾向美方提供情报的间谍。

美国责成中情局局长利昂·帕内塔与俄罗斯情报部门谈判。谈判过程中,美方向俄方提供希望对方释放的间谍名单。白宫官员说,俄方最终交换的4名间谍与美国拟定的名单“一致”。两国商定,完成交换后,双方不得采取任何报复行动。

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9日说,美国用10名俄罗斯“特工”换回4人,实际“没吃亏”。拜登当晚参加美国全国播送公司夜间谈话节目《今夜秀》。主持人质疑当天的交换行动说:“这从人数上看好像不公平。”

拜登回应:“我们换回的4个人很不错。至于换出的10人,他们来美国已经有段时间,但没得到什么。”

作为交换,4名在俄罗斯为西方工作的特工获释。他们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机场搭乘美国政府包机前往美国。美联社援引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这架飞机在英国牛津郡布里兹·诺顿空军基地短暂停留,留下两名特工。

英国《卫报》报道,至少一名特工将留在英国。这名特工是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前俄军上校,2006年被判入狱13年,罪名是充当英国间谍。俄罗斯检察机关指控他从英国秘密情报局收取大约10万美元。

按《金融时报》说法,另一人是军控专家伊戈尔·苏佳金,他的罪名包括向一家英国公司泄露机密。报道说,两人将与秘密情报局官员见面,“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将留在英国,并得到保护和良好待遇,开始新生活。中心情报局还将给他们新身份,提供住房和资金,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

本来是一场美国和俄罗斯交换间谍的“对口相声”,结果英国人也凑了一把热闹,成了一台“三人小品”,又让这个世界多了许多话题。

由此看来,英国情报机构在世界情报界永远是一个不甘寂寞的角色。

第二十二卷 走出神秘,英国特工公开招聘

第七十六章 招募特工的途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情报机构一直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政府部门的名单上甚至没有它的名字。如果不是《007》问世和“詹姆斯·邦德”先生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英国情报机构可能仍然会不为多数人所知。所以关于他们的招聘和培训也就成了一个神秘的话题。

二战时期,军情六处的特工招聘大多是根据战争的需要,招募各种各样的人成为间谍。由于战争的原因,其招聘的方式并没有现在这么规范。

军情六处的招募通常有三条主要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大学。就像有些大企业那样专门派人到大学去招募情报人员,或者是通过大学里的职业介绍服务部门来进行指派或者介绍。另外在一些大学里还有许多与情报界有关系的学者、教授和专家,这些人也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情报机构里工作过,所以他们也会介绍一些自己的学生加入情报机构。

第二条途径就是从军人中招间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里斯·奥德费尔德爵士一开始是在军队里从事情报工作,1946年经他的上级动员加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1973年8月,莫里斯·奥德费尔德爵士当上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从军人到间谍”的最典型的例子。

当然,和平年代可能会有新的机会和办法。像北爱尔兰那样的内乱局面,同样可以让局部的军事行动为招募职业情报人员提供良好的条件。正如当年越南战争曾是美国情报机构考验和招募情报人员的极好地点一样,如今的北爱尔兰也成了英国军情六处最好的招募地点。

在北爱尔兰的首府贝尔法斯特,经常发生天主教徒被耶稣教徒杀戮,或是耶稣教徒被天主教徒残害的事情。背叛和欺诈之风盛行,怀疑已成为人们的第二天性。不过也有例外——1972年6月,一对年轻男女搬进了安特里姆大街一套有两间卧室的公寓,却没有引起邻居的任何猜疑。

他们是一对漂亮的组合。男的面目白皙而英俊,说着一口北爱尔兰土话;女的面目微黑,姿色迷人,比男的年长几岁。当那些“救世军”在大街上做礼拜时,她也前去参加。他们与邻居相处得十分融洽,邻居们知道男的叫鲍伯·琼斯,女的叫珍妮·琼斯。他们是姐弟俩,开了一家干洗店,很是忙碌。他们在学院广场东边的书店楼上有一间小办公室,还有一辆绿色的小型送货卡车,车厢两边印着洗衣店的字样。

1972年10月2日早上,鲍伯·琼斯驾驶着洗衣店的卡车,绕过住宅区向前开去。当卡车开进旁边的公园路时,一辆蓝色的福特牌轿车尾随而至。轿车后座上坐着两个人,他们是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来的一个暗杀小组。

上午11点15分,他们追上了鲍伯·琼斯的卡车,然后跳下蓝色福特牌轿车,手持冲锋枪,一个奔向洗衣店的卡车,一个站在轿车旁准备进行火力掩护。鲍伯·琼斯还没来得及从手枪套中抽出勃朗宁自动手枪,共和军的暗杀人员已将一阵弹雨扫向卡车。鲍伯·琼斯顿时血流如注,当即倒在方向盘上死去。他的姐姐珍妮·琼斯亲眼目睹了这场惨案。她尖叫着,几乎吓疯了,而那两个持枪的暴徒却镇定自若地回到轿车上,扬长而去。

