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妙偶天成 >

第193章

妙偶天成-第193章

小说: 妙偶天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太后没有忽然离席,甄氏被领去换了衣裳,若是再发生什么引人注目的事,也就把她这事儿掩过去了。

    可好巧不巧的,宴席就这么散了,甄氏有了理由不换衣裳,就这么直接走人,恐怕她今日沉不住气的事不出明日就要传遍了,成了京里的大笑话!

    那双筷子,真是掉的大啊!乔氏心里一阵懊悔。

    甄妙同情的看乔氏一眼,施施然的走了。

    太子妃收回了目光,长长的指甲悄悄掐着掌心。

    该死的,竟然被她躲过了!

    想到没有完成太子的嘱托,太子妃心揪了起来。

    太子到时候,定是会责怪她了。

    太子妃心事重重的走着,想着这些日子太子越发的冷淡,只觉胸口发闷。

    “去打探一下,御殿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甄妙出宫时,发现罗天珵已经在马车旁等着了。

    此时雪依然在下,雪花被风卷着往人衣领里钻。

    刚从温暖如春的大殿出来,就觉得越发寒冷,连手炉都瞬间冰了。

    “小心路滑。”罗天珵把甄妙托上了马车,二人钻进去,落下厚厚的车门帘。顿时又是暖意洋洋。

    “衣裳怎么污了?”罗天珵目光落在甄妙左臂上。

    甄妙叹服。

    他一个男人,竟然观察的这么仔细!

    她却是不知道,罗天珵在御殿。一切早有谋划,唯独不放心也掌控不了的就是内殿那边了,如今见了人,若是能透视,恨不得连里边都检查一遍才放心。

    “有人掉了筷子,不小心把汤汁溅到我身上了。”

    “谁?”罗天珵脸色一沉。

    “永嘉侯府的世子夫人。”

    她只说不会主动提,不过夫君大人问。还是要说的。

    罗天珵眼神一紧,冷笑一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是螳螂谁是黄雀,这谜题可真是有趣。

    只可惜太子殿下还没来得急施展手段,就先被捕了。

    “酒宴进行到一半太后就让散了,是不是你们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儿?”

    罗天珵提着置在小铜炉上的水壶斟了一杯茶递给甄妙:“刚出来吹了风,先喝口热茶驱驱寒气。”

    甄妙接过茶杯,摆出听故事的姿态来。

    罗天珵不紧不慢地开口:“今日太子献寿礼时,献了一只白雉。”

    “白雉?”甄妙有些吃惊,“听说白雉是祥瑞之物,很少见的。”

    “是啊,物以稀为贵。”

    “难道是白雉出了问题?莫非是死了?”

    甄妙又不是真的缺心眼,看太后那样子,明显发生的不是好事。世子又特意提到白雉,那显然是这白雉出事了。

    皇上大寿之时献上死掉的白雉,那可是大大的晦气。

    罗天珵勾起唇角笑了笑:“倒是活蹦乱跳的。不过好好一只白雉居然褪了色,成了只彩鸡!”

    彩鸡……

    这个时候,就流行这么作假了吗?还弄到皇上面前了,这规格蛮高的啊。

    “那太子怎么样了?”

    “皇上大怒,责令太子闭门思过,然后就拂袖而去了。”

    文武百官面前。堂堂太子被如此训斥,那不只是颜面扫地的问题了。

    东宫地位在世人眼里岌岌可危。

    他要的。就是世人眼里的岌岌可危。

    储君是国之根本,东有海盗作乱,西有悍族扰民,北有厉王虎视眈眈,太子一动,天下动摇。

    皇上并不昏聩,哪怕真的对太子不满到极点,短期内也不会废太子的。

    可是有句老话叫当局者迷,他要的不是皇上动,而是太子乱。

    当所有人都觉得太子地位危矣时,原本就因为北河围场一事心怀忐忑的太子,又怎么可能会冷静。

    大厦倾覆,只需再轻轻推上一把,太子就会狗急跳墙做出自寻死路的事来。

    白雉变彩鸡的闹剧,就如插上了翅膀,以极快的速度传开了,各家自有思量。

    蒋氏回了建安伯府,第一时间就和世子甄建文说了少卿府孟夫人的事。

    甄建文听了扼腕:“那李氏怎么会拒绝了?不对,这一定是二弟的主意!”

