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御宠医妃 >

第764章

御宠医妃-第764章

小说: 御宠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日,皇帝一个人在演武场待到落晚方回。
  当日夜里,便有圣旨下来。旨意内容,总结就一个字——杀。
  陈景与晴岚之死,是继夏初七出事之后,对赵樽的又一大打击,也似乎踩塌了赵樽对赵绵泽余党的最后底线。次日,赵樽调集数十万京畿大军,由定安侯陈大牛亲自领兵,以报复似的军事行动越过山峦,踏过平原,到达金沙江一线,完全以灭绝似的杀戮方式,遇人便杀,遇城便屠,也不接受南军任何形式的投降与告饶。整整三日,通宁远与宁番各地尸横遍野,哀鸿阵阵。这一仗,也成为了永禄朝最大的一次杀戮,造成了无数的无辜者死亡。由此,赵樽“酷烈、凶残,嗜杀”的恶名更是板上钉钉的写入了后世的历史,也成了时下的老百姓畏惧与诅咒他的缘由。
  有野史云,当时陈大牛手下兵卒杀人杀得手都酸麻了,拿刀都刀不起。
  通宁远之屠十日后,陈大牛终于遭遇了耿三友。
  这是时隔数年之后,二人的首次见面。
  他们相识于战场,却也结束在战场。
  陈大牛是一个执行命令极为僵化的人,不会因为任何私心与往昔情分手下留情。而耿三友不怕陈景,甚至不怕赵樽,但他偏偏怕陈大牛。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个死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陈大牛便是耿三友心里的劫难。从很多前年开始,他便是洪泰帝培养的哨子,他受命于赵绵泽,也忠于赵绵泽,那是他的信仰。但是对陈大牛,这个曾经一心一意把他当成自家兄弟来看待的人,就算他的心脏炼成了石头一样的坚硬,也不得不软化。
  此战,陈大牛单枪匹马,闯入耿三友大阵之前,招招狠辣,式式逼命。耿三友避无可避,战又战不过,不得不领着残部,节节败退。陈大牛边追边战,大军所到之处,一律夷为平地,“为陈景复仇”的怒火,不仅烧着他的心,也烧着南征军将士的心。鲜血蒙住了日月,杀戮淹没了都城,经过半个月的恐怖战役,耿三友被追至金沙江边,退无可退。
  迎着冬日的寒风,他看着陈大牛,于江边自刎。
  刀入喉管前,他只留了一句遗言。
  “大牛,这一生为国尽忠,我死而无憾。来生,我还做你兄弟。”
  耿三友尸身倒地,鲜血流入金沙江,染红了一片江水。
  余下赵绵泽的精锐残部为免被屠杀,纷纷投江自尽。那一日的悲歌,在金沙江上空持续了许久。
  自古成王败寇,于耿三友,于陈大牛而言,只是各为其主,并无私怨。
  选择不同,立场不同,结果就不同,甚至于,也并无对错。
  金沙江边上,陈大牛慢慢下马,托住了耿三友的尸首,就地掩埋。
  堂堂七尺男儿,他浑身浴血九生一死也没有哭过,却在耿三友的坟冢前放声大哭。
  哀嚎声直入长空,那悲怆的呐喊,不知是为妄死在通宁远的陈景夫妇,还是给耿三友最后的挽歌。
  收拾残局时,陈大牛清点了耿三友的遗物。
  没有想到,却发现了一封赵绵泽的手书。
  大抵意思,是让耿三友整肃西南各部,准备反攻应天府。
  为了以示对他的信任与恩宠,他许诺大战胜利之后,给耿三友兵部尚书和五军都督之位。除此之外,他还专程赐给耿三友一个绝世佳人,让侍从从京师送来——她便是顾阿娇。虽说顾氏确实长得貌美勾人,但好端端的,赵绵泽也不会轻易把自己后宫的女人送人。这中间确实有些缘由。耿三友早些年便在重译楼见过做侑酒女的顾氏,且心有好感,只是不待他出手,顾阿娇便出事了。