几分钟后,一支英国巡逻队赶到,他们把卡车开走,并护送珍妮·琼斯离开了这个地区。当天晚上,珍妮·琼斯秘密地离开了北爱尔兰,坐飞机回到了英国。

原来,“珍妮·琼斯”的真名叫萨拉·珍妮·沃克,是皇家陆军妇女队的上等兵。“鲍伯·琼斯”真名叫泰德·斯图亚特,是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一名20岁的北爱尔兰人。他们是自愿假扮姐弟,从军人变为间谍,利用洗衣店的业务巧妙地进行情报活动。

来到北爱尔兰后,他们对收到洗衣店里来的衣服首先进行刑侦技术检查,查看衣服的主人是否摆弄过炸弹或是开过枪。通过这种秘密的检查,他们曾协助当局抓捕了好几个爱尔兰共和军分子。

1973年12月,在一次秘密举行的授奖仪式上,萨拉·珍妮·沃克接受了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她的勋章。她换用了假名,被任命了新的职务,因为她的名字已经在爱尔兰共和军的暗杀名单上,并且是名列前茅。

假如在若干年以后的某个时候,一旦需要像萨拉·珍妮·沃克那样的人从事情报工作,她的名字和档案就会从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中输出,英国秘密情报局或保安局就会给她一个职位。萨拉·珍妮·沃克在北爱尔兰工作过的部队是一支秘密的军事侦察队,这样的军事侦察队就是英国情报机构最好的招募来源。

第三条途径就是从那些曾给情报机关送过情报,或者是有联系的人中间招募情报官员。

当然,军情六处招募间谍远不止上述的三种途径。军情六处对联络员格雷维尔·温的招募,可以说是由于意外事件引起的。格雷维尔·温曾在苏联的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1964年和一名苏联间谍交换后才回到了英国。

在成为军情六处的情报人员之前,格雷维尔·温原是诺丁汉一家工厂的学徒工。1938年的一天夜里下班后,他返回工厂,因为他有一件工具丢在车间里。当他来到车间里后,却发现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一个人正在对着一个闪着灯光的铁盒子说德语。格雷维尔·温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电台。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厂董事会中的一名陆军上校,这名上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和情报机构有过联系。

几个星期后,这位陆军上校突然要和格雷维尔·温进行一次单独谈话。在这次谈话之后,格雷维尔·温就开始在军队中搞情报工作。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工作,这次,他进了苏联的监狱。

被军情六处招募的间谍经过训练后,并不被急于使用,而是大部分时间待在总部的办公室里,只是偶尔有机会短期外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安全,因为一个派出时间长的人,被对方搞掉的危险就更大。

第七十七章 利用“007”的影响力招募

要想成为军情六处的特工,申请者必须是英国公民,年满21岁,起薪为5。2万美元。申请者要忍受长达数月的甄别过程,并要接受军情六处对他们的个人、家庭、经济、宗教和是否服用过毒品等情况逐一询问。军情六处负责招聘的一位主管说,年薪并非军情六处吸引人的地方,而是这个机构工作的重要性。

二战以后,军情六处虽然少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但还是十分重视对特工新手的招募,因此还保持着一定的活力。他们利用“007”这块金字招牌来做文章。因为自从第一部“007”的小说问世之后,英国特工的形象就开始走进人们的心中。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4日公映后,“007”电影系列更是风靡全球,至今40年仍然长盛不衰。

英俊帅气的面庞,潇洒灵动的身手,诙谐幽默的谈吐,机智果敢的谋略,再加上相伴左右的如花似玉的“邦德女郎”……在“007”系列影片风靡全球之后,一个魅力十足的“詹姆斯·邦德”的形象深深植入无数人的记忆之中,自然也使一些青年人多了一份向往和诱惑。凡是熟悉“007”的人都知道,“詹姆斯·邦德”的原型就是英国军情六处的成员——“加入我们,你肯定将得到一个刺激的、有回报的生涯,像邦德那样为国家效力”。这就是军情六处多年来在网站上的广告词。

从前,“007”总是给人以神秘兮兮的印象,如今却不断撩开神秘面纱,走到公众面前,诉说其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军情六处的招聘活动做宣传。据英国媒体报道,为了吸引更多的英国青年加入特工行列,英国秘密情报局特地邀请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他们做了系列节目,由军情六处的年轻特工现身说法,在BBC连续播出一周,向广大听众和应聘者介绍他们非同寻常的特工生活。为防止身份外泄,这些出现在节目中的年轻特工不但使用假名,连他们的声音在播出前也经过了特殊处理,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在讲话。

2007年11月26日,BBC第一电台第一次播出了这档录音节目。军情六处招聘负责人“马克”(当然也是假名)首次接受媒体访问。他在节目中表示,此次活动是为了纠正人们对特工的认识偏差,以便在反恐任务越来越重的今天能够招募到更多的优秀人才。他说军情六处过去招募都是在校园中悄悄进行,如今为了适应从不同族群中征选人才的需要,才首度决定公开招募。“马克”还表示,真实的特工和“007”系列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其实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因为“邦德”的形象是综合特工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