    蒋氏拧了眉:“老爷,拒绝了不是好事吗?那孟少卿可是三皇子的岳丈,静儿跟了六皇子,将来若是有个什么,咱们伯府夹在中间,岂不是左右为难。”

    “妇道人家,你懂什么!”甄建文沉了脸。

    太子若是被废,三皇子是最有希望上位的人,伯府现在站好了队,将来更进一步指日可待。

    至于静儿,不过是个妾室,若是六皇子站在了三皇子的对立面,他大可说一句伯府娇女自贱做妾,伯府早就与其断绝了关系。

    夫妻那么久,蒋氏一看就明白他在想什么,心里一阵发冷。

    眼前的人对岚姨娘的宠爱还历历在目,可转眼间爱妾芳魂已逝,女儿亦是随时可以成为弃子。

    这个男人,够凉薄!

    蒋氏嘲弄笑笑:“老爷,我是妇道人家,确实不懂太多,您若是有想法,不如和二弟好好商量吧。”

    五丫头父母俱在,就是大伯也没有做主的道理。

    “夫人说的是,晚饭不必等我了,我去找二弟小酌一杯。”

    甄建文急匆匆走了。(未完待续)

    ps:感谢闹啦啦、丶**伊祀月〝、祥云飘飘曦打赏的平安符,感谢婳媚儿打赏的桃花扇。感谢投粉红的童鞋们。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锅

    甄建文去找甄二伯时,甄二伯正在书房,教两个女儿作画。

    书房窗子开得极大,就显得格外敞亮。

    外面雪停了,窗外墙角的一株老梅树虬枝错节,枝杈旁飞,零星打了几个浅粉色的花苞,枝蔓弯斜处,就深浅不一的堆了一层积雪,雪树红梅,颇有几分风骨。

    “父亲?”甄冰立于桌案后,身姿笔挺,修长的脖颈微微低下,落笔就勾勒出一朵花苞来,然后神情虔诚的向甄二伯请教。

    甄玉并不像甄冰一样喜欢做画,当然像她们这样的人家,就算不喜,顶多是学不精,却不可能半点拿不出手去的。

    她此时倒是颇有兴致,不是因为画梅本身,而是能和父亲、姐姐一起赏梅作画,起了女孩家的玩心罢了,所以就随意许多,一会儿看看窗外的老梅,一会儿看看气质清润的父亲,还有认真又有几分紧张的姐姐,倒是觉得有趣,脸上一直带着甜蜜的娇笑。

    甄二伯目光温柔的看着两个女儿,指点道:“梅有四贵,是谓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这窗外老梅虽不是什么名品,入画倒是极好的,画时更有讲究。”

    说着接过女儿的笔,眨眼间就勾勒出一朵花苞来:“你们看,这种含苞未放的,点蒂时尤其要注意不能散,这样才能画出情态来……”

    甄建文进了书房。就笑道:“二弟,你倒是好兴致,不过这屋子里。也忒冷了。”

    书房没有烧地龙,只在几个角落放了几盆炭火,但为了作画,窗子却是大开的,这屋内温度确实不能和其他内室相比。

    甄二伯放下笔微微一笑:“冷一些,不至于困顿。大哥来找我有事?”