  后来,赵绵泽指使顾阿娇,通过乌仁潇潇之口,把京师城防空虚,晋军可直入应天府的消息,巧妙地传入柔仪殿,便故意放月毓出应天府,前往北边,想要引晋军入兰子安和耿三友的口袋,封死逼杀。为了做得逼真,他还派人绞去了月毓的舌头。却不料,被赵樽将计就计,阵前与夏廷赣一起策反了兰子安,导致行动失败。
  在晋军大举攻入京师之前,赵绵泽心知大势已去,但还是留了后手,便是耿三友。
  赵绵泽对顾氏本就无情,为了笼络耿三友,他一边封官许愿,一边又顺水推舟地送上了他的心头所好。如此耿三友收了顾阿娇,自是感恩戴德,觉得皇帝不拿他当外人,他守的不仅是赵绵泽的江山,也是他自己的前程。而顾阿娇的出现,也导致了陈景折戟通宁远。
  陈大牛唏嘘万分。
  金沙江一战后,他私下派人寻找赵绵泽与顾氏,自己却领兵一路西进南下,马蹄踏遍了云、贵、川等地……这样一只杀人如麻的军队,是令人生畏的。尽管自耿三友死于金沙江后,南征的京军便人性化了,不再随便杀人,但所到之处,南军仍是避让不已,无人敢与他正面过招。定安侯所率军队,由此成为了一支魔鬼军队,几乎未遇抵抗,一路高奏凯歌,杀得西南天空,啼哭不绝,马嘶万里。如此一来,这一片翻滚着血腥味的大地上,盘踞了数年的建章朝政府与军队,终是退败,一个又一个城镇,被纳入赵樽麾下,由永禄朝廷管辖。
  然而,陈大牛并未由此收手。
  他率领的京军铁蹄,继续往南逼去,直插交阯。
  据野史记载,定安侯打了一路,也寻找了一路的建章帝。然而,历时数月,除了在临安逮到疲于奔命的顾阿娇之外,赵绵泽始终踪迹全无。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般凭空消失了。
  由此,也成为了大晏历史上最重要的谜团之一。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只说京师应天府。
  陈景的报丧传入京师的第三日,甲一便从北平返京了。
  这时,时令已近除夕,京师城华灯溢彩,炮仗不断,都在等着那一餐团圆饭。
  甲一带回来的人,除了宝音公主之外,还有晴岚与陈景的女儿,小名儿囡囡,大名还没有来得及等到陈景为她取。赵樽在华盖殿见到了甲一,也见了那个三岁的小姑娘。粉嫩的小丸子身子有些瘦弱,性子内向,腼腆,入了皇城,便有些紧张,扯着宝音的手,怎么都不肯放。
  两个小丫头在北平生活了那么久,俨然已经成了信赖的小伙伴儿。
  六岁的宝音是个懂事的丫头,尤其在囡囡面前,她俨然就是个大姐姐。一手牵着囡囡,一手拎了个绣着荷叶边的小包,屁股后头还跟了一只小狐狸,小模样儿俏皮好看,胆子不小,气势也不弱,在看见赵樽的第一眼,她并未认出他来,下意识便拦在囡囡跟前,想要保护她。但略略蹙眉凝思一瞬,她便回忆起来了。放开囡囡,丢了小包,蝴蝶似的飞扑到赵樽的怀里。
  “阿爹,真的是宝音的阿爹,阿爹,宝音想死你了……”
  “乖,回来就好。”赵樽抚着她的头,声音喑哑。
  宝音咯咯笑着,抱住赵樽的腿蹭来蹭去,撒着娇。过了一会儿,她突然反应过来了什么,抬头四处张望着,小眉头紧紧蹙起,“阿娘呢?宝音来了,阿娘怎么不来接我?”
  赵樽眉心一拧,没有回答。
  却让奶娘把炔儿跑过来,弯腰递给宝音看。
  “宝音,这是弟弟,他叫炔儿。”
  几个月的炔儿,眉目已长得很是俊秀,那小眉头小眼睛小嘴巴,机灵得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看得六岁的宝音心性大起,马上便忘了刚才的问题,也忘记了她的阿爹,小心翼翼地抱着炔儿襁褓,便自得其乐的逗弄起来。
  赵樽这才直起身,冲呆呆发怔的囡囡招了招手,和颜悦色地道,“你是囡囡?”