    甄建文看了两个侄女一眼。

    甄冰拉了甄玉行礼:“大伯,我和六妹要去母亲那里了。您和父亲慢聊。”

    门轻轻关上,转眼间就只剩下了兄弟二人。

    甄建文收回目光。笑道:“二弟,五丫头行止倒是越发有度了。”

    “毕竟一年大过一年了。”甄二伯外放做官多年,最挂心的就是一对双生女儿,毕竟李氏是那样的脾性。

    如今看两个女儿。一个文静通透,一个活泼率真,他这心里是一直欢欣的。

    “二弟,我听说王阁老家有意求娶六丫头?”甄建文开了口。

    本来二弟要没回来,侄女的婚事,他这做大伯的还能做上几分主,可现在,二弟的官位比他还要高,他虽有世子的身份。可放眼京城,一个伯府的世子委实算不得什么,若是不主动过问。两个侄女的亲事也就是定好后给他打个招呼了。

    “是的。”甄二伯点头。

    他也没想到小女儿有这个福分。

    那王阁老年纪大了,一贯保持中立,家教亦是严格的,族中子弟有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的规矩。

    “那五丫头的亲事呢?若是不定下来,岂不是挡着六丫头的路了?”

    甄建文问的有些急切,甄二伯面上仍是带着淡淡笑意:“嫡亲的姐妹。哪有挡路一说。玉儿的亲事成了是缘分,不成也是天意。总不能为了玉儿的亲事能定下来,就草草给冰儿定下亲事的道理。女子嫁人是一生大事,不能轻率了。王阁老家的那小郎也不过十五六岁,若是一时半刻都等不得,那便罢了。”

    “话是这么说,可好姻缘错过了岂不可惜。”甄建文甚不赞同。

    王阁老家京中不知多少人家想把女儿嫁进去,他这二弟总是云淡风轻的样子,委实令人着急!

    偏偏从小到大,他这做兄长的,还左右不了弟弟的心思!

    甄建文干脆敞开了说:“二弟,我听说弟媳和孟少卿的夫人来往颇密,是不是有意结为两姓之好?”

    甄二伯淡淡一笑:“大哥别担心,小弟已经嘱咐过李氏了,孟少卿家和我们,并不是合适的人家。”

    甄建文一阵气闷。

    他担心什么!

    静儿一个庶女,又是做妾,总不能因着她,府里的大好前程就不要了,说不定到头来府里人还要怪他!

    “没什么不合适的,我看孟家不错,二弟,我跟你说——”

    “孟家那小郎是妾生子,只不过刚出生生母就没了,孟夫人一直当做嫡子养的。因着那时孟少卿外放做官,京中无人知道罢了。”没等甄建文说完,甄二伯就淡淡打断了他的话。

    甄建文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

    甄二伯依然是面色平静:“我托四侄女婿打听了一下。”

    他了解大哥的性子,若是和他说一通卷入夺嫡的风险,他定会说富贵险中求,然后说上一大通,无端让人头疼。

    与其这样,不如指出那小郎本身的不足,大哥若是再劝,就是不在乎他这个兄弟的爱女之心了。

    审时、度势、借力,那是维护家族屹立不倒的关键。

    只是大哥总是看不开,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本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要做的是稳中求升,而不是陷进天家争斗的泥潭里。

    甄建文没话说了。

    四侄女婿是锦麟卫的指挥同知,锦麟卫是做什么的,要真想打探哪家的家底,那是手到擒来。

    这样了他要是再劝,那兄弟之间就要起间隙了。

    兄弟阋墙,那是败家的根子,多少大户人家都是从内斗开始乱起来的,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罢了。

    甄建文暗叹一声,问:“那五丫头的亲事,二弟可有眉目了?”

    “自打入了京。小弟和昔年的同窗故友多有联系,且慢慢打探一下有无合适的吧。”

    “二弟心里有数就好。”没有达到目的,甄建文小酌的雅兴也没了。说了两句就转身离去。

    天子寿宴上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整个京城仿佛都笼罩在乌云下,气压低沉沉的。

    往年的赏雪啊、文会啊之类的早就停了,各府的往来也格外的低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