  三岁的小囡囡看到生人很害怕,她咬着下唇,条件反射地偎入背后的奶娘的怀里。奶娘瞄一眼赵樽,紧张不已,扳正她的小身子,小声儿教道,“小姐,快给陛下请安。说,陛下万福金安。”
  囡囡在北平时,没有那么多的礼数,平常很得自由,看着这肃穆的大殿,看着一个个小心翼翼的人,她害怕不已,扁了几次嘴巴,还是没有出口。
  看得出来她不如宝音顽劣,性子也淑静许多。
  奶娘还要说什么,赵樽抬手制止了她。
  慢吞吞走过去,他蹲在囡囡身边,看着她眉眼中熟悉的影子,抱起她来,喉咙微梗。
  “不必叫陛下了,往后跟着宝音,叫阿爹吧。”
  一个时辰之后,永禄帝在华盖殿下旨,收广武侯陈景之女为义女,册封为通宁公主,赐名为岚。从即日起,通宁公主陈岚养在宫中,与宝音公主为伴,不分尊卑上下。
  让人带宝音与囡囡下去安置了,赵樽在御书房里单独召见了甲一。
  自打四年前北平一别,两个人也是首次见面。
  那时是主仆,如今是君臣,身份有了变化,但彼此间最基本的情分与默契还在。
  “坐吧。”赵樽对甲一的态度,似是比旁人更为亲和。
  可甲一对赵樽的态度,除了最基本的恭顺之外,又似有不同。
  他没有坐,只是问:“在路上便听说了,王妃如今怎样了?”
  赵樽眉头一蹙,继续回答这个答了千遍的回答,“生病了。”
  甲一瞄他一眼,突地半跪垂首。
  “陛下,是属下对不住你。”
  赵樽清冷的视线落在他满是愧色的脸上,却极为平静。不待他请罪,便轻点问道,“她去过北平,也见过你的?”
  没有想到他能猜到,甲一微微吃惊,续而沮丧,“我若是晓得会出这样的事,我便不会容她离开晋王府自去。这件事,我千不该,万也不该,都是我的错。请陛下责罚。”
  赵樽屏气凝神盯他半晌,眸子黯沉,却抬手让他起来,淡淡道,“责罚若是有用,我第一个责罚的人,便是自己。”揉着额头,他漆黑的眼眸里,闪着一抹复杂的光芒,似是自嘲,又似是悲苦,“再说,阿七的脾气,你我都了解。她下定了决心的事,谁又阻止得了?”
  这是实事,甲一也不得不承认。
  他缓缓起身,静静立在赵樽面前,似是还想再问些什么。
  可到底跟着赵樽日久,他能看得出来,赵樽不想再提这件事。
  担忧着夏初七,他眉心狠狠拧起,却沉默了。
  赵樽淡淡看他一眼,“宝音还不知情吧?”
  甲一道,“属下没有告诉公主。”
  赵樽赞许地点点头,“孩子还小,便不要说了,免得她跟着瞎掺和。还有囡囡和陈家二老那里,陈景与晴岚的事,也先不要说,等等吧……”
  甲一再次点头,“好。”
  他是个执行度很高的人,也就是夏初七以前常说的“捧场王子”。上头吩咐什么,他一概点头称好,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辩诉。赵樽叹口气,看着他素净的袍子上沾染的风尘,还有当年在阴山皇陵受伤后至今没有完全褪去伤疤的黑脸,眉头蹙了蹙,突然开口,问得有些莫名。
  “今时不同往日了,魏国公府也已平反,你可愿恢复身份?”
  “多谢陛下,但……不必了。”甲一面上的情绪没变,只眸色越来越深,“从当年田富把我救下开始,我便只是甲一,不再是旁的什么人。”
  赵樽看着他,他也回看过来。
  一张不带感情的脸上,除了平静,还有固执。
  赵樽喟叹,“这些年,你让我为你保密,我便连阿七也未告之……”又是迟疑一瞬,他方道,“都过去那么久了,你也不必再记恨老国公。”
  御书房里静了一会。
  这个问题